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的大树

2016-12-09

湛江文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万物人类

※ 龙 鸣

散文空间

行走的大树

※ 龙 鸣

在一个摄影展上看到一帧作品:把一株虬曲的老树倒过来,俨然就是一位兀然而立的巨人。他有一面负满积年风尘的苍老脊背和两条如椽的粗腿。这位浑身疤痕的老人面向无垠的天空,步伐坚定,脚步沉重,给我们一个决绝的背影。作者发挥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悲天悯物,发现了树内心隐密愿望甚至渴望,——它们想行走!

那位一身苍桑的老人要走到哪里去?它坚定的步伐似乎已告诉人们,它要到乡下去!到荒山里去!一句话,到树的故乡,到没有人烟的地方去!人烟人烟,人吃熟食,必须有人间烟火。而烟是树木柴草的灵魂,或是那些灵魂无声的哭泣。君不见,靠近它的人,也要陪着流泪?万物有灵,树木也然,把它们斫以为樵,活生生地烧,生命的汁液在火中哧哧作响。

当人砍倒第一棵树时,人类文明史始了;当人砍倒最后一棵树时,人类文明史便结束了,树注定要成为人的最后一位老师和朋友。自幼年起,人类“构木为巢”“钻木取火”,就一直在树的悉心呵护之下成长。树以果实、茎叶施人为食,即使朽枯,也要化为木耳蘑菇;树捐躯于火,给人温暖;树齐力撑起一座座安全的屋宇甚至宫殿,庇护人生存与繁衍;树的叶片像无数座精密的化工厂,促使光能转化,制造出人类不可须臾离开的氧气;深埋的黑金是树贮藏起的远古阳光,为人类文明发光发热。

树是默立的哲人,深知缄默是金,树何言哉?只以默默奉献教人美德,并在人类把树木砍光伐净,泥石横流之时,烛显人性贪婪,让人自已觉醒。它的沉默与牺牲,都在以特殊的方式教育人,它在无声呼唤和耐心等待人变得明智。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历尽风霜雨雪,阅尽世间苍桑。沉默无语但满腹经纶,只有少数修炼得能和它心神相通的人才能稍稍读懂它。

树又用它美丽的一面教导和启发诗人。在疾风中顽强,在暴雨中潇洒,在雪中,琼枝玉挂漫山遍野,美的让人不敢逼视。“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人所夸赞的所有优美风景里不能没有树。

树的特点和局限是落地生根,再难移动。为了克服这一点,树充分显示了它的睿智。

树为什么要结出各种各样的果实?那些果实为什么被赋予甜美的味道、丰富的营养和鲜艳的色泽?它的目的是什么?让我说,这是它的“阳谋”,是它为那些有脚有翅的家伙准备的。它要行走,就为那些飞禽走兽准备了路费。这是一种情痴意厚的“贿赂”,是对帮忙者亲切的叮咛,所求者仅仅是把它的种籽带向远方,带向所有能够落地生根的地方。

太平洋某岛屿有一种即将灭绝的树,虽然结出坚果,却不能自己繁殖,也难以人工繁殖。研究发现,这种树的果实必须经过一种鸟的消化才能生根发芽。可是那种鸟已经在人类的过度膨胀中先期灭绝了。那些树依然开花结果,等了一年又一年,最终,守望变成凭吊,整个树族拒绝新生,殉情而死。我们看到的,是有着万亿年渊源曲折故事的悲剧性结局,是漫漫时光书写出的物物相依的动人诗篇。这一点,自然界中晚生的暴发户肤浅的思想难以理解。

人类学会种植粮食、豢养牲畜,日渐强大。逐渐离开树的庇护。而在遭遇荒年流离失所走投无路时,树作为永不负人的朋友,一起呈出片片热心接济人类。用榆钱、柳芽、椿叶、槐花……自然不吝各种营养丰富的果实,那是它们披沥风雨、炼制日精月液的菁华……帮助人类度过灾荒。上世纪中叶的中国农村,几乎所有的树都变的惨白零乱,饥饿的人们把树皮都扒下来吃掉了。

你看树,缄默、宽宏、仁厚、优美、恒常、朴素、丰富、守时……正是人类在典藉和讲章中极力推崇、追求而又难以做到的优秀品质。越是缺乏什么,越是追求什么。人的这种价值取向恰恰说明人的行为总是处在这些优良品质的反面:虚浮、夸饰、喧哗、骚动、多变,甚至奸诈、欺骗、虚伪、残忍、嫉妒……当然,人类中也有一些树大根深、书香悠悠的家族,经历多年风雨的磨难砥砺,较少暴发户粗浅浮躁,培养出一些豪杰俊彦,拥有树一样的风度、气度、涵养和修养。人类中也有一些有长远眼光的民族,与树相处得好些,朋友一样待它。从而也得到树的厚爱与馈赠。

由此看来,对树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一个民族眼光是否远大的标尺。目光短浅者把美丽的树林看作一堆木材,看作盖屋的椽子,打床的方子,甚至是殡葬的棺木。昏聩至极的封建帝王则用树木来殉葬,中国帝王下葬时最高规格是“黄肠题凑”,其实就是一整整一面山坡积攒了年月,饱饮了风霜雨露而变得异常坚韧充满油脂的松树林。

其实,人与树相比,天工造化的厚爱无以复加:赋予人充满力量的躯体、灵活的双手与思考的大脑。同时,也在这副躯体里藏进了欲望的火团和懵懂的理性。人如果不能战胜自己,滥用天赋的能力,过多地注重自身的感受和欲望,为一已私利,毁灭森林、猎杀珍禽、锯掉象牙、分割鲸肉……把熊掌、蛇胆、鹿茸、猴脑列入自己的食谱……就会变成自然界的异类。

惠特曼在诗中说:“人决不只存在于鞋底和帽子之间”。拥有自然的人才是自由的,才会有完整的人生。(身处斗室的只能是囚徒)自然是什么?是我们身边亭亭玉立的树,是秀美的山水,是青草、风、蓝天白云。这都是我们生命的元素,是我们自己身上的血肉。

人类的行为让我想起这样一幅漫画:一个肌肉发达的人被疯狂的野心攫住,欲火焚身,心智迷乱。他不停地拔掉自己的头发,撕下自己的皮肤,往自己的血管里注射毒素,拿着斧子把自己砍得遍体鳞伤。

我有时想:如果造物主组织一次真正的民主选举,赋予每一种生灵神圣一票,目的是选举一种最聪明、最和善,能够促进地球万物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生命为领袖,谁能保证直立行走,能思维、会说话的人会当选?尽管他们自封为万物之灵。实际上,人不是万物的领袖,而是统治世界的暴君,他把自己的价值标准强加于万物,实行专制统治。中国古代就有哲人宣称:万物皆备于我。西方古代哲人也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公然把自己的利益和欲望凌驾于万千生灵之上,独裁者的面目暴露无遗。

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刻,一群人像吃了兴奋药,嘴里吟道:“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啦!”在艺术的万丈豪情后面隐藏着愚昧和狂妄。在迷失的理性指挥下,数百万座“土高炉”的冲天烈焰,烧掉大量的森林。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类的庇护者开始仰仗人的庇护了,特别是城里的树。

猜你喜欢

万物人类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条子泥:只此湿地间 万物皆可爱
颤抖吧,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会成长起来吗?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万物构成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