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适应偏好与影响因素
——基于河南省18个城市的调查
2016-12-10孟利艳
■ 孟利艳
(河南师范大学 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7)
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适应偏好与影响因素
——基于河南省18个城市的调查
■ 孟利艳
(河南师范大学 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7)
对河南省18个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发现,农民工的城市与农村文化适应偏好呈现“两头大,中间略小”的葫芦型认同模式,即文化适应的分离向度和整合向度的得分均高于文化适应的同化向度。农民工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存在三方面的特征:一是非线性,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递增或递减关系;二是社会情境性,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受具体的社会情境的影响;三是非经济性,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主要受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政治资本的影响,受经济资本的影响不大。
新生代农民工 文化适应 认同模式
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一直是国内的重点研究领域。国内学者对于农民工与城市生活,一直采取社会融入的视角进行研究。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设计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同意将社会融入分为经济、社会、文化、行为、心理和身份等层次[1]。在这些层次中,最为重要的是心理和文化的融入。只有心理和文化适应了,才算是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国内的研究者都将能成功地、高度地融入城市生活作为农民工身份转换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
一、相关研究回顾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贝瑞为首的一批西方研究者,在群际关系研究相关理论的启发下,开始探讨文化适应问题。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是一个文化和心理变化的双重过程,是由两个或更多文化群体及其成员接触所发生的。包括群体和个体两个层面。在群体层面,包括社会结构、组织以及文化实践的改变。在个体层面,包括个人行为的改变。贝瑞认为,少数民族或移民在新的环境下将面临两个主要的文化认同问题:(l)是否保留本民族的原有文化特色和民族认同;(2)是否愿意发展与主流文化成员密切的关系,并接受他们的价值观。贝瑞认为这两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对某种文化的高认同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文化的认同就低。根据个体对这两个维度问题的积极或消极的回答,贝瑞认为有四种文化认同向度:整合、同化、分离、边缘化[2]。
国外的文化适应有两个研究领域,一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简称PSA),一是国际商务方面(简称IB)。PSA领域内的文化适应主要聚焦于一个地方的新移民以及他们的适应程度。文化适应在PSA领域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移民整合和适应的过程方面。最近的PSA研究意在解释移入国移民的文化适应是如何被影响的。PSA的文化适应研究表明,移民要考虑两个关键点:对于他们本属于自己祖国的社会认同和特质的重要性,以及融入迁入国的重要性[3]。如果有较低的压力、较高的自尊、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和工作满意度,整合(致力于祖国文化遗产和适应新的迁入国)程度就会更高[4]。
随着更多的员工被派往海外工作,IB领域一直在研究文化调节的重要性[5]。Maria C. W. Peeters等人通过对两个不同组织内的79个少数民族员工和124个多数民族员工的研究发现,整合向度和工作幸福感正相关,分离向度和工作幸福感负相关,并且,少数民族的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和文化适应向度的关系比多数民族的员工更强烈[6]。目前,PSA和IB的研究有融合的倾向。
国内对于文化适应的研究对象多为来华留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如在京俄罗斯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研究[7]、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8]。关于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研究成果不显著,较有成就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从社会学视角考察农民工文化适应问题。这多是从理论、思辨的层次分析农民工的文化适应问题,较少有实践层面的研究。关于农民工文化适应的社会调查研究,邵东珂等的研究发现,性别、学历、是否是独生子女、是否有务农经验、外出打工时间、每天工作时间、每年工作时间、月消费水平和对工作满意度等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适应具有重要的影响[9],但他们未考察这些因素对文化适应具体维度的影响。由于未考察文化适应的具体维度,所以对文化适应的概念界定也会有所不同,从而可能导致研究结论的大相径庭。二是从心理学的视角考察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问题,如孙丽璐的研究发现,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与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面,外显结构与自尊和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分离型、整合型和同化型与自尊相关显著,而弥散型和自尊呈负相关,四个维度分别和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内隐的结构和自尊、生活满意度不相关*参见孙丽璐:《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研究》,西南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从国内研究情况看,关于农民工的文化适应问题,仍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以往对农民工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是从外部环境、制度的视角进行的,较少考虑农民工自身所具有的资源、能力、状态,即从资本的视角进行研究。本研究拟根据贝瑞的文化适应理论,以布迪厄的资本理论为框架,来研究农民工与城市生活、农村生活之间的状态,并考虑影响这些状态的因素。布迪厄将资本分为三种形式:“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由于政治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也应是一种资本的形式,因此,本文在布迪厄对资本划分形态的基础上,加上了“政治资本”,以此四种资本形态作为解读的框架,来研究农民工文化适应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主体调研部分于2014年开始实施,于2015年进行了补充调研。本研究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初级单元,展开问卷调研。调查对象限定在大专学历及以下的农村户口持有者跨县(区)域流动到城市务工的80后、90后农民工。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统计的各市GDP、工资收入、居民消费水平等影响因素,分配各城市的样本规模。调研的行业包括了制造、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娱乐、建筑业、批发零售、商场和超市、邮电通讯、快递、社区服务、保安、保姆、文化休闲服务等行业。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很强,农民工的分布与城市产业分布高度相关,不同职业的农民工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可行的前提下,本调查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与非随机配额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同时参考不同行业、性别、婚姻状况等因素进行配额抽取。调查单位抽取覆盖了该城市所有区域(郑州4个方位区域,其他按城市区划分2个区域)。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714份,回收率95.2%,问卷对象中男性占53.7%,女性占46.3%。
(二)变量
第一,文化适应。将文化适应分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人际网络几个维度,分类为农村和城市两个方面,整合、同化、分离三个向度。比如,整合向度的问题之一:“我希望采取城市的生活方式,但是同时也不放弃农村的生活方式”,其他维度类推。采用李克特5分法来测量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程度(5-非常符合,1=非常不符合)。其中,整合向度量表的Cronbach Alpha为0.86,同化向度量表的Cronbach Alpha为0.83,分离向度量表的Cronbach Alpha为0.89。本研究的问卷设计保证了非常好的信度。由于国内外研究较少考虑“边缘化”向度,再加上农村与社会“二元”对立特点决定了农民工文化适应存在“边缘化”的可能性较小,本研究并未将“边缘化”作为分析要素。
第二,经济资本。包括:(1)经济收入。本研究把收入分为5个层次:1 500元以下,1 501-2 000元,2 001-2 500元,2 501-4 000元,4 001-6 000元,6 000元以上;(2)购房计划。分为“有”或“无”。
第三,文化资本。主要研究了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四个层次。
第四,社会资本。包括:(1)社会地位认同,分为“上层、中层、下层”三个选项。(2)工作满意度,分为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的自主性、工作升迁机会、工作量、工作条件和设施、同事关系、职业的社会声望,同样采取李克特5点量表来检测农民工的满意程度(5=非常满意,1=非常不满意)。量表的Cronbach Alpha为0.70。(3)社会支持网络。分为“大部分是农村人”、“大部分是城市人”、“农村人和城市人基本相等”。(4)城市生活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5)职业差异。由于本研究涉及的职业较多,分析时将职业分为两类:高强度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主要是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讯业(快递员);低强度体力劳动、稍微体面的青春性服务行业,包括住宿餐饮娱乐业、批发零售业、文化休闲服务业,主要调研的对象是服务员。
第五,政治资本。包括:(1)公平感知:司法公平、群体公平、就业公平。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来测量农民工的公平感知(5=非常赞同,1=非常不赞同)。量表的Cronbach Alpha为0.64。(2)政治态度。分为进取型和弥散型。进取型的政治态度是主动关心政治,并有积极的心态对待政治。弥散型的政治态度是对政治无感,持有事不关己的心态。同样用了4个测量指标、5点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量表的Cronbach Alpha为0.72。(3)政治认同。分为国家认同、政党认同、政策认同、制度认同4个因子。每个因子采取4个题项、5点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量表的Cronbach Alpha依次为0.81,0.78,0.69,0.85。
(三)分析工具
本研究使用spss20.0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进行了问卷的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了不符合研究的题项。重点考察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政治资本对农民工文化适应的影响。
(一)经济资本
1.经济收入与文化适应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经济收入的农民工在文化适应的整合(p>0.05,F=1.451)、同化(p>0.05,F=0.81)、分离(p>0.05,F=1.45)向度上均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差异。经济收入的增加对农民工文化适应的提升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还未产生作用,也许有影响,但是并非决定性因素。
2.购房计划与文化适应
本研究使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法对农民工购房计划对于他们的文化适应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统计性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有无购房计划与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的整合向度(p<0.05)、同化向度(p<0.05)存在显著性影响,而与分离向度(p>0.05)无显著性影响。有购房计划的农民工在整合向度(M中层=3.49,M下层=3.08)、同化向度(M中层=2.86, M下层=2.55)上的文化适应高于无购房计划的。
(二)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是一种特殊的资本形态,主要包括通过教育获得的相应的文化产物和古董、书籍等物质性文化财富,以及技能的资格认证等制度性文化资本。对于农民工来讲,后两者基本是不具备的。所以,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农民工的教育程度。本研究使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法对不同文化程度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统计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不同文化程度对农民工文化适应的分离与同化向度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差异(p值均大于0.05),但是,不同文化程度对农民工文化适应的整合向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统计差异。“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比“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整合向度上得分更高(M初中及以下=3.25,M高中及以下=3.41)。
(三)社会资本
1.社会地位认同与文化适应
基于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不同社会地位认同的农民工,他们在文化适应的整合、同化、分离向度上存在显著统计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续后分析”结果表明,就农民工文化适应的均值而论,农民工在整合(M中层=3.52,M下层=3.27)、同化(M中层=2.88,M下层=2.45)向度上,中层和下层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差异。
2.工作满意度与文化适应
本研究使用皮尔逊系数法对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的整合、同化、分离向度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p>0.01)。这与国外的研究结论是不相同的。这可能是由于国外的研究对象多为文化程度较高、工作较为体面的白领群体。而农民工则是文化程度较低、工作强度大、工作不太体面的蓝领群体,相对于农村靠天吃饭的日子,这样收入的工作已经让他们非常满意,因此工作满意度与文化适应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差异。
3.社会支持网络与文化适应
基于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不同社会支持网络的农民工在文化适应的整合(M农村人=3.00, M农村人和城市人均等=3. 45,M城市人=3.53,p<0.01)、同化向度(M农村人=3.45, M农村人和城市人均等=3. 00,M城市人=2.84,p<0.01)、分离向度(M农村人=3.17,M农村人和城市人均等=2.75,M城市人=2.65,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网络为“大部分是农村人”的农民工表现出了更多的分离趋向,较少的同化和整合趋向。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续后分析”的结果也支持了这一结论。
4.城市生活满意度与文化适应
本研究使用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是否对文化适应有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活满意度的农民工,在文化适应的整合(M非常满意=3.57, M比较满意=3.37,M不满意=3.16,p<0.01)、同化(M非常满意=3.00,M比较满意=3.37,M不满意=3.16,p<0.01)、分离(M非常满意=3.00,M比较满意=3.37,M不满意=3.16,p<0.01)向度上存在显著统计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续后分析”结果表明,非常满意的农民工与不满意的农民工在分离、整合、同化向度上都存在显著统计差异。其中,非常满意城市生活的农民工,其同化、整合向度都高于不满意的农民工(均差值分别为0.601,0.662),分离向度低于不满意的农民工(均差值为0.217)。
5.职业差异与文化适应
本研究使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法对不同职业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统计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分离向度上p<0.05,在同化向度上p<0.05,在整合向度上p>0.05,不同职业对农民工的分离与同化向度存在显著统计差异,但在整合程度上不显著。高强度体力劳动的农民工与稍微体面的青春服务行业的农民工相比,在文化适应的分离向度上得分更高(M体力=3.07,M服务=2.75),在同化向度上得分较低(M体力=2.60, M服务=2.86)。
(四)政治资本
1.公平感知与文化适应
本研究使用皮尔逊系数法对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与公平感知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的整合向度与公平感知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206)=-0.225,p<0.01。相关的方向成正值,表明公平感知越高,整合向度越高。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的同化向度与公平感知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r(242)=0.128,>0.05。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的分离向度与公平感知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206)=-0.157,p<0.05。说明,农民工感知到社会越公平,文化适应的分离向度越低,这即意味着,价值观念、社会政策等社会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到农民工的文化适应。
2.政治态度与文化适应
农民工的政治资本较少,政治参与程度较低,但是,农民工的政治态度却影响着他们的文化适应。因此,本课题主要测量了政治态度对文化适应的影响。
(1)整合向度。进取型的政治态度和文化适应的整合向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204)=0.285,p<0.01,相关的方向呈正值,表明农民工的政治参与越弥散,整合程度就越高。弥散型的政治态度和文化适应的整合向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p>0.05。
(2)同化向度。进取型的政治态度和文化适应的同化向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105)=0.252,p<0.05,相关的方向呈正值,表明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态度越进取,同化程度就越高。弥散型的政治态度和文化适应的同化向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p>0.05。
(3)分离向度。进取型的政治态度和文化适应的分离向度之间不相关,r(105)=0.078,p>0.05。弥散型政治态度和文化适应的分离向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p>0.05。从政治态度可知,进取型的政治态度有利于农民工文化适应的整合和同化。
3.政治认同与文化适应
(1)整合向度。国家认同和文化适应的整合向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p>0.05;政党认同和文化适应的整合向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220)=0.143,p<0.05,相关的方向呈正值,表明农民工的政党认同程度越高,整合程度就越高;政策认同和文化适应的整合向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220)=0.252,p<0.05,相关的方向呈正值,表明农民工的政策认同程度越高,整合程度就越高;制度认同和文化适应的整合向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220)=0.197,p<0.05,相关的方向呈正值,表明农民工的制度认同程度越高,整合程度就越高。
(2)同化向度。国家认同和文化适应的同化向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p>0.05;政党认同和文化适应的同化向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220)=0.194,p<0.01,相关的方向呈正值,表明农民工的政党认同程度越高,同化程度就越高;政策认同和文化适应的同化向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220)=0.277,p<0.01,相关的方向呈正值,表明农民工的政策认同程度越高,同化程度就越高;制度认同和文化适应的同化向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220)=0.314,p<0.01,相关的方向呈正值,表明农民工的制度认同程度越高,同化程度就越高。
(3)分离向度。国家认同和文化适应的分离向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p>0.05;政党认同和文化适应的分离向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p>0.05;政策认同和文化适应的分离向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p>0.05;制度认同和文化适应的分离向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p>0.05。
由此,有关政治认同的部分可得出结论,国家认同与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不存在显著相关,政党认同、政策认同、政治认同都对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的整合、同化向度存在显著影响,而对农民工的分离向度没有影响。
四、讨论与启示
(一)农民工文化适应的葫芦型模式
农民工的城市与农村文化适应偏好呈现“两头大,中间略小”的葫芦型的认同模式,即文化适应的分离向度和整合向度的得分均高于文化适应的同化向度。具体数据分析见下表。
农民工文化适应的均值与方差表
农民工文化认同的同化向度与整合向度显著相关,r(220)=0.385,p<0.01;整合与分离不相关,p>0.05;同化和分离显著相关,r(220)=-2.75,p<0.01。相关的方向成负值,表明越愿意同化的农民工,就越不愿意分离。
本研究表明了农民工的文化适应存在偏好,农民工更愿意整合——既接受城市文化,也不排斥农村文化,其次是分离——拒斥城市文化,向往农村文化。这与国外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国外的研究表明,从别的国家移民、外派过来的员工的文化适应向度上更偏好整合和同化,分离和边缘化则是最不受欢迎的文化适应策略[10]。对于农村文化,农民工仍然有较大的认同性。即便是已经高度融入城市文化的农民工,也有很大一部分不愿意放弃农村的文化传统。这可能与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地位不高,文化水平较低,经济收入难以支付完全的城市生活,以及城市的高度排斥等原因有关,并导致农民工仍然将农村文化作为自己社会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农民工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的社会情境性
职业对农民工文化适应的同化向度存在显著影响,而对整合向度的影响不显著。高体力劳动的农民工比服务行业的农民工表现出了分离偏好,而服务行业农民工则表现出了同化偏好。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农民的文化适应可能和具体的社会情境有关。Van de Vijver 等人曾经证明少数族裔的文化适应受具体的社会情境的影响,少数族裔在工作场所比在私人领域(如家庭)中的文化适应表现出了更多的同化偏好。同样的,在本研究中,高强度体力劳动职业的农民工,如建筑工人等,大部分都是农村人,具有高度同质性,相对于城市人来说,是一个专属于农民工的私人群体,而在服务行业,如商场的服务员,较多接触城市人,城市居民在行业里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城市文化也成为主流,那么,同化就成为农民工文化适应的选择策略。
(三)农民工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的非经济性
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主要受其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政治资本影响,受经济资本影响的力度不大。虽然经济资本中的购房计划对文化适应有影响,但住房更多地象征着一种身份的认可。除此以外,农民工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的非经济性在本研究中也有其他表现,比如,高强度体力劳动比低强度体力劳动的农民工的分离向度更高,也即表现出了拒斥城市文化、只愿意维持农村文化的现象;社会地位认同较高的农民工表现出了较高的整合和同化倾向,等等。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往往是社会地位认同较低的群体,这与社会地位认同度低的农民工的文化适应是一致的。从外部环境和自我感知角度来说,这些群体也都是最不被城市居民接纳的群体。可以说,社会地位认同度低、自觉不被接纳等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政治资本是农民工向往农村文化、仍然愿意回到农村的最主要原因,相反,也是农民工愿意融入城市的原因。这就启示我们,对农民工的帮扶,不仅要注重其经济收入的提升,更要提升农民工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政治资本。
[1]李培林 田 丰:《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载《社会》,2012年第5期。
[2]Berry, J. W. 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Applied Psychology, 1997,(1).
[3]Leong, C. H. Social Markers of Acculturation: A New Research Framework on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014,(38).
[4]Berry, J. W., & Sabatier, C. Acculturation, Discrimination, and Adaptation among Second Generation Immigrant Youth in Montreal and Par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010,(3).
[5]Miguel Gonzalez-Loureiroa,b, Timothy Kiesslingc, Marina Dabicd,e,Acculturation and Overseas Assignments: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15,(49).
[6]Maria C. W. Peeters and Wido G. M. Oerleman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ulturation Orientations and Work-Related Well-Being:Differences between Ethnic Minority and Majority Employe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 2009,(1).
[7]亓 华 李美阳:《在京俄罗斯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研究》,载《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3期。
[8]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西南大学2008年博士毕业论文。
[9]邵东珂 范叶超:《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适应调查研究》,载《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0]Luijters, K., van der Zee, K. I., & Otten, S. Acculturation Strategies among Ethnic Minority Workers and the Role of Intercultural Personality Traits. Group Process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2006,(9).
(责任编辑:任天成)
2016-08-09
孟利艳,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青年问题、社会问题。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社会认同的作用机制与整合研究”(课题编号:13YJC840029)、国家社科项目“青年的网络社会参与机制研究”(课题编号:14BSH0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获得河南师范大学校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