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外来非政府组织活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12-07乔华锋
乔华锋
摘 要: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对外来非政府组织在校园内开展活动的监管存在认识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职能不明确等问题。民办高校实现对外来非政府组织校园活动的有效监管,需要加强师生对非政府组织及开展活动的认识、健全规章制度、明确监管职能、积极参与和研究非政府组织的活动。
关键词:民办高校 非政府组织 监管
20世纪 80年代以后,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呈现快速发展的局面,并积极进入高校校园,通过与教师、学生、机构甚至部门开展各种讲座、资助、知识宣讲等活动,吸引师生参与其中或吸收其成为成员。
鉴于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不成熟,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对外来非政府组织的校园活动进行有效监管,在维护师生权益、保障国家社会安全、巩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等方面,显得相当重要。但是,就笔者观察和工作实践来看,民办高校对外来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较大的监管困境和漏洞。本文试就民办高校外来非政府组织活动监管存在的困境,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
一、高校外来非政府组织活动现状
1.高校中各种外来非政府组织活动活跃
笔者从调查和日常观察中得出,民办高校中,外来非政府组织进入校园,主要类型是各种学术研究团体、公益团体、基金会、民间环保组织等,这些组织在民办高校相对宽松的环境、高素质高校师生聚集的情况下,表现活跃。
如“免费午餐”、“满天星”、“动物保护协会”等机构经常在民办高校校园开展公益宣传与行动、环境保护等类型的活动。笔者曾经一周内连续三天分别接到国际护鲨协会、国际动物保护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宣传资料。而师生对环保、公益理念的认同,让非政府组织非常容易获得观众和支持。
2.外来非政府组织在高校校园活动吸引大量师生参与
外来非政府组织在民办高校校园开展活动,多以免费讲座、青年志愿者招募、赞助经费的形式,开展主题活动、环保公益宣传等为主,活动内容丰富。这些活动,多带有公益、赞助的性质,与当今社会提倡环保公益的理念相呼应,不影响师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加上部分民办高校位置偏僻且社会实践活动机会较少的因素,使得高校师生乐于参与非政府组织在校园内开展的活动。
3.非政府组织进入高校开展活动多通过非官方途径
外来非政府组织进入高校校园的途径,多是非官方的。既有直接提供宣传资料如海报、传单等在校园里宣传;也有与校内学生团体联系,通过为学生团体赞助活动经费的方式搭便车进入校园。
主要原因是,非政府组织主要是为了达成工作目标,不考虑以何种方式进入民办高校。如果经过正规审批程序进入高校,存在费时费力且有不必要的麻烦。
对民办高校而言,一方面作为管理者,民办高校对非政府组织进入校园开展活动,有审查、监管的责任和义务,但经费和人员配置往往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在民办高校校园内开展的活动,往往为师生带来诸如提升学生素质、缓解经费不足、激发师生热情等积极促进作用,民办高校对非政府组织进入校园开展活动加强监管的积极性不高。对于民办高校师生而言,重点关心的是从中获得的益处,其他的则被忽略了。
二、民办高校对外来非政府组织活动监管存在的问题
综上,高校对非政府组织进入校园开展活动,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而民办高校发展历程,规章制度等各方面不够完善,办学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直接面向师生的师资、经费、校园建设等方面。对非政府组织进入校园开展活动的工作,民办高校客观上形成了忽视的局面,监管不到位的问题相较而言更为严重。
1.师生对非政府组织认识不清晰
对于蓬勃发展的非政府组织,在政府都不能及时、准确反应的情况下,民办高校师生的认识也是不清晰的。在民办高校,对于进入校园的非政府组织,管理者和高校师生更多地是关注其能带来的益处,而对于非政府组织的背景、开展活动的动机、哪些人参与其中关注不够。
这就造成了非政府组织在民办高校校园内呈现出一种处处受欢迎的局面,师生热衷于联系、参与非政府组织在校园内的活动,并为了参与其中而积极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包括向学校隐瞒活动背景、隐瞒参与主体和其他可能有损师生利益的情形,这些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隐患。
2.对外来非政府组织活动的监管制度不健全
目前,处于发展期的民办高校,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比较普遍。因为经费、人员、场所的限制,民办高校更多的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校园建设、师资、学生等方面,其他活动只要与安全稳定无涉,不做过多关注。民办高校关于外来非政府组织活动监管的规章制度,多数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只将相关管理职能赋予某些行政部门。
这种管理仅将外来非政府组织的校园活动视为本校师生开展的普通活动,对活动主体不审查,对过程不监督,对结果不分析与预判。同时,也没有明确对外来非政府组织活动的监管主体,责任人不明确,外来非政府组织和校内师生想要循章办事,也无渠道。
3.对外来非政府组织活动监管的职能不明确
民办高校对外来非政府组织活动监管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带来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管理职能不明确。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有些民办高校将外来非政府组织开展的活动,与校内学生组织、学生团体开展的活动一起管理,审批内容、活动场地使用统一流程;有些学校将外来非政府组织开展的活动,交由科研部门、校园管理部门、保卫部门、共青团等机构或组织进行管理,实行谁参与谁管理的原则;更有些学校不进行任何形式上或实质上的管理。
民办高校对外来非政府组织活动监管职能的不明确,一方面使校内师生和非政府组织无所适从,办事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变低;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监管职能不明确的管理漏洞,也极易为背景不明、别有用心的非政府组织所利用,为其借机潜入民办高校开展损害国家安全和公众利益的活动提供了便利和可能。
三、民办高校加强外来非政府组织活动监管的对策
1.加强教育,树立师生对外来非政府组织的正确认识
进入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新时期,非政府组织发展迅速,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且随着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学生团体组织活动的能力和自由性也更加提高,民办高校师生与非政府组织联合开展活动的也越来越多。部分师生甚至认为非政府组织的动机和目的都是无私奉献、造福人类,认为学校的管理不合人情、难以接受,于是就想方设法逃开学校的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民办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党组织更要加强教育引导,以实现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为根本原则,使师生对非政府组织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要求师生在与非政府组织开展合作的同时,注意掌握其身份背景,分析其进入校园开展活动的动机,并及时将有关信息、敏感情况向学校党组织、安全保卫部门报告,减少背景不明、动机不纯的非政府组织在校园里开展危及国家安全和危害公众利益的活动的可能性。
2.民办高校要建立健全外来非政府组织活动监管制度
法治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加强外来非政府组织活动监管,民办高校首先应该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外来非政府组织进入民办高校校园开展活动,必须首先进行申报,而后根据审批结果限时限地开展活动,活动结束后必须撤场。
对于非政府组织进入民办高校校园开展活动,应明确危及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影响社会稳定、涉及宗教问题的必须明确予以禁止;提醒相关参与人员注意保护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对于师生以个人身份参与非政府组织活动的,应教育、提醒师生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对的确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活动,应予以提倡、鼓励。
同时,针对个别不经申报的非政府组织进行严格管理,有危害国家安全和公众利益倾向的,联系公安机关严肃处理。对于不遵守制度的师生,应责成其所在单位加强教育、监管,违反法律法规、校纪校规造成恶劣影响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管理制度进行严肃处理。相关管理制度应主动公开,并从非政府组织开展活动和师生参与活动的角度出发,以服务的态度拟定办事流程,优化管理环节设置,既鼓励和保护非政府组织、师生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又实现规范监管。
3.民办高校应明确外来非政府组织活动的监管职能
民办高校应建立联系教务、学生工作、安全保卫、共青团、校园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外来非政府组织活动监管机制,明确由申报、审批、监察、宣传教育工作职责,拟定简明、扼要的行政程序,公布相关管理制度和信息。
在明确责任主体、制定工作责任制后,民办高校可考虑采用学生参与的方式加强监管,履行职能。通过发动学生进行有关非政府组织在校园开展活动的信息搜集,进行数据登记、活动观察、信息总结等管理工作,真正了解非政府组织在校园开展活动情况;另一方面也通过学生骨干将学校的有关管理制度、对非政府组织的正确认识在师生中散播出去,加强了对师生的教育、引导。
4.尝试建立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交流的常态模式
面对不可避免要进入校园开展活动的非政府组织,民办高校可以考虑建立一种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交流的常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民办高校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交流,借用非政府组织的资源帮助自己实现工作突破和学生培养创新,探索创新办学的新路径。
另一方面,在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交流的常态模式下,民办高校可以学习、总结、提炼与非政府组织打交道的经验、教训,加深对非政府组织工作模式的了解、研究,深入地理解非政府组织的运作模式与生存法则,从而在非政府组织开展活动的监管中提出科学的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名 贾西津.中国 NGO的发展分析.中国公共管理论坛.《管理世界》(月刊).2002,8:30-31
[2]张志忠,陈少平.非政府组织与我国高校关系研究综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31-135.
[3]王存奎,彭爱丽.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运行现状及管理对策[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22-128.
[4]李荣华.我国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监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3,2: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