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系公交客 爱心为市民 青岛公交集团走心为乘客提供最大化便利

2016-12-09曲秋平

驾驶园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一碗水公交线路候车室

曲秋平

炎炎夏日,在没有候车亭的公交车站等车,只能忍着高温烘烤。为了给市民提供凉爽的乘车环境,青岛公交集团邀请公交站点的商家参与“空调候车室,酷暑送清凉”活动,动员有空调的商家打开店门,让乘客进门清凉候车。“空调候车室”就这么建成了,并且已成为青岛迎接游客的又一道风景线。

今年夏季持续高温。为了让乘客清凉候车,自7月底开始,青岛公交集团联合车站附近的爱心商家,为乘客提供“空调候车室”,在岛城掀起了又一波爱心接力,公交志愿者们带着联手服务于民的诚意,走进公交车站旁的大小商铺,得到店主们的大力支持。目前市区“空调候车室”已经达到400家,遍布市南、市北、李沧、城阳、黄岛各个区。一个多月来,“空调候车室”受到候车乘客的热烈欢迎,已经为近10万乘客送去了清凉。

坐公交享受“空调候车室”

位于香港西路二疗车站的优客超市,在活动开始的第一天就申请成为了“空调候车室”,二十多天的时间里进来等车的乘客已经数不胜数。由于车站靠近中山公园、体育场,从早到晚在这里等车去锻炼、游玩的乘客络绎不绝。22日上午7时许,记者在优客超市看到,屋里坐了三位市民,年纪都不小。他们说,每天早晨他们都会去公园锻炼,“以前如果遇到公交车人多,站在外面等车就宁愿上车去挤一挤。现在有了这个‘空调候车室,我们就想反正这里挺凉快的,等着哪辆公交车上人少再上去,又不赶时间不着急的,店员还陪我们聊着天。”今年已经75岁的陈先生说着,竖起大拇指为这个活动点赞。

“空调候车室”也“让座”

在208路线武宁路车站的福利彩票站里,有不少等车的乘客。从之前造访的几次来看,店里的座位都是尽量让给老人。“我们这店面小,所以摆不了多少凳子。”店主石先生对记者说,但是就在这小小的店面里,却有着一份敬老之情。“每次有老年乘客进来等车,坐着的年轻人都会争着为老人让座。”石先生说,没想到这“让座”之风在这候车室里也能出现。

“空调候车室”覆盖医院附近站点

截至8月22日,城阳区“空调候车室”数量已达70家,大多分布在长城路、大北曲、世纪公园等各个客流量较大的公交站点旁。此外,城阳区各大医院旁的公交站点,实现了“空调候车室”全覆盖。公交志愿者管亚林介绍说,医院附近身体弱的乘客比较多,她所工作的公交车队旁就是城阳区人民医院,她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到医院周边的长城路、百姓乐园两个公交站点旁的商家店铺,耐心的介绍服务内容,店主们都非常支持。她仅用一个中午就征集了11家“空调候车室”。

为美丽的青岛点赞

在隧道2路线团岛车站附近的飞跃家政房产中心,来自武汉的游客姜女士正在店内休息。她说:“孩子一早起来很兴奋,到处乱跑,现在累了,就趴在我身上睡着了。刚才抱着孩子在外面等车,热出了一身汗,老板看到我们,就招呼我们进来休息,我们才知道这个是‘空调候车室,乘客可以进来等车的。”姜女士说,旅游过程中带着孩子极其不方便,天气炎热,等车、坐车都很累。“空调候车室”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凉爽的候车环境,更是一个暂时休息、补给能量的驿站。“来青岛后,被青岛的美震撼了,现在,又被青岛的人情味感动了。青岛的确是个好地方!”姜女士感叹说。

据了解,自2012年起,青岛公交集团员工向公交站点路旁的商家店铺朋友们发出倡议,动员大家敞开大门,冬天给候车乘客提供遮风避寒场所,夏天为乘客提供避暑候车的场所。为乘客提供“爱心候车室”的倡议如阵阵暖流席卷岛城,公交站点附近的商家纷纷响应,积极加入到“爱心候车室”行列,目前全市“爱心候车室”已近千家,“空调候车室”已有400多家。

一口清一碗水活地图

传承老传统培养“新工匠”

“一口清”“一碗水”“活地图”是青岛公交集团老传统代表作。也是几代公交人工作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今年以来,公交集团通过开展劳动竞赛等形式,在职工中开展传承老传统的活动,号召职工结合岗位特点,完善老传统服务内容,练就岗位绝活,培养出一批新的公交“工匠”,为广大乘客提供了更加满意的出行服务。

“一口清”成为特色服务

“一口清”指的是对市区所有的公交线路或者部分公交线路的首末车时间、途经站点了然于胸,倒背如流,及时为乘客提供准确的换乘地点和时间。尤其是青岛市实施公交一小时优惠换乘以来,越来越多的乘客喜欢通过免费换乘到达目的地,这项特色服务为乘客提供了乘车方便。

“现在是晚上10点半了,我要换乘2路车去西镇能赶上吗?到哪一站下车?”在6路车小港站市民张先生急匆匆地上了车,“2路金坛路末班车是22:40,能赶上。你到科技街车站下车,还可以享受优惠换乘。”驾驶员郑婷婷告诉他。为了能享受到1小时内换乘优惠,乘客上车经常询问到哪一站换乘其他线路的车辆,驾驶员尽量给他提供最近的换乘站点。这项政策在方便市民的同时,对公交车驾驶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年开通的新线路多,有时候我们也不是很确切。”6路线驾驶员郑婷婷说。班后,郑婷婷带领线路人员到线路每一个站点,仔细统计了周边的换乘线路。据统计,与6路线路部分重合、交叉的公交线路近40条,驾驶员从熟记这40条公交线路开始,先掌握首末车时间,再逐步掌握各条路线的站点,等到乘客们问起如何换乘时,可以为乘客们提供有效的指导,为乘客换乘提供最大的便利。

据公交集团大数据显示,自5月1日正式实施优惠换乘政策以来,公交集团所属200余条公交线路,已经有近3000万人次享受了1小时优惠,最多日优惠换乘达25万人次。

“活地图”成为外地乘客导游

“活地图”是指对公交线路周边道路、市区景点地址以及换乘公交线路等环境了如指掌,乘客询问做到有问必答,对答如流。

“我想坐公交车去崂山,在哪一站换几路车?”日照游客吴先生乘坐隧道2路公交车时询问驾驶员。“乘坐我们车到火车站或者栈桥换乘304路线就可以了。”驾驶员王艳说。据了解,吴先生带着家人自驾来青岛旅游,因为市区停车困难,他们决定把车停在薛家岛,乘坐公交车游玩。“自从隧道公交开通以后,很多的旅行团、自驾游的都是把车停放在薛家岛,乘坐公交车去景点,尤其是旅游季节,游客占到50%左右。”王艳介绍说。2011年6月,隧道2路线开通以后,这种旅游特点越来越明显,她带领班组人员把青岛市区以及薛家岛的景点以及公交线路走向一一搜集整理,编辑打印了《市区景点导乘册》和《青岛特色街》画册,内容包括40多处旅游景点、17条特色街的位置及换乘车辆等内容。如今,乘客随便问起青岛市区或者西海岸新区的哪个景点、沿线的哪个单位和换乘车辆,王艳就能脱口而出,成了名副其实的岛城景点“活地图”。

“一碗水”尽显驾驶水平

“一碗水”是指公交驾驶员在车厢里放上一碗水,行车中根据水的撒漏程度判断行车的平稳程度。

在公交501路车队,驾驶员王群在车辆中放置了一个量杯,量杯中盛有500ml水。“量杯中的水就好比坐在车上的乘客,水洒得越少,证明车辆越平稳,乘客就越舒适。”王群说。他每天都要通过量杯里剩余的水量来对自己的开车平温度进行测量评价。班后,他还利用停车的机会进行场地训练,障碍S型弯道、港湾定点停车、倒车入库等。王群说:“虽然我们每天开公交车,但是操作技巧是要不断摸索的,还要将技巧真正运用到运行中,才能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的乘车服务。”

据了解,年初公交集团开展了“五个一”竞赛活动,其中包括“一碗水”“一口清”“活地图”公交老传统的竞赛,通过在所属200余条公交线路中测试评比,全年的跟踪考核,年底将评选出百名公交工匠。

公交集团相关领导表示:我们以“一碗水”“一口清”“活地图”为标准,引导驾乘人员练就过硬的驾驶操作技术,提升服务能力,运行中做到起步稳、行驶稳、转弯稳、停车稳,规范车辆驾驶,实现安全和服务的双提升。

猜你喜欢

一碗水公交线路候车室
一碗水
车站秀
从一桶水到一碗水探讨教与学的关系
关于候车室商业网点的优化建议
安全措施
端平“一碗水” 城乡同发展
基于GIS的公交路线优化设计
基于GIS的公交路线优化设计
基于聚类分析下的公交路线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