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阅读教学的策略
2016-12-08李婷
李 婷
重庆市四十七中学
浅议初中阅读教学的策略
李 婷
重庆市四十七中学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句话说明,情感对于创作者和鉴赏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文章是心灵的产物,鉴赏一篇文章同样也需要用心灵去拥抱它。只有观赏者与创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乐其所乐,悲其所悲,爱其所爱,憎其所憎,才能算真正读懂一篇文章。
一、激活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
选入初中语文课文的都是情辞兼美的文章,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运用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拨动、震撼学生的情感之弦,学生就会情动辞发,捕捉到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特定的情境,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情感体验。如在设计朱自清先生的名作《春》一文时,教学时间不在春天的话,为了唤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春景图,再配上动听的《春江花月夜》,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进入情境,在学习兴趣浓郁的情况下开始学习。
二、利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的质量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教师要启发学生产生“阅读期待”,须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也需要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做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三、从整体把握复杂的情感体验
人们在解读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时,大多会遵循“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即人的思想是复杂的,解读后的结果也应该是相对复杂的。如果在引导和帮助学生解读的时候,教师总是固定统一的说法,并人为地强化这样的说法,就会改变情感体验的本义,使情感体验程序化。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在讲授情感比较复杂的作品时,教师不要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直接给学生,而应该与学生一起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并要钻研好教材。学生与文本对话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好,在课上注注意观察和倾听,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组织学生展开思维的碰撞,引发学生的深入的思考,提高教学的质量,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完整的情感的体验。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一篇好的文章一定会有许多精彩的语言,而这些精彩的片断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也正是作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流露。在现今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人们的个性不同,理解不同,观点就会有所不同,而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才会显出语文教学的个性,展现出一个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这门学科的优势,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建构、去创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如《老山界》里有一句描写夜景的美句“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是这样接近啊!”大部分同学都品析着:“是一个比喻句,把星星比做宝石,写出星夜观景的感受,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一个学生却这样说:“我认为星星在漆黑的夜里闪烁,它代表一种光明,代表一种希望,作者认为跟自己很接近,这说明作者认为光明离自己不远,作者坚信一定能够战胜艰难险阻,取得长征的胜利”。独辟蹊径的体会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活力。
四、再现文中角色,与文本产生共鸣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体验情境,会渲染整个学习情境,那种新异感、好奇心,往往使他们激动不已。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移情作用下,学生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了,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进入角色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与他们的心灵相碰撞,从而读懂蕴涵在语言文字后面的深厚内涵。《不朽的失眠》是台湾作家张晓风跨越千年时空,借助丰富的想象以《枫桥夜泊》为背景创作的一篇小说,对一个痛苦而优秀的灵魂进行了令人叫绝的解读。情节简单,但文中那些准确、生动、多变、传神的语言所创设的凄美的意境,却一直撞击着读者的心。教师在教学中紧紧地抓住那些精彩的词、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去解读,每个读者根据自己不同的情感体验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或许有人会感触于张继的怀才不遇,失意沮丧,苦悉难眠;或许有人会感触于人类情感的痛苦体验;或许也有人感触于人生变动、生命多愁以及价值无常……无论是何种感触,只要它触及了读者的内心,便可谓是一种深刻的体验,都是值得尊重的。学生就是在这样一种体验中,使教材活了起来,使人物活了起来。有一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每一节课,我都在语文老师彩色的语言里走进那彩色的文字,尽情释放我的情感……”
语文老师在对学生情感体验的梳理过程中,去除芜杂、修剪枝蔓,引导学生养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走向,完成对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关于全面的发展的人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