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朗普可能带来的“变化”

2016-12-07刘云中

国企管理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利益变化特朗普

文/刘云中

特朗普可能带来的“变化”

文/刘云中

唐纳德·特朗普赢得了第45任美国总统的选举。正如每次美国总统选举一样,特朗普也是高呼着“需要改变”的口号而当选的,因此,我们也仍然需要对特朗普可能带来的中美经贸关系“变化”有所估计。

刘云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 研究员

特朗普在其竞选过程中,发表了很多的言论,其中不乏难以理解甚至矛盾之处,而且在其竞选团队中还没有看到像样的经济学家担任其经济政策顾问,一旦其重新组织其经济顾问班子,必然蕴含“变化”,但仅就目前的情况看,可以预计的变化主要有:

第一,更加关注美国国内事务,即更多地推行所谓的“孤立主义”。

特朗普多次表示,他要推行以“美国优先”为主旨的运动,停止耗资巨大的军事干预行动,减少对美国直接利益少的行动,同时让其他国家和地区担负更多责任,承担更多的费用开支。“孤立主义”既是美国国力相对减弱的反映,也是其不满情绪的昭示,更主要的是特朗普就任之后面临着更多的国内压力,迫切需要弥合美国国内各个阶层破裂的断层,解决美国社会严重分化的问题。

第二,将减缓奥巴马任上积极推进的美国的国家福利主义化。

奥巴马上任之后,在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方面推行了多种福利主义的做法,主要是成立公立的医疗保险机构为美国公民提供医疗保障,其初衷不能说不好,但是从运行的实际情况看,效率偏低,削弱了私人保险市场,增加了美国的财政负担。国家福利主义一直是民主党所主张,而为共和党所诟病,特朗普曾多次声称要废除奥巴马的医疗法案,这是对近年来美国推行国家福利主义的制约,可以推测特朗普冀望减少国家福利主义的做法,来提高美国社会的活力。

第三,更多地推行有助于提高中低层技能劳动者就业的措施。

特朗普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针对美国精英阶层的胜利,这有很多幻觉的成分,特朗普本人并不是一介平民,而是亿万富翁,认为其与中下层平民有多少联系,未免过于矫情。但是特朗普深谙现在的传播和信息技术毕竟赋予了平民表达其意愿的便利,特朗普就是利用这种技术,以较低成本的方式唤起了平民的自我意识,获得其支持。正所谓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在这种传播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特朗普如果不在一定程度上履行其竞选诺言,推行支持中低层技能劳动者的就业,则必将遭到这种传播和信息技术的戕害,而难以自保。

上述可能发生的这些主要变化将从多个方面影响中美经贸关系,并最终影响到中国的发展。

首先就是对中国的产品出口施压。

特朗普在其葛底斯堡的演讲中,明确提出要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在本国和世贸组织向中国提出贸易争端解决,指责中国存在不公平补贴行为,应立即禁止。特朗普一直有一个观点,认为造成美国中低技能劳动者收入下降、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就是中国、墨西哥这样的贸易大国的产品出口、国际贸易夺走了美国的就业岗位。这种观点在选战过程中,很吸引眼球,有很强的蛊惑性,但却似是而非,特朗普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并非不明白其中道理,但为赢得选战,他需要一个这样的口号,而在其就任之后,为了显示推行有助于提高中低层

技能劳动者就业的措施,这样的口号则会变为对中国的产品出口施压,增加贸易摩擦,例如特朗普宣称如果中国不停止一些“非法”活动,他将使用每一个合法总统的权力来纠正贸易争端,这将大大提高中国产品出口的难度。

其次是对人民币汇率和中国境外投资的影响。

特朗普在其竞选过程中明确提到要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然而特朗普的看法是人民币被低估了,应该升值,而不是目前外汇市场上所表现出来的人民币轻微贬值的趋势,特朗普由何种指标得出人民币被低估的结论无从得知,但以其商人的精明,可能也颇有些道理。此中的关键倒不在于低估还是高估,而是针对一个货币发行国是否对其货币汇率有操纵行为,如果中美经贸关系陷入对于汇率操纵的争议,却是多争无益的局面,既不利于中美之间的贸易,也不利于中美之间的投资。

第三是对中美在应对气候变化及相关经济转型方面的影响。

特朗普表示将取消需支付数十亿美元的联合国气候变化项目,而用这些钱来改善美国的水和环境基础设施,同时还表示将对价值50万亿美元的美国能源生产业(包括页岩、石油、天然气和洁净煤)解除限制,恢复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项目,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了《巴黎协定》,中国是《巴黎协定》的签约国家,也承诺履行协定义务,这也符合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但特朗普所表述的观点将增加全球气候变化项目实施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特朗普表示将大力改善美国基础设施的做法有可能间接推高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而中国在近十多年来一直是大宗商品的净进口国,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将可能恶化中国的贸易条件。

以上这些中美经贸关系可能发生的变化,将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但是也应该看到一些有利的变化和机遇。例如特朗普在其胜选后的演讲中主张增加基建投入以重振制造业,当然应该采用美国制造的商品来提供基础设施,虽然可能较少地采用中国的制成品,但基础设施建设正是中国企业的强项,考虑到美国高昂的劳动力成本,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走出去、到美国承揽业务有较大的优势,特朗普发出的讯号将吸引更多中国企业前往美国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又如特朗普曾宣布要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中国也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的反对者,如果美国不签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该协议将名存实亡,既可以改变中国在亚太地区的贸易关系,也免除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中不合理条款的约束。再如,特朗普的胜选是对现有全球化不满的一种反映,中国所面临的全球化进程将延缓,这虽有其不利影响,但也有利于集聚国内优势,尤其是国内优质的人力资本。

特朗普未来至少有4年的任期,这段时间依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要在建党100周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要求采取综合措施来应对这些变化。

第一是抓紧改革,练好内功。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真正提高综合国力,做到四个自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需要加快投融资、户籍、政府行政审批制度和国有企业等多方面的改革,释放各种经济主体的活力,优化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配置,使得中国的企业、产品和服务更具有国际竞争力。

第二是多方接触,增进了解,协同规则。

无论是所谓的“孤立主义”还是对全球化的收缩,都不可能回到关起国门的状态,都只是少一点所谓的普世价值,更多一些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更为实用主义的状态,在这样的氛围中,增进接触和了解更为重要,中美之间的经济贸易利益是相互的,在接触了解过程中就会寻找到利益共同点。当然,除了政府之间的正式接触、相互调整、协同规则之外,还可以发挥各类企业、民间团体和智库的作用,拓展交流途径,增强交流的效果。

第三是推进多方位的全球化,广泛寻找市场机遇。

经济中的投资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分散风险,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国际交往,国际交往的根基在于利益与实力,而获得国际交往利益的源泉和经济中的投资有相似之处,都需要开阔的视野,做好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测,寻找不同市场的投资机会,因此,在未来国际经贸关系的拓展方面,要“一带一路”的战略框架下,在全球、区域等各个方面广泛交往,寻找利益共同点,寻求多方合作共赢的合作模式,增强中国的国家实力,在这一点上,中国是有优势的,因为中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都很多样化,可以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寻找到市场空间。只要坚定了多方合作、谋求互利共赢的信念,一定可以通过在国际市场上多元化合作,分散国际经济的风险,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一任美国总统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美间的经贸关系,中美间的经贸关系将按照两国的经济实力和各自承担的责任,根据两国间的经济利益而演变,简而言之,经济利益决定经贸关系,商人出身的美国总统最终将会顺应经济利益的需求。

编辑/张佩玉

猜你喜欢

利益变化特朗普
从9到3的变化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这五年的变化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支持G7 公报
特朗普访华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鸟的变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