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坝村扶贫工作二三事
2016-12-10张远竹
□ 文·图 / 张远竹
竹坝村扶贫工作二三事
□ 文·图 / 张远竹
腾冲市北海乡是一块资源丰富的宝地,盛产草果、野生石斛、老树核桃等特色农产品,且当地风光秀美,北海湿地、樱花谷、玛御谷……每个地方都会让人流连忘返。然而,在这美丽的地方,还有一部分人没有摆脱贫困,正渴望着脱贫。
2016年3月的一天,迈着大步、挎着背包走了近一个小时的山路,我们来到了北海乡竹坝村第一户贫困户家里。
“你好,我叫张远竹。”“我叫郭文。”“我是邓歆。”“我是工作队长张莉,我们是云南广电网络集团扶贫工作队。”这是扶贫工作队与竹坝村贫困家庭的第一次对话。从此,我们成了彼此的“常联系”人。
刚进村,没经历过农村生活的我们既有对未知事物的新鲜感,也肩负着为这些贫困家庭带来新希望的使命。
“明天石斛要上树了,你们要早早地起。”老支书抽了一口老烟,给我们下达指令。这是我们为竹坝做的一个扶贫项目——石斛园区建设。随后一个月里,我们每天看着这些富有神奇生命力的种苗在这片土地上开散枝叶、越长越好。
烤烟种植基地
随着雨季的到来,我们踩着泥泞的道路,继续走访农户,一步步地把竹坝的村情、民情掌握在手。
“哎,今天去哪里?”
“石老虎、乃撒、大竹坝还是大坝?”
这几乎成为我们每天见面都要问的一句话。无论去哪里,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找到这些家庭贫困的原因,并想办法改变现状。走访过程中,我们来到贫困户张维川家中,了解到他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读书条件一直拼命努力,而不幸的是,打工时他的手指被绞肉机弄伤,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在整个竹坝村,像张家这样因病致贫的家庭有19户。扶贫工作队迅速整理好相关资料并上报给集团公司的领导,领导们第一时间确立了此次扶贫的补助项目——重病补助。
几天后,阳光明媚。这些重病家庭陆续得到了相应的重病补助资金,看见村民脸上幸福的表情,我们感到异常欣慰。
随后,公司决定在竹坝村开展“温暖工程”补助项目,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走访。其中,贫困户杨庆理的家庭情况让我记忆犹新。他的家位于大坝社后方一条大路边,路的两旁都是颇具当地特色的漂亮小楼,整齐地向道路尽头延伸,唯独他家低矮破旧的老房子在中间特别扎眼。房子没有门,几片竹片简单地编成一个篱笆充当了院子的大门;地面的黄土被雨水冲刷后变成了粘鞋的泥巴;除了主体的柱子和屋檐,房子的挡风隔断全部由竹子编成,就连边上的一间小厨房也是简易的竹编结构;地面的排水渠被泥巴堵住了导致院内污水横流……这就是我们的扶贫对象杨庆理的家。他的妻子精神有问题,只能留在家里处理一些日常家务,两个可爱的女儿还很年幼。为了这个家,他每天早出晚归在砖厂干活,但还是不能够为这个家破旧的屋檐添上一块砖瓦。
当我们问他为什么不修补一下房子的时候,他递上刚泡好的茶水说:“我每月的工钱只够养活这个家!”
杨庆理家随后被列为“温暖工程”中“安居工程”的第一批扶贫对象,我们见证了他的房子一天天完整起来。每次路过他家时,他的女儿们总会叫我们进去坐坐。而我们依然在路上,在为那些贫困家庭的脱贫致富努力着。
下一步,工作队正筹划通过互联网把竹坝村的农副产品推向全国,同时组织更多的培训及引进因地制宜的产业,通过更多的方式为这片土地上的贫困家庭带去希望。
竹坝,我们来了,我们一定要做好才会离开。
(责任编辑 刘瑜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