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文小说捧红“全智贤版美人鱼”

2016-12-09曾思齐

环球时报 2016-12-09
关键词:云梦汉文美人鱼

本报特约记者 曾思齐

近日,一张韩国总统朴槿惠父亲的雕像照片被媒体登出,雕像下方底座刻有醒目的汉字。不少中国网友看到后发问,“韩国人也用汉字?”类似的疑问还出现在热门韩剧论坛里。据报道,正在热播的美人鱼题材韩剧《蓝色大海的传说》,改编自该国古代名著《於于野谭》,而这部书是用汉字书写的汉文小说。一些剧迷感叹,韩国人将汉文小说改编成电视剧传播到中国,这种“文化回流”现象颇为有趣。

谈起《於于野谭》,一名韩国朋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本书在韩国十分有名,还出了童书版,小朋友都在读。可以说,在韩国“怪谈文学”里,这部著作的流传度非常广。《於于野谭》的成书最初是用汉语写成,作者柳梦寅是朝鲜王朝中期的著名文人,对汉学研究透彻,曾3次出访中国,堪称16世纪末该国外交界的重要人物。他将中国文化和典故引入创作,并加上本民族特色,汇集成故事集《於于野谭》。该书展现了李氏王朝的民间风貌,包罗各种怪谈、异闻及街言巷语。此次全智贤饰演的美人鱼,就是其中的代表故事。

在同属汉字文化圈的东亚地区,古代朝鲜、越南、日本等国很早就使用汉字作为文学书写的通用文字。一些日本学者表示中国和日本“同文同种”,其中的同文,指的就是汉文著作。在周边国家中,古代朝鲜的汉文小说数量最多,而且不乏经典作品。尤其是李朝时期,用汉文写作的稗官笔记、传奇体小说、梦游录等文学体裁大量涌现,产生诸如《金鳌新话》《九云梦》《许生传》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九云梦》被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视为“人生之书”。日本和越南也有不少汉文小说流传至今,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汉字及文学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汉字以及汉文小说的盛行,更多地留在了过去。在当下韩国,普通民众除了能用汉字写出自己的名字外,很少有人能流利地书写汉字。这与韩国社会强调民族自觉和独立意识,推广使用韩语有关。不过,韩国的名胜古迹、报刊等重要表述中,依然保留了汉字的踪迹。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韩国企业急需拓宽中国市场,学习汉字再次成为国民需求。汉字的读写近两年在韩国出现“复兴”趋势。不仅如此,韩国的许多学者也在呼吁加强汉字教学,全面恢复使用汉字。近些年被重新编录出版的汉字文学著作包括《李朝汉文短篇集》《韩国汉文小说集》《原文汉文小说选》《李朝汉文小说选》等多种选本,另有《金鳌新话译注》《九云梦》等单行本问世。目前,韩国的公务文件和交通标志等领域已经恢复使用消失多年的汉字。韩国政府提出的《推动汉字并用方案》,也在试图促进东亚汉字文化圈国家间的交流。▲

猜你喜欢

云梦汉文美人鱼
孙高华
丑萌的“美人鱼”
黑水城汉文文献补考
登白云阁
诗剧
美人鱼岛之旅
沈阳故宫门额考
海里有美人鱼吗?
浅谈如何提高南疆维吾尔族学生汉文写作能力
海狗 也许是狗眼中的“美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