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016-12-07郑晓妹
郑晓妹
摘要: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学习动机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一、要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生存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从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新知识的剧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要善于学习,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依旧停留在旧的知识基础上而沾沾自喜的人,终有一天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被社会所淘汰,更要使学生从小明确:学习既是振兴中华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另外,教师应该尽可能让学生相信:努力是决定其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要让学生认识到努力是一种不稳定的因素,努力导致成功,不努力导致失败;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努力也是一种可控的因素,它是可以通过个人意志控制的,预习,认真听讲,充分准备,可以提高学习成绩,教师应该知道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和努力),以增强学生的满意感和胜任感,强化他们趋近成就任务的倾向,同时,还要尽可能避免学生对失败做出稳定的,不可控的归因(如认为自己能力差),避免产生无望情绪和无助行为。
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新课程实施中,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一言堂”“满堂灌”现象是少了,但是,有相当多的教师,潜意识里没有学生的存在空间,他们仍把自己当作主体,把学生当作客体,即使承认学生是主体,却不知道怎样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课程实施的同时,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与之相适应,把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所以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就是必然的选择,只有有了对于学生充分的信任,我们才能主动放弃我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中心地位,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在也许并不顺利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的能力,慢慢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做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次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新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学生的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辨,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否则,仅仅知晓一个个问题的现成答案,自己的思维没有得到任何的锻炼,就失去了“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的作用。久而久之,定会两手空空无所收获!
三、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引起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注意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发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给予成功的喜悦
兴趣是常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习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让成功走进学生,要是学生进一步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除了创造师生感情交融的心理环境,还要破除学生对数学学习“成功”的神秘感,并重视处理好许多的“第一次”充分发挥“首次效应”的积极作用,每接一个班,我总要在学生前反复强调“数学并不难学”这个观点,指出学好数学也就是数学学习上的“成功”是一个相对概念,并不是每次数学考试都是得满分才算“成功”。
4.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学生天然的学习动机只有在渴望安全,信任和支持的环境下,才会被激发出来。这一环境的特征是:与照顾自己的成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成人能够看到他们独特的潜能两;为学习所提供的支持,要符合学生自己独特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提供挑战的机会,而又不用担心失败;这些动机为我们提供了启示:教会必须去了解每个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让学生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必须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并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教师必须创设一个安全、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的学习氛围,对每个学生表现出真诚的关注和接纳。为了确保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相互支持的学习环境,教师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个人的成绩,个人的独特方法和能力上,而不要强调与别人进行比较,应突出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任务的价值,而不要过分关注学习的结果。此外,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奖励,并鼓励他们进行自我奖赏,为自己的成绩而自豪,也有助于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会自然而然地由此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达到了“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师通过数学或数学史学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
5.适当展开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生的好胜心强,喜欢比试竞争,所以我在任课班级坚持实行“数学小组竞赛”活动,将学生划分六个数学学习小组,每组设组长一人,依据学习成绩不定期地轮换。把学生的作业、回答问题、单元考试成绩等都纳入学习小组竞争内容,每月一小结,每学期一总结,此举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成绩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在学习中,学生获得了成功满足,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节反复发生,学生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所以在课堂上,可适当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6.及时反馈,不断深化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给予恰当的评价,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及时反馈,也要注意及时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使反馈与评价结合,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深化学生学可数学的动机。
总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就要抓住学生兴趣的特点: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实验、操作感兴趣,对竞赛和游戏感兴趣。这样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就能达到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