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踪法体系对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培训效果的影响

2016-12-09王春秀

关键词:护士培训能力

王春秀

(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湖北 天门 431700)

追踪法体系对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培训效果的影响

王春秀

(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湖北 天门 431700)

目的 探讨追踪法体系培训在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在我院心内科工作的20名护士设为观察组,采用追踪法体系进行培训,将2013年在我院心内科工作的20名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情况以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实践动机、专项实践能力、情景实践能力各项目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基础护理问题、护理文书问题、安全问题、病房管理问题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追踪法体系能够提高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真正解决患者的问题,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追踪法体系;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护理不良事件

人们健康观念的更新、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以人为本护理模式的发作都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环境下,护士是否能适应新角色的转变,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已经成为护理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是护士胜任护理工作的能力,是护士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患者的获得的护理质量的优劣[1]。培训是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技能的有效途径。如何通过培训提高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是值得研究的重点课题。追踪法学是一种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追踪概念[2],有利于整体护理的落实。我院自2014年起实施追踪法系统对护士进行培训,有效提高了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规避了护士风险,现将方法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在我院心内科工作的20名护士设为观察组,纳入标准为:(1)均自愿参与研究;(2)均为高考统招生;(3)年龄≥18岁;(4)从事相关工作1年以上;(5)完成培训;排除标准:(1)管理期间休假超过1周的护士;(2)外来进修护士和实习护士;(3)轮转的护士;(4)中途退出培训者。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8.5±6.4)岁。均为女性。主管护士1名,护师5名,护士14名。学历:大专5名,本科15名。婚姻状况:已婚16名,未婚4名。另选取2013年在我院心内科工作的20名护士设为对照组,纳入及排除标准同观察组,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8.5±6.4)岁。均为女性。主管护士1名,护师4名,护士15名。学历:大专5名,本科15名。婚姻状况:已婚15名,未婚5名。两组护士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护士接受的培训师资条件、培训环境以及仪器设备等基本一致。培训目标均为提高年轻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追踪法体系进行培训,具体内容如下。

1.2.1培训目标

在提高年轻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大前提下,根据护士工作年限的不同分为5年以下的低年资护士和5年以上的护士。低年资护士培训重点为怎样做和正确做。5年以上的护士培训重点为为什么这样做,做正确。

1.2.2培训内容

结合临床护理常规、优质护理的相关文件以及《实用临床护理三基》的内容,对5年以下的护士培训心内科的常见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等。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以危急重症为主,如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症、严重心律失常以及合并有肝肾功能不全等急救处理方法等。参照《三基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指南》的个案追踪法,通过实境案例分析,进行病情评估、护理问题的分析和护理措施的实施。

1.2.3培训方法

首先由护理部主任进行现场指导,通过以床边指导性查房的形式培训护士长,主要方式有查阅护理记录,跟随护士上班、观察护士工作情况,与护士和患者进行访谈等方面,结合某位患者的具体案例考察对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进行考察,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关指导。之后护士长采用同样的方法对护理组长和护理骨干结合不同的疾病个案多次培训,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培训效果,整合和完善培训内容,开展对护士的强化训练[3]。

1.2.4培训时间安排

培训开始前,要求护士熟练掌握个案追踪检查的流程和模式,学会如何应用。培训时间为2周。第一周的上半周培训5年以下的护士,下半周培训5年以上的护士。第二周对所有护士第一周的培训内容进行强化实训,分为科内演练和各病区练习。采取的方式为模拟现场实境实训,演练时护士长为主考官,病区演练时抽取1~2名护士结合实例练习(5年以上的护士和5年以下的护士培训重点的区分),其他护士进行观摩,按照流程进行强化培训和演练,护士长在演练过程中给予相关指导,并对观摩的护士提出疑问。然后护士进行强化练习。科内演练时注意选择介入手术、跨病区住院和急诊入院的病例,要求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都要参加。以冠心病为例,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过程对护士进行考察,包括入院介绍、病情评估、当天该患者需要关注的护理问题、心电监护的使用情况、如何规范放置电极、判定心律失常、设置报警参数、临床记录的查看、使用高危药物的上报、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4],期间护士长提问护士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专业问题。

1.2.5考核方法

护士自我强化练习后1~2周进行考核。由护理部统一组织,考核不合格的护士,制定相应的措施,待考核合格后进行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临床实践能力和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比较。⑴临床实践能力:根据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现状,设计临床实践能力调查量表,内容包括实践动机、专项实践能力、情景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实际动机包括实践压力、成就动机和实践兴趣,专项实践能力包括情景感知、沟通交流、技能操作和知识构建,情景实践能力包括决策计划、分析判断、执行实施和监控评价,每一个方面包括若干个条目,分为5个等级,1分为不符合,2分为基本不符合,3分为不太肯定,4分为比较符合,5分为符合,最后均转换为百分制,转换分=原始的分/理论最高分×100,分数越高说明临床实践能力越强。⑵护理不良事件:各于2014年和2013年随机抽取心内科的各50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调查两组患者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消毒隔离、病房管理、急救仪器、护理安全等出现风险事件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数据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比较

观察组在实践动机、专项实践能力、情景实践能力各项目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比较

2.2 两组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比较

观察组的基础护理问题、护理文书问题、安全问题、病房管理问题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士不良事件比较 [n(%)]

3 讨 论

护理是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有效的护理在减少疾病及治疗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是护理人员服务于患者的最基本的能力,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决定着护理事业的发展。对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护理管理者的工作重点之一[5]。且近年来,随着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界的兴起,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越来越受到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的重视。2011年我国卫生部在医院护理质量的评审中引入个案追踪学,倡导从患者的角色了解、落实护理质量。个案追踪学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选定某特定的患者追踪检查,从患者的角度了解医院的服务质量[6]。已经有研究通过个案追踪法对患者所接受的护理服务全过程体现追因的反馈,结果发现个案追踪法能够提高风险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保证患者的安全[7]。

我院自2014年起在护士培训中采用追踪法体系,对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与常规培训模式相比,追踪法培训护士同时也降低了护护理的不良事件,确保了患者的住院安全。在追踪法培训实施的过程中,针对不同能级的护士,培训的护理重点不同,跟有利于护理效能的发挥和实现护理资源的合理搭配。培训方法的确定由护理部主任通过面谈、查阅文件及现场查看等形式,以临床护理人员的三基考核模式为基础,将护理理论、操作和医学以及社会人有机结合在一起[8]。培训过程中将心内科的常见病分解成案例的形式,如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等,护士培训的内容涉及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包括入院时的病情评估、入院介绍、住院期间的相关护理工作以及出院指导等。实训过程中帮助护士分析患者的病情的凶险程度和常见并发症的种类以及处理方法,提高了护士分析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护士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追踪培训时的个案病例能够做到临危不惧,有条不紊。科室拟定模拟考核流程和现场实境实训,护士长作为考察管,监督护士的整个演练过程,其他护士进行观摩学习,身临其境,护士长在过程中对实训护士的不足进行指导。

追踪法的整个培训过程摆脱了培训脱离临床的困惑,通过实践考核促进了年轻护士对三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增强了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增加了护士实践操作的经验,弥补了传统护理培训的不足[9]。同时培养了年轻护士资料收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技能,让护士学会思考、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心内科大多收治的是一些老年患者,实训培训时注重对护士的沟通能力的培养,使护士护理患者时多用规范用语和礼貌的措辞,增加老年患者对护理的接受程度,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此外,追踪法体系培训的实施让护士知晓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实施的概念,如何利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开展日常护理工作,预防并发症,提高了护士护理评估、评价和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和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同时培训过程生动有趣,能够提高护士的实践兴趣,调动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10],提高了培训效果。综上所述,追踪法体系能够提高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真正解决患者的问题,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1] 韩 影,李秋洁.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的概念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4,29(22):88-91.

[2] 董 军,刘亚平,周亚春.追踪方法学在医院评审中护理管理的策划及实例分析[J].中国医院,2012,16(3):11-14.

[3] 王海蓉.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3,27(2C):551.

[4] 阎淑芹,唐 敏,李 静,等.案例追踪护理对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全科护理,2015,13(4):371-373.

[5] 薛月兰,张瑞玲,陈彩林.个案追踪法在临床重点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J].全科护理,2014,12(4):368-369.

[6] 黄天熠,崩雨婷,常 芸.个案追踪法在心血管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9):67-69.

[7] 吉承玲,刘 彦,陈 静,等.应用个案追踪法持续改进内分泌科输血安全管理的临床实践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6):49-51.

[8] 张幸国,刘庭芳,杨泉森,等.追踪方法学在医院评价及质量持续5改进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9(27):691-694.

[9] 韩丽琴.追踪法在护理质控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5):366-367.

[10] 方岁妹,尹湘怡.提升年轻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方法的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4):38-39.

本文编辑:徐 陌

Impact of tracking law system on the training effect of nurses practice ability

WANG Chun-xiu
(Nursing Department of Tianme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ubei province,Hubei Tianmen 4317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racking system in the training of clinical practice ability for nurses.Methods 20 nurses working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in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y were given tracking system of training, 20 nurses working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in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y were given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of training, and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nurses ability of clinical practice and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Results practice,practice ability,motivation of special practice ability of each item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such as the nursing problems of nursing documents, security, ward management issu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tracking system can improve the nurse’s ability of clinical practice, really solve the patient's problem,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Tracing system; nurse;Clinical practice;Nursing adverse events

R47

B

ISSN.2096-2479.2016.06.002.03

王春秀(1963-),女,湖北省人,本科,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及临床护理研究

课题名称与编号: 合理分层在县级三甲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培训体系中的运用;WJ2015HB044(2015~2016年度湖北省卫生计生委护理科研项目护理专项)

猜你喜欢

护士培训能力
最美护士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