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教学法在课程实践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2016-12-09史慧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课程实践项目教学法问题

【摘要】项目教学法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研究探讨。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总结找到一些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课程实践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65-02

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又称“基于项目的学习”,简称 PBL,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方法。它以项目为载体,以教学任务为驱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项目教学法从学生的兴趣、经验和专业认知出发,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而项目通常是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在这个过程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一、项目教学法在课程实践中的具体实施

笔者多年在社会工作专业的“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上尝试实施项目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设计项目

教师首先按照课程内容设计项目主题,比如,青少年成长危机有恋爱困惑、情绪困扰、人格危机、学业危机、网络成瘾、就业危机等,围绕这些主题设计项目主题。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还会让学生自己设计项目主题。

2.学生分组

教师根据班级学生人数来确定小组人数,一般是6——8人。小组成员一定要配合默契,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除此之外,在这个阶段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团队建设,各个小组需要完成小组命名、设计口号、设计logo、制定规则,选举小组负责人等一系列建组工作。

3.小组项目立项

各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相应的项目,并初步提交项目计划书,并且以PPT的形式展示和答辩。教师也给予指导意见,最终确定项目任务书。

4.自主学习与项目开发

在这个阶段,各小组就进入具体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为成果展示做准备工作,彩排、演练、准备道具等等。在该阶段,学生按照自己的项目主题,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活动形式鼓励创新。例如,角色扮演、家庭雕塑、主题演讲、竞赛、寻找真正服务对象开展工作等。

5.阶段小结与交流

在整个项目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地进行阶段小结,各个小组要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并提交初步阶段成果。各个小组之间对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并鼓励其它各组成员提出建议和意见。针对同学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小组从中找出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法。

6.成果提交与评价

在该课程中,学生喜欢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现项目任务书中的服务全过程。例如,个案辅导,从接案到实施,再到结案,学生通过扮演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等其他相关角色,展现服务全过程,从中深刻体会和了解社会工作者服务技巧和方法。再比如,小组工作,学生自己设计符合项目主题的游戏活动、游戏规则,并且组织其他学生参与游戏活动。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模拟的过程,但也不完全是,因为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其中,真正体会社工的服务。每一位学生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

最后,教师结合学生自评、小组内的互评和教师评价,按照一定的比例,对学生的项目成绩给出一个合理的评定。

二、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对项目教学法不认可

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传统教学法,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一旦让他们主动思考,主动动手,就开始抱怨,认为困难重重,抵触情绪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影响到教学的实施和效果。但是,在项目结束后,学生普遍认为收获很大。

2.学生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项目教学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除了专业能力外,还要求学生有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地考验。而目前的学生都是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综合能力欠缺,对项目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不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待提高。

3.教师压力增大

项目教学法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新的挑战。“它需要教师打破学科体系的知识结构,按照项目内容重新设计教学。”[1]而且教师需要有一线社会工作的实务才能够提出专业建议和督导。例如,给中学生做成长课堂这个项目,教师需要有实务经验,有针对性给予专业指导,否则这个项目可能就不是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了。因此,教师备课时会准备更多的知识,需要有创新的课程设计和更加具体的教学目标,可能还会占用教师大量的业余时间去指导学生,这必然会加大教师的负担,增加工作量。

三、项目教学法引入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建议和对策

1.项目教学法要嵌入到传统教学法中

社会工作就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离开了实践就没有社会工作专业了。因此,社会工作专业课程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方法,融入项目教学法。传统教学法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这种方式能够较为系统性、针对性的讲授专业知识,是理论学习的主要方式,但是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而项目教学法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法的不足,项目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参与的过程,鼓励创新,注重是整个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注重的是每个学生的个人成长和专业成长,而不是最终的成绩。最重要的是项目教学法与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是一致的,都是以实践为基础。

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既要有传统教学法,又要有项目教学法,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时,

最好采用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教学法,便于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框架,有利于相关知识的纳入。”[2]在社工实务的教学中,建议采用项目教学法。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明确教师角色

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不仅仅是讲授者,还是项目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监督者、评估者等多种角色。因此,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扮演好不同的角色。

(2)提高教师能力

首先,教师需要提高实践能力。教师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特别是一线社会工作的实务经验,因此,鼓励教师外出进修,了解先进地区的实务经验;鼓励教师到一线社工机构做一段时间的兼职工作,增加实践经验。其次,教师需要有团队意识,形成教学团队。项目教学法往往会设计多门课程,一个教师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需要有教学团队,共同协商设计项目,共同研究探讨,共同指导学生,这样才会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3.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学校需要完善现有的学生考核制度,建立独立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3]比如,学生成绩的评定应将项目的完成情况、专业知识水平、个人能力提升、社会实践情况等按比例引入到成绩评定中。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实践环节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4.增加资金的支持

首先,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经费的问题,例如活动道具、车辆的使用等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而且在项目开发与管理中财务学习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其次,从教学研究来说,学校应该增加科研经验,鼓励教师进行教改研究,做到产学研共同发展。

总之,现在社会、企业需要的是拥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实用型人才,因此,社会工作专业必须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加快实践教学改革,优化学科建设,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广大毕业生成为同时拥有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强操作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蔺宁.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高教论坛,2009.12

[2]于利.项目教学法在我国高职创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

3.程凌燕.项目教学法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科教导刊,2012.1.

课题: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教学法在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简介:史慧,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课程实践项目教学法问题
项目进阶驱动的JaVaEE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研究
多元文化素质教育探索与课程的实践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探析项目教学法在化工管路拆装实训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flash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