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人“五更泻”,试试四神丸

2016-12-07崔海燕王俊聪

大众健康 2016年10期
关键词:肾阳命门吴茱萸

崔海燕++王俊聪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因季节转换和昼夜温差带来的疾病逐渐增多。专家提醒,老年人在入秋时节应注意防范“五更泻”。

“五更泻”又叫晨泻、鸡鸣泻,是指黎明前腹痛作泻的腹泻,泻后则安,同时伴有畏寒肢冷、四肢不温、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象沉细等表现,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明代医家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指出,“脾肾虚弱,清晨五更作泻,或全不思饮食,或食而不化,大便不实者,此肾泻也。”

中医认为,“五更泻”主要是由于肾阳虚衰所致。人到老年,体质衰弱,阳气日渐下降,终致肾阳不足而成。泄泻日久,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而腐熟水谷,运化失常,加上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腑气通利,故泻后则安。至于不思饮食、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是肾阳日渐虚衰,不能温煦脾阳,致脾肾阳虚的症状。舌淡苔白、脉象沉细是人体内在的虚寒之象,属于里证、虚证、寒证。

治疗“五更泻”应以温肾健脾、固涩止泻为主,方用四神丸加减。

四神丸由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组成,可制丸服用,也可做汤剂用水煎服。方中补骨脂是主药,善补命门之火,以温养脾阳,辅以肉豆蔻暖脾涩肠,吴茱萸、生姜温中散寒,五味子酸敛固涩,另加大枣健脾养胃,诸药合用,成为温肾暖脾、固肠止涩之剂,用于“五更泻”每获良效。若形寒肢冷等肾阳虚症状较明显,可酌加附子、炮姜,以增强其温肾暖脾之力;若久泻不止,身体虚弱,中气下陷,宜加黄芪、党参、白术、升麻等益气、健脾、升提之药;小腹疼痛较甚者,可加小茴香、木香以暖肾行气止痛。

此外,也可以选择功效类似的验方和中成药:

1五味子60克,吴茱萸15克,二味同炒后研末,每次服6克,早晨米汤送下。

2粗大颗粒的食盐300克,放入铁锅内在火上炒,并用锅铲不断翻动食盐,待食盐被炒得发黄、发热了,就将其取出,然后用干毛巾把它包起来,热敷在胃肠部位。如此坚持六七天后,五更泻的症状就会明显减轻。

3肉豆蔻(煨)30克,木香8克,研末,用枣肉捣烂,调和做成如梧桐子大丸子,每次服40~50丸,用米汤送下。

4附桂理中丸,每次1丸,每日3次。

5艾灸,选命门、天枢(双)、关元、足三里(双)等穴位进行艾灸。

6补骨脂浸酒:取补骨脂60克,浸泡在500毫升白酒中,约一周后,每晚饮一小盅即可;或取补骨脂10克,猪腰子一对(洗净切成小块),入锅加水煎1小时,调味后分2~3次食用,隔日1次,连用数次,亦有一定疗效。

7醋浸生姜茶:取适量生姜,洗净切成薄片,用米醋浸腌24小时。使用时,每次用3片生姜加适量红糖,以沸水冲泡代茶,经常饮用有止泻效果。

“五更泻”的预防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饮食有规律: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腻为基本原则。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过饥过饱、不暴饮暴食,这样有利于肠道消化吸收平衡,避免因无规律饮食而致肠道功能紊乱。除不吃生冷不洁食物外,还应禁食酒、咖啡、果汁、汽水、辣椒、洋葱、生冷瓜果、油腻性及纤维素含量高的食品,避免诱发或加重腹泻。在日常膳食中可多吃一些温补肾阳的食物,如牛羊肉、狗肉等进行调理,对五更泻的防治大有裨益。

注意保暖:五更泻多发生在秋季。由于老年人自身调节功能下降,在季节变换时期往往一下子不能适应,会出现多种病症,因此,老人要当心着凉,特别是注意腹部及下肢的保暖。

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平常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以强腰壮肾、增强体质,可选用一些适合老人肾虚泄泻的中药腹部保健袋。

猜你喜欢

肾阳命门吴茱萸
肾阳不足的药膳疗法
余光中与吴茱萸
种植良种吴茱萸 荒山喜变聚宝盆
命门不能丢
由“三焦气化”浅议“治下焦如权”之法
吴茱萸治慢性前列腺炎
一点一线一面练太极
OntheapplicationofAntConcinpre—translationofmachine
抓住“命门”练太极
吴茱萸汤治疗肝寒犯胃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土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