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外,绘制世界最大稀有气体蓝图
2016-12-10武汉钢铁集团气体有限责任公司詹研张赴钢魏雪琴
武汉钢铁集团气体有限责任公司 詹研 张赴钢 魏雪琴
向外,绘制世界最大稀有气体蓝图
2015年,武汉钢铁集团气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武钢气体”)以2.2亿元超额完成全年利润目标;2016年一季度,该公司已实现利润5000多万元。
在企业内部生产单位减少氧气用量、外部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内外巨大压力下,武钢气体的这样一份成绩单来之不易。
它不仅画出了武钢气体昂扬向上的盈利曲线,看到了它肩负起的责任与担当;更为正经受钢铁寒冬的企业增添了一抹亮色,看到了外拓市场争效益的无限希望……
武钢气体公司形成稳固可靠的资源保障体系
“钢铁减产,形势比我们预期的还要严峻,在去年极端情况下,制氧机不得不停下来‘晒太阳’,有一段时间甚至8台制氧机只开了3台。设备停下来了,但是费用却没有减少,折旧费、人工费都在发生……”
2016年正月初八,年味还没散尽,但在武钢气体领导的办公室里,感受到的是别样的“年”味。
2月份的盈利指标一直都在该公司负责人的脑海中盘算着,形势太严峻了,比他们的预期还要困难得多。能否完成月度指标,当领导的几乎是按天掰着指头在计算。
但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工业气体行业领头企业,拥有40多年运营经验和丰厚底蕴的武钢气体更深知,眼前的困难更包含着公司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外拓市场谋发展,扛住压力创效益,公司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
得益于前期的长远规划及分步实施,如今的武钢气体已经形成了四个创效盈利的单元,为创效盈利打下的良好基础。
四大利润板块——内部保产服务好主体,让生产不在气体公司耽误;气体贸易走出去抓住市场,聚焦向外多创利润;降成本全方位挤水分挖潜力;子公司投资就要有效益。
一条战线就是一场战场,一个板块就是一个阵地。能不能打胜仗、能否盈利,靠的是管理创新的力度和思想解放的程度。
“只有真正地改革了,只有真正解放思想了,才能取得工作的成效。”正如武钢集团公司董事长马国强在集团公司会议上所要求的,改革等不得,工作慢不得。这是一场检验钢铁企业“生死存亡的大考”。
一条条措施落地生根,一个个板块成长壮大,武钢气体经受住市场风雨的洗礼。
——与中石化合作的子公司去年盈利2100多万元,利润较上一年度翻番。
——聚焦向外走出去发展的需要,武钢气体纳榜招贤,成立社会资源贸易部,自由贸易量达到2000多万元,利润200多万元。
——气体内销紧跟主体厂生产节奏,按天为单位细化和调整用气量,精准控制成本;外销与内销资源协调一致,保证企业利润最大化。
——导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借助ERP信息平台,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
——推行“以绩效管人,按流程办事”。以绩效论英雄,将职工的收入分配、职务升降与制度和绩效挂钩。今年4月份,武钢气体对去年年度绩效后30%业务管理层人员全部起立,重新竞聘。17名人员参加10个业务管理层岗位的选拔竞聘,1名原业务管理层人员落选。
——对所有营销人员加大压力,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下属单位气体经营公司全部管理人员交5万元的风险抵押金,完成目标任务给予奖励,完不成任务、亏损了,就扣掉个人交的抵押金,真改真革直面市场。今年4月份,武钢气体公开选聘工业气体公司职业经理人,开始推行职业经理人契约化管理和薪酬待遇市场化运作。
——建立专业化外包服务的组织架构,将原氧气公司更名为武汉钢铁集团气体有限责任公司,下设保产公司、销售公司、市场开发部、气体技术中心等机构。
——在市场萧条的大环境下,武钢气体却敏锐地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氖气外销国际商机,用3个月不到的时间成功盈利5000多万元,这为他们完成去年全年2.2亿元手利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填补公司内部钢铁减产的收入亏空。
在不到3个月抢到5000多万元利润的神奇运作背后,还包含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商战故事。
2015年年中,乌克兰战争爆发,一件看似平淡的国际政治事件,却让武钢气体嗅到了商机——稀有气体氖气要涨价。因为乌克兰是国际氖气的主要供应地。果不其然,战争让其供应紧缺,氖气一时价格飞天,销售价格成倍跳涨,狂涨到2万多元。
武钢气体去不去抢这个稍纵即逝的市场,能不能干好?摆在公司面前的是一个两难课题:要干,就要打破常规的上项目上设备,要承担其中的采购、招标等一系列风险;如果千辛万苦干好了,利润上去了,但又担心集团公司考核导向上会“鞭打快牛”。一时间,内部也出现了分歧。
商场如战场,机遇稍纵即逝。武钢气体负责人说,要完成集团公司的目标任务,我们必须去扛起这个担子,办企业就是要创造利润,回报股东,回报社会,回报职工。不仅是要干,而且还要干好这笔贸易。
“有风险,可以以透明的管理来规范。我们将公心放中间,私心放两边。”该公司领导班子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他们马上采取措施,通过经理办公会集体决策,规范程序,严格按流程规范操作,公开招投标,上设备上项目。
这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风险大单,这是一场与市场拼抢的闪电战役。在公司的支持下,气体公司上下同心,他们成功实现了目标。
这一战,也表明只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国有企业同样可以快速决策快速响应市场的,3个月内赚到了真金白银5000多万元。他们创新性的将放散的氖气进行回收变成了可观的效益,创新性的实施充装长罐拖车,一车销售收入就达到900多万元。
这其中与国际贸易商的谈判,有着更加引人入胜不得外传的故事,不由得让人竖起了大拇指,暗自赞叹。
俗话说,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人,3个月的时间稍纵即逝,但气体公司却发现了这其中的商机,这应该不是一个偶然。
一桩让人称道的传奇商战故事背后,映射出的是人的思想观念和市场意识的状态,看到的是管理的力量与光芒。
“我们走市场比较早,商业意识要强烈一些,很早以前我们领导就提出要将气体当成产业来经营。”该公司一位资深营销人员如是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内还没形成工业气体市场,但当时武钢气体公司的前身——武钢氧气厂就开始“摸着石头过河”,通过自购2台4m3低温贮罐槽车,将低温液氩运送到千里之外的河南洛阳和陕西华县,在国内首创低温液态气销售与运输新模式。
随后,武钢氧气厂又率先在深圳、佛山、上海等地建立固定外销网点,初步构建了以武汉为圆心,辐射长三角、珠三角的气体销售网络,使“武钢气体”产品一步步走出华中,走向全国。
历经近50年发展,武钢气体已从单一气体产品销售,转型从事气体外包项目投资、运营管理、技术研发和资源贸易,逐步成长为一家立足武钢、面向社会的专业化气体产品、服务和应用技术的提供商。目前,公司本部固定资产36亿,年产值达21亿元,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全提取空分设备,生产规模位居国内单个工厂前列。尤其是稀有气体产业,被业界誉为“中国稀有气体的摇篮”。
“我们要擦亮中国稀有气体摇篮这张名片,规划好建设世界最大的稀有气体公司这张蓝图,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武钢气体表示,要按照集团公司提出的多元产业聚焦向外的思路,面向经济发展新方向,走出去,开创一片新天地。
今年,集团公司给武钢气体定的利润目标是2亿元,钢铁主业压减产能的形势又非常严峻,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我们还是有信心完成公司的目标任务,几个全新的合作合资项目正在商谈,我们要精心实施,将风险控制好,将发展步伐走稳!” 该公司负责人神情刚毅,一张宏伟蓝图在大家面前铺呈开来。
十三五期间,武钢气体将遵循“内外协同、外向发展;聚焦主业、形成规模;创新驱动、发展优势;效益优先、稳健发展”的原则,坚持“安全、可靠、优质、经济”八字保产方针,做精做强“三大产销基地”;聚焦空气分离及气体产品深加工主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以创新驱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公司持续健康发展能力;适度培育LNG、氢能源等新兴领域的气体业务,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据了解,目前武钢气体与华电集团共同开发的LNG冷能利用项目已签订《合作意向书》;与杭氧股份共同发展的稀有气体和特种气体项目已就合资事项达成了共识;新建氖氦项目正按节点时间抓紧推进……
武汉钢铁集团气体有限责任公司 詹研 张赴钢 魏雪琴
武钢气体公司被业界誉为“中国稀有气体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