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地级市公共图书馆推广传统文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6-12-08马晴

新世纪图书馆 2016年4期
关键词:讲座苏州图书馆

马晴

江苏省地级市公共图书馆推广传统文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马晴

论文对近两年江苏省所属13个地级市的公共图书馆开展的传统文化活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如相关部门应该对推广活动给予重视和保障,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加强与其他社会团体的合作,增加推广形式,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策划相关活动等等,从而促进中等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推广活动的开展。

地级市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推广地方文化社会团体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4.017

0 引言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以及人们精神塑造方面的作用,已成为当前社会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讲话时,特意提到需要发挥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类精神、道德乃至治国的作用。仅在2014年,习总书记就在多个场合强调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对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如何有效地运用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改善国民精神面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所在。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机构,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是普及国学知识的重要阵地,在推广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地级市图书馆,在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中所占比重较大,且与基层民众的距离较近,在传统文化推广上有着一定的特色性、亲和性和便利性。因此,本文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公共图书馆为例,总结地级市公共图书馆的传统文化推广现状,以及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以利于增进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

1 江苏地级市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推广的现状

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不仅经济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省内既有以苏州为代表的的吴文化区,也有以南京为代表的六朝与民国文化区,还有以徐州为代表的汉文化区,各区域文化呈现差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因此,区域内各地级市公共图书馆在传统文化推广上既具有共性,也有差异。

1.1 推广程度差异明显

从2013年、2014年江苏13个地级市公共图书馆官方网站公布的有关传统文化推广活动来看,苏南地区的城市图书馆均比较重视传统文化的推广,主动推广的意识较强,开展的讲座多由本馆组织筹划,尤其重视对本地传统文化的推广与弘扬。如苏州图书馆,两年来在13个图书馆中举办传统文化推广活动的次数遥遥领先,仅2014年就开展14场有关苏州地方文化的讲座。在该馆定期举办的“苏州大讲坛”中,特设苏州地方文化系列,介绍吴文化、苏州方言、苏州园林艺术等等,甚至苏州的古桥、街巷、砖雕门楼都成为讲座的内容。通过苏州图书馆开展的传统文化讲座,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不仅仅局限在历史方面,而且方言、有地方特色的园林艺术、古建筑等都纳入了宣传与推广的范围。再如常州图书馆举办的“龙城讲坛之人文常州系列大讲堂”,亦重视对常州历史人物、常州本地戏剧等地方文化的推广。相比之下,苏北地区的城市图书馆则在推广活动的数量和特色上远落后于苏南,较多依赖“共享工程”提供的视频讲座,尚未对地方文化的传播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连云港市图书馆为例,该馆在2014年开展了11次传统文化讲座,但多为泛论传统文化如书画艺术、儒家文化、传统节日等。事实上连云港地区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集名山(花果山)、名海(黄海)、名水(温泉)、名竹(金镶玉竹)、名石(水晶)、名书(《西游记》《镜花缘》)等于一地,构成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旅游景观,造就了山、海、岛、港相得益彰,山清水秀浑然一体的宜人风光。但遗憾的是连云港市图书馆对此不够重视,对本地文化的传播较少。

造成上述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区域间经济文化发展影响。虽然江苏省总体经济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的地位,但省内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市级公共图书馆之间的经费、员工素质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对传统文化推广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各地区公共图书馆之间推广活动存在严重的失衡现象。二是部分地级市公共图书馆对传统文化推广创新能力不足。在对待传统文化宣传上,只是泛泛而谈,浮于表面,没有很好地对本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加以挖掘和利用,对地区特色文化的精准点把握不够,故亦未形成当地的特色文化品牌。同时由于文化影响力、传播力、号召力的不够,反过来又限制了本馆在传统文化推广上的进一步发展。

地方公共图书馆在弘扬本地区传统文化方面承担着重要任务,因此,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地方公共图书馆不仅责无旁贷,并且要多动脑子,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善于挖掘本地文化特色,采取各种形式和措施加以推广。苏锡常等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在推广本地传统文化方面为我们做了一个良好的示范,值得借鉴。

1.2 推广手段较为单一

近些年以来,我国各地公共图书馆讲座得到迅速发展,有些甚至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如国家图书馆的“文津讲坛”、山西图书馆的“文源讲坛星期日讲座”等,不仅极大地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而且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图书馆讲座是传播知识的一种有效形式,它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知识密集,是面向所有公众的没有围墙的教室。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重视通过讲座面向公众传播文化知识,开展对民众的社会教育,以常州图书馆为例,在2014年开展的传统文化推广中,讲座占据全年推广活动的三分之二,其他形式的传统文化推广约占全年总活动的三分之一。而无锡市图书馆、盐城市图书馆、连云港市图书馆等在2014年开展的传统文化推广活动中,讲座占据的比重更大,其他形式的推广几乎微不足道。

由于讲座具有固定性、长期性的优势,并且可以容纳较多的听众,所以在推广传统文化时,讲座成为主要方式,甚至在一些公共图书馆是传播传统文化的唯一方式。与其他社会团体、机构开展的传统文化推广方式相比,公共图书馆所采取的以讲座为主的推广方式显得过于单一、创新不足。以方太集团和《南方周末》联合举办的“方太青竹简国学计划”为例,该活动由多个子项目组成,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推广方式,既有面向在校大学生的国学教授的讲座,也有为少年儿童及其家长开设的“我陪孩子读经典”的国学诵读体验活动,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定期发布微博话题,让大家针对不同的国学主题发表感悟并与他人分享[1]。因此市级公共图书馆在开展传统文化推广时,要与时俱进,树立创新观念,主动更新推广方式,可以多学习借鉴其他社会团体的推广经验。

1.3 推广对象成人为主

讲座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对受众的理解能力有一定要求,因此参与讲座的读者多以成人为主,青少年所占的比例较小。从江苏省13个地级市公共图书馆近两年所开展的传统文化推广活动统计中发现,传统文化的推广往往以成人为主。除苏州图书馆每逢暑期对青少年专设苏州话[2]、苏州评弹的培训活动[3],同时与部分小学合作,每周开展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阅读课,讲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传统美德等[4]外,其他图书馆尚未有固定针对青少年开展的传统文化推广活动。这说明部分地级市图书馆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推广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根据读者的年龄、兴趣爱好,开展相关传统文化推广活动仍然有进一步开拓的空间。

1.4 推广区域受到限制

公共图书馆多处于市区,所开展的传统文化推广活动的受众多以城市居民为主,农村居民参与相关活动的机会并不多。笔者曾在徐州市云龙区所属部分农业村针对20-40岁之间的居民开展调查,在调查是否参加公共图书馆开展的讲座时,约98%的调查者回答从未参与过,主要原因就是公共图书馆离家太远。这几个农业村地处城市郊区,距离徐州市图书馆并不算远,如此距离尚且有较大比例的人从未参加过传统文化的推广活动,可想而知距离地级市图书馆较远的农村地区的居民更是难以接触相关推广活动。因此,突破区域限制,让更多的人接触传统文化是市级公共图书馆今后努力的方向。

2 江苏地级市公共图书馆推广传统文化的对策

从上文江苏省地级市公共图书馆推广传统文化的现状可知,虽然如苏州图书馆、无锡图书馆、常州图书馆等一些公共图书馆在相关工作上取得较大成绩,但总体上看地级市公共图书馆在开展传统文化推广活动上任重道远,在很多方面亟需改善,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 公共图书馆应该对推广活动给予充分重视

从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公共图书馆在2014年举办的传统文化的推广活动中,可以看出图书馆开展的相关传统文化活动不仅数量少,而且活动开展不固定,可以说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地级市公共图书馆不仅应满足对群众借阅书籍的服务,对保存地方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更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学习型社会以及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公共图书馆应该从组织推广团队、筹措相关经费、策划活动方案等方面着手,长期、有效地开展推广传统文化活动。

2.2 打造好传统文化推广品牌

传统文化推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重在长期坚持,并且形成自己的品牌与特色。各地级市公共图书馆可以结合本地的文化特色,打造本馆独特的推广活动。公共图书馆不应仅着重于地方文化资源的收藏,更应该结合本地区的文化、本馆收藏的地域文化资源的特点,策划具有浓厚地方趣味的展览、讲座、论坛或民众体验活动,在推进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中弘扬传统文化。由于地方文化与民众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民众对此感触颇深、喜闻乐见,因此,地级市公共图书馆推广传统文化时要以地方文化为主导,避免泛论、泛谈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容易引起民众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喜爱和接受传统文化。如针对目前青少年多说普通话,不会讲地方话的现象,苏州图书馆在暑期特意举办“学说苏州话”的活动,向小朋友介绍苏州话的起源与发展,并利用故事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2]。

2.3 加强与其他社会团体的合作

除图书馆以外,其他社会团体如学校、报社、民间公益组织等也在举办各类传统文化推广活动,如汉服表演、茶艺表演等。如果公共图书馆能够主动寻找他们作为合作伙伴,不仅可以解决双方在推广传统文化上面临的许多问题(如有些民间组织在传统文化推广上面临缺少场地、资金短缺的窘境,有些公共图书馆开展的活动却处于形式单一、专业人员缺乏的困境),还可以丰富活动内容,增加活动形式。双方通过互相借力,一方面切实解决了民间文化团体生存发展的困境,多渠道激发了传统文化的发展活力,增加了传统文化的趣味性、丰富性和生动性,从而吸引了民众的关注;另一方面图书馆借助其他社会团体新颖的创意为单一的推广模式输入了新鲜血液,实现了图书馆、社会团体和民众多方的共赢。以山西省图书馆为例,该馆曾邀请当地民间古琴社成员为民众讲解古琴历史,普及濒临灭绝的古琴艺术,后发展为每一年的“山西省图书馆新年古琴音乐会”,音乐会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断丰富,许多艺术爱好者逐渐加入到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队伍中[5]。金陵图书馆近两年来一直与中国药科大学国学社合作,邀请国学老师为青少年讲解历史故事、中药材的用法、展示传统剪纸与中国结的制作等[6],通过一系列活动展示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公共图书馆要主动寻求与社会团体的合作,为公众展示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推广活动。

2.4 打破“围墙”的空间束缚

“图书馆是一座没有围墙的教室”,不能让相关推广活动仅局限在馆内,人为树立起一座无形的“围墙”,阻碍传统文化的推广,让距离公共图书馆较远地区的民众难以接触传统文化。因此,增加传统文化推广的形式,打破距离的束缚势在必行。

公共图书馆可以采取流动推广、网上推广的形式,改变离公共图书馆较远地区的居民难以接触相关推广活动的现象。台湾“国图”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在2011年9月8日起举办“读享‘经’彩”系列活动,礼聘大学教授与知名作家讲述经典作品的价值。值得注意的是该活动不仅仅局限在馆内,而且组织90多位专家学者在各地演讲,带领民众欣赏古籍图书的文学技巧和丰富内容,深入古人之生活美学和情境[7]。

江苏的一些地级市图书馆已经采取灵活的推广形式,突破区域限制,在馆外其他公共场所设置讲座地点,方便民众参与。如扬州市图书馆把有关传统文化的讲座安排在部队、学校等场所,南通市图书馆则把展览送到基层。随着网络的普及,许多农村地区上网获取信息资源亦非常便利,充分利用网络进行传统文化的推广亦是改变偏远地区居民难以接触到公共图书馆相关活动的有效方法。

2.5 从受众层面策划活动

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兴趣爱好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如果不考虑读者群体的特点,采取统一的模式推广传统文化,则不同群体接受的效果势必大打折扣,公共图书馆在开展传统文化的推广活动时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读者群体,策划相关推广活动,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公共图书馆在组织策划相关推广活动时,应该多考虑读者群体的丰富性、差异性,设计不同的推广活动,以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读者参与,这样推广活动的效果才会充分体现。

3 结语

两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和著述中,高度重视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中国要在世界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肩负社会教育责任的公共图书馆对弘扬传统文化责无旁贷,认清现阶段传统文化推广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改进,才能使传统文化的推广真正收到实效。

[1]方太青.竹简计划[EB/OL].[2015-12-15].http: weibo. com/qingzhujian?c=spr_qdhz_bd_baidusmt_weibo_s& nick=方太青竹简国学计划.

[2]苏州图书馆.2014年图书馆之夏暑期少儿活动:学说苏州话(一)[EB/OL].(2014-07-17)[2015-12-15].http: www.szlib.com/stzx/DynamicInformationShow.aspx?id= 7&id1=31f73ef1-28b5-474c-9fc2-279b5d776209.

[3]苏州图书馆.2014年“图书馆之夏”少儿主题实践活动介绍[EB/OL].(2014-07-03)[2015-12-15].http: www. szlib.com/stzx/DynamicInformationShow.aspx?id=7&id 1=cea28f97-41cd-431a-a4c2-fa309bbaa518.

[4]苏州图书馆.平直实小课外阅读课:《二十四孝》小故事(四(3)班)[EB/OL].(2014-11-04)[2015-12-15]. http: www.szlib.com/stzx/DynamicInformationShow.as px?id=7&id1=698032f2-00c3-49c3-97ca-9a592db0 8a92.

[5]李红,石焕发.让经典文化在普及中传承:文源讲坛十五年的成长与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19):155-158.

[6]金陵图书馆.“竹墨沉香”走近消逝的文化[EB/OL].(2014 -07-15)[2015-12-15].http: www.jllib.cn/dtbd/hdbd/ 201407/t20140715_5579.html.

[7]高鹏.众志成城推阅读:“‘民国一百’,读享‘经’彩系列活动纪实”[J].“国家图书馆”馆讯,2011(4):19-22.

马晴南京图书馆馆员。江苏南京,210018。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Promotion in the Prefecture-level Cities’Libraries of Jiangsu Province

Ma Qing

This paper carries out an investigation on traditional culture promotion in the prefecture-level cities’libraries of Jiangsu Province,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present problems.It brings forward some measures such as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put more attention to traditional culture promotion,make full use of local culture,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with other social groups,increase the forms of promotion,plan different promotions for different groups of readers, so as to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promotion activities of the prefecture-level cities’libraries.

Prefecture-level cities’libraries.Traditional culture promotion.Local culture.Social groups.

G258.22

2016-01-08编校:刘忠斌)

猜你喜欢

讲座苏州图书馆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图书馆
去图书馆
书法基础讲座(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