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山西蝗虫灾情统计与时空分布

2016-12-08刘晓晨牛俊杰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州府蝗灾灾区

刘晓晨,牛俊杰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晋中 030600)

明代山西蝗虫灾情统计与时空分布

刘晓晨,牛俊杰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晋中 030600)

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对明代277年的山西蝗灾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明代山西蝗灾每4~5年发生一次;在季节上,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其中秋季危害最重,具有明显季节差异;在月份上,主要集中在阴历6月;从地域上看,泽州和平阳府蝗灾分布具有普遍性,同时也是蝗灾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大同府和汾州府蝗灾分布较集中,辽州和汾州府发生蝗灾次数最少,明代山西蝗灾主要沿河分布,主要集中在晋南区,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明代;山西;蝗灾;时空分布规律

0 引言

山西是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有关于蝗灾最早的记载见于雍正《山西通志》:“夏晋大旱蝗”[1],在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明代是蝗灾发生最为频繁、危害最为严重的时期。关于明代蝗灾的研究多集中在华东地区[2-9],其对于涉及明代山西蝗灾的学术研究成果有张青瑶的《明清晋北蝗灾统计特征及灾情分析》[10],通过对明清时期晋北地区史料的搜集,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分析蝗灾发生的规律并加以个案分析,并对蝗灾与旱灾、饥疫进行耦合;白燕斌的《明代晋北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研究》[11],以明代晋北地区的各类自然灾害为研究对象,从灾害发生的原因、时空分布规律、灾害应对、灾害社会影响四个方面进行研究;邹文卿《明清山西自然灾害及其防治技术》[12],以明清时期山西灾害为研究对象,运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交叉的研究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各种自然灾害发生规律、灾害救治进行总结。

从上述学术成果中得知,明代山西蝗灾的学术研究成果较少,一是主要集中于自然灾害整体上的研究,并没有单独对蝗灾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二是集中于局部地区的研究,缺乏整体上的研究。鉴于此,本文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复原明代山西蝗灾的分布情况,探究时空分布规律,以便丰富山西蝗灾史的研究内容,同时有助于提高现今山西蝗灾的监测精度和预测水准。

1 资料来源与数据处理

本文在明代山西蝗灾资料收集方面采用《山西自然灾害史年表》[13]、雍正《山西通志》[1],通过资料整理和数据收集,制作成表1。在行政区划方面,主要以《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14]和《山西省历史地图集》[15]为主,明初沿用的是元代的“行中书省”制,洪武九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15],明代行政区划为三级制,布政使司为一级行政区,府、直隶州为二级行政区,县、州(散州或属州)为三级行政区,不同级别行政区之间具有从属关系,另外由于明蒙关系紧张,山西地理区位特殊,故在边防重地设置具有军政合一的卫、所,将卫与州划为同一级别,将所与县划

为同一级别。本文采用的是明万历四十八年的行政建制,因为1620年以后,今山西明代政区建制无变化[15]。该阶段的山西行政区划是山西布政使司下辖5府、3直隶州、16属州、79县,除去今省境外蔚州广昌县外,今山西境有15属州、78县[15]。本文以县、属州为主。

表1 明代山西蝗灾一览表Tab.1 List of locust plagues in Shanxi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续表1

续表1

2 明代山西蝗灾时空分布

2.1 明代山西蝗灾空间分布

纵观历史,蝗灾是山西历史上生物灾害中发生最为频繁、危害最为严重的灾害,具有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的特点,尤以明代山西蝗灾最为突出。要想了解明代山西蝗灾的历史,就必须了解明代山西行政区划建制。本文采用1620年行政区作为分析蝗灾空间分布的基础,以县、属州作为基本统计单位,对明代山西蝗灾空间分布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表2)。

表2 明代山西蝗灾政区统计表Tab.2 Statistics of locust plague areas in Shanxi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明代大同府辖4州,除去蔚州,共3州,7县,外加府名,共11个地名。大同府受灾地区数是4个,占总数的36.4%;平均每一灾区发生蝗灾的次数是2.75次。

明代太原府辖5州、20县,外加府名,共26个地名。太原府受灾地区数为18个,占总数的69.2%;平均每一灾区发生蝗灾的次数是2.39次。

明代汾州府辖1州、7县,外加汾州府名,共9个地名。汾州府受灾地名数为4个,占总数的44.4%;平均每一灾区发生蝗灾的次数是1.50次。

明代辽州下辖2县,外加直隶州名,共3个地名。辽州受灾地名数是2个,占总数的66.7%;平均每一灾区发生蝗灾的次数是1.00次。

明代沁州辖2县,外加直隶州名,共3个地名。辽州受灾地名数为2个,占总数的66.7%;平均每一灾区发生蝗灾的次数是2.00次。

明代潞安府辖8县,外加府名,共9个地名。潞安府受灾地区数是7个,占总数的77.8%;平均每一灾区发生蝗灾的次数是2.57次。

明代泽州辖4县,外加府名,共5个地名。泽州受灾地区数为5个,占总数的100%;平均每一灾区发生蝗灾的次数是3.80次。

明代平阳府辖6州、28县,外加府名,共35个地名。平阳府受灾地区共有34个,占总数的97.1%;平均每一灾区发生蝗灾的次数是3.62次。

从上述各府、直隶州中蝗灾空间分布情况,得出泽州和平阳府蝗灾分布具有普遍性,同时也是

蝗灾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大同府和汾州府蝗灾分布集中,辽州和汾州府发生蝗灾次数最少。

根据表1绘制出山西蝗灾空间分布图(图1),本文将山西划分为晋北区、晋中区、晋东南区和晋南区。从图1中可以看出,明代山西蝗灾具有明显的沿河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晋南区,其次是晋中区,晋北区蝗灾发生最少,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

明代山西蝗灾分布呈现出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与蝗虫本身的生物生理特性有关,蝗虫是一种喜食禾本科植物、趋水喜洼的直翅目昆虫,具有繁殖能力强,群居性、扩散能力强的特点。二与自然条件有关,山西是一个内陆省份,位于华北西部,黄土高原东部,在气候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少雨;在地形上,平原、丘陵地区温暖湿润适宜蝗虫生长,同时该地区是主要农耕区,为蝗虫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应;在水文条件方面,山西共有1000余条河流,干旱年份,河流沿岸成为潜在适蝗区,为其提供生存、繁殖的环境。

2.2 明代山西蝗灾时间分布

2.2.1 年际变化

明代从洪武元年到崇祯十七年,共计277年,其中明代山西共有58个蝗灾年,平均4~5年发生一次蝗灾。在这58个蝗灾年中,连续两年发生蝗灾的共计4次,分别是:1506—1507年、1528—1529年、1559—1560年、1531—1532年;连续3年发生蝗灾的共计3次,分别是1372—1374年、1535—1537年、1583—1585年;连续4年发生蝗灾的共计3次,分别是 1483—1486年、1587—1590年、1615—1618年;连续6年发生蝗灾的共1次,是1575—1580年;连续8年发生蝗灾的共1次,发生在1635—1642年。蝗灾发生最为严重的时期是17世纪30年代,山西共有70个属州、县受灾,其次是17世纪10年代,山西共有55个属州、县受灾。

2.2.2 季节变化和月份变化

明代山西有关蝗灾记载精确到季节的共有13个蝗灾季,精确到月的有28个蝗灾月,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在季节上来看:明代山西蝗灾季中春季占总蝗灾季的7.7%,夏季占总蝗灾季的69.2%,秋季占总蝗灾季的61.5%,冬季占蝗灾年的0%个,说明夏秋两季是蝗灾发生的高峰期;根据表1可知,春季共2县遭灾,占5.26%;夏季共14县、属州受灾,占36.84%;秋季共22县、属州受灾,占57.89%;说明蝗灾影响范围最广的是在秋季,其次是夏季,蝗灾的发生随季节更替而波动,具有很强的显著性。

表3 明代山西蝗灾时间分布表Tab.3 The time distribution of locust plagues in Shanxi during Ming Dynasty

续表3

续表3

从月份上看:明代山西蝗灾月中6月、7月发生蝗灾最为频繁;结合表1可得,4月份受灾地区共20个,占21.05%;5月份受灾地区共19个,占20%;6月份受灾地区共38个,占总数的40%;7月份受灾地区共13个,占13.68%;8月份受灾地区共3个,占3.16%;9月和3月受灾地区各一个,各占1.05%。受灾最重的蝗灾月是6月。

3 结论

明代山西蝗灾是历史上发生最为频繁、危害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通过对上述明代山西蝗灾的统计与时空分布的探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泽州和平阳府蝗灾影响范围普遍,大同府和汾州府蝗灾影响范围集中;泽州和平阳府受灾区发生蝗灾次数频繁,辽州和汾州府受灾区发

生蝗灾次数少。

(2)明代山西蝗灾呈现出沿河分布的特点;主要集中在晋南区,其次是晋中区,晋北区发生较少,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

(3)在年际变化上,每4~5年发生一次大蝗灾,具有连续8年受灾的记载,特别是在17世纪30年代蝗灾危害严重。

(4)明代山西蝗灾季节差异明显,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上,其中秋季危害最重;月份上具有明显的集中性,主要集中在6月份。

[1] 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山西通志(清·雍正)[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2] 张霖.明代山东蝗灾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系,2013.

[3] 孟艳霞.明代山东蝗灾分布特征初探[J].菏泽学院学报,2009,31(1):69-72.

[4] 李庆勇.明代山东蝗灾地域分布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5.

[5] 李庆勇.明代山东蝗灾发展趋势分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7(1):74-84.

[6] 陈业新.近五百年来淮河中游地区蝗灾初探[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20(2):24-34.

[7] 胡梦飞.自然灾害与神灵崇拜——明清时期苏北地区灾害信仰的历史考察[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4,16(4):78-84.

[8] 张崇旺.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蝗灾探析[J].古今农业,2007,4(1):65-74.

[9] 李刚.江苏千年蝗灾的时空特征与环境相应[J].自然灾害学报,2015,24(5):185-198.

[10] 张青瑶.明清晋北蝗灾统计特征及灾情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5):186-188.

[11] 白燕斌.明代晋北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12] 邹文卿.明清山西自然灾害及其防治技术[D].太原:山西大学,2014.

[13] 张杰.山西自然灾害史年表[M].山西: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8:1-384.

[14] 谭其骧.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1-125.

[15] 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编制.山西省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

Statistics and Distribution of Locust Plagues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in Shanxi Province

Liu Xiaochen,Niu Junjie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Jinzhong,Shanxi,030600)

The data of locust plagues during 277 years of the Ming Dynasty in Shanxi province a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geography.The results show:locust plague stroke every 4-5 years;summer and autumn are the main seasons of plague,especially autumn or June of Chinese calendar.In spatial distribution,Zezhou and Piangyang were commonly and most frequently stricken areas;the plague in Datong and Fenzhou were concentrated;Liaozhou and Fenzhou had least plagues.Locust plagues in Ming Dynasty were along the rivers,mainly in the south of Shanxi province,showing obvious spatial distribution.

Ming Dynasty;Shanxi;locust plague;time and space features

K248.07

A

1673-8047(2016)03-0089-09

2016-06-18

山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1325);山西省软科学项目(201204101503)

刘晓晨(1992—),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历史环境变迁。

牛俊杰(1968—),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地理与区域环境。

猜你喜欢

州府蝗灾灾区
清代处州府知府补遗、考订
利用简单几何原理 制造可作为灾区紧急避难所的帐篷
从州府到乡村 这里走出过云南大学的首任校长辉煌之后的寂寥 云龙宝丰村
我国历史蝗灾发生与防治研究取得新进展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蝗灾:至今仍令全球头痛
蝗灾又来了
婴儿的眼泪
灾区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