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遂愿是最好的孝顺

2016-12-10陈静

莫愁 2016年31期
关键词:陈静农活孝顺

○陈静

遂愿是最好的孝顺

○陈静

电话接通,一开口就听出哥哥的不开心,原来又是因为妈妈大热天跑到田里干农活。这在我们家一直是长期无法调和的难题。

妈妈的行为表面上看的确让人生气,已经八十多岁的人了,还是一有时间就想着田里该除草了、该施肥了、什么该种、什么该收了……

我们五个子女每次回去,每次都要给父母做思想工作,既讲大道理,也为他们分析,就家里的几分自留地,一年四季满打满算,所有的收成折算成人民币不会超过3000元。可一旦因为干农活受伤或生病,看病护理的费用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再说,3000元对我们五个工作稳定的子女来说,根本不算一回事。况且每次种、收时,还要请人帮忙,付给报酬还欠人情,实在不划算。可每次父母都是口头答应,我们一走,所有的承诺也随我们走了。他们依然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青春年少刚开始工作时,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父母这么固执?有时我们难得回去,快到中午家里还是冷锅冷灶,他们还在地里,还要我们帮着做饭。那时的我们心想,一个月的工资顶你们一年的收成,回来还没有热饭热菜吃。情绪无法控制,不光是劝说,忍不住还会责怪他们一顿。

尽管父母干农活已经很累,面对我们的指责有时会回嘴,可我们姊妹几个一起围攻时,他们自知说不过我们,理亏一样对我们笑笑。每每这时,我们心里也酸酸的,他们在地里忙活了半天,回来还要受我们的脸色,心里肯定也不好受。

每每闲聊时,妈妈说:“知道你们不在乎我们挣几个钱,我们老了也挣不了大钱,也帮不了你们什么,可我们闲着也是闲着,在田里摸摸弄弄,你们的蔬菜就基本不要花钱买。你们挣钱也不容易,要省着点花。”

有时妈妈还会告诉我们,村里某家老人身体不好,不能做事,儿子、媳妇经常话里有话地挤兑他们。我知道妈妈心里还是挺自豪的,本来在村里,我们家姊妹五个都考取大学跳出农门,同龄人都夸他们有福气,现在别人家嫌老人不做事而吵架,而我们家是不想老人做事而吵架。妈妈心里暖暖的。

我们也想了好多办法,想让他们离开农村,离开田地。可总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两人总不能适应。把他们接到城里,不到一个星期,就嚷嚷着要回家,说在城里像坐牢,整天关着门,像住在洞里。他们说在城里样样都要花钱,有些家用电器他们也不会操作,有些事帮不上忙,整天感觉自己老了、不中用了,留在城里是我们的负担、累赘。不送他们回家,妈妈竟然眼泪涟涟,吓得我们赶紧把他们送回老家。

姐姐姐夫回家乡办厂后,把父母都安排到厂里,一人在传达室,一人早上帮着买菜。每月领取工资,本以为可以让他们安安心,不再干农活。可谁知他们竟然把厂里空闲的地方开垦出来,种的田倒比以前多了。什么办法也割不断他们与土地的缘分,两人真像是劳碌命,要一辈子种田才开心。

就像我们无法理解父母对土地的依恋一样,他们也无法理解我们让他们从田里“退休”。

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人生渐渐走向成熟,我们也在慢慢地理解他们。

他们从出生就伴随着战争、新旧社会的变更、三年自然灾害、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分产到户、改革开放等时代风云。战争让妈妈从小就过着上无片瓦下无寸土颠沛流离的生活,没有田种,没有书读,是土地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解决了他们的温饱,培养了他们勤劳善良的品格。他们靠土地把我们抚养成人,土地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唯一方式,让他们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尊严。他们把在土地上耕耘当作自己的终生职业。

妈妈年轻时在队里干农活,总比人家走得迟,她喜欢把田里弄得整整齐齐、清清爽爽;分产到户后,妈妈更是没日没夜地在田里捯饬,奶奶经常怪她,说她在田里“绣花”;我们都考取大学后,田被划走一大半,土地越来越少,妈妈依然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土地上,更是比别人家种得好。也许在她的心目中,种地是唯一能体现她价值的,一年四季看着田里的植物在自己的侍弄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步步长大,那份期待和满足是外人无法理解的。理解了土地对父母人生的意义后,我们也慢慢理解了他们对土地的感情,以及不愿离开土地的执著。

此后每次回去,我们对父母的责怪变成怜惜,对他们的劝说也温柔多了,要他们量力而行,别太劳累,有时还帮他们干点农活。父母自在了很多。

有人说对老人最大的孝顺是遂愿,其实这种孝顺是需要智慧和意志的。两代人经历各异,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不同。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人和父辈之间,时代背景差异太大,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方式迥异,生活在一起要真正从内心理解父母的观点,认可父母的决定,满足父母的需求,一切遂愿,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编辑张秀格gegepretty@163.com)

猜你喜欢

陈静农活孝顺
氢氧燃料电池演示实验的改进
陈静:宁静致远,香飘南美
4岁萌娃帮父母做农活
种秧
西湾村采风
吕乘乘、陈静、黄峰、尹臻作品
哪样更累
怎么孝顺
孝顺的外婆
“孝顺”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