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师生“对话”,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2016-12-09隋向峰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0期
关键词:对话民主

隋向峰

【摘要】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是关键。在课堂上,放下师长之尊,建设民主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质疑与提问,促进学生自信的树立,在课外,利用早上、课间等时间,关心学生生活,在纸上,主要是通过作业评语和日记与学生进行对话。

【关键词】对话 民主 朋友 鼓舞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13-02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学实践一再表明,学生热爱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情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教师看到的将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涨,教育工作的事半功倍。那怎样才能构建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呢?加强师生间的“对话”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下面就师生间如何“对话”谈一些个人的观点与做法。

一、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

我们不难看到,过分强调知识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不知不觉中成为仅具有“知识传递功能”的人,成为“真理”的代言人、知识的权威、课堂的主宰,而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知识的接收容器,“唯师是从”,虔诚地听着、记着老师的教导,成为无个性、无自己思想的复印机和打印机。这样的师生关系是纯粹的“教”与“学”的工作关系,是缺乏理解、缺乏平等、缺乏沟通的“物——物”关系。只有确立“学生是课堂生活的主人”观念,看到学生的潜能,尊重、信任学生,热情地激励、鼓舞和唤醒,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合作、讨论,使课堂学习成为师生心灵彼此敞开融洽对话的过程,学习才真正能成为学生主动参与、快乐活泼的自主活动。

1.师生共建“民主”的教学氛围

“对话”的双方应没有贵贱、高下、大小之分,权威的架子、命令式的语气会打消对方敞开心灵、情感交流的欲望,使“对话”中断。因此,民主、平等的氛围是“对话”进行的必要条件。

去年,我带五年级语文,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学生对我避之如虎。后来,我发现不对劲,就主动与同学们沟通,并多次让同学们给我提意见。有学生在作业本中夹了张字条:“老师,说出来您别生气,您教学的确是很棒,但您的脾气也太大了,我们实在是受不了。”这让我又羞又愧。第二天我试着放下了师长的“架子”,主动向学生承认了错误,并让全体学生监督我今后的行为。我的一番肺腑之言,赢得了阵阵掌声,我太明了这掌声的意义。没想到,实实在在与学生平等交流之后,我的威信竟然大增,学生说我“坦诚,值得信任”。“教然后知困,学而后知不足”,与学生民主平等,真诚以待,平等对话彼此有了收获。

2.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我能行”

教师不能总以成人挑剔的眼光去评判学生的劳动结果,任何的轻视和讽刺都可能让学生从此紧闭心灵之门,不再与老师真诚地交流。因此,教师应积极支持并参与学生引发的问题的讨论,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用积极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我能行”,消除自卑,树立自信。我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无错原则”。

一次,学生们举行了“朗读大赛”。开始时,谁都不肯先上去。其中有一个差生,平时很爱朗读,无论干什么事,积极性很高,此时他不断地看我,我就邀请他先上台读。他说:“老师,我来读,如果读的不成功你不会责怪我吧!”我说:“怎么会呢?老师很欣赏你的勇敢精神。同学们,你们说对不对?”全班同学齐声说:“对”。同时响起了热情鼓励的掌声。那位同学在掌声中上了台,读得很投入,虽然有些地方出了差错,但也获得了较高的分数,再一次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二、课外师生心灵的对话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多与学生进行 “心灵对话”,才能架起一座师生间心灵的桥梁。“心灵对话”是润物细无声,不露教育痕迹,但又切实地对学生心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那么,课外怎样适宜和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呢?

1.早上和学生刚见面时的对话

每天早上学生背着书包高高兴兴来到学校,教师仔细观察每个孩子的穿着打扮、音容笑貌,不失时机地和学生说。如:“你今天穿得真整齐。”“今天你精神特别饱满,老师相信你今天的表现会超过昨天。”诸如此类的话,让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让他们心情愉快,充满信心开始新的一天。

2.课内巡视作业时的对话

当学生开始作业时,教师可一边巡视,一边和学生悄悄说。如“××你看××的写字姿势多好啊。”、“你今天写的字端正多了,真不错!”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仔细作业的好习惯。

3.课余师生共同活动时的对话

教师常常要参与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特别要跟那些不太合群,不善交往的孩子说些“悄悄话”,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而对那些比较活泼的孩子则通过“悄悄话”,培养他们互相帮助,尊重他人的品质,适时播下集体主义思想的种子。如对一个躲在角落不敢参加集体活动的学生说:“干吗不去跳皮筋吗?瞧!他们活动的多开心,多带劲,去和他们一起活动吧。”而对正在兴高采烈进行活动的学生则加以引导:“××也是我们集体中的一员,快去请他一起活动吧。”学生一定会非常乐意地接受老师的建议。

三、师生纸上的情感对话

1.利用作业评语和学生对话

教师在批发作业时说上几句话,如“进步了,继续努力!”,“如果你把字写端正点那该多好!”前者给予肯定的评价,使学生受到鼓舞,增强前进的动力。后者对学生委婉地进行批评,比直截了当指出效果要好得多。

2.利用日记书面对话

有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老师,我是班里一名各方面都较差的学生,我也想进步,但有时我管不住自己。您能帮帮我吗?”我在他的日记后面写了这样一段话:“读了你的日记,老师很高兴,从中看到了你的自尊。我非常愿意帮助你。我有一个想法,以后咱班每月评一次进步生,希望你能以此为努力目标,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如果你这样做了,老师相信你一定会不断进步。”我亲切的语言和为学生精心设计的前进目标,使这个孩子产生了积极进取的动力,增强了改掉缺点的信心。在后来的第一次评比就得到了“进步奖”。

师生的平等“对话”,是融洽师生关系的一条途径。让我们通过饱含爱心、耐心和细心的对话去打动学生的心弦,使校园不只是成为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师生“对话”的乐园、学生精神的家园,这也是我们教育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

参考文献:

[1]金宗.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J]. 西藏教育,2011,11.

[2]俞溢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师生互动对话[J].读与写,2010,2.

猜你喜欢

对话民主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中国式民主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尼日利亚 民主日
再说民主
检查一下自己的“入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