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视频应用于创伤骨科无痛病房的宣教效果

2016-12-09佳,米巍*

关键词:病房骨科多媒体

李 佳,米 巍*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9)

多媒体视频应用于创伤骨科无痛病房的宣教效果

李 佳,米 巍*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9)

目的 探讨多媒体视频应用于创伤骨科无痛病房的宣教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创伤骨科收治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即由责任护士于入院、术前1天、术后一天口头进行疼痛相关知识的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借助于病友活动室每天循环播放自制的无痛病房知识宣教片,播放内容包括:如何进行疼痛的评估术后疼痛的原因、疼痛对机体的影响、PCA的相关知识、常见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以及药物治疗的优点和注意事项等。结果 实验组术后第3天疼痛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疼痛评分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媒体视频应用于创伤骨科无痛病房的宣教有利于患者掌握疼痛相关知识,术后疼痛程度减轻,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创伤骨科;无痛病房;健康宣教;多媒体技术;视频

在创伤骨科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疼痛或多或少的伴随着患者,容易导致患者一系列心理、生理变化,如血压升高、情绪低落、失眠、焦虑等,对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恢复有严重影响[1-2]。本科自2013年开始进行无痛病房的建设,由麻醉师、医生和护士共同组成的疼痛管理小组对患者进行规范的疼痛管理,我科使用多媒体视频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宣教。本研究主要对创伤骨科收治的患者实施多媒体视频宣教的效果作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创伤骨科收治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创伤骨折手术患者,思维正常,年龄16~60岁,能进行言语沟通,无认知功能障碍,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神经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00例。其中男106例、女94例,年龄16~60岁,平均年龄42.6岁。上肢骨折88例,下肢骨折112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4例,大专41例,本科33例,硕士及以上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即由责任护士于入院、术前1天、术后一天口头进行疼痛相关知识的宣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利用病友活动室每天循环播放我科自制的无痛病房知识宣教片,无法移动的患者则由家属代替观看,如遇到难点时患者或家属可随时向责任护士求助。播放内容包括:如何进行疼痛评估、术后疼痛的原因、疼痛对机体的影响、PCA的相关知识、常见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以及药物治疗的优点和注意事项等。

1.3 观察指标

①术后第3天发放我科自制的调查表进行测试,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分别由两组患者自行填写,回收率100%。调查表内容涉及:如何进行疼痛评估、术后疼痛的原因、疼痛对机体的影响、PCA的相关知识、常见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以及药物治疗的优点和注意事项等20个题目,满分100分,得分≥80分为掌握。②疼痛程度评估:采用数字量表(NRS),语言量表(VRS)及面部表情量表(FPS)合而为一的“疼痛评估尺”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第三天的疼痛强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疼痛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疼痛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疼痛评分比较

3 讨 论

多媒体技术优势在于图文并茂,在内容上具有信息丰富、生动、形象、简捷等特点,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注意力及兴趣。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众多优点,我科将不易沟通、口头不足以表达的疼痛知识制作成生动形象的视频,将护士所要宣教的内容直观地呈现在患者面前,便于患者理解掌握。同时资历较浅的护理人员也可以参与学习,这样可以调动年轻护士对疼痛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3]。患者如遇到想要知晓的问题以及其他疑惑,可通过问答的方式来询问责任护士,时间不限,护士则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答疑解惑,这样可以增加患者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口头床头宣教时,一方面由于护士工作量大,各人知识面、健康教育能力及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很多患者很难全部宣教到位,另一方面由于患者的文化背景不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大部分患者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另外患者往往受到疼痛、紧张、焦虑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护士终止宣教或宣教效果不佳。待患者安静后,护理人员再次宣教,这样不仅会打扰患者休息,还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4]。而视频宣教不再受时间及宣教人员资质的限制,可以随时观看,通过视频形象的表达将知识很好的传达给患者。患者从被宣教转为主动获取知识,提高了患者的认知行为能力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大大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视频播放时间较短,不利于高龄患者、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以及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5],所以我们将该视频日间循环播放,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更多的宣教机会及时间,更好地提升视频宣教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第3天疼痛相关知识掌握程度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实验组疼痛评分(1.8±0.5)分,远低于对照组的(6.5±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通过观看视频,能够掌握无痛知识的要点,避免只凭口头、书面描述时的主观臆断、片面理解,,术后疼痛程度减轻,促进了康复[6],其宣教效果优于传统的单纯人工宣教模式,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专业水平,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1] 胡三莲,许燕玲,许 鑫.骨折后疼痛的护理护理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4(9):24-25.

[2] 李亚玲,李 娟,刘慧萍,等.患者满意度与护理服务质量的相关性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1(7):10-11.

[3] 胡 娜,厉春林,方继锋,等.多媒体视频应用于神经外科术前集体宣教的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6,31(4):75-76.

[4] 于秀丽,丛云凤,朴 丽,等.多媒体健康教育下的量化踝泵运动在预防妇科手术患者DVT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5): 118-119.

[5] 张 林,傅 亮,董 宁,等.HIV感染者健康教育满意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3,28(12):66-67.

[6] 汪 晖,杨纯子,徐 蓉,等.46所综合性医院出院患者延伸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5,30(5):93-95.

本文编辑:刘帅帅

R641

B

ISSN.2096-2479.2016.06.168.02

猜你喜欢

病房骨科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更正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
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