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庖丁也可能是一个诗歌的刽子手
——论孙冬诗歌的异质性

2016-12-08刘波

青春 2016年11期
关键词:庖丁扫墓诗意

刘波

庖丁也可能是一个诗歌的刽子手
——论孙冬诗歌的异质性

刘波

青春热评/主持人 何同彬

如今,以先锋的名义进行极端写作,往往可能如鱼得水,这也正是诗歌的吊诡之处:越是没有标准与规则,越可能在创新的路上获得掌声。但对于什么样的诗可以成为我们的典范,其实,很多人是缺乏信心的。唯其如此,我对表演性的写作,很难产生好感,相反,那些于平和中渗透异质性的写作,当更令人深思。孙冬可能就是这样的诗人,她既不是完全的抒情,也不过分依赖叙事,甚至从表面上看都无法短时间内引起人的关注。她可能拒绝了表象的激情,而专注于内部语言肌理所形成的张力,这种张力又不是外在的,恰恰是内在于一种精神与信念。

孙冬的诗有她的精神高度,一方面,她也注重语言的创造,但她没有在语言上投其所好,沉迷于小聪明的词语游戏;另一方面,她走的是一条平和淡然的路线,不刻意去冒险,而是让诗歌自己趋向于某种历史感。当然,这也是诗人所自然追求的美学,而非为了深沉去被迫承担伪装之责。因此,孙冬诗歌的精神高度是由诗的整体气质决定的,它不是单纯依靠主题、语言与结构的某一个维度,这种整体性美学在于诗歌所营造的独特氛围,它非神秘,但又有足够的气场来支撑其诗学旨趣。在孙冬的诗里,我们很可能会在第一时间读到某种哲思意味,这是必然的,“身份是一条不公平的公路/几团光混合着雨水散落/看上去随意,却不得不认领/我知道人们喜欢被光庇护,/不被庇护的困厄,可以用来脱胎换骨。”但哲思不是诗人最初的目的,也不是她写诗最终的目标,它们是在诗意生成的过程中自然释放的人生意绪,带有深深的命运感。就像她说:“黑暗是一个房间,我是一个房间/房间是一个流动的平原……”(《流动的平原》)我相信,这样的言说也源于某种生活经验,它可能是诗人间接接受的顿悟,但她将其转化成了更为丰富的形象,这种演绎来自想象力的突围,也对接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生动。

诗歌的生动和诗人内在的生动必须一致吗?似乎也没有谁规定它们一定要在某一水平面上获得同等的高度,可诗歌的复杂性的确能反映出诗人在写作上的美学伦理。比如诗意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到底谁更依赖谁?如果说诗歌的延伸意义完全依赖于语言组合后所留下的韵味,那么在我们阅读结束的时候,哲思是否会随着语言的终止而消失?在《我的村落和猪》这首诗中,我们读到了诗人隐藏的某种现实诉求,甚至带着隐隐的介入性,但她好像发现了这一点,很快收住了这条放出去的“时代风筝之线”,重新回到了经验与想象交织的内部。“知识分子猪有时候是幽默的/更多的时候,她们双手夹住鼻子,挤掉多余的油脂粒比如/蝴蝶之冢/因年久失修,虚无掉落下来。//那些晦涩而具体的器具,像幽灵/如此占有我们,又狠心抛弃我们/心始终是透明的灰,世界始终是猪圈/恰好,绿灯里的小手放行/那些会飞的猪匆匆地飞过/去哪儿呀,去哪儿啊……”智慧的书写,最后结束在了一场童话中,这首诗很快让我想到了王小波,他们和其笔下那头特立独行的猪一起,共同构成了一面关于智慧与幽默的现代镜像。只是,它们被孙冬移植到了诗里,外在的想象我们是看不到了,一切都内化在了反讽中,也准备随着“会飞的猪”远去。我们是否就此读完了作品,而理解了诗的含义?语言在脑海中逐渐远去,可思考仍然在继续,其实,孙冬的诗已经对我们惯常的阅读构成了挑战:它不会让我们轻易从那些简洁的句子里像消费快餐一样,只满足一次性阅读,而是提供了语言之外的风景与内涵,它们还不是纯粹观念上的,而是更为具体的书写现实。

孙冬诗歌的书写现实,没有神秘感,也没有魔幻性,但她在字词间的确像施展了某种魔法。正如完全的平铺直叙,肯定无法构成诗的起伏,它总是需要在一个特定的场域中让我们看到变化,感受到创造的快意。孙冬的创新是渐进式的,不是一开始就要抓住读者的眼球,她这种慢热的写作,更能让人领悟到诗的悠远意味。我们可能在进入阅读之初不会完全被打动,但在阅读停止之处,一种冲击或许就解放了我们的感官。当然,这种感觉并不是在所有诗歌的结尾才最后完成,其实在诗节中间,它同样能激活某种乌托邦之思。“夜深之处,光和影,一脚深一脚浅地跑/周围的植物充满暗合的可能”(《在夜里讲笑话》),这得需要多么锐利,才会敏感地捕捉到“夜里讲笑话”背后的恐怖。诗人感同身受地道出了潜在的秘密,我们随着她完成了阅读的过程,却又五味杂陈。那究竟是诗带来的,还是诗背后的那种气息所带来的?或许都有,但诗人就此消失了,“我怔怔的看着/他们吃吃地笑。”一切都定格在了画面中,诗歌的影子也由此变得越来越长,但诗的幻象并没有破灭,它只不过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参与了对异质性诗意的建构。

我之所以再次强调孙冬诗歌的异质性,其实还在于她修辞里所投射的精神光谱,她没有像很多女诗人那样,由情绪带动诗意的生成,她那种冷静、流动的美学,是知性写作的翻版。“它上方的这一片蓝天/肃穆地孤独着,云彩/闪耀不可理喻的自足/像腐烂的肉体”(《扫墓》),扫墓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它依据扫墓对象去世的时间长短而定。在这首诗里,我们可能无法得知准确信息,但诗人通过描绘扫墓的环境,能让我们迅速进入到她所建构的心理世界中,它不完全是阴郁的,但那些意象和词语的叠加,已经越出了我们的“理想国”。这样的诗看似简单,细读之,是有其内在秩序的,它不仅符合心理逻辑,而且也在现代性的呈现上联结着某种轮回之意。比如《失败者的节气》,貌似对一年中重要节气的罗列,实则暗含了诗人的心理投射,何以是失败者?或许写诗就应是失败者的事业,而人的命运,总是与苦难密不可分。那种原罪意识,可能更强化了诗人在现实中的失败感,那么,在理想中,她方可寄寓自己的愿望。孙冬以隐喻的方式完成了她的自我救赎,当各种心思被化用在节气中,它们同样以某种“成就感”回应了这种失败,同时也回报了诗人的一片苦心。

对孙冬的诗歌,我们有可能完全是误读,但误读并不构成对其诗歌理解上的障碍,我甚至觉得那是一种创造。“庖丁是一个语言大师/人们只夸赞他的技艺,没有/提到他是一个刽子手。”(《庖丁及其他》)这可能是我们作为普通读者发现不了的意外,但诗人发现了,她的直觉告诉我们:庖丁有他技艺背后精神的冷漠。这是诗人的创造,她不仅提供了我们进入世界的角度,而且,还为我们重建了一种批判的视野。当误读成为一把枷锁时,我们可能就会被自己局限在短视之中;而当误读成为一把钥匙时,我们可能就会解决更多的难题。孙冬的确以她“貌不惊人”的诗歌,打破了我们某些单向度的思维,这可能才是她的写作和经验所带给我们的更多启示。

(作者系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庖丁扫墓诗意
当庖丁遇到犟牛
我们去扫墓
诗意地栖居
冬日浪漫
涵养“庖丁”之劲——养的是苦干实干的狠劲钻劲
灶王爷秀逗记(八)
被耽搁的诗意
“代人扫墓”的是是非非
扫墓
春日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