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工作者”周予启

2016-12-07万光裕张莎莎

国企管理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建金融中心深圳

文/万光裕 本刊记者 张莎莎

“地下工作者”周予启

文/万光裕 本刊记者 张莎莎

万丈高楼基坑起,关键在于打地基。周予启一次次“上天入地”,挑战最深基坑,擎起摩天大楼,被中国建筑推选为国资委“最美一线工程师”。而他却笑称自己是“地下工作者”。

周予启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 总工程师

周予启,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

从国贸三期到天津津塔再到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这些冲破云霄的破天大楼都是周予启这位“地下工作者”的“大手笔”。历经18年积淀,周予启从项目基层技术员成长为建筑行业岩土专家、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挑战最深基坑

2015年5月,已经做好投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南塔工程标准备的中建一局相关人员,走进了工程甲方平安集团的投标室。此次投标的负责人是周予启,在投标的最后阶段,他沉着准备着答辩内容,“第七章第五节的第三小节,把钢筋混凝土栈桥设计找出来,配上ANSYS软件导出来的图,放在答辩PPT里重点阐述。”在厚达1200多页的标书中他迅速想到了其中一页,作为此次述标的“法宝”,一招制胜,成功中标。

这样的场景6年前他也经历过,那是中建一局参加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北塔基坑工程投标答辩,带队人依然是周予启。

设计高度为660米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北塔项目从建设之初就注定了它的不平凡。按照设计,基坑得一次挖到33.8米深。这样的施工

技术全世界都没人有经验,而更大的挑战是这个超深基坑北侧边缘18米处就是正在运行的深圳地铁1号线,购物公园地铁站的三个风亭更是紧贴基坑边缘。

按照国家规定,基坑施工引起的地铁变形不能超过4毫米。平安中心的桩基础最深处达60多米,由于地处闹市,施工区域狭窄,中建一局作为项目建设者,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

2009年,周予启带领项目组开挖这个“世纪大坑”。护坡桩打下去了,土方开始下降了,大家的心悬了起来。具有独立处罚权的深圳地铁公司以百倍的警惕,天天派人观察地铁轨道和所有构筑物的变化。

11月的一天,地铁公司发现购物公园地铁站C口站厅的地砖被破坏了,马上给项目部送来约谈通知书。约谈那天会上,地铁公司相关负责人质问“谁让你们把站厅的地面砸了,地铁无法正常运营你们负得了责吗?”,处罚书赫然丢到周予启眼前。他从容一笑,向对方解释到,砸地砖是为了给地下岩土注浆,而“注浆”是为了固土,固定基坑边松散的土方,目的是为了保证它不会在侧压增加的情况下移动。他继续说,“当然我们在土的下面还有其他的加固办法,这只是对表土的措施。之后,我们还要把地铁出口厅前地面的地砖全部撬开,做注浆处理,注浆完成后,我们会立即恢复厅前的装饰地面。”

周予启精心准备了几套施工方案与深圳地铁的专家们商议后,首次将“袖筏管注浆”施工工艺引入房建领域,征服了专家论证小组,在基坑与地铁轨道之间筑起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地连墙”。

经监测,深圳地铁1号线变形不到2毫米。2014年,周予启总结的“袖阀管注浆施工”通过了北京市市级工法审定。

2014年12月,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工程顺利封顶。如今,周予启所在的中建一局第三次携手平安集团,在深圳进行着又一个三年征程。

追求永不止步

二十一世纪初,中建一局四公司是施工企业中的佼佼者,从国贸三期到天津津塔再到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这些都是中建一局建成的地标性建筑。而周予启作为这些“明星”项目的主持建造者,早已是建筑业界小有名气的岩土专家。回想18年前,周予启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后,本想从事地质研究却机缘巧合来到中建一局,自此与建筑行业结下不解之缘。

报到之后,周予启被分配到中建一局从事地下工程的专业分公司,跟着钻机一起到京沈高速修路桥。路桥施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白天和工人们一起拉泥浆管子,扛钢筋,晚上就到工地搭的简陋房子里休息。

至今,周予启仍清楚地记得工作之初,与工友们同吃同住,一起拉水泥管的日子。“在施工工地,我们住的是简陋的仓库,即使在七八月,仍会因为夜晚的凉意难以入睡。有时还会从被窝里突然钻出两只蟋蟀。”

刚学会了旋控钻机打桩,为国庆50周年献礼的新项目——红领巾公园桥项目开工,周予启被分到该项目。这一次又是一个新的技术——地连墙施工,勤奋好学的他,闲暇之余总是会主动爬到汽车吊操作室和老司机们聊天,跟钻机手学实操性经验,从中学到很多经验。

磕磕绊绊地往前走着,却也快速地成长着。还在为“没掉进过泥浆里”而感到自豪时,周予启又被安排了一个“开创性”的新活儿:设计一个暂无国家标准的基坑施工方案。周予启拿着配给他的“科学计算器”和自己的土力学书做出了这个新项目的基坑设计方案设计,该设计还被评为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个项目,三种施工方法,三大机械设备,不到两年,周予启就学会了。“一个人如果一直做能力范围之内的事,就永远没有进步。”为此,他又回到做完基坑项目接着做地上结构和装饰装修工程,学习新的技能。

永不止步的周予启,由基层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总工程师。

专注建筑精品

与一味追求建筑高度相比,周予启更看重建筑质量,“想打造建筑业的‘中国质量’,最需要把工程的地基打牢,把埋在地下的基础做好,才能做成良心工程。”

周予启笑称自己是“地下工作者”,但在同行眼中,他是“上天入地”的英雄。万丈高楼基坑起,为了保证大楼稳如泰山,周予启一次次深入到地下勘探、检测。在这个并不太引人注目的行业,他已经坚守了18年。在周予启看来,这个行业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未来建筑业完全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提升建筑技术生产力,实现绿色施工、绿色建筑。

周予启说,过去通过引进国外的技术、装备、施工工法,我国建筑行业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但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能再依赖引进提高劳动生产率,应该在科技创新、科技创效中发挥“工匠精神”,把每一个建筑产品都做成建筑精品。

在周予启心中,“工匠精神”就是要克服浮躁的情绪,通过精雕细琢提升产品质量,追求精益求精。而不是只求短平快,忽略建筑物应该达到的质量需求。

专注于精品的周予启主持建造的建筑工程捧得了多个奖项,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全国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一等奖等,而他本人则被中国建筑推选为国资委“最美一线工程师”。周予启用始终如一的精益求精,诠释着“大国工匠”的品质。

责任编辑/蓝玉才

猜你喜欢

中建金融中心深圳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新年感怀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三角板“牵手”直尺
某金融中心冰蓄冷系统的应用与经济性分析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构建昆明市面向沿边离岸金融中心的探究
中建五局广东公司“十三五”瞄准新目标:打造“三个数一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