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的课程建设与实践

2016-12-10张庆华宋增福邱军强姜有声吕利群杨先乐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浦东新区201306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水生动物海洋大学微生物学

张庆华 宋增福 郭 婧 邱军强 姜有声 张 也 吕利群 杨先乐(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浦东新区 201306)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的课程建设与实践

张庆华 宋增福 郭 婧 邱军强 姜有声 张 也 吕利群 杨先乐(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浦东新区 201306)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是教育部2013年设立的新专业——“水生动物医学”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之一,经两年的建设与实践,该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给国内其他高等院校的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从《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教学理念、课程内容及教学效果分析等方面阐述了该课程的建设思路和构想。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课程建设必要性;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效果分析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是针对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的新专业——“水生动物医学”(090604TK)开设一门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是按农业部要求,重点支持培育的特色优势专业和国家布点控制专业,该专业是国内首个水生动物疾病防控领域的本科专业,其开设目的是满足市场对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极其匮乏的需求。由于“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属国内首创,《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课程也是从无到有,但该课程作为上海海洋大学的重点课程,经两年的建设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程建设的成功对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为给国内其他高等院校的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参考,笔者对《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教学理念、课程内容及教学效果分析等进行了阐述。

1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为此,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突出创新教育。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应运而生。为更好地满足国家战略对人才的需要,2014年上海海洋大学在对该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梳理时,将《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列入核心课程群,确定了该课程在“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地位。鉴于其在专业能力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十分有必要对该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同年,将该课程作为全英语教学的建设课程,予以高度重视。2015年又将其作为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提出了加紧建设的要求。

作为全国第一个“水生动物医学”新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应站在全国高度,力求建设成为全国同类专业相同课程的标杆,以适应该专业发展的需求及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及定位。为实现从无到有及树立标杆的建设目标,针对该专业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在整合《微生物学》和《水产动物疾病学》部分内容及该领域最新进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新的教学大纲,同时,对新课程

的教学大纲进行了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2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的教学理念、评估方法和人才素质要求

在《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借鉴“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1]和英国高等教育“能力教育”的教育思想[2],探索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模式”改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模式”。在该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始终围绕本专业毕业生需达到的素质来制定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及合适的评估方法,依此进行知识点的模块讲解及技能训练(见表1)。

3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的课程建设内容

3.1 课程目标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是“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微生物的概念,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类群、生长规律及特点,学习并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水生动物的细菌性、病毒性和真菌性疾病的病原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对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具有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深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今后解决科研或生产中有关水生动物疾病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介绍微生物类群的基本知识及实验技术,如通过对微生物的种类、形态特征、生长培养、遗传变异、控制方法、生态及分类鉴定等进行学习,使学生对微生物有初步认识;各论部分主要介绍水生动物疾病中常见的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疾病的病原特点及发病规律等,此外,了解常见水产品上的有害微生物种类,为科学研究及生产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基于《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在水产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培养大批掌握现代微生物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是开设“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高等学校的神圣使命。督促和引导学生学好该课程,可为学生打好坚实的就业和继续深造的基础。因此,除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两大重要的教学环节外,还要注重学生的课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2 教学基本要求

表1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的学习目标、评估方法和素质要求

目前该课程总共64学时,其中讲授52学时、讨论12学时。教师在课堂上应重点讲授水生动物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在讲授中应注意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通过必要的事例分析,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加深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对重要术语可用英文单词标注,使学生了解并熟悉常见微生物的拉丁文及缩写。课堂讨论次数应不少于10次、共12学时,具体安排:绪论(1学时)、原核微生物(2学时)、真核微生物(1学时)、病毒(1学时)、微生物生长及控制(1学时)、微生物生态(1学时)、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5学时)。在课堂讨论前,教师应提前将讨论的要求告诉学生,并对课堂讨论的内容和具体过程进行充分考虑,预测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及时进行答疑和解决;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去要求学生遵守规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讨论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及评价。

本课程的自学内容应不少于理论教学内容的20%,且主要安排在各章节有关背景资料和易于理解的内容上,自学不占上课学时,目的是“开卷有益”。同时,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下发自学提纲或有关思考题,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平时作业量应不少于25学时,在主要章节讲授完后,要布置课堂讨论或阅读微生物学名著、撰写读书报告、制作PPT等一定量的作业,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科学素养。

3.3 教学方法

实行模块式教学,即将整个课程按内容结构划分为9个单元,每个单元再由理论授课、案例分析、研讨、自学、作业或者模拟、实习、参观、调查等方式构成。利用各种方式的优势互补原则,提高教学质量。重点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PBL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和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LBL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法)相结合[3],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案例分析与研讨。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音像教材(磁带、光盘)、课件(包括主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幻灯片)及网上辅导(主要采用E-MAIL、EOL平台等形式)。

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和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对本课程主要概念的掌握及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综合运用等。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占30%、课堂讨论和出勤占20%、闭卷考试占50%。

课堂小组发言与讨论的规则(见表2):为提高课堂发言效率,发言者应事先制作多媒体;每组发言时间应限制在10 min以内。

表2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课堂小组发言与讨论的评价标准

4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分析

4.1 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授课环节,老师运用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见表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以当前肠道微生物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层层深入和引导,最终提出思考问题。通过该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对病原微生物的理解更加透彻。例如,通过与有益微生物的对比,使学生了解了病原微生物与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比例关系决定着鱼体的健康与疾病状态,这些微生物与鱼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一直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中,一旦失去平衡,鱼体便处于疾病状态,从而使学生牢固建立平衡即健康的理念。通过该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笔者欣喜地看到,学生在掌握每一部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通过课堂作业、兴趣小组和专题讨论等各环节建立微生物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达到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4.2 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整体素质具有提升作用

由于《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课程建设的持续推进,对

学生创新能力及整体素质起到了巨大的提升作用。上海海洋大学自2012年开始招收“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方向)的第一届本科生,该专业在优秀学生进实验室、参加创新项目、保研和考研人数及发表学术论文等方面,均位列平行专业前矛。据不完全统计,该专业学生申请大三优秀本科生进实验室校级、院级的人数分别为2、5人;申请院级、校级及国家级创新项目3项;目前大四学生保研人数2人,具体是华东师范大学1人、上海海洋大学1人;考研人数12人;发表学术论文3 篇。

4.3 对教学团队的整体能力具有提升作用

由于《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课程建设的持续推进,对教学团队的整体能力也起到了巨大的提升作用。目前《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教学团队的主要成员有副教授2名、讲师2名、专职助理实验师1名,其中4人有博士学位及1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团队成员通过分工合作,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将最精彩的课堂内容奉献给学生;在讲授具体的章节内容时,根据专业背景及特长进行分工;在课堂讨论及PPT展示环节时充当评委,不仅增加了师生情,还能及时掌握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更增加了课后与学生学习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自身专业水平及能力。同时,每当教学团队的成员看到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就会感到无比欣慰,从而能更积极地投入热情把该课程建设好,取得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表3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的一个教学案例

5 结束语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在教学内容上进行顶层设计,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与实践,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小班授课明显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教学团队及学生的整体实力。今后,如何满足高等教育对课程内涵不断提升的需求,教师如何适应需求的变化,培养的人才能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将是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认真思考的问题。

[1]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61-68.

[2] 张彦通.英国高等教育“能力教育宣言”与“基于行动的学习”模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0,21(1):11-16.

[3] 胡晓艳,姜梁,刘奠忠,等.PBL+LBL教学模式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教学中的实践[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31):6156-6158.

2016-01-06

上海海洋大学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编号:A1-0209-15-0302-3);上海市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项目;上海海洋大学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建设项目。

猜你喜欢

水生动物海洋大学微生物学
浏阳市外来入侵水生动物风险预警与防控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柬埔寨可出口四类食用水生动物至中国市场
水生动物免疫学及病原防控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作品选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区别认识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水生动物病毒
中国海洋大学 自主招生,让我同时被两所211大学录取
식민 상황과 이태준의 고향의식
La communication sino-frança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