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镇长不好当
2016-12-09方东
方东
1
陈小平研究生毕业后,放弃留校的机会回家乡当了村官。知道的人都说他傻,好不容易从农村考到省城,又有机会留下,可他却傻到要回农村当村官。他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回到农村一干就是三年。三年后因为工作成绩突出上调市里。今年,又被任命为丽水古镇镇长。
一上任,头痛事就摆在了他面前。丽水古镇紧靠新安江,是古代徽商外销商品的集散地。这曾经让丽水古镇名噪一时,也留下了整片的明清徽派民居建筑群。前些年,丽水古镇的民居建筑群被评定为国家级文保单位。这恰恰成了丽水古镇几任镇长都头痛的大难题。
原来,解放后这些古宅都分给了全体镇民居住。古建筑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早已变得破旧。以前不是文保单位时,镇民还可以自己修修补补。可是自从成为文保单位后,哪怕屋顶掉了片瓦,镇民都不能随便动手修补。国家文保单位的修复只能由指定的修复单位来处理。这便是镇民的烦心事,一到刮风下雨就提心吊胆。风吹跑了瓦,屋顶漏雨漏风都只能报上去,等待指定单位来勘察修复。这对镇民们的生活和居住安全影响很大。于是,找镇政府反映问题的多了去了,镇长们头痛事也随之而来。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不是没有。比如,就有人曾提议,既然这些古建筑都是文保单位,何不将所有镇民集体搬出另盖新居。这样一来,既方便文物保护,又可以解决镇民的居住安全问题。可是问题随之又来了,生活在文保古建群里有300多户,1300多人,这么多人集体搬迁,那宅基地何来?丽水古镇靠水而建,因水而生,除去流经全镇的新安江畔有一大块平整的地之外,整个古镇都被丘陵包围。而江畔地带正是古建群所在地。“地无几米平”是丽水古镇的真实写照,这个解决方案几乎不可能实现。
2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可陈小平刚上任,这火便烧到他的头上。办公时间,一群人吵闹着进了办公室,助理小王无奈地对他说:“陈镇长,这些都是住在古建群里的群众,听说来了新镇长,就都跑来了。他们人太多了,我实在是拦不住……”
“不怪你。”陈小平起身招呼众人坐下。他笑着说:“我们先来互相认识一下吧。我叫陈小平,是刚调来的镇长。你们大家有什么事吗?”
为首的一个中年汉子说:“我们来找你,是要讨个说法。老房子不让我们自己修,政府修又不知要等多久,我们想要新的宅基地盖房,又批不下来。你们这些当官的总要给一个说法。”
“古建群修缮和新宅基地的事,我来之前也听说了。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可是,毕竟我刚刚来,大家总得给我一点时间去了解一下,想想解决的办法。”
中年人怒气冲冲地说:“前几任镇长就是这样拖着敷衍了我们,结果镇长换了三任也没解决。”旁边一个声音阴阳怪气地附和:“就是,你们拖几年升官了跑掉了,我们这些升斗小民还住在冒风漏雨的老屋里受罪呢。”
陈小平环视众人:“大家放心,我陈小平说话算数,说给大家想办法解决问题,就一定会全力以赴。再说,我也是这附近浙水村的人,我能跑到哪里去,我家不还在这里吗?”
人群里有人小声说:“我知道他。他是我姑妈那边浙水村的。读了研究生却主动回来当村官的。听说外国大公司给他开了十几万的年薪都没去哦。”“就是,浙水村这几年大变样,听说都是他村官当的好。”这几句话仿佛起到了作用,人群安静下来。不料,那阴阳怪气的声音又响起来:“就不知道人家会不会只认自家人哦。再说基层拼命干还不都是为了升官发财,真爬上来了,还管百姓死活吗?”
陈小平望向那人,见他斜睨着自己,一副滚刀肉的样子,心中不禁也来了气。他指着墙上自己写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书法说:“我陈小平说话算数,你们的住房问题,我一定会作为我工作上的头等大事来办。如果真的解决不了,我就辞职回家卖红薯去。”
这几句话一下子镇住了全场。为首的汉子愣了半晌:“好,就信你一次。我等着你解决。”说完头也不回地走出办公室,所有人都跟着走了。
小王告诉陈小平,打头的中年汉子叫程阿山,是个手巧的工匠,为人又仗义,好帮助人,在丽水镇很有点人缘和名头。前些年,他一直拖家带口在外打工,房子没人住毁损严重。可是,空有一身好手艺,却不能自己动手维修,所以很郁闷。
至于那个阴阳怪气的家伙叫吴绍群,以前就他带头闹。上任镇长手上,好不容易批下来一点宅基地,他优先照顾了住在古建群里的亲家,被吴绍群知道后带头闹事砸了镇长的办公室,为此拘留了七天。所以,现在他专门怂恿别人闹,自己在一旁煽风点火。听小王说到这里,陈小平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3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小平是夜不能寐。思来想去,整体搬迁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为此,他跑到市里想批点新的宅基地。对于丽水古镇的问题,市里不是没有考虑过,只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地,再怎么说也没用。
陈小平失望地走出办公室,他低着头想着心事,难道这一次自己真的要食言,要变成老百姓口中的不干实事的拖延症干部了?不想一不小心和迎面来的人撞了个正,那人怀里抱的一大叠资料全部掉到地上。
“对不起,对不起。”他一边说着,一边帮人家捡东西。他突然发现这些资料都是图纸,而且地形正是丽水古镇附近的嘉山。这不禁引起了他的注意。随口问了句,才知道国家刚刚批下来杭黄高铁项目,这些图纸正是提供给专家设计论证用的。看到那条擦着丽水古镇旁嘉山而过的高铁线路,陈小平突然灵光一闪。
他忙联系自己大学同学杜明,杜明在规划部门工作。在他那里得知杭黄高铁初步规划线路是擦着丽水古镇从嘉山经过时,陈小平有了主意。他再次找到领导,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丽水古镇因为陆上相对封闭,所以这些年经济一直搞不上去,住在古建群里镇民的新宅基地也解决不了。如果能借着修高铁的东风,在嘉山和丽水古镇之间修一条公路,打破丽水古镇的封闭状态,那么就可以把镇民全部搬出丽水在嘉山寻找宅基地整体搬迁了。
领导想了想说:“这还是有问题。第一,村民愿不愿意搬出丽水镇。第二,修公路的费用哪里来?如果上报国家立项可能要等几年。”
“如果我们自己筹资来修这条公路呢?”
“那市里可以考虑在嘉山批一块地让丽水镇整体搬迁。”
陈小平马不停蹄赶回丽水镇,当务之急他要做两件事:一、说服丽水镇全体镇民,集体搬出丽水镇到一山之隔的嘉山脚下安家。二、要想办法去招商引资,招来地产商开发嘉山和丽水镇的公路。至于如何说服镇民,他想出了自己的绝招。
4
丽水古镇召开全体镇民会议,商讨全体搬出丽水古镇的事。果然,听说要搬到荒无人烟的嘉山脚下,有人不同意了。这一次,还是吴绍群带头嚷起来。
陈小平等他们吵吵完了,才开口:“大家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中国人嘛,故土难离。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曾经辉煌的丽水古镇为什么到了国家腾飞的时期却没有腾飞起来?没有别的,就是一个封闭的问题。国家改革开放,放弃了封闭的思维,在党的领导下,开始变的越来越富了。而我们丽水镇呢,还被一江三山封闭得死死。为什么大家不能换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我们能不能把丽水古镇扩大,从原来的镇子的一亩三分地一直扩大到嘉山呢?如果按照我的想法,至少有几个好处。一、大家的新居解决了。二、丽水镇不再是个陆上封闭的地方。三、古建群可以全部修缮,甚至能变身为我们镇民集体的资源,带来旅游人群,把丽水古镇变成一个旅游胜地。那样的话,经济搞上去了,大家兜里有钱了。咱们丽水人以后出去,也不会觉得比人低一等了。你们说呢?”
程阿山激动地站起来:“陈镇长说的对啊,咱们不能再走老路了。搬,我程阿山第一个报名搬到嘉山。”
镇民的思想搞通了,接下来是招商。因为沿高铁线,加上市里的政策支持,这个地块倒成了地产商眼中的一块肥肉。很多地产公司得知消息后,找上门,送礼的,请客吃饭的,陈小平一律全部回绝。后来为了省去麻烦,他干脆搬到办公室住。这样一来,那些开发商也不好意思在众目睽睽下来送礼了。反正他孤家寡人一个,打个铺盖卷就行了,也没有什么牵挂。只是没想到,麻烦还是找上门了。
出门打工几年不见的哥嫂突然回来了。看到走进办公室的哥嫂,陈小平才突然想起,自己嫂子也是丽水古镇人,难道他们也是为了宅基地的事?
一向木讷憨厚的哥哥不知道怎么开口,嫂子直截了当的对他说了。原来,远在深圳打工的他们并不知道陈小平刚当上丽水古镇镇长,更不知道他解决丽水古镇民宅基地的事。可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有消息灵通的开发商不知从哪里得知陈镇长有个哥嫂也是丽水古镇人,于是花重金鼓动他们回来帮忙拉这个项目。
听着嫂子的话,陈小平第一次沉闷了。自从回乡当村官以来,他一直在基层工作,深知老百姓最痛恨的就是贪官污吏。他也一直把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前,碰到送礼的、走关系的,他总是立刻黑脸轰出去,可是今天他没办法拉下这个脸。
陈小平爹娘走的早,哥哥为了他能读书,早早放弃了学业出去打工,到了三十多岁又倒插门来到丽水古镇嫂子家。他这么做,都是为了把每一分钱省下来,供弟弟读书。哥哥虽说倒插门,可是嫂子对他这个小叔子可以说胜过亲弟弟。他能拉这个脸吗?
“他都答应了你什么?”
嫂子说:“金胜地产的黄老板说,只要你把这个项目交给他们公司,就给我们在嘉山的安置房基础上再送一套房,而且保证我们俩在他公司工作。你知道,你侄子跟着我们在外地读书也不方便,如果能回来就近读书,我们也好照顾他啊。”
“哥、嫂子,你们回来吧。”
“你同意了?”嫂子眉开眼笑。
“哥、嫂,在来丽水镇当镇长前,我在市纪委工作。在那里我看到了太多干部由于忽视了身边人、亲人的教育,而被别有用心的人用金钱攻破了防线。难道,你们也想我做一个老百姓眼中的贪官吗?
“我让你们回来,是因为丽水镇要搞旅游区,以后它会发展的很好,你们在家门口也能挣到钱。
“你告诉黄总,我们是公开招标的,只要他的方案最佳就可以通过。如果他想打通我来拿到项目,我就取消他参加投标的资格。”
“弟,哥不会说啥话,但是你放心,我和你嫂子绝对不会拉着你的腿,更不会抱着你的腿。我支持你做一个好官,给咱老陈家争口气。”兄弟俩的双手紧紧握到一起。
5
一栋栋崭新的楼房矗立在曾经荒凉的嘉山脚下,而曾经破败不堪的丽水古镇古建群也修缮一新,很多穿着仿古服装的镇民在里面,叫卖着各种充满浓郁传统地方特色风情的商品、小吃。其中也有陈小平哥嫂,他们的大郎烧饼店现在可红火了。
街口,陈小平远远的看着古镇上人潮如织的景象,笑着转身而去。他的工作岗位又调动了,这一次不知道又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在前面等着他。但是他相信:心正天地宽,前面的道路一定更平坦。
(责编/方红艳 插图/乐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