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的个性化与社会性及其对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的启示

2016-12-08李海燕

新世纪图书馆 2016年4期
关键词:全民个性化图书馆

李海燕

阅读的个性化与社会性及其对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的启示

李海燕

阅读是私人的事,推广阅读是否有必要?私人阅读与社会阅读的关联何在?推广阅读的着力点在哪里?推广阅读的效果究竟如何?论文围绕阅读的个性化与社会性,阐述两者之间的关联,提出构建书香社会的理论基础,探讨图书馆在推进全民阅读的策略与方法,希望能够对构建书香社会有所启示。

阅读个性化阅读推广全民阅读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4.005

近年来,全民阅读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全民阅读立法工作的全面展开、地方政府的积极倡导、社会力量的合力推动、大众读者的踊跃参与,使得全民阅读成为生活中的“热词”。但在推广阅读的大背景中也有不同的声音,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阅读是私人的事,推广阅读是否有必要?私人阅读与社会阅读的关联何在?推广阅读的着力点在哪里?推广阅读的效果究竟如何?对此,本文将从阅读个性化与社会性入手,探讨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

1 阅读的个性化

无论身处何处,只要人们随身携带了一本书(一部阅读器、手机……),就随时可以“冠冕堂皇”地进入“无人之境”,安静凝神地体会自己才懂的感受。阅读,是非常个性化的事,也正因其个性化而显得格外迷人。翻译《红与黑》《恶之花》等作品的学者郭宏安教授曾这样形容自己的阅读生活:“杂乱的、快活的、丰盈但到处是漏洞的读书生活”。阅读首先是自由的,并且是需要契机的,随着境遇,随着年龄,愿意花时间读,对自己有所要求,养成读经典的心态,这是个人的阅读选择。

因此,阅读是自由的。在自由阅读中读者凭借本身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无尽的可能性,于是与书籍产生共鸣,获得理解和进步,由此获得私人化的阅读体验。所以,阅读也是个性化的。

2 阅读的社会性

自由的个性的阅读只是“硬币”的一面,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阅读也是社会的,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保障公民平等地获得阅读资源、开展阅读活动,是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读者个体虽有千差万别,但也能够形成各式各样的读者群体;阅读体验虽然私人唯一,但也能够凝聚为社会共识,汇成社会思潮,推动社会进步。

2.1 图书馆的理念

阅读与很多因素息息相关,读者的阅读活动和过程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等内外环境的制约。在一定的社会范畴中图书馆的服务更是深深地直接影响着阅读。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集散地、作为社会教育机构,无论从社会发展、公民权利还是图书馆自身特质的角度,保障阅读都是图书馆与生俱来的理念,应履行职能,为人们的学习和知识结构的调整、完善和更新提供充分的资源和阅读条件。

2.2 文化的传承与活力

阅读是社会的推动力,拓展了文化交往与进步的时空,显示着文明传承的脉络,也承担着文明传承的功能。因此,阅读被称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在现代社会,阅读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但阅读作用于精神的特质,对于学习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其在个体成长、民族和国家发展上不可替代。个性化的阅读汇聚成阅读长河,有的地方静水流深,有的地方奔腾向前,这就是阅读的力量,阅读把社会引向深入,引向宽阔,引向融合。

3 推进全民阅读的理论基础

阅读是个人化的丰富,也是社会性的积累。阅读的社会性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互通交往,是对社会精神的抒写,也是人类文化的传承。阅读的私人化与社会性的相融相通,是构建书香社会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才能不断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向纵深发展。

3.1 知沟理论

知沟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1]。

知沟理论一经提出,立刻受到了传播学、社会学学者的高度关注。因为这个理论实际上反驳了“经济发展和传媒业发展,信息量增大会使得不同层次的人们接受信息更平等”的观点。需要指出的是,知沟理论并不否认信息社会的发展在提高人们知识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传播的信息量的增加,社会各阶层的知识水平虽然都会得到相应提高,但相对之间的差异呈扩大趋势。蒂奇诺等人认为造成知沟产生及扩大的原因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之外,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社交范围的差异、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等各方面都决定了不同文化程度的群体在媒介接触行为方面的差异性。

知沟理论是构建书香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有力地反驳了阅读无需推广的论点,同时指出了为何阅读推广需要偏向特殊人群。

3.2 需求理论

马斯洛把健康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概括成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马林诺夫斯基把这种需要分成三种,一是个人机体的生物需要,即解决衣食住行、遗传繁衍后代等问题;二是个体与社会保持和谐的需要;三是个体实现精神价值的需要。因此,精神层面的需求是人类的必然需求。

在人们具有太多的选择、时间变得太过于零碎、生活太过于趋向娱乐化的今天,如果没有及时的提醒、善意的劝告、长久的训导,我们甚至会丧失从事最有价值事情的能力[2]。“面对现实的种种困窘,常人不免在时代性的浮躁中,迷失精神家园的自我构建方向。”[3]所以,推广阅读,激发人们对知识的深入探索,寻求满足自我需求的方法,获取丰富多样的阅读体验和文化认知,思考自身和社会,于个人,于社会,都是极其有益的。

3.3 文化战略

推动全民阅读利于生活的提速、融合、审美,创新与人文相衔,发展与自然结合,利于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朱永新说,当我们真正审视全民阅读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和国家竞争力上的重要意义,必将重新发现全民阅读所具有的这种独特而又持久的重大价值。若能将其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全力以赴地推行,受益的不仅是当下国人,更能濡染子孙后代,复兴并强壮中华文明[5]。从文化战略的角度上分析,推动全民阅读势必产生长远影响。

4 推进全民阅读:图书馆的策略与方法

推进全民阅读,既是图书馆的机遇,也给图书馆带来了挑战。倡导阅读是图书馆天然的职责,在构建书香社会体系中,图书馆主要面临如何确立自己的角色与作用、建构科学的馆藏体系、形成与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等几方面的挑战。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图书馆如何应对至关重要。

4.1 基石:确立图书馆的主体地位

推进全民阅读需要建立起立体化推广主体与社会合作分工体系,这一体系包括政府、图书馆、出版发行领域、学校、医疗领域、社会组织、私营阅读机构等等,这些机构都可以是推广阅读的主体,同时要培养一批阅读推广人,那么面对这一体系,图书馆如何确立自己的核心主体地位呢?

从社会层面看,图书馆是城市与乡村的文化心脏,是塑造人类心智的力量。同时,作为服务性的社会机构,图书馆在公共财政的支持下,以免费、平等、开放、包容为核心价值,具有完备的服务体系,具有服务面广,服务方式多元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全体公民的文化权利,是公民终身教育的学校。政府应认识到图书馆在推进全民阅读中的地位与作用,在阅读立法、书香社会构建体系上向图书馆倾斜,建立阅读推广专项经费,推动建立以图书馆为核心的阅读推广联盟,保障图书馆提供充足资源和多样服务。

从图书馆行业看,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自2005年成立以来,积极参与图书馆界的阅读推广实践,并在理论研究上硕果累累。阅读推广委员会开办的“全民阅读网”、开展的全民阅读论坛、全国阅读推广高峰论坛影响久远;推动出版的一批馆办阅读刊物、阅读推广丛书、阅读推广教材深得人心;举办的“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也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但阅读推广委员会作为图书馆推动阅读的权威机构,更要走进公众视野,接地气,让公众认识到图书馆阅读推广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共识,通过公众媒体发布阅读数据,使得图书馆在公众当中更有影响力。

从图书馆本身看,图书馆以个性化为价值取向,重视特殊群体阅读,兼顾传统阅读与新媒体阅读,通过开展参与主体多样化,参与形式多元化,参与内容多种化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充分体现了其核心价值,并逐步确立起在阅读推广中的主体作用。比如,上海图书馆行业一开始就介入该市阅读推广人制度设计,使该市的阅读推广人培训与管理更加符合图书馆行业的利益与需求[6]。因此,图书馆要在社会合作分工体系中,勇于做牵头者,成为资源的整合者和资源的提供者,打造书香建设品牌,从服务、专长、合作、参与、创新上着手,形成合力,增强自己的引领力、核心力、创新力,推动阅读社会的发展。

若不失一般性,令t=k,由于n-k≥3,n≥5,故≅An-1,k-1.所以在内存在一个哈密顿圈C,C={u,P,v,Q,u},则

4.2 核心:科学配置馆藏资源

馆藏资源是图书馆开展普遍服务与个性服务的依托,既体现均等性,也要有针对性。数字化阅读时代,新技术给图书馆以及社会阅读带来冲击,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降低甚至流失。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馆如何吸引读者,如何配备资源,如何建立科学的馆藏体系是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的核心所在。

电子资源馆藏及其利用是国内业界普遍关注的内容之一,特别是在数字阅读、移动阅读、云阅读等概念的吸引下,图书馆界出现了大手笔采购电子资源、移动应用的趋向。OCLC(Online)Computer)Library) Center,Inc.,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发布的公共图书馆的电子书战略报告(The)Big)Shift)Public)Library) Strategies)for)Access)to)Information)in)Any)Format)提出了6项建议:一、公共图书馆要在电子书供应链上创造新的价值;二、要收集电子书供应链中与公共图书馆价值有关的数据;三、在有关电子书获取的公共政策上,要积极向立法者游说;四、要在公共图书馆在电子书获取上有重要作用的问题上形成共识;五、要与新的合作者继续开展合作;六、在上述战略规划上开展协调和管理[7]。对于国内图书馆来说,取得共识,建立采购联盟,在供应链中创造价值,向立法者积极游说等尤为重要。

4.3 目标:阅读的发现与创造

构建书香社会的落点在于阅读,活动再热闹,但个人阅读很可能比较单一,只处于自己的小圈子里,这时如果有推荐、导读活动,对于阅读的发现是有很大价值的。

但需要明确的是,图书馆员不可以对读者阅读行为进行直接干预,应以阅读发现者与创造者的角色引领读者阅读,通过书单、读书会、阅读导赏、书评征文等多种方式,构建图书馆阅读空间,开展多样化活动,以优质、平等、专业的阅读服务引导读者阅读或热爱阅读。

阅读作为人类行为的一个普遍文化现象,带有共同的倾向性。针对大众阅读推荐不带有主观性和偶然性的经典书目,可以减少各种类型读者探索的时间,启发大家的思考。互相分享阅读心得,相切相磋,互琢互磨,往往会豁然开朗,疑窦顿消。比如艾伦·雅各布斯曾在《再读一遍:消遣时代的阅读乐趣》中表露自己的观点:读完了托尔金、奥斯丁之后,不要去读那些模仿续写之作,可以暂时将注意力转移到上游——那些启迪了托尔金、奥斯丁的作品。所以,书单有助于读者发现富有吸引力、富有挑战性的作品,使其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宽广,知识来源更广泛。

4.4 活力:结合个人化的社会阅读推广

阅读的人群千差万别,阅读也不可能仅有一种取向、一个目标、一种标准。当对这些加以区分时,可以看出阅读是可以分层的,而只有对阅读的分层,图书馆才能给读者提供他想要阅读和喜欢阅读的东西,才能把潜在的“阅读人口”转变为现实的“阅读人口”。图书馆要通过常规读书活动、系列主题活动和讲座讨论等多种形式与读者进行互动,让无书可读的人建立阅读场所,丰富阅读资源,让读书作为消遣的人走向真正的有趣有益的经典阅读,让特殊人群得到细致入微的阅读服务。从而将个人阅读融入社会化阅读之中,在图书馆的趣味推广、深入导读中,让读者获得与书籍间的共鸣体验,优化自己的知识架构,把握对经典的深刻理解。这是成为构建书香社会的活力所在。

4.5 关键:考核指标体系的科学化

应以考核体系为抓手,量化指标,由专门的评估小组或者机构,提出系统的评估方案,采用标准化的测试方式测定图书馆推动阅读的效果,确保全民阅读有序稳步地向前推进。但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考核指标体系是对服务与资源、体系与保障的方方面面的考核,要分层考核,职责绩效两相对比,不能一刀切。除了以活动次数、参与人数、媒体报道等作为评价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看对于参与人所产生的影响、活动的效果,不仅仅考量投入产出,更要考量影响指标。只有硬性指标、软性指标兼顾,才能避免阅读仅仅成为一场嘉年华,曲终人也散的境地。

第二,考核指标体系要注重中长期的效果。笔者认为推动全民阅读要以强调社会公正公平、文化传承与文化创造、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对于图书馆来说,短期内实现以上三点目标,从硬件上可能比较容易,而软件方面——基于受观念和文化影响的阅读指数,则很难衡量。因此,要在阅读推广中不断接受反馈信息进行改进和修正,使全民阅读在正确的目标上持续性发展。

第三,考核指标体系要注重借鉴国外经验。发达国家对阅读推广项目的评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参与者的影响和参与者的满意度调查;二是从图书馆的角度,探究何为成功的、高效的暑期阅读推广项目,优秀案例具备哪些特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等;三是从项目投资方和合作方角度,评估项目的社会经济价值回报或者对于合作方的贡献[8]。因此,全面、充分、系统地评估全民阅读活动和有关措施对于图书馆引领阅读潮流,可持续推动全民阅读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我们可以生活在一个靠书本建立起来的社会,而我们自己却不读书。我们也可以生活在把书本当作附属物的社会,而我们自己却是真正深刻意义上的读书人[9]。这是阅读的个性化与社会性关联所在。笔者相信,如果能够生活在一个视阅读为生活方式的国度,每个人都热爱阅读,那实在是国人之幸。推动全民阅读,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需要图书馆人持之以恒的付出智慧与艰辛。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30.

[2]王绍培.全民阅读与城市文明[N/OL].深圳特区报,2009-04-23(A09)[2015-09-01].http: sztqb.sznews. com/html/2009-04/23/content_596903.htm.

[3]徐雁.书爱众香薰:全民阅读推广的时代使命[J].图书馆杂志,2011(11):37.

[4]王继华.文化强国战略的哲学意境[N].文汇报,2012-3-12(00B).

[5]朱永新.全民阅读应成为国家战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3(5):7.

[6]范并思,王巧丽.阅读推广的管理自觉[J].图书馆论坛,2015(10):14.

[7]吴建中.在图书馆的变革、转型与超越研讨会上的发言[EB/OL].(2013-11-03)[2015-09-01].http: blog.sina. com.cn/s/blog_53586b810101crve.html.

[8]王素芳,孙云倩,王波.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活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11):42.

[9]阿尔贝托·曼古埃尔.夜晚的书斋[M].杨传纬,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98.

李海燕金陵图书馆馆员。江苏南京,210019

The Personality and Sociality of Reading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Libraries in Advancing Reading

Li Haiyan

Now that reading is a private matter,is promoting reading necessary?What is the private reading association with the social reading?What are the key points in promoting reading?How about the effect of promoting reading?Around the personality and sociality of reading,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ersonality and sociality,puts forwar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building the reading society and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library in promoting the nationwide reading,hoping to have some enlighten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ading society.

Reading personality.Reading promotion.Nationwide reading.

G252.1

2015-12-20编校:刘明)

猜你喜欢

全民个性化图书馆
全民·爱·阅读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带状疱疹中的应用效果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图书馆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同桌宝贝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