为何摆脱不了二手时间
2016-12-10苏琦
苏琦
阿列克谢耶维奇很好奇中国读者如何看她的书。似曾相识,感同身受。这个答案或许多少让她看到一些困惑。在她看来,中国人民的境况比俄罗斯人民好多了。相比三十多年前她上次来中国所看到的,现在的中国,尤其是上海,变化太大了,人民也自由多了。
这些表层不同的背后,两国民众看待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语境和思维空间依然有着让人无奈的相似。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里俄罗斯老人们对社会主义时代爱恨交加情感复杂的怀旧,真让人有一种回首来时路的感觉。曾经的俄罗斯精英们对改革前夜和改革之初传看禁书和“厨房谈话”的怀念,不也同样屡屡出现在失落的中国知识精英对美好的七八十年代向往式回望中吗。
而俄罗斯知识界对叶利钦时代初期野蛮资本主义勃发的拒斥与憎恨,不也让人想起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的义利之争吗。一如心灰意冷的俄罗斯知识分子,不少中国知识分子当时也认为清贫而叠加美好向往的更精神层面的生活,要好过利欲熏天而又冷血的市场经济。
当然,《二手时间》里所展现的苏联解体前后血腥暴力混乱的一面,无疑也提醒中国读者,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是多么暗自庆幸于没有走上戈尔巴乔夫路线,没有走进后苏联时代的乱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有走上一条“邪路”。至今,不能成为戈尔巴乔夫式的人物,一如当年不能成为赫鲁晓夫式的人物,这样看似戏谑的话语仍然带有几分现实禁忌的色彩。
此外,相较于前苏联人民一度如此决绝地清算然后抛弃过往,我们的“团结一致向前看”似乎显然是更为明智的选择。然而时至今日,这样的庆幸似乎已经没有那么笃定。当顺风顺水的日子不再天经地义时,那些曾经被搁置的争议似乎又有沉渣泛起之势,所谓两个互不否定恰恰折射现实中的撕裂之感。
事实上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中的很多主题都比以前更能引发我们的共鸣,比如被辜负的理想,被解构的革命,被遗忘的初心,无法全盘否定和割舍的过去,现实的不如意和回归强人时代的不甘等等。这种共鸣的深层次原因可能在于人们依然无法找到一个令人安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制度框架,以至于反复纠结于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
对历史的不同认知及其导致的社会撕裂,显然并非中俄这样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国家的专利。美国人民至今对越战和里根时代有着截然对立的解释,这样的撕裂同样由现实的原因引发并反过来影响现实。一方坚决认为福利国和战后黄金三十年被保守派埋葬了,另一方则始终觉得一个团结强大的美国被自由派出卖了。但对于一个习惯于在吵闹和博弈中扭打前行的国度而言,对历史和现实不同的认知,对未来愿景不同的展望,都不会从根本上妨碍人们求同存异甚至握手言和。
而对于那些习惯于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团结奋进的国度来说,任何关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不同解读与诠释,都散发着离散人心破坏凝聚力的危险气息。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看来,普京修复东正教堂和修建斯大林博物馆的举动,就有着修复历史伤痕弥合社会撕裂的意图。
对于那些不理解《武训传》和《海瑞罢官》曾经如何引发政治风暴的人们来说,历史之常常溢出学术的范围无疑是难以理解的,但中俄两国人民显然是深诘此道的。也正由于关于历史的认知具有如此敏感而有力的现实相关性,以致任何对于历史的新解读都会被认为在释放新的政治气息,让心怀忧惧的人们为之惴惴,为之忐忑,直至挺身而出进行纠偏性回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样的戏码显然还会屡屡上演。
作为一个战斗的民族,俄罗斯人勇敢坚忍的一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中,人们更多发现了俄罗斯民族柔情、脆弱和感性的一面,甚至让人觉得俄罗斯民族性格中有着一些先天的倾向乃至“缺陷”,比如过于理想主义,过于感性,过于义无反顾和冲动,导致他们一次次被宏大的理想所感召,一次次为之献身,然后一次次被辜负,被背叛。而这多少也让中国读者有顾影自怜似曾相识的感觉,尤其当理想主义高蹈的脚步和现实挫败的频率和节拍差强仿佛的时候。
在阿列克谢耶维奇这五部作品中,从二战到阿富汗战争,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到叶利钦时代,几乎所有人们曾熟知和笃信的关于历史的宏大叙事都被颠覆,被重构。这无疑导致了某种程度的幻灭感和历史虚无主义,也因此《二手时间》里的人们充满了疲倦与伤感,无论对现实如何不满,他们似乎都失去了行动的欲望与;中动。连阿列克谢耶维奇似乎也倦怠了,每当被问到现实的政治问题时,她都会重复回到一个主题:人们只想过上平静的生活。关于普京,她说“如果”他没有那么强势就好了。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她在总结自己三十年创作生涯时的告白:“以前我更感兴趣的,对我影响更多的是社会思想……今天,我最感兴趣的是人类的孤独的灵魂空间中发生着什么。”她的中国读者们对这样的表述显然会默契于心,毕竟这些年来我们也听多了“告别革命”的话语,无论是出于对曾经的创痛的厌惧,还是出于只求现世安稳的犬儒。
阿列克谢耶维奇认为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是对西方和沙俄时代蹩脚的模仿,人们经历了一段“二手时间”,也即“所有想法和所有语言全都是来自别人,仿佛是昨天被人穿过的衣服……所有人都在使用别人以前所知、所经历过的东西”。问题是,什么是一手的时间呢?当被问到如果“8.19事件”成功,在戈尔巴乔夫年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是否同样会感到经历着“二手时间”,阿列克谢耶维奇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说没有人会愿意回到斯大林时代。
在诺奖颁奖礼上,阿列克谢耶维奇强调说,“充满希望的年代被充满恐惧的年代所取代”。套用二手时间的概念,这里的充满希望的年代应该是属于人民的一手的时间,类似于当年胡风在天安门城楼上欢呼“时间开始了”的那个时间。然而吊诡的是,充满希望的年代似乎总是被充满恐惧的年代所取代,人们似乎只有再被动员的时候才能享有一手的时间,在其他的日子里则要忍受漫长的有着过去冗长回声的二手时间。
看来,那些无法真正掌握自身的命运的人们,永远也无法摆脱令人伤感的二手时间的轮回,也永远无福享受一手的时间。
本文摘录于“界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