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自贸区试验范围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2016-12-07夏先良
文/ 夏先良
扩大自贸区试验范围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文/ 夏先良
近年来世界贸易增长疲软,一些国家和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通过积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与周边国家地区合作互动共赢。近期国务院公布新设立的7省市自由贸易实验区,则是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扩大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
夏先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国际贸易与投资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中美争夺世界经贸规则制定主导权,博弈日益加剧
据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16年全球贸易将仅增长1.7%,全球实际GDP增长2.2%,创下2009年以来最疲弱的一年,预计2017年全球贸易可能也难有明显起色,增长率在1.8%-3.1%之间。
一些国家或地区出现对全球化的警惕情绪,甚至出现反对和质疑声音,迫使政府采取保护主义政策的色彩浓厚起来,世界多边贸易体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个别大国为了维护自身霸权利益,限制或遏制竞争对手,一方面消极对待世界多边贸易谈判,推行保护性贸易政策;另一方面加快TPP、TTIP等区域贸易一体化进程,分裂世界贸易体系,另搞一套贸易体系,试图主导全球贸易规则制定的主导权。
短视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政策和隔阂、矛盾充斥的国际政治体系正在危及世界经济。美国维护自身霸权利益的疯狂赌博正在分裂和隔离开放、一体的世界经济。中国和许多国家都看清了美国这种自私自利行为将对世界经济开放性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在2016年9月4日至5日的G20 杭州峰会上,中国试图努力重构开放、包容、平衡、可持续和强劲增长的世界经济体系,受到多数与会国家和其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广泛支持和赞誉。
不断扩大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中国扩大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是全面练好内功的需要,为中国牵头组建和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打下坚实内部基础。比如中国主导RCEP谈判或者组建“一带一路”联盟,必须要先做好自己的开放准备,更加主动开放,才能够与周边国家进行互动开放、互利合作和对接发展战略,从而有助于提高参与全球经济贸易规则制定博弈的能力。中国正积极推进“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东南亚联盟、阿拉伯联盟及海湾地区、中东欧16+1合作机制的战略对接和互利合作,这些对接和互利合作都要求平等开放或对等开放。
为了推进和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或者共建“一带一路”,我们都需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通过开放试验推进改革开放深化,把自身经济体制建成开放型新体制,才能主动融入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同时,中国要进一步与东南亚联盟开展深度经贸融合的磋商,推动RCEP谈判加快磋商进程,积极取得早期收获,最终形成具有广泛包容性的区域经济合作协议,都需要我们自身首先具备开放条件和参与开放、合作获益的能力。在协议规则制定上要体现中国诉求、中国特色和中国价值,体现更多包容,更少限制,更加自由和平等,不追求高标准、严要求,尽可能少干预或不干预伙伴国内政策,让更多经济落后国家在区域经贸合作中获得实惠。
分批设立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系
党中央、国务院在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3年和在天津、广东、福建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1年后,继续扩大自由贸易试验区,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
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标志着我国自由贸易区试验探索进入新阶段,改革开放呈逐步加快态势。
新设立的7省市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可以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我国东中西部发展严重不平衡,在上海、广东、天津等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较早,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能力较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条件较成熟。在内陆和中西部开放条件不及最发达的沿海一线城市和省份,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沿海地区较低,各省市承受对外开放带来竞争的压力与冲击程度不同,需要分地区试验,逐个判断试验的反应和成效,从而进行有针对性体制改革,决策对外开放的水平。在上海市、天津市、广东省和福建省自由贸易试验区之前实践中出现过一些开放问题,存在一些开放短板,而且在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中列明外商投资准入不享有国民待遇等原则的15个门类、50个条目、122项特别管理措施,未开放的领域还较多,负面清单较长。内陆及中西部地区试验区是否统一采用2015版负面清单,或研制新版统一负面清单,或逐案编制新版负面清单,有待国务院下一步的决策部署。
包括新设立的7省市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内,全国范围内先后设立11个省市自由贸易试验区,全国约三分之一省市区成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在这些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在贸易方面创新贸易监管制度,采取电子口岸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优化“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监管模式,试点“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负面清单制度”、“货物状态分类监管”等举措,提高约40%通关效率,大幅提高贸易便利化;在投资方面试点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行企业设立“一口受理”及对外投资合作“一站式”服务,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便利化程度,初步形成严密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扩大投资领域,提高了投资收益预期,吸引外资和民资积极扩大投资,增加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投资力度,改善经济结构;在创业创新方面,各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推进金融创新,便利投资贸易和创业创新活动,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便利居民消费。这将有力地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开放对体制改革的推进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国民消费便利,增加投资和就业机会,增进国民福祉。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新确定的7省市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均各具独特的区域经济特征,肩负着不同的改革试验的使命,发挥着各自的试验功能:辽宁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代表,国有经济占比较高,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健全,经济结构偏重化工业,同时具有沿边、沿海经济的特征,因此,中央选择辽宁省试验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加快市场取向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结构调整的经验,希望着力打造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新引擎;浙江省是沿海沿江经济、港区经济和新经济的典型代表,中央选定浙江省作为新一轮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为了探索建设舟山自由贸易港区,探索推进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和大宗商品全球物流配送能力建设经验;重庆市、四川省、湖北省与浙江省是分别位于长江经济带的上中下游三个区段上,地理上分别属于东、中、西部地区,重庆市、四川省位于内陆的西部地区,带有内陆、西部和沿江经济特征,中央选择重庆市、四川省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希望探索内陆、西部和沿江经济开放、协调发展的经验,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湖北省要落实中央关于中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的要求,发挥其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示范作用;河南省是中原地区内陆型经济体,而且地理上位于东西南北交通网络的中心,河南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构建服务于“一带一路”开放战略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探索中原地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陕西省是西部地区内陆型经济体,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终点,中央选定陕西省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内陆经济开放,构建“一带一路”开放新格局的体制机制,发挥对西部大开发的示范与带动作用。
编辑/张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