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历史课堂中的问号
2016-12-07纪晨晨
纪晨晨
摘 要:能真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全身心投入课堂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老师精心的提问。而这个问号得是吸引学生的,这个问号是有着智慧火花的,这个问号应犹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9-045-2
在中学历史教学课堂中,如何让每节课不是简单的满堂灌,不是老师机械的从头读到尾,不是单纯的我说重点你来划,也不是每天让人觉得枯燥的昏昏欲睡?
能真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全身心投入课堂的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老师精心的提问了。而这个问号得是吸引学生的,这个问号是有着智慧火花的,这个问号应犹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
而历史课堂中的问号,包括知识问题化,精心的设问,问号追问问号,高质量的问号,以及带着满脑子的问号下课,铃声响了学生依旧还在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一,确认历史事实;二,合理解释历史;三,培养时代精神、学科素养。其中,要想达到第三个层次,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需要得到很高的提升。[1]它对一个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新课程理念要求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作为教师应该将教材内容进行问题化加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历史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历史思维。
一、问题要有启发性,能够诱导学生思考
经常我们遇到的课堂里学生不爱回答问题,对老师的提问爱理不理,往往原因就是老师提问简单,没有思考,不明确,没有让学生真正产生探究欲望。老师不应该随便发问,问的问题得要有价值。
启发性是问答法教学的灵魂。即所提问题要让学生有“想头”,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回答。例如在《戊戌变法》一节讲完后,我这样向学生提问:1898年中国的戊戌变法是以1898年之前30年,即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为蓝本来进行社会改革的,变法前中日两国都面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相同命运。但是,明治维新成功了,戊戌变法却失败了,为什么中日两国的变法会呈现两种完全不同的命运呢?然后在几个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启发引导全体学生从中日两国封建势力状况的不同,中日两国维新派状况的不同,及中日两国当时的国际环境不同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较为完整的答案。这个问题要求学生把世界史和中国史串起来加以横向比较,综合性较强,富有启发性。
二、求异设问,变中求新,问号追问问号
同一问题,可从不同侧面提出。角度不同,效果往往就不一样。例如《经济重心的南移》这节课,书上有一张《耕获图》,一般老师就是带领学生看一下这张图,知道反应南方农业的发展就行了。然而,有一次我用多媒体放了一张非常大非常清晰的《耕获图》,提问学生图中的人在干什么?学生们都在认真地读图,回答有人耕地、有人收获、有人灌溉、有人插秧、有人收割、有人打谷,有人入仓。这第一个问题已经把班上学生调动起来,了解了农业流程的相关信息。
但是我的提问并没有就此停止,用问号追问问号,赶紧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会同时出现插秧、收获的场景?”这个问题大家要思考讨论一下,会有学生得出答案,因为出现水稻新品种,一年两熟、三熟的水稻。这个问题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南方农业的发达,并且是由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的答案和感受,这才会真正的理解。
三、问题设计应该包括多种方式和水平
问题设计的方式,我认为包括针对整个理论体系的提问,针对每一章节具体内容的提问等多种方式。如针对整个理论体系的提问,有这样一个例子:我在给学生讲《美国的建立》一节时,由于是首次讲到美国,导入新课时我是这样设计提问的:我们都知道,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的资本主义强国,是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土地辽阔,人口众多。那么对于这样一个超级大国,大家是否知道:美国到底有多少年历史?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要想了解这些情况,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第六节——美国的建立。这一节课学完之后,对这个问题我予以扼要回答:美国只有200多年的历史,美国没有童年,它是一开始就在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像这样,课程一开始就给学生原有的认知模式以很大震动,使其失去心理平衡,从而激发起他们探求答案的强烈愿望,提高他们对课堂讲授的参与意识。
再如针对每一章节具体内容的提问,我觉得最好是按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设计出前后联系,环环相扣的问题序列,引导学生沿着合乎逻辑的思路深入思考,层层开掘,步步深入。如我讲中国近代史中《清朝晚期的文化(二)》一节,在讲到“京剧的形成”时,我向学生提出以下三个问题:a.京剧是怎样形成的?b.清末京剧有何新发展?c.京剧为何能兴盛发展?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阅读,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再对这三个问题做出总结。
四、把握提问时机,提示恰当,帮助学生思考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感到困难时,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这一条指的是在学生回答有困难是,教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向学生从相关的侧面提出一些问题进行反问,让学生思考,最终让学生得出命题正确或错误的结论。比如讲洋务运动一节时,起初对洋务派兴办洋务的目的、内容做了讲解,最后在讲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时,为了讲清“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结论,我这样向学生设问:洋务派兴办洋务的主观愿望是什么?学生回答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然后我再问到:他们是希望中国出现资本主义吗?学生回答不希望。我继续问到:既然不希望又怎么在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呢?大部分的学生一脸的迷惑,然后我再指出历史的发展是复杂的,有时会出现客观效果与主观动机不一致的情况,洋务运动就是一例。即洋务派起初并不希望中国出现资本主义,但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却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五、对学生的回答能分析评价,给他们以积极强化
学生是初学者,经常会出现对问题考虑不周全的情况,因此在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应及时地给予修正、补充、和评价。倘若学生回答正确,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倘若学生回答不正确,指出他思路的欠缺之处,千万不能因此而批评学生,精心保护学生的学习热忱。如果教师这样做,无论学生回答正确还是有误,无论对于这个被提问学生还是对于全体学生,都是一种积极的强化。
六、下课了仍然满脑子问号,依旧在思考
在每节课的结束语,教师还得精心设计,不能下了课就完事。应该留给学生一些回味悠长的问题,带着满脑子问号下课。
我在讲《世界历史》(人教版)上册《美国南北战争》一课即将结束时,我问道:“南北战争中林肯用战争手段粉碎了南方奴隶主的叛乱,维护美国的国家统一,这让我们想到了我们国家也有着什么样问题?”
学生很快联想到中国大陆和台湾也处于分裂状态,也面临国家统一问题,从美国内战联系到了我国的国家统一问题。最后的结束就是让同学们想想我们怎么像美国一样解决这个问题。下课铃声已经响了,但大家依旧七嘴八舌,群情激昂,为国家想着好办法,那么这节课的问号也就并没有结束。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历史课堂中的问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助于革新教师的教学理念,确立教学工作必须围绕学生的“学”,力戒从教师的教出发的思维习惯;有助于教师的角色由以前单纯的施教者转化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的学习由以前被动听讲、被动接受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讨论探究,提问质疑,应用实践,整体素质提高。“问题教学”的实践要求我们教师以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问题教学这种开放式教学,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历史教师不断学习、实践。
[参考文献]
[1]叶小兵.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