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良的爱与哀愁
2016-12-09成小晟
成小晟
那年冬天,在冰天雪地的俄罗斯,16岁的年轻姑娘芬娜因为等车躲进荒废的烧水房避寒取暖。
她意外地发现,乱草堆中蜷缩着一个瑟瑟发抖的东方青年尼古拉。她从厚厚的雪中扒出木材,点燃炉火,烧开水给他喝,又将自己的黑面包拿出来给他吃。饥寒交迫的尼古拉身体慢慢恢复,两人相谈甚欢,直到火车徐徐开来,他们才依依惜别。
萍水相逢,缘吝一面。1933年年初,当芬娜从技校毕业到乌拉尔重型机械厂上班时,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到了尼古拉。两人都很激动,此后便经常交流,在相处中坠入爱河。
1935年3月15日,19岁的芬娜嫁给尼古拉。婚后她才知道,尼古拉原名蒋经国,10年前就来到俄罗斯。芬娜更愿意叫丈夫尼古拉,因为年轻的她不了解蒋经国的家族史,她满眼爱的只是眼前这个相依为命的男人。
1935年12月,芬娜生下儿子艾伦(蒋孝文),那是他们一家三口最艰苦也最快乐的日子。久在异国,蒋经国身体较弱。芬娜悉心奉侍丈夫,生活再苦,相依相偎也甘甜。
芬娜本以为可以平平淡淡度过一生,没想到1936年,蒋介石派人到苏联寻找滞留12年的儿子,斯大林也终于同意让蒋经国回国。这个消息,对于蒋经国来说,无疑是期盼已久的。可对于芬娜,要告别家乡,把自己置入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慌乱和紧张在所难免。
1937年4月,芬娜带着儿子追随丈夫飞赴中国。因为惧怕父亲不同意自己的婚事,蒋经国战战兢兢,芬娜也规行矩步,如履薄冰。蒋介石提出要芬娜穿中国衣服,说中国话,以中国传统妇女的价值标准相夫教子,并且让她从蒋家姓,取名“方娘”。之后,蒋经国把芬娜安排到生身母亲毛福梅那里,正式为她改名“蒋方良”,并按照中国习俗在浙江溪口举行了第二次婚礼。
蒋经国回国后,那个化名尼古拉的落魄青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显赫的家世和繁忙的公务应酬。蒋方良也开始从各个方面要求自己融入中国,穿上旗袍的她不再是活泼开朗的俄罗斯少女,而是克勤持家的中国媳妇。
1938年,蒋方良生下女儿蒋孝章。春风得意的蒋经国越来越不安分,一个名叫章亚若的女子走进了他的生活。即使外面流传着蒋经国的风流韵事,但蒋方良还是选择相信丈夫的忠贞。蒋经国为了维护地下情,把章亚若介绍给蒋方良做汉语老师。
时间久了,蒋方良终于觉察到丈夫和章亚若的暧昧关系。虽然满腹委屈无法倾泻,但她没有哭哭啼啼,更没有大吵大闹,她竭力维护着丈夫的威望和声誉,最终选择了隐忍。她的顾全大局,博得了公公的心。蒋介石责令蒋经国断绝与章亚若的关系,可蒋经国表面答应,暗地里却将章亚若和两个私生子送到桂林隐居。
直到章亚若突然病亡,蒋方良和蒋经国的感情才渐渐恢复。移居台湾时,蒋方良已为蒋经国生下三子一女。即便如此,她依旧生活在被丈夫背叛的阴影之中。这其中,就包括京剧名伶顾正秋。虽说蒋经国是单方面热恋,但为抱得美人归,他甚至动了离婚之念。面对丈夫的无所顾忌,蒋方良只能默默承受。最终,蒋经国的这次冲动还是被蒋介石扼杀,毕竟,在蒋介石的心目中,只有蒋方良的贤良淑德才能稳固蒋家的利益。
历经忧患和挫折,走过风雨飘摇和蜚短流长,蒋方良对蒋经国的情感却丝毫没有动摇,她依附在丈夫身后,没有一丝怨艾。即便后来成为“第一夫人”,她也默默无闻,极少露面,是蒋氏家族里最“无声无息的女人”。
1988年1月蒋经国去世,蒋方良又相继失去了三个儿子。最亲最爱的人一个个离她而去后,她更加沉默寡言了。晚年的她常常一个人痴痴地凝望着丈夫和四个孩子的照片,一看就是大半天。那脸上无助的神情,让身边的人看了无不心酸。
2004年12月15日,享年88岁的蒋方良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向来寡言少语的她问医师:“我死了以后,可不可以和我先生葬在一起?”直到最后一刻,她依旧要追随那个深爱一生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