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陶之都的前世今生

2016-12-09邵浩

国际人才交流 2016年11期
关键词:肯特美术学院陶艺

文/邵浩

彩陶之都的前世今生

文/邵浩

图为在肯特带领下,师生研发团队研制试验的不同釉料 王泱摄

提起兰州的引进国外智力,可能要从100年前说起。

中山桥,兰州市中心第一座横跨黄河的铁桥,有着“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兰州黄河铁桥”。 建桥的工程师是美国人满宝本和德国人德罗,全部建桥材料从德国运至兰州。该桥到现在雄姿依旧,并已成为如今兰州市地标建筑。

兰州城市学院前身始于培黎石油学校,学校由新西兰教育家、“十大国际友人”之一的路易·艾黎和英国记者乔治·艾温·何克于1942年创建。路易·艾黎在中国奋斗生活了60年,为中国革命事业尽心尽力,期间还与中国多位国家领导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学校命名为培黎,意思是“为中国的黎明培养人才”。如今的兰州城市学院秉承路易·艾黎倡导的“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校训,致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继续为中国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如今这里又迎来了一位美国专家。自2012年开始,兰州城市学院在甘肃省外国专家局的大力支持下,聘请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教授肯特·怀恩来校,引领美术学院师生共同开创甘肃的陶艺研发事业。

2016年8月,笔者来到了兰州城市学院美术学院,这里几天前刚刚举行了由甘肃省外专局和兰州城市学院

协同主办的“后彩陶时代——第二届陶艺创意研发作品交流展”。一边参观着师生创作的陶艺作品,一边聆听美术学院左义林院长向我们介绍这几年学院陶艺事业的发展,我们仿佛看到,在这片古老的彩陶发源地上又开出了新的希望之花。

彩陶发源地 来了洋教授

新石器时代,诞生了伟大的甘肃大地湾文化,该文化以色彩丰富的彩陶器为特征,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彩陶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其后的马家窑文化,更是达到了古代彩陶艺术的巅峰。然而,这样悠久灿烂的文化遗迹却被尘封了数千年,其后被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于1924年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时才发现。

据左义林介绍,尽管陶艺的发源地在中国甘肃,但“现代陶艺”一词是从西方现代艺术中传过来的。20世纪下半叶,美国陶艺迅猛发展。彼得·沃克思发起的“奥蒂斯革命”成为了现代陶艺的开端,不仅开创了现代陶艺的新纪元,也使美国的陶艺界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肯特也是活跃于美国当代陶艺界的著名艺术家之一。

左义林说:“今天我们要使在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的陶艺有所创新和推进,仅凭延续老祖宗传统经验和照搬景德镇模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必须要有外力因素的嫁接理念和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来助推甘肃陶艺产业的发展,方能催生新的活力和产生新的路径。”

他相信,肯特的到来,其探索精神和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新技术的运用会给甘肃研发陶艺新材料带来更加开放的国际视野。

从2013年开始,兰州城市学院为促进当代敦煌文化艺术创意研究中心的工作,协同美术学院建立创作基地,经过研究中心王建疆主任的介绍,肯特来兰州城市学院进行敦煌当代艺术作品研发和教学工作。在美术学院的领导下,肯特组织了陶艺师生团队进行陶艺工作室的建设和当代艺术教学工作。

肯特说:“在2013年,我受到兰州城市学院的邀请,作为创意顾问来帮助敦煌创作中心发展。此前我从来没有到过兰州,但从我在中国的经历就知道,这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地方。”

按照协议,肯特每年来学校工作两个月。左义林告诉笔者:“第一年主要是基础性建设工作,在肯特的建议指导下对工作室的功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建设,这为后续的陶艺教学和产品研发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他还介绍到,为了尽快开展工作,肯特到任第一个月,就亲自带领师生一起清理学校后院平房垃圾,将其打造成了一座艺术创意空间。肯特在清理出的空间中构想当代装置作品,并将参与的师生分为5个创作小组进行装置作品的观念、材料的指导。最后面向社会举办了以“醒”为主体的当代装置作品展。这样的举措,不仅在当时的美术学院,甚至整个兰州都引起了轰动。

2014年的两个月工作期间,肯特已组建了一个出色的师生团队,这个团队一起工作两个月,已经形成了彼此协作的精神,具备了相当不错的能力,部分学生已达到了陶艺专业级别的技术水准。出色的团队也推进了陶艺工作室的建设,左义林告诉我们,肯特依据当代陶艺工作室专业化标准制定的工作程序,使工作室的发展进度至少向前推进了五六年时间。

脚下黄土 创造艺术

肯特发现甘肃具有得天独厚的陶土资源,源于2014年7月。这是他第二次来学院工作时,经过西北师大美术学院靳勒教授的推介,选定了秦安县石节子村为一个艺术活动实验点。肯特在艺术考察中,对石节子村抽取的三种黏土带回来展开实验,结果发现这几种土是非常高质量的黏土,这让肯特认识到甘肃的许多材料都很适合做陶艺作品,发现能够用这些黏土研制成釉料。于是肯特产生了一个用村子里的陶土来为村民做碗的想法,这个想法得到了美术学院的支持,并将这个想法策划成了一个有意义的实际艺术活动。经过思考和实践,肯特用石节子村的泥土为村民特意设计制作了30个陶碗,这是一个促使当地村民建立自信的实践活动,当美术学院组织的师生团队将一个个质朴而瑰丽的碗递到村民的手中时,村民们的脸上洋溢出特别的惊喜,这让他们认识到祖祖辈辈脚下的黄土还能作出如此漂亮的碗,增强了村民们的自信,也让广大师生认识到一个还处于贫困区土地的再生价值。

这段时间,肯特及团队先后在甘肃各地采集陶土,用本地材料来研发釉料,并用这些自主研发的材料做出了大量原创陶艺作品。肯特说:“在近两年时间里,老师和学生已经完成了近400多个独立的釉测试,研究出了50多个可用的成熟釉色。其中一个黏土品种,由学生发现于距离学校不到1公里的地方,这种便捷的原材料已大量运用在了我们的陶艺制作中。”

2014年,肯特(左一)与左义林(左二)带领师生为石节子村村民送上用当地陶土烧制的陶碗

左义林说:“肯特的加入,在总共只有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将一个初始起步,无机构、不专业的工作室变成了一个能研发甘肃当地陶艺材料的陶瓷学术研究空间,这是非常了不起而有意义的创举。”

看着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陶艺工作室,肯特说:“如今这里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我的期望,兰州已经成为我的第二个家乡,有很多人现在已经成为我家庭的一部分。就像我做的那样,从一开始我的角色就不是自己去创作,而是尽快帮助建立专业陶艺工作室,发展这里的彩陶文化。”

后彩陶时代的人才培养

2014年,肯特带来了一位免费支持美术学院工作的学生贾斯廷·霍奇,他从专业的角度记录了学院的工作,采集了高质量的图片。他认为在发展甘肃陶艺事业的同时,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追溯陶艺事业发生的起源和路径。同时霍奇还创作了自己的作品,其灵感来自丝绸之路上的敦煌,用当代艺术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肯特也希望通过一些途径选派中国学生前往他们学校进行艺术实践和交流。这种互派学生交流可以促进双方学生在全新的环境中开阔文化视野、提升学习动力,接受不同的文化智慧和激励学生选择学习的方向。

2016年,肯特及陶艺研发团队在几年研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后彩陶时代”的学术命题,以此可以凝聚更多的学术力量和企业来加入到甘肃陶艺事业发展,深入推进甘肃陶艺产业的复兴。此次“后彩陶时代——第二届陶艺创意研发作品交流展”的所有作品,就是在专家的引领下,通过两个月的时间协同完成的。期间,以肯特和美国芝加哥威特大学艺术学院大卫·胡克教授为首的两个专家团队组织美术学院当代陶艺研修班,共24名老师参与,完成了30组共计2000多件陶艺原创作品。这些创意作品都是使用学院自主研发的材料完成的,将本土的文化元素和当代艺术观念结合,将中西方的文化理念和技法融汇于作品之中。

通过参与肯特的教学与陶艺实践,美术学院的师生们普遍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肯特丰富的陶艺经验和创意研发能力正是帮助他们快速发展的力量,尤其肯特表现出的无私奉献精神、解决研发过程中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和活跃的创造力等令团队成员折服。

肯特的到来,也转变了部分教师的观念。他通过开设当代艺术课程研习班等教研活动,使美术学院教师们已经从当初仅是设计器物造型概念图纸,发展到目前能够亲自用陶泥创意制作作品。这次的陶艺交流展中,笔者发现,每一件作品上都有设计师的名字,展览中一些作品已经制作完成,一部分需要教师完成绘制后上釉烧制,在设计上,教师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创造活力。

左义林介绍说,肯特的教学活动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启发。美术学院每年专门组织师生研修学习班,一是以陶艺为主题的培训班,专门针对陶艺的创意、制作程序和具体技法进行培训,培训班选择学生是从全院600余名学生中自主报名选定的,报名的学生都具有此方面的潜质和兴趣,所以都很努力,其中一部分学生进步很快,已经掌握了一些特别的技能,一部分学生已掌握了陶瓷釉料配制方法;二是针对部分教师组织了每周三次的当代艺术课程教学研习班,更新教师们的观念和创意思维,合理组建教师及学生组成的设计团队。两个学习班使参与的师生在专业视野上得到拓宽,创意研发水平得以提高。

左义林还告诉我们,新学年伊始,美

术学院首次获批的工艺美术陶艺专业学生将进校学习,组建的陶艺师资团队将成为该专业有力的师资力量。

肯特·怀恩(右)与大卫·胡克(中)及学生一起制作陶器

陶艺专家的寄语

虽然肯特每年只有两个月时间来华,但他始终对甘肃陶艺发展寄予着深厚的期望。

肯特的愿望是,甘肃是一个有着巨大陶瓷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地区,这里有丰富的资源,以其从事陶艺研究30年的经验来看,这里有着最好的并且没有被好好利用的陶土材料。他的目标是鼓励年轻艺术家创作,发展甘肃的新时期的陶艺产业,引发世界陶瓷界的关注。他希望下一年能够继续加入来完善此项事业,扩大和发展目前研发的成果和技术,展示出甘肃陶艺创意产业方面的巨大潜力。

肯特强调,高校的陶艺工作室,不只是简单生产产品的工厂,而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工作策略上,提高学术和研发层次。主要定位应该是先研发而后授权生产,并尽可能多的参加展览和比赛,提高社会认知度。

去年,肯特曾花了7个月的时间进行研究和搜索,从美国大学艺术协会选拔了2位西方艺术家来兰州进行当代艺术作品研究。他认为,引入国际艺术家一是对教师是一个很好的交流;二是让学生多看专业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提高学生审美,开阔眼界;三是开发一个集合高品质艺术家的作品档案,这将成为美术学院陶艺研发历史的资源库。他认为观念在艺术世界里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带给学生和教师最新的艺术观念和创造性思维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比如在陶艺设计上,让师生接触新的思维方式和鼓励创造力,将会使敦煌创意项目和陶艺产业项目的发展持续受益。

不过肯特还建议,如果每年来访艺术家能保持在1至4人,在合同里要明确他们完成的作品里,产品的比例至少占所有作品的50%。这将有助于在工作中避免只有作品,没有产品的状况。

肯特还希望美术学院开发出一个高质量的艺术网站,有必要的话与网页设计师合作,建设一个有中英文双语版本的网站,他相信,这将成为一个宣传甘肃创意的信息交流平台和销售渠道。

可喜的是,今年美术学院已同中国著名艺术机构谷仓文化集团全方位协同合作,通过谷仓品牌,正全力打造兰州陶艺创意产品和材料授权生产。据左义林介绍,学院已经收到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展品筹集组委会的邀请,组委会专门为美术学院及合作机构设立独立展位,全方位展示学院的成果。

肯特很期待未来继续和兰州城市学院美术学院合作,以确立的“后彩陶时代”命题做出高质量的“兰州陶艺”,用来改变中国仅以景德镇为中心的陶艺现状,以实际的行动和成绩打造西北当代陶艺品牌。

猜你喜欢

肯特美术学院陶艺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变成什么好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耐心才能办成事
变成什么好
“疯狂”的陶艺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法国巴黎美术学院
当代陶艺
陈烈汉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