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集束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2016-12-09倪明珠

关键词:呼吸衰竭阻塞性满意度

倪明珠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9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1)

改良集束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倪明珠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9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1)

目的 探讨改良集束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改良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随访3个月,观察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中采用改良集束化护理,有助于改善其呼吸功能,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集束化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呼吸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进行性发展及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在呼吸系统疾病致死原因中排名第一位[1]。目前COPD已成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具有高发病和死亡率的特点。集束化护理指针对某种问题,采取系列有循证理论支持的联合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护理效果和质量[2]。本研究在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中采用改良集束化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确诊为COPD伴有呼吸衰竭[3];②能生活自理和正常沟通;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②精神及神经疾病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7.63±8.35)岁;观察组:男37例,女16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8.34±8.4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改良集束化护理,具体方法为:①生理护理:保持病房环境整洁、舒适及安静;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并使用静脉留置针并每天对穿刺位置消毒;②心理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获得其积极配合;③体位护理:将床头抬高30°以上,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平卧位,严重者则采取头高侧卧位;④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2次/d,15 min/次;根据其耐受程度进行定量登梯、步行、上肢运动等活动;⑤排痰护理:采用震动排痰仪(震动频率为20~45 Hz)对患者排痰2次/d,15 min/次,排痰后饮用50 mL左右生理盐水,用力咳嗽,必要时进行负压吸痰处理。

1.3 评价标准

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情况,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 FVC、最大呼气流速(PEER)。

通过调查问卷表对患者护理意度进行调查,共10个条目满分100分。①非常满意:得分>90分;②一般满意:得分60分~90分;③不满意:得分<6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nFEV 1(%) PEER(L/s) FEV1/FVC(%) FVC(L)对照组 53 66.21±7.12 3.43±1.23 2.22±0.67 1.78±0.75观察组 53 71.76±7.56 4.42±1.36 2.75±0.84 2.38±0.81 t 3.893 3.879 3.612 1.79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率(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7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n(%)]

3 讨 论

CPOD是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常见疾病,且呈进行性发展且不可逆,急性发作时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性下降,导致各种咳嗽、呼吸困难及气促,严重者常伴有呼吸衰竭症状,其死亡率高,及时治疗和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4]。近年来其的发病率逐年增加,>40岁属于高发人群,在全球疾病死亡原因中排到第4位[5]。集束化护理是一种先进的护理体系,以改善患者预后为目的,在循证医学前提下针对某种疾病制定的系列护理措施。通过对患者进行生理和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康复护理及排痰护理,病情有效恢复。本研究显示,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FVC、FEV1、FEV1/FVC、PEER)指标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改良集束化护理,CPO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明显恢复,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1] 刘延辉.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救治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15):2983-2984.

[2] 谭景予,陈锦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制订与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731-733.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25.

[4] 陆海英,姜玉春.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43例临床救治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2,12(12):75-75.

[5] 陈 晖,王莉娜.细胞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4):493-496.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A

ISSN.2096-2479.2016.06.028.02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阻塞性满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