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者节,少谈些“理想”,多讲点专业

2016-12-10梁再思

武汉广播影视 2016年11期
关键词:记者节专业人士新闻业

梁再思

记者节,少谈些“理想”,多讲点专业

梁再思

一年一度的记者节是宣扬新闻理想的时刻。尤其是现在传统媒体不太景气,更需要喂点“鸡汤”、打点“鸡血”,以振奋精神、稳定军心。

不过,我却认为在当前的媒体发展形势下,媒体人应该少谈些理想,多讲点专业,少一些浮躁哀怨,多一点脚踏实地。且不说这有利于媒体发展与行业变革之类大话,至少有利于筑实个人职业履历。

道一声理想太沉重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中国新闻界传播最广的口号。背景是因为一代报人邵飘萍曾手书“铁肩辣手”四个字悬于京报社墙上,因而具有特别的意味。

对于已成为媒体主力军的年轻一代媒体人,《南方周末》1999年1月1日那篇著名的新年献词——《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则更为激动人心。“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等经典语句,传播至今。我不只一次看到或听人说起,自己是受到这篇新年献词和《南方周末》影响,决定选择新闻业。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干。实际情况是,不少年轻人进入新闻这行后发现,新闻人原来不是个个都有理想,干活儿拖拉、偷工减料的不少,甚至抄袭、作假的也有;选题做不了,报道发不出来,也是常有的事儿,难免倍感挫折;软文当成新闻报、医疗广告遍地是常见现象,敲诈勒索、营私舞弊、贪赃枉法的也都有;媒体内部,争权夺利、诬告整人的事儿并不少见,活脱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的明证。现实的残酷,往往成为理想主义青年迈入新闻业的第一道坎。

现在的形势,则更惨淡一些,主要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的门槛大大降低,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广义上的“记者”。记者一稿成名的时代,几乎是一去不复返了,职业荣誉感大大降低。

但专业记者从业的难度,反而是不断提高的。且不说其他,单是在专业(跑口)报道领域的变化,就足以令记者很难受。在过去,记者吃透一个领域,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权威”,大家都要仰仗他来向外界传播;现在记者需要与该领域专家、机构、爱好者等同台竞争,获取注意力的难度大大增加。

这背后的原因,正是互联网带来的媒体机构传播垄断权的丢失,使得记者们不仅不再敢随意宣称“无冕之王”,还面临着媒体机构因为盈利模式被颠覆导致收入断崖式下跌,带来的减薪、裁员压力。

从业环境不理想,加上获得感越来越小,使得一种显著现象在新闻界呈现,即心理落差大,感觉不满意,抱怨增多。这又导致一种情况,即心理浮躁,作风不实,专业水准下降。可以说,新闻业的社会

评价,已经到了一个历史低点,应该引起管理者、从业者高度警惕,并认真反思。

“记者懂什么?就会想当然!”

机缘巧合,笔者加入了一个房产交流群,群里近200人,有不少是房产和金融业的从业者。因为在这个群呆了一年多,通过平时聊天观察,发现确实有些人是专业的,在公司职位也不低。

今年上半年,正是房市火爆的时候,群里天天都有各种讨论。有一天,某知名周报大篇幅报道地产中介链家的一些“违规”手法,比如“首付贷”等,引起网上一片好评。

在这个群里,因为多是房产专业人士,或关心房产的人,因此自然也关注到这篇报道。与一般网友的好评不同,专业人士多数对这篇报道持批评意见,认为记者还浮在表表面,没有真正弄懂房产中介行业,也没有掌握到核心数据,就夸大其词报道,有危言耸听之嫌。

如果不是自己在二手房买卖过程中,对链家这个中介有一定了解,我应该也会认为这是屁股决定脑袋的言论。但基于自己在交易中的观察和了解,以及对这个群里成员和其一贯发言风格的熟悉,我认为这些专业人士的评价是比较恰当的。这篇报道,确实有一定的迎合大众心理,先入为主的可能。

但更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讨论到最后,有一位群成员说的一句话:“记者懂什么?就会想当然!”这话语里,除了情绪,还有一种专业人士对不专业报道的蔑视。作为这个群里可能是唯一的媒体人,当时看到这句话,我心里想反驳,却又感觉底气不足。

因为,也是在这个群里,差不多一年前,某些官方媒体在股市4000点、4500点还大力鼓吹牛市的连篇报道,就曾成为笑料。作为媒体人,我深知这类报道出笼的程序,以及他为什么不够专业深入的原因。一而再的打脸报道,让我张不开为新闻业辩护的口。

记者的工作特性,就是以外行去采访内行,所以“不专业”是永远为记者预备着的帽子。只是,过去的很多记者,接到一个陌生选题,真的会使出“洪荒之力”去学习,从而达到与专业人士对话的水平,常常能获得一句“专业”的好评。现在,不仅媒体难再给记者提供这种较为松快的工作环境,很多记者估计也没这种心气儿了。

前几天,在与一位从业十年的媒体人聊天时,他就说到一个现象:现在有的记者在采访中或记者招待会上,不会提问或提不出好问题,写稿也是“通稿记者”。为何会这样,我认为一是骨干记者在近几年大量流失,记者梯队有断档之虞;二是有些记者工作主动性降低,甚至是在“混日子”。

打好这份工

对于我们这一代正在媒体的新闻人,如何安放曾经高扬的新闻理想,确实是一个难题。想不通,既会影响心情,也会影响工作,搞不好还可能导致差错,那就后果严重了。我觉得,用香港前特首曾荫权提倡的“打好这份工”观念,应该能够较好解决这一难题。

我有一位同学,在一家知名大报工作,这么多年来他的QQ签名一直是“脚踏实地”四个字。这两年他在某省记者站驻站,前不久一次网上聊天,他告知去年在报社发了20多条头版大篇幅报道。一家中央级大报,在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会有记者站,还有总部众多记者,他一年能抢到20多条头版报道,靠的就是“脚踏实地”四个字。

其实,“脚踏实地”和“打好这份工”理念是共通的,即如果还在这个岗位,就应该按照这个岗位的标准要求来工作。这个要求其实并不高,但在媒体里,现在却不容易达到。

比如,近来常常引起媒体圈儿哗然的差错问题。其实,只要是做文字工作,差错是难免的,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也规定容错率是万分之三。只是,一些特别明显的差错,确实不应该犯。如某报在头版头条将青岛市未来建成区面积写成“570万平方公里”。那么大的副题字号和显眼的位置,居然没校对出来,实在不应该。

又比如,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位住在北京市昌平区的人士说,她租房的村里,村长说“30年前还能看到当天的报纸,现在收到的报纸,都是一周前的了。”要说放弃郊区市场吧,报社为何要接受订阅?既然签了订阅“合同”,为何又日报变“周报”?昌平区离北京也就一个小时车程,即使是到村里,现在速度肯定比30年前快,为何反而投递不如30年前及时了呢?这恐怕还真不是客观条件不足,而是主观原因造成。

所以,在媒体行业里,虽然有很多新闻人是称职的,甚至是优秀的,但“打好这份工”的观念应该大力提倡。这种不浮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如果能形成共识,相信无论是对行业、对媒体,还是对媒体人个人,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作者系媒体人)

责任编辑 叶宝妹

猜你喜欢

记者节专业人士新闻业
记者节里的传媒人
这是专业人士的选择,但你也可以拥有 Miller & Kreisel
街头采访忙
浅谈媒体转型期记者职业理念的流变
互联网为新闻业带来了什么?
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
我骄傲,我是小记者
从IPSO看英国新闻业的自律与他律
一本专业杂志与一个专业人士的缘分
郑小祥:松下笔记本为专业人士精心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