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和医疗:让生命有尊严地离开
2016-12-08熊志翔
熊志翔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类寿命的延长,针对生命期有限的患者的医疗需求正迅速增长。在中国首届“世界临终关怀与缓和医疗日”(重庆)论坛上,重庆市肿瘤医院副院长汪波告诉记者,缓和医疗正是专注于提高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帮助他们的家庭一起面对这个时期的困难和问题,让患者能舒适、宁静、有尊严地度过最后的日子。
2004年英国首先提出把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世界临终关怀及缓和医疗日,这一提议得到了数十个国家医疗机构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临终关怀与缓和治疗虽然不是一个公众耳熟能详的名词,但因为触及人生的终点,它实际上是一个涉及每个人的普适性话题。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其核心内涵。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首届“世界临终关怀与缓和医疗日”(重庆)论坛的主讲人——重庆市肿瘤医院副院长汪波。
记者:什么是缓和医疗?它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汪波:每个人都会有这个时刻,当我们生命的列车慢慢驶近终点的时候,当我们不得不面对不可治愈的疾病的时候,我们如何来选择,最后的时光该如何来度过?缓和医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出来的医学分支学科,它是指对生命期有限的患者及其家庭的照顾,更强调对患者的医学人文照顾,除了关键的症状控制,还有对心理的关怀、照顾,尽可能维护患者生活品质。举个例子,尽管现在肿瘤的诊治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提升,疾病的预后得到较大的改善,但它仍然是一类严重危害人健康的疾病,带给患者及家属的痛苦与压力我们心有所知,却常常束手无策,但在非专科治疗层面我们还有很多可以为患者做的,让他们感到“好受”,“体面”地活着或有尊严无痛苦地离世,这正是缓和医疗要做的,为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灵提供全面照顾。可以看出,缓和医疗是一门医学专业技术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的学科。
记者:那么这一学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如何呢?
汪波: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方案广泛推行,我国医疗界才开始逐渐接触缓和医疗的理念,并尝试和推广。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缓和医疗在国内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临终关怀机构虽然已经超过120家,但仍面临服务水平较低、服务范围窄、管理不规范、政策不支持的困境。2015年发布的《全球死亡质量排名报告》显示,在80个国家及地区的缓和医疗实施情况中,英国排名第一,随后是澳大利亚、爱尔兰、比利时等,中国大陆地区仅排名第71位。报告指出,中国是对缓和医疗需求较高的国家,但实际的情况却是,多数老百姓认为“得病了,去医院治”,没有意识到“疾病的不同阶段接受的治疗是不同的”。因此,导致很多末期病患在重症监护病房或急诊室慌乱地、痛苦地度过他们最后的、但也最宝贵的与亲人道别的时光。可见,如何让人们有尊严地离开将是一项长期和艰难的课题。
记者:缓和医疗的原则是什么?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
汪波: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缓和医疗原则有: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缓死亡;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症状的办法。其具体内容包括症状控制、沟通和对家庭的支持3个大的方面。症状控制方面,除了我们非常熟悉的用药物的方法对末期患者出现的疼痛、便秘、失眠、抑郁等症状进行处理,特别强调药物以外的方法帮助控制症状,例如物理治疗、芳香疗法、绘画治疗、音乐治疗等;在症状的评估中,除了剖析症状发生的生理原因,更强调其发生的精神、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原因,因此在处理症状时,社工、志愿者等非医疗人士的存在和所起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沟通是症状控制后最重要的部分,患者、家人、缓和医学团队、患者的朋友,都要参与到沟通的重任中来;至于对家庭的支持,主要源自社会上对死亡的不科学认知和忌讳,使许多患者家属每天都在自责、愧疚、疲惫、烦躁中度日,有的家属要求医生想尽一切办法把绝症治好,也有家属想方设法对患者隐瞒真相,因此,为患者家庭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帮助,也是缓和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
记者:缓和医疗的介入时间是什么时候?
汪波:舒缓医疗也不一定非要等到生命的最后阶段,而是在疾病早期就可以参与,并且可以和其他治疗手段配合,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比如多处转移的晚期癌症患者,癌症转移造成局部梗阻症状,这时候,进行化疗企图治愈疾病已经希望不大,但依然可以利用穿刺、腹腔镜等微创方式解决梗阻,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又比如,使用利尿剂减轻患者水肿情况,给予吸氧、使用药物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以改善呼吸困难,使用吗啡镇痛等,这些都是缓和医疗的治疗手段。因此,缓和治疗绝不是放弃治疗、不再治疗,而是专注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减轻痛苦。一项针对晚期肺癌患者的研究发现,早期接受缓和医疗,患者生命的最后阶段不仅活得更好,也活得更长。
记者:谁来决定患者是否接受缓和医疗呢?
汪波:目前,多数医院接受缓和医疗的患者都是经过患者本人、家属和医生三方同意,签署相关的确认书。但我个人主张,要充分尊重患者的自主决定权。在我国,如果患者遭遇重大疾病,通常医生会先告诉患者家属,而大多数家属会对患者隐瞒。这种情况下,患者对自身的病情往往知之甚少,更谈不上选择何种治疗方式。当疾病到了末期,患者往往不再有选择的能力,但常规的治疗可能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是很多患者不愿意接受的。协和老年医学团队在北京朝阳区对900名老人做过调查,有80.9%的老人希望“得病后知道实情”,52.4%的老人希望能“对自己的治疗方案做决定”,只有8.9%的老人愿意“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接受创伤性抢救”。所以,为什么我们不能改变一下观念,提前计划好自己的最后一刻,告诉你的亲人们,告诉医生们,在面对不可治愈的疾病时选择缓和医疗,做到开开心心地活,体体面面地死呢?
【采访后记】
生老病死本是生命的自然过程,但人们往往重视“生”,却忌讳谈“死”。其实,只有直面死亡,不回避死亡,才能让公众走出“将死亡看作医生和医学失败”的误区。而缓和医疗的实施,不仅会使大量的医疗资源节省下来,用于为民保健康上,更重要的是保证人在进入生命末期时的舒适、安宁,无身体上的疼痛、无精神上的恐惧,活着生活有质量,离世生命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