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心理问题及护理研究
2016-12-10吕玲
吕玲
【摘要】老年精神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如进入康复期,其精神活动日趋正常,心理活动出现新的变化。当老年人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后,其不仅生活能力会降低,更会因此而引发心理问题。本文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老年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心理应对策略,对他们的心理护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老年精神病;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060-02
前言
最近几年,我国的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很快。然而,现在社会大众对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重视程度较低。在对住院精神病人进行护理时,很容易忽视他们的心理方面的护理。通过对其中的缘由进行分析,可发现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老年人一般喜欢安静、喜欢独居,所以很难引起护士的注意;第二,护士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没有足够的认识;第三,护士在护理心理学方面知识欠缺,进而对心理护理工作产生影响。
1.老年精神病患者疾病康复期的心理特点
在病人进入康复期时,他们的自知力得到恢复后,就会出院。在这个时间段,大多数的病人心情愉快,可以很好的跟医护人员相互配合,但是,如果老年精神病患者出现下面的心理活动的时候,护士应该对他们加以重视。①病人出现病情复发时,担心病情转化为慢性②病人在康复出院后,对自己是否能被邻居和子女接受深有疑虑。③担心跟家里人相处出现感情问题。④对于多次反复住院的精神病人,由于受到疾病的困扰,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受到打击,有的甚至出现自杀的想法。,
2.老年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心理对策
2.1加强老年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本质是通过系统性的教育,使人们自觉通过健康行为来改善和促进健康的过程。在康复期,老年精神病人对自身疾病知识不了解,往往会对疾病的预后或者药物的毒副作用的影响表示怀疑。针对这些问题,可通过健康教育对他们进行辅导。具体的内容可包括疾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手段、药物治疗注意事项、药物常见副作用反应等等。除外,还可以就老年人一些常见病(比如三高、冠心病等)的保健知识进行讲解。
2.2加强护理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对于精神科护理人员而言,他们不但要具备其他科室必须的素质,还需要具有特有的素质。面对工作时,需要保持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意识。要将帮助病人减轻痛苦作为自己的目标。精神科护理人员需要面对的是一些特殊患者人群,这些患者不能正确判断自己的行为,容易出现冲动行为,而且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记忆力。这些人是需要得到特殊照顾的群体,所以,对于每一位精神科护士而言,都要对此有清晰的认识。除了要有足够的同情心之外,还需要保持对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尽量做到对待病人一视同仁,帮助患者从精神病中解脱出来,使他们可以正常生活。
精神科护理人员需要有足够强的自我心里调节能力。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多变性使得危险随时可能发生。有一些精神病人情绪不稳定,出现兴奋躁动、手舞足蹈、行为怪异等行为。为应对这种变化,护理人员应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首先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在紧急状态下化险为夷的应变能力,这样才能保障病人和自己的安全; 其次,精神病人的护理对护理人员的忍耐力是极大的考验,一旦患者对护理人员有打骂行为时,护理人员要做到头脑清醒,耐心细心对待。无数的经验警告我们:假如使用对抗的方式来应对患者的病态行为,那么就会激发病人内心的暴力,相反,可使患者的情绪缓和,事态向好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2.3注重心理护理、增强病人的信心
对于康复期的老年精神病人来讲,当他们的精神活动逐渐恢复正常后,他们会担心社会对他们有歧视,进而表现出一系列的焦虑行为。因此,护理人员在对这类人群护理时,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关怀、分析他们的内心活动,对他们的生活给予帮助。如果能得到他们的信任,那么即使他们的疾病不能根治,只需要了解了疾病的规律后按时用药,定期医治,使疾病不至于进一步恶化,如此就能增加病人的信心。
2.4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社会上的歧视使精神病人自信心被打击,因此,我们需要呼唤广大群众消除对精神病人的偏见,正确对待他们。除外,还需要跟病人的家属和单位更加紧密联系,开展网络支持工作。加强家属人员的应变能力,通过打造和睦的家庭气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精神病发生的概率。对患者理解,不埋怨、不刺激、不苛求,支持、关怀、督促患者,从根本上防病治病。针对患者遇到的各种问题,尽力解决,让患者感到社会温暖、对未来寄予期望。在病人病情稳定时可定期探望,给他们鼓励和支持。
2.5针对康复期患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对于老年精神病患者而言,他们的生理机能降低,生活能力的降低和疾病的困扰使得他们表现出一些行为:生活懒散、被动,经常卧床不起,不愿出来活动。针对这些老年人,可通过组织合适的文体活动,比如:看电视节目、散步、棋牌娱乐等,使他们在活动中调动积极性。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娱乐活动,患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治疗,他们的康复速度更快。
小结
在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情况需要得到关注。在老年人群中,一些常见病发生率很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精神科护理工作人员而言,应当注重老年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进一步提升他们是生活质量。在精神科护理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从接受了锻炼,还能增加专业知识,奉献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宋新勤,贾金鼎,王继红等.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需求调查[J].临床身心疾病杂志,2005,11( 1) : 16.
[2]曾云珍,曾小清。精神分裂症中年女性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J]实用医学杂志,2014; 06: 981-982.
[3]黄鳃鹏,李凤丽,聂利梅.长期滞留住院无主精神病患者87例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