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医疗设备报废质量管理研究

2016-12-09付孝梅张和华任庆惠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11期
关键词:年限医疗价值

向 华 付孝梅 张和华* 任庆惠

医院医疗设备报废质量管理研究

向 华①付孝梅②张和华①*任庆惠①

目的:研究将“死亡质量”的概念引入到医疗设备报废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通过阐述“报废质量”的定义、评定标准及准入条件等,指出提升医疗设备报废质量的管理策略和方法。对医院近年医疗设备的实际报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评定医院医疗报废质量管理水平。结果:在2012-2015年的4年中,使用年限>8年的报废设备数占总报废设备数的比例分别为86.87%、88.89%、67.01%和51.61%,平均值为76.59%;单价<50万的报废设备金额占报废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67.78%、95.16%、74.43%和79.79%,4年平均值为79.33%。医疗设备报废质量处于较高的平均水平,医院管理措施的实施,使医疗设备的先进性、时效性和经济性均得到有效提高。结论:科学合理执行报废质量标准,可提升医疗设备报废的管理水平,有利于医院资源的高效利用。

医疗设备;报废质量;管理;实践

[First-author’s address] Institute of Surgery Research, Daping Hospital,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2, China.

近年来,患者的“死亡质量”作为反映人类健康状态的指标,逐渐受到国内外医疗机构的关注。随着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理念不断深入,将“死亡质量”引申到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因医疗设备操作不当造成损坏的为报废质量低,因达到使用年限而报废的设备则为报废质量高。目前,各单位为避免随意报废,关注的是报废条件,忽视了对报废质量的分析。然而,若将日常的操作培训落实到位,做好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可有效提高其报废质量,并可反映出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水平[1]。因此,关注和探讨医疗设备的报废质量,对于医疗设备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 医疗设备报废现状分析

根据国家关于固定资产及财务管理办法,各医院针对医疗设备的报废都制定了的相关报废制度和流程,确保医疗设备的报废工作科学合理,但在医疗设备的报废质量上仍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具体表现在医疗设备的报废原则、标准、流程及处置等方面,其操作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下述6方面:①部分达到使用年限应该被淘汰的医疗设备,未进行强制报废;②部分未达到使用年限的设备,在技术鉴定不充分的情况下提前报废;③部分报废手续已完善的设备,资产管理系统未及时下账;④部分设备虽然报废并销账了,但依然还在使用;⑤部分报废设备还具有剩余利用价值,却被随意当废品处置;⑥部分报废设备无再利用价值却未及时处置,占据库房位置等。上述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反映了医院医疗设备报废管理的不足[2]。在医疗设备报废管理工作中,由于普遍缺乏对医疗设备报废质量的重视,对国家资源、医院固有资产都将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医疗设备报废质量的管理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 医疗设备报废质量

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是目前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该领域引入“报废质量”,明确其定义以及标准,对于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1报废质量定义

设备报废质量即设备报废时所处的状态,主要通过其物理寿命和价值寿命是否达到报废标准以及再利用价值的情况的评估来确定设备报废质量的高低[3]。由于不规范操作或者因未达到报废时限而造成的设备报废则其报废质量低;对于达到使用年限而报废则称为报废质量高。

2.2报废评定标准

对于符合报废条件的医疗设备,通过重新评定,可以将设备的报废质量情况分为“报废质量高”和“报废质量低”两个类别,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定质量等级。

(1)报废质量高。医疗设备报废质量“高”的评定标准:①达到使用年限和报废标准的设备;②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与获得的经济收益无明显差异或者甚至高于所获收益的设备;③机型落后不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为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而报废的设备;④存在安全隐患并且一次设备的维护维修费用高于该设备的重置与报废参与价值的差值的设备;⑤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

(2)报废质量低。医疗设备报废质量“低”的评定标准:①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设备提前报废;②设备使用率不高但是达到规定年限而进行报废的设备;③设备的一次维护维修费用明显低于该设备的重置与报废参与价值的差值却进行报废的设备;④引进新设备后,导致该设备已无使用价值,且设备陈旧老化而报废的设备。2.3 准入条件

为便于医疗设备报废质量的管理,应该明确报废的准入条件,根据相关法规并结合我院实际,满足其中任何1项的设备即可进行报废:①严重损坏无法修复;②超过使用寿命,主要部件已严重老化,经维修不能达到技术指标;③重要零部件损坏,且已停产,无配件更换;④计量质检不合格,经维修仍达不到计量质检指标;⑤维修费用过高(一次性维修超原值>50%);⑥机型淘汰,技术性能落后而不能满足工作需要;⑦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且无改造价值;⑧国家明确要求禁止使用。其中,将前4项标准视为物理寿命耗竭报废,后4项标准视为价值寿命耗竭报废。在开展报废管理过程中,在严格执行上述条款的基础上,应该合理利用相关信息进行后续分析和改进。

3 医疗设备报废质量管理策略

3.1报废数据收集和分析

医学工程科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信息数据库,尤其要重视设备报废信息的收集与整理[4]。所需报废数据的主要信息为:①设备报废申请表,包括设备名称、国别品牌、规格型号、价格、生产厂家、购入和投入使用日期、所属科室及使用年限、价值分析(包含现存价值和报废再利用价值)、报废原因及报废后处置方案等;②技术评估鉴定表,包括设备名称、国别品牌、规格型号、价格、技术评估、历史故障信息(包含现存故障、历史故障及检修情况、检修费用等),数据的收集应依托医院信息化手段,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数据信息[5-7];③综合报告表,该表综合了设备报废申请表、技术评估鉴定表和审核组的意见;④对于发生因设备引起的不良事件时,在报废处理方面应更加及时、准确,并注意档案资料的保存[8-10]。

3.2严格报废前的技术鉴定

在报废的实际操作中,应充分利用设备报废信息数据库,把握好报废的尺度。同时,还要通过数据分析,利用好数据库中的资源:①部分可再利用的零部件等;②指导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修;③提高报废设备的剩余价值;④及时完善设备信息数据库资料。其中,预防性维护既可提高设备的物理寿命,还可提高设备的价值寿命,对于设备报废质量的改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3严格设备报废制度和流程

医疗设备在医院固定资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中必须要做到规范和严格[11-12]。①医学工程科应出台设备报废的相关制度,明确报废流程,建立完善的设备报废信息数据库;②使用科室要对于拟上报进行报废的设备要做出综合分析;③监督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定期组织开展设备检测或部分抽测工作;④在开展报废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规范性和严格性,切实把制度落到实处。

3.4提高报废设备的再利用价值

设备审批报废后,医学工程科要及时对设备进行回收,回收后的处理主要可以分为物理寿命耗尽设备和价值寿命耗尽设备两类:

(1)物理寿命耗尽设备:①对于部分可利用的零配件进行拆卸后用于出售或者留存自用;②不能利用的部分,应及时按废品处置;③对于具有有害物质和放射性的设备或零件,上交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处理[13-14]。

(2)价值寿命耗尽设备:①由于技术性能不够报废后有利于引进新设备和新技术的设备,虽达不到报废质量,但经过和评估可以报废的设备,报废后可经过升级改造或者适当维修调配给其他科室使用;②可以无偿支援基层和边远地区的医院[15];③联系厂家进行回收,回收一定成本。

4 医疗设备报废管理实践

4.1规范报废申报和审批

在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设备使用部门、维修人员或计量、质量控制人员若发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其性能不达标、达不到预期使用效果、设备无法维修或者维修成本过高、质量控制或计量检测不达标等情况均可以提出报废申请[16]。医学工程科收到报废申请后,应邀请厂商工程师、维修技术人员以及计量、质量控制人员对相应设备进行技术评估,再根据设备物理寿命和价值寿命结合设备的时效性、先进性、经济性以及报废后的再利用价值等情况对拟报废设备进行综合评估,生成设备报废质量报告,报有关部门按规定的流程进行审批。

4.2开展报废数据的分析

(1)对于已经报废的设备数据,要定期收集、整理和分析,为后续管理策略的调整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对医院2012-2015年的报废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反映出该院近年来报废管理的情况,2012-2015年设备报废的总台(件)数分别为198台、99台、97台和93台,蓝色部分代表使用年限8年以上的设备数,红色部分代表使用年限5~8年的设备数,绿色部分为使用年限5年以下的设备数。其中,2012-2015年使用年限>8年的设备数分别为172台、88台、65台和48台,占总报废设备数的比例分别为86.87%、88.89%、67.01%和51.61%,4年平均值为76.59%。2012-2015年设备报废的年限分布及价值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医院2012-2015年设备报废的年限分布

图1显示,2012年由于全国范围内开展等级医院评审,医院集中报废处理超期服役的医疗设备;2012年以后设备报废趋于平稳,报废的年限分布较为合理。2015年以来报废的设备使用年限有所下降,反映了近年来医疗设备更新换代加速的趋势。2015年,使用年限低于5年的比例有所提高,2014年有1台,2015年有4台,主要医院加强了设备技术性、经济性的综合分析,部分设备在引进之前的论证并不充分,导致使用情况并不乐观。同时,部分设备由于使用频率过高,导致故障率高,提前报废反而可以为医院节约成本,并不是设备使用越长效益越好。

(2)2012-2015年设备报废的总金额分别为1557.57万元、1564.72万元、1540.27万元和1565.62万元,其中单价<50万的设备金额分别为1055.98万元、1 488.96万元、1146.49万元和1249.21万元,所占比例分别为67.78%、95.16%、74.43%和79.79%,4年平均值为79.33%(如图2所示)。

图2 2012-2015年设备报废的价值分布

图2表明,该院的设备报废主要是常规设备,属于正常的淘汰更新,大型设备所占的比例处于较低水平,主要是因为医院对大型设备的引进、日常管理以及报废条件的限制,反映出较好的报废质量管理水平。

4.3不断开展持续改进

医院对于报废数据的分析以及报废质量的管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各级部分对设备报废重视程度的增加,报废管理工作得到了持续改进。依据医院近年来的管理经验,可从下述方面进行持续改进[17]。①报废的条件应不断细化,报废条件不可一成不变,应根据医疗技术的发展变化,适当调整报废的条件;②报废分析应综合考虑使用年限和使用价值;③引进“报废质量”,通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定期通报报废质量管理情况。因此,设备管理工作应该以临床服务为中心,不能脱离临床实际,在保证医院医疗设备的先进性、时效性和经济性的同时,应促进临床诊疗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

5 结语

引入医疗设备“报废质量”的概念,分析影响报废质量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对报废质量的定义、评定标准、准入条件的初步探讨,结合医院近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管理策略,从而使得医院的医疗设备报废管理工作得到深入[18]。医疗设备尽管“报废质量”这一概念在医疗设备管理领域仅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医疗设备的管理逐步精细化,提升医疗设备的“报废质量”,对于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1]赵毅.医疗仪器设备报废的评价标准和管理制度探索[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11):66-67.

[2]尹军,陈维平,刘福彬.医院医疗设备评估探讨[J].中国药物警戒,2011,8(7):416-418.

[3]金鑫.浅谈医疗设备报废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8):82-84.

[4]张锦,孙云山.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10):782-783.

[5]杨风辉,尚长浩.物联网背景下医疗设备数据采集器的研制[J].中国医学装备,2012,12(9):10-14.

[6]张和华,尹军.基于JCI的医院急救设备配置[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5):435-437.

[7]杜新峰,章祖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装备质量管理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4):123-124.

[8]于宝东,管营杰,莫晓媚.对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4,38(1):65-67.

[9]罗诚祖.53例医用耗材质量不良事件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2):135-136.

[10]唐昊,周俊,张和华,等.呼吸机不良事件信息的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2):123-125.

[11]谢晓梅,汪学文,李丹霞,等.加强医疗机构设备报废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4):172-173.

[12]刘元明.浅谈医疗机构特种设备全程标准化管理问题[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2):118-119.

[13]于京杰,戚仕涛,王羽.医疗设备报废的科学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1):73-74.

[14]万胜春.医疗设备报废工作的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2010(3):61-62.

[15]李伟,朱丹丹,王学军.关于如何完善医疗设备报废工作信息化管理的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5,36(12):140-142,152.

[16]张可骢,王丽丽,贺文钧.医疗设备报废的政策研究[J].医疗装备,2007,20(3):37-38.

[17]曹侃,徐勤,邢昊昱.医疗设备报废相关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医院管理论坛,2016(2):62-63.

[18]金鑫,龚纯贵.浅谈医疗设备报废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8):82-84.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scrapping medical equipment in the hospital

XIANG Hua, FU Xiao-mei, ZHANG He-hua, et al// 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6,13(11):122-125.

Objective: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death quality” into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and define the new concept “scrapped quality”. Methods: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conditions and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of “scrapped quality”, and points out th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scrapping medical equipment. Results: The proportions of the discarded equipment using for more than 8 years were 86.87%, 88.89%, 67.01% and 51.61% during 2012-2015 years in the hospital, with an average of 76.59% of the 4 years. The proportions of the discarded equipment below 500 thousand were 67.78%, 95.16%, 74.43% and 79.79% during 2012-2015 years, and the average value is 79.33%. Through the data analysis of medical scrapped equipment of the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 it comes up with that the strict conditions and procedures, the risk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aintenance of medical equipment has improved dramatically. Conclusion: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scrapped quality”,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scrapped can be enhanced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efficient use of hospital resources.

Medical equipment; Scrapped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

向华,女,(1986- ),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从事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管理。

1672-8270(2016)11-0122-04

R197.39

A

10.3969/J.ISSN.1672-8270.2016.11.035

①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重庆 400042

②第三军医大学学员旅十一营 重庆 400038

zhanghehua@vip.163.com

2016-08-30

猜你喜欢

年限医疗价值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体外发酵法评定不同茬次和生长年限苜蓿的营养价值
什么是医疗告知
郑树忠:职工基本医保缴费年限应与工作年限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