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自控幼儿培养的个案研究
2016-12-10王芹张玉春
王芹+张玉春
一、问题的提出
自我控制是幼儿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幼儿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幼儿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1]幼儿的自我控制包括自觉性、坚持性、冲动抑制性和自我延迟满足四方面的内容。[2]研究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的最杰出代表者W·Mischel,以自创的自我延迟满足等待实验为范式,对自我延迟满足进行了长达4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在4~5岁时能够做到自我延迟满足的儿童,其未来的学业成绩、社会能力、应对挫折和压力等方面的得分较高。[3]Moffitt等人的一项追踪研究也发现,早期(2~10岁)自我控制能力较低的儿童,在青少年期会表现出吸烟、行为失调、学业失败等诸多行为问题,成年后(32岁后)会处于更加不利的社会经济地位,出现更多的健康问题(如免疫系统疾病、药物依赖等),而且危害公共安全的可能性更大(如犯罪记录、作为被告的次数等),其预测力甚至超越了早期的智力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4]由此可见,自我控制能力对于个体健全人格的建立以及未来成功具有重要意义,而幼儿阶段恰恰是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阶段。
我们通过日常的工作经验以及对家长的访谈发现,现在最令父母困扰的就是孩子的任性行为,想要什么,必须马上得到,一旦没有满足就哭闹。有关自我延 迟满足的跨文化研究也发现,澳大利亚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发展水平高于我国同龄幼儿。[5]因此,无论从国家发展,还是个体成长角度来看,对低自控幼儿进行培养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低自控幼儿的个案
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低自控幼儿的主要表现为:任性,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一刻也不能等;秩序感差;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随时都有可能发作。
1.想要什么,必须马上得到(案例一)
姓名:凯凯(化名)
具体行为表现:凯凯的妈妈在孩子入园的时候就说过:“我儿子是个急脾气的孩子。从小凡事一旦不能马上满足,就哭个不停。”在接触后,我们也发现凯凯有这个问题。例如,幼儿园一周一次的午餐是酱蒸鸡翅,凯凯每次不吃菜,只吃鸡翅,稍有不满足,就将盘子扔出去,跺着小脚,很生气地说:“我不想吃菜,我就要吃鸡翅。”然后坐在地上“哇哇”大哭一顿,直到老师满足他的需要。
2.秩序感差(案例二)
姓名:丽丽(化名)
具体行为表现:为了孩子的安全,为了有一个好的离园秩序,离园时我一般要求孩子坐在位子上等妈妈。大部分的孩子都能照老师的话做,而丽丽则不顾一切,总是哭着闹着先跑到门口等妈妈。在丽丽的影响下,其他小朋友也开始争先恐后拥挤到门口。一时间,整个局面很难控制,很容易发生摔跤、踩踏等危险。
3.推卸责任,情绪不稳定(案例三)
姓名:斌斌(化名)
具体表现:一旦遇到问题,斌斌就会把责任推给他人。一次数学游戏时,斌斌和明明因一把椅子产生了矛盾,经老师了解发现是斌斌抢了明明的椅子,就批评了斌斌。之后,斌斌就哭着大喊大叫说:“都是明明的错。”最后连活动都无法进行。还有一次园里组织集体活动,斌斌没有穿园服。当老师问到他时,他回答:“是妈妈忘记给我穿了,都怪妈妈。”在等待妈妈送园服的过程中,斌斌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心情极度烦躁,早饭也没吃好,不停地缠着老师,边哭边嘟囔:“老师,我妈妈怎么还没送来,你快给我妈妈打电话吧。”几乎每隔3~5分钟就要催促一次,显得十分焦躁不安。
三、低自控幼儿的培养
针对上面所提到的案例,我们采用了奖励机制法、音乐教学、游戏教学以及建立同理心等策略对低自控幼儿进行了培养。
1.通过正强化促进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
从案例一可以看得出,凯凯的问题就是不能做到延迟满足。自我延迟满足,是个体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主动放弃即时满足的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过程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6]我们尝试了很多种办法来培养他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如:语言提示法、训练延长等待时间、奖励机制法等,其中,最有效的是奖励机制法。斯金纳的儿童行为强化控制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外部强化和自我强化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我们正是运用了斯金纳的正强化理念,并结合自我延迟满足任务,对案例一中的凯凯进行了培养。
老师首先告诉凯凯:“今天凯凯如果先吃完菜再领鸡翅,老师就多奖励你一个。”这回凯凯为了得到多的鸡翅,带着哭腔说:“好吧,那我就先吃菜,老师你一定要给我两个啊。”然后,老师再对凯凯的行为予以肯定并加以鼓励:“凯凯真是好孩子。”
慢慢的,凯凯为了得到两个,甚至三个鸡翅,在极力尝试控制自己,终于有了成效,再没有出现以前不吃青菜、摔盘子的情况了。不仅如此,凯凯的妈妈也反馈说,凯凯在家里吃饭也不挑食了。
2.从幼儿兴趣出发,培养幼儿的自觉性。
案例二中丽丽的问题是自觉性差。自觉性指人对行动的目的和动机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受社会规范调节支配,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坚持原则,使行动达到既定目的。自觉性差的一个表现就是不能自觉遵守规则。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出发,结合儿歌教学和游戏活动对丽丽的自觉性进行了培养。
我改编了一首儿歌,对孩子们进行了随机“情感教育”。内容是这样的:“小椅子,真听话,和我一起等妈妈,妈妈下班回来啦,看到妈妈笑哈哈,老师点名我回答,才不会把我送错家。”离园前,老师说给孩子们听,没想到孩子们积极回应,立马瞪大了眼睛,挺直了腰板,模仿着老师边说边做动作,秩序井然。唱完儿歌后,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等老师叫名字,丽丽在这过程中也表现得很好。同时,在游戏的时候,我们选择规则性较强的游戏,有意锻炼丽丽自觉遵守规则的能力。刚开始丽丽做起来比较难,慢慢地也可以同其他小朋友一起愉快地游戏了。儿歌节奏欢快,简单易懂,朗朗上口,歌词内容又在无形中对幼儿产生了一种潜在的约束力。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及其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有效途径。
3.培养幼儿的同理心,改善幼儿的冲动性行为。
案例三中斌斌的低自控表现是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可能是由于他缺乏同理心造成的。同理心,又叫做换位思考、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我就斌斌的问题进行了一次主题讨论会,请小朋友们谈谈,当小伙伴们有了矛盾该如何处理。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打架的时候,不能只说别人有错,其实自己也有错;小伙伴之间有东西要互相谦让;好朋友不应该打架,有事要互相商量……斌斌在讨论的过程中也积极发言说:“有了矛盾要道歉。”听完斌斌的发言,老师说:“斌斌说得很好,你没有经过明明的同意就拿了明明的椅子,你现在应该怎么做呀?”此时再提到这件事情,斌斌的情绪很平稳,并且主动走到明明的跟前说了声“对不起”。这时,老师和小朋友们响起了肯定的掌声。在大家的鼓励下,两个小伙伴手拉手开心地笑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十分注重引导斌斌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能够换位思考,不能总把错误推到别人的身上。再遇到忘记带东西就推到妈妈身上的情况时,老师就反问:“可是,老师在班上也通知你了,自己的事情是不是应该自己记得呀?”斌斌有点不好意思,羞涩地低下了头。在让斌斌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后,老师进一步诱导斌斌建立同理心。老师蹲下来问:“你爱不爱妈妈?”他回答:“爱。”老师接着问:“那么,如果妈妈知道斌斌因为这件事责怪妈妈,妈妈会不会很伤心,你想让妈妈伤心吗?”斌斌哭着说:“斌斌不想让妈妈伤心,斌斌要做孝顺的好孩子。”之后再遇到类似情况,斌斌能够先承认错误,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也越来越少。
可见,培养幼儿的良好自控能力,首先要立足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选择多样化的、易于幼儿接受的、新颖的教育方式,最大限度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孩子从小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份担当,有一份控制,避免任性、自私、暴力等种种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丽珠,董光恒.3~5岁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结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
[2] 但菲,杨丽珠,冯璐.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实验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11).
[3] Casey B J, Somerville L H, Gotlib I H, et al. Behavioral and neural correlates of delay of gratification 40 years later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1, 108(36): 14998-15003.
[4] Moffitt T E, Arseneault L, Belsky D, et al. A gradient of childhood self-control predicts health, wealth, and public safety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1, 108(7): 2693-2698.
[5] 杨丽珠,王江洋,刘文,Monica Cuskelly,Airong Zhang. 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发展特点及其中澳跨文化比较[J].心理学报,2005(2).
[6] 杨丽珠,沈悦,马世超. 幼儿气质、教师期望和同伴接纳对自我控制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