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6-12-08牛千红

散文百家 2016年2期
关键词:周长创造性图形

牛千红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涞水镇南关小学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牛千红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涞水镇南关小学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当务之急,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展开讨论,以供大家参考。

数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必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体到数学教学,就是要通过数学课程的教学,不断地、有计划地对学生施以灵活多样引导和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一、确定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我始终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是指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达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了解”、“掌握”、“初步”、“熟练”等程度的要求。“上不封顶”是指教师在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自我。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越活越好,思路越宽越好,质疑越多越好,方法越奇越好,速度越快越好,争论得越激烈越好,观察得越细越好。这样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也为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把抽象的理论运用在现实生活中

首先在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这要求教师,要勤于钻研,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有针对性,并且难度适中的问题,如果难度太大,很打击学生学习的自尊信和信心,相反,难度太小,没有起到效果。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他们最大限度地发现问题,努力把学生的全部创造潜能释放出来,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创新的积极性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具体模型的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很好地进行练习,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具,并且在教学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性格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感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指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数学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不紧张,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营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教学中要重视环境的创设。

1.创设愉悦和谐人际环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心理感受,肯定他们的一切努力,赞扬他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给学生发表自己言论的时间,要还给学生同桌之间与小组之间言论、交流的自由。小组成员之间展开讨论,有着激励和暗示效应,学习信息得到及时多向的反馈,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提高。更重要的他们的亲身体会了“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为学生和教师之间共同学习,共同创新奠定了基础。在课堂中,允许有错误,鼓励大家平等讨论,互相指出不足,共同进步。不完整的可以补充,不清楚的可以适时地发问,不同的想法可以各抒已见,可以争论。教师要认真地听取学生的发问,发现倾向性的问题和共同的疑难问题要及时引导解决。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回答中的独特见解,并加以表扬,鼓励他们的探索精神的创新意识,让全体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2.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的学习环境。

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创造潜力,关键是教师的引发。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长提供条件,创设情境,使他们创造性思维火花有燃烧的可能。为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的展开提供“原材料”。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先提出:“你是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呢?”“滚动的方法”。师又提出“圆形水池能立起来吗?”“不能”。其中一名学生想出了用绳子绕一圈的方法。师又继续提问:这个小球所示的轨迹是个圆,它的周长能用绳绕的方法吗?“不能”。在学生观察到圆的周长的长短与它的直径有关系的前提下,教师又提出:“圆的周长到底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再次测量、观察、讨论,从而得到了正确结论。层层的设疑,一次次提问,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生探索新知创设了情境。

只要用我们创造性的教来唤起起创造性的学,用我们创造性的思维方法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把创新精神的培养落实在课堂,就一定能够在数学教学中真正实施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1]黄建国.浅论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数学教研,2008(2).

[2]陈敬新.浅析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教育,2012.9

猜你喜欢

周长创造性图形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巧算周长
分图形
找图形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周长小诊所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