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香不如书香远:以读书随笔集《书来话多》和《书来话长》为例

2016-12-08

新世纪图书馆 2016年4期
关键词:书香全民校园

曹 娟

花香不如书香远:以读书随笔集《书来话多》和《书来话长》为例

曹 娟

《书来话多》和《书来话长》虽有一字之别,但都表达了“书与人”的丰富内涵。论文首先介绍徐雁先生以身示范,以书为中心的读书、淘书、藏书、著书经历,再介绍两书的共同人文内涵,即:“耕读传家久”的家庭阅读观,“学校应当是读书的地方”的校园阅读观,“最是书香能致远”的全民阅读观。

阅读推广家庭阅读校园阅读全民阅读徐雁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4.002

1 说来话长”:书与人

回顾全国开展全民阅读推广的历程,自1982年4月30日正式定名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开始,到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全民阅读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时光,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其中涌现出一大批推广全民阅读的专家学者,诸如教育界的朱永新教授,出版界的聂震宁先生等等,南京大学教授,兼任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的徐雁先生也是其中一位“奋战”在一线的阅读推广人。

“阅读,尤其是读书,博览好书,对于一个人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人的社会化生存和整个时代的发展,有着十分至要的战略、战术意义。”徐雁先生生长在一个“耕读之家”,从小耳濡目染,喜欢阅读,对于在阅读的过程中成长,在书香的氛围里成长的社会规律,体验更为深刻。

我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期出生在江南一个“耕读之家”的男生,有幸在诗书人家的氛围中长大……我在上学的年纪曾与“文化大革命”运动造成的“十年内乱”不期而遇。在那史无前例的“书荒岁月”中,是曾经在苏南山乡教授过“耕读小学”的爷爷手中的那册《唐宋词一百首》,开启了我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爱好;是邻家老大爷赠送的一册被撕去了封皮的《新华字典》,成了我时时翻看的读物;是我从事农作物保护工作的父亲借来的《鲁滨逊漂流记》,启迪了我直面学习困难乃至人生困窘的勇气;是我小学和中学的语文老师们,教会了我鉴赏课文和热爱写作。

(摘自《书来话长》当中的《“有味诗书苦后甜”:书与人的成长》一篇)

徐雁先生嗜书如命,大凡知道徐雁先生的人,都听说过他那藏书万余册的“雁斋”,这是他为读书而淘书,为写书而藏书的结果。得益于阅读,让他成为一个读书、淘书、藏书、著书、教书的人,得以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做自己爱做的事情。

在南京,我移动着一个小木板凳,在城南仓巷两侧的旧书铺,像梳头一般过目着旧书架上的故纸;在北京,站在潘家园旧书市场的朔风中,挑挑拣拣到夕阳完全西下;到香港,先后在青文书屋、神州旧书店逗留,拣选携回的港台版旧书就有数十册;到台北,用半天挤出的时间,把台湾大学周边的旧书店几乎全给丈量了一遍;至于上海文庙旧书市、新文化服务社以至云洲邮币卡地摊群,泰州、常州、镇江的旧书店(摊),合肥的旧书市场……无不留下了我淘书访书的足迹。以至于多年前在柏林、在剑桥,看到那里的旧书摊,仍不免技痒,结果选购了几册不甚知名的英文小说,带回国后,再也没有开卷。

我的雁斋藏书,如今已有万余册之谱,但就其品种来说,主要还是在自己的知识视野、文化爱好和科研范畴中的文史著作、人物传记、地理风物类图书,以及友人相赠的签名本和我评论过的中文书籍样本……聚书之趣、读书之乐,该是一个开卷读书人坚定的信念、应有的求索。

(摘自《书来话长》当中的《“四壁图书中有我”:我聚书的历程》一篇)

基于所藏之书、所读之书,自1984年北大毕业以来,徐雁先生写作并发表在报刊上的书评、书话文章多达数百篇,先后结集为《秋禾书话》《秋禾话书》《沧桑书城》《苍茫书城》《雁斋书灯录》《江淮雁斋读书志》等文集出版,另有《书房文影》《旧书陈香》《到书海看潮》《藏书与读书》《中国旧书业百年》《中国图书文化简史》《阅读的人文与人文的阅读》,以及与好友们共同编纂的《中国读书大辞典》《中华读书之旅》《全民阅读推广手册》等,无一不在书名中蕴含有一个“读”字或“书”字。正是领略到阅读的益处,徐雁先生才谆谆教诲人们要爱好读书,他期望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成才,先把握自身,再建设家庭,继而为社会发展尽点绵薄之力。因此,他除了在南大课堂上宣传“花香何及书香远,美味怎比诗味长”的书香理念之外,还在图书馆、事业机关等场所通过讲座报告等形式面向社会大众传播阅读理念和读书方法,为推广全民阅读助力。

为助力全民阅读,又添两本新作,徐雁先生感慨:如何才能再起个别致点的好书名出来呢?“踌躇之间,忽然心灵而福至。想起小时候在家乡听评弹听说书时,男女艺人在场上都爱讲的一句苏白‘说来话长’,颇符心意。”于是,替换其中二字,成书名“书来话多”,改其中的“说”字为“书”字,成书名“书来话长”,以求联珠而为全璧。“它们浸透着我在漫步书林后的感悟、吮吸书香后的心得,成为我与书为伴、以书会友及以书辅仁的一道又一道生命年轮。”一部部书籍凝聚着一个个作家一点一滴的心血,我们应当尊重作家的创作,然而,更大的尊重难道不是去读它,去汲取书中的知识,作者的学识和见识,以求作者的正确思想发扬光大?全民阅读要求我们要多读书,也是慰藉作家。

《书来话多》是2014年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推出的“全民阅读书香文丛”之一,是徐雁先生在《藏书报》“全民阅读周刊”园地开辟的一个“秋禾话书”栏目所写的书话集。全书共计14万余字,分为“人文的底蕴”“书香的魅力”“渐行渐远的故事”“读读孙犁,看看姜德明书话”“前言与后语”五个部分。“人文的底蕴”话及《金陵五记》《钟山诗文集》《湖南历代文化世家·湘乡曾氏卷》等书,涉及藏书家与藏书楼,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体现“耕读孝义传家久”的阅读传统和地域藏书文化;“书香的魅力”书人书话,书张建智的《绝版诗话》、薛冰的《旧家燕子》、韦泱的《旧书的底蕴》、桑农的《随遇而读》、朱永新的《书香,也醉人》以及翁长松的书人书事随笔集。“渐行渐远的故事”话及回忆录和传记,有萧乾的口述自传《风雨平生》、亮轩回忆录《飘零一家》等等,旨在宣扬“阅读名人传记,汲取正能量”,期望广大读者能在其中“求取智者真经,导航现世人生”。“读读孙犁,看看姜德明书话”话及孙犁先生、姜德明先生、韩映山先生的著作,旨在劝导广大读者要边读边思考,读有所得,读有所写。“前言与后语”收录作者为《被湮没的篇章》等书作的序,和《全民阅读推广手册》前言,《阅读的人文与人文的阅读》编后记,集中体现“书爱众香薰”“最是书香能致远”的全民阅读推广宗旨[1]。

《书来话长》则是2015年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校园书香阅读文库”当中的一本,是徐雁先生近年来发表在报刊上面的文章和读书随笔,以及日常杂记的结集。全书共计26万余字,分为上中下三辑,共收录35篇文章,由江苏知名作家、藏书家薛冰先生作序。上辑“‘读书种子’的养成”中,徐雁先生以己阐理,叙说自己心中那颗“读书种子”的养成过程,时至今日,又如何成长为一棵结果颇硕的“阅读树”,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聚书、读书、写书之乐。中辑“回忆录里悟人生”主要是徐雁先生针对一些回忆性读物、记录性读物还有史志读物所写的书话,包括童年、文革、家乡等主题内容。下辑“诗书继世长”主要“话人”,话范仲淹、曾国藩、胡适、巴金、金克木,另附有作者的游行散记。

《书来话多》中,作者展现的是作为藏书家和书评家的身姿,主要是话人话书;而在《书来话长》中,作者则是一位亲切的读书人和书香家庭主人的形象。前者主要是徐雁先生近年来的一些书话集,以评点他人作品为主,后者虽然也有书话作品,可更接近于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谈自己藏书、品书和写书的乐趣和感悟。而在阅读接受上,如果采取的是先开卷《书来话长》,再展读《书来话多》的顺序,读书收获似乎会更多更广些。《书来话多》和《书来话长》,书名虽有一字之别,但都表达了“书与人”的丰富内涵,都通过书人话书来揭示中华阅读文化底蕴,说明“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家庭阅读观,“学校应当是读书的地方”“重视书目推荐,重视馆员书评”的校园阅读观,“最是书香能致远”的全民阅读观,以下作重点介绍。

2 耕读传家久”:倡导家庭阅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年会上如是强调[2]。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尚之先生也谈到:“倡导全民阅读,关键在于倡导家庭阅读;建设书香中国,核心在于建设书香家庭。”[3]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家庭阅读的推广,书香家庭的建设不可不谈。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耕读传家”这样的家庭阅读传统,有“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样的祖训,遗憾的是现如今难寻其踪迹。如何重拾家庭阅读,建设书香家庭是当前阅读推广中确实存在的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出生后就随爷爷奶奶生活在玉屏山下亭子头村的‘玉屏莲社’里……从小在爷爷身边受到的熏陶,使我获得了一点文采书香的文化基因,尤其是对于‘耕读文化’的向往和钟情。”正是得益于书香家庭培育的“读书种子”,徐雁先生倡导:“人贵有读书之志”,一个关注孩子成长和成才的家长,一定要注重以“亲子阅读”为抓手、以文学阅读为基础的家庭阅读,尤其是读名著经典和好书佳作。一个有追求的良善人家,可以没有大酒柜,但一定要有小书橱;一个小康富足之家,不仅要有电脑机房,更应设置纸本书房。正如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的国学大师毛子水教授(1893-1988年)在《书籍与修养》一文中所说:“最理想的读书环境莫如自己有书……架上或桌上的书籍,有时可以使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主人成为一个有出息的读书者。”

在《书来话长》后记中,徐雁先生以己为例,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典型的阅读之家。通过总结其家庭阅读之成功示范,可初步探析出家庭阅读的影响因素有三,分别为家庭环境、阅读方法、阅读成果输出。人们喜欢用潜移默化来形容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外界影响而逐渐发生变化。家庭阅读孕育于一定的家庭环境中,环境因素对家庭阅读的影响不容忽视。影响家庭阅读的环境因素具体又可细分为显性的物质环境和隐性的心理环境,一为“硬件”,一为“软件”,前者包括家庭藏书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家庭阅读场所——房屋的装修设计、书桌书架的摆放位置等;后者包括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知识、学识、见识,家长的教养方式、态度与期望,亲子关系所构成的人际关系环境等。徐雁先生和其夫人丰富的文化知识、学识和见识成就了他们对待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正确思想;家中的书房、书橱、藏书以及全家人都爱看书的习惯,给家庭营造出书香氛围,试问在这样一个家庭阅读氛围中,如何才能不爱好读书?在阅读方法方面,徐雁先生主张书里书外、课上课下、家里家外全方位阅读,坚持知识、学识、见识并重,广读“有字书”的同时,兼顾“无字书”。读书固然正确,但蒙头读书,只管输入、不管输出是错误的。徐雁先生在实现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积极输入之后,进一步引导其女进行阅读输出:一为写作,二为交谈。

我与妻子谭华军在1984年7月同时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现在同为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教师……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积极主动地读书求知,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服务,是我们家庭的一个特色。在我们家,几乎分不清业余或者课余,看书学习与衣食住行一样,总是被作为一家三口的基本生活内容。

在位于南京龙江小区的一百平方米住宅中,书橱是我家“随处可见”的家具。三个房间、一个客厅的近二十个书橱,收藏着我自大学毕业以来所收藏的一万余册书刊。它们体现着家庭成员各有特色的治学特征和求知特点。被命名为“雁斋”的我的个人书房里,悬挂着“惜花春起早,爱书夜眠迟”的对联,八个顶天立地的特制大书橱,收藏着大量中文、历史、地理、文献学书籍和工具书、人物传记,其中有关书文化领域的一千两百多种书籍,是雁斋藏书的重要特色,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特藏”。

在这样的一个家庭氛围里,女儿从小就耳濡目染,养成了喜欢读书和不怕作文的爱好……书本学习主要获得知识,课堂学习主要获取学识,而成功的课外学习则可以收获人生可贵的见识。除了要求孩子认真学好书本知识和课堂学识外,我们还常常利用寒暑假、节假日,鼓励她走出家门,融人小群体,走向大自然,去观察了解社会、自然和人文胜迹……通过书里书外、课上课下、家里家外的读书求知方式的有机结合,可以在知识的互动中培养孩子喜爱阅读的习惯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实现从“阅读者”向“悦读者”的角色的转换,从而改善其求学的态度,塑造其知识的结构,使之综合文化素质(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逐步提升。

一般说来,每次旅行归来,我们都要求她完成一篇作文,或者至少一篇日记,让她把自己在野外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用文字记录下来,我们认为这是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自己收获的必要方式……我们还常常就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事进行交谈和讨论,并及时鼓励孩子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也是我家一种独特的教子求知方式,因为我们奉行“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语)和“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叶圣陶语)的教育原则。

(摘自《书来话长》后记)

3 学校应当是读书的地方”:倡导校园阅读

人一生大概5岁左右就会进入幼儿园,从此开启读书之路,小学、中学、大学,甚至是研究生,可见学校和教师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倡导全民阅读,推进书香社会不仅要关注家庭这一阵地,还需要关注学校,要推广校园阅读,建设书香校园。正如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王鼎钧所言:“读书最适当的地方仍然是学校,因为学校是专门供人读书求学的地方,这正如吃饭要在饭馆,洗澡要在浴室。”徐雁先生作为北大图书馆学科班出生,现为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一直致力于校园阅读的倡导,他在“阅读文化学”“书评学”“出版文化学”等课程上,告诫学生和弟子要爱好读书,并且要求读有所思,读有所得,读有所写,倡导“读为基础,想为主导,落实到写”。“面对学科林立、品种繁多、浩如烟海的馆藏文献资源,面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图书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作为以读书求知为天职却又缺乏辨别力的学生,不免以如何择善而读为难事。”“目录明,方可读书”,徐雁先生提倡借助中国传统的目录学方法,通过遴列出推荐书目,指导学生阅读。“在近阶段如能借助目录学方法,采用在新书中好中荐优的方法遴选出适量的好书加以推广,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推广方法。”他如是说道。

倡导校园阅读,仅仅依靠推荐目录是不够的,关键还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正如台湾教育之父刘真先生以食谱和食欲打比方:“书目的功能有如‘食谱’,依照食谱烹调食物,多能符合营养的原则。同样,学者、专家们所开列的书目,自然亦可视为选择书籍足资信赖的标准。不过,学校教师仅仅向学生提供书目是不够的。如果想要培养学校读书的风气,必须使学生有一种自动学习的精神。我们知道,一个食欲不振或有偏食习惯的人,并不欣赏根据食谱烹调的菜肴;换言之,食谱对他很少发生作用。因而我们可知学校教师如何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乃是‘书目’能否发挥其应有功能的主要条件。”

徐雁先生认为,高校图书馆在这方面要有所作为。图书馆在信息交流、知识传播、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资源优势,是引领校园阅读的主阵地。通过以校园优良读物推广为抓手的校园阅读推广,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除此之外,他还提倡高校图书馆要努力造就一支“服务型”和“学习型”相结合的高素质、高水平的馆员队伍,编印校园导读馆刊,重视馆员书评写作,这是引领校园阅读推广工作,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4 最是书香能致远”:倡导全民阅读

随着全民阅读提升到国家战略层次,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阅读已经不再是个人的事了,它关乎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徐雁先生认为“学习伴随人的成长,阅读促进人的成才。在成人的过程中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成才,永远是人类社会的至高期待。读书问题,再也不是一个可以局限在象牙之塔中自我品味、修身怡性的事了,而是成为了一项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到一个民族文明程度乃至在‘地球村’里各个国家之间综合国力争衡的重要标志。”[4]也正如朱永新先生所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5]提倡通过阅读来改变自己的人生,改变学校的教育,改变城市的状况,甚至是改变民族的命运。

秉承着这样的观念,徐雁先生不论是通过课堂讲授,还是讲座报告,亦或是著书立说,一直在宣传“人贵有读书之志”“积财千万,无过读书”“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等传统阅读理念;推广“左书右网,前语后文”“让阅读的正能量给力人生理想”“读书积累知识,知识造就文化,文化改良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以及“悬疑解疑读书法”“结网式读书法”“提纲挈领式读书法”和“读无字书、悟无字理”“阅读名人传,汲取正能量”等新阅读理念和方法。

徐雁先生“多年来将专业学识服务于社会大众阅读需求,在认真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行走在任重而道远的全民阅读推广之路上。”他以自家为起点,倡导家庭阅读;以所在教学岗位为起点,倡导校园阅读,播撒“读书种子”;读书报告、书评随笔等都是作为阅读推广师的身份,扩展到全社会,倡导全民阅读。《书来话多》和《书来话长》两本书虽说是读书随笔集,但字里行间无不蕴藏着徐雁先生的读书观和阅读方法论,诸如,读《湖南历代文化世家·湘乡曾氏卷》明“耕读孝义传家久”;读《安徽藏书家传略》明“江淮本是书香地”;读《中华文明读本》明“曾经灿烂的中国梦”,无不透露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为今用,以

[1]马红亚.墨淡书香[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5.

[2]新华网.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EB/ OL].[2015-10-27].http: news.xinhuanet.com/2015-02/17/c_1114401712.htm.

[3]吴娜.书香家庭:社会最美的细胞[N].光明日报,2012-11-20(9).

[4]王余光,徐雁.中国读书大辞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5]朱永新.我的阅读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传统书香文化来启发今天的全民阅读的思想。

期待《书来话多》《书来话长》两本书问世后,能够成为培养“读书种子”,凝聚“阅读情意”,提升“阅读技能”的书香读本;能够成为促进家庭阅读,提升校园阅读,推动全民阅读的书香读物。社,2012.

[6]徐雁.书来话多[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7]徐雁.书来话长[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5.

曹娟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23。

Books’Fragrance Lasts Longer than Flowery Odor:Based on Xu Yan’s Two Collections of Essays as Reading More Writing More and Reading More Writing MoreⅡ

Cao Juan

There contains an abundant of humanistic intention in Xu Yan’s two collections of essays as Reading More Writing More and Reading More Writing MoreⅡ,like long live family reading and long live literacy;school should be a better place for reading,books’fragrance lasts longer than flowery odor.

Reading promotion.Family reading.Campus reading.Nationwide reading.Xu Yan.

G252.1

2016-03-20编校:刘忠斌)

猜你喜欢

书香全民校园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全民·爱·阅读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