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款微电车型与10款新能源车的一场“无声”激辩
2016-12-07撰文吴征
撰文/N.E.S 吴征
12款微电车型与10款新能源车的一场“无声”激辩
撰文/N.E.S 吴征
伴随着北京持续多日的雾霾散去,10月19日早上6∶00,在空无一人的北京汽车博物馆内,迎来了一批安静的“客人”——20辆纯电动汽车。在它们之中,即将产生一辆“年度新能源汽车”,以及一辆“年度微型电动车”。
上午9∶00,数位专家评委手持评分表,陆续入场。场内,9辆主流纯电动汽车及12辆微型电动车已排列整齐,准备迎接这场听不见引擎声响的“无声”试驾会。在参选车辆中,除了有腾势战略车型——腾势400公里版本、比亚迪秦EV、北汽新能源EU260等纯电动汽车外,还有由12家微型电动车企业从外地专程运至活动现场的主打车型。企业代表站在自家产品两侧,打开车辆前盖,迎接评委的认真“检阅”。
专家现场为评选车型打分
专家现场试驾微型电动车
这只是“2016年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评选”的评审场景之一,该奖项是由《中国汽车报》、《新能源汽车新闻》杂志和新电途网发起的包含微型电动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年度评选活动。在汽车行业中,大小奖项不胜枚举,但如此认真严谨、公正,颇具特色的评选流程绝不多见。
其实,在这些车辆驶入试驾场地之前,已经被《新能源汽车新闻》的编辑们用专业仪器进行过0-60km/h加速、刹车距离等实际测试。当天,它们还接受了包括中汽中心首席专家黄永和、北京汽车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童立在内的专家评委的评测,评分项目包括外观内饰、舒适度、操控感受等方面。不仅如此,这些车辆还在第二天接受了来自消费者的考验,并由报名的消费者试驾后再提交一份分数,与网上投票的结果一同纳入整个评选体系中。
在车型的评测现场,完成产品创新性、乘坐舒适性等静态项目打分后,专家对于试驾环节更加重视,虽然时间较长,还是坚持依次对在场20辆车进行驾驶,并以真实感受给出驾驶操控性的分数。“不实际驾驶,怎么能打出合理的分数?”专家评委的认真及专业程度远超编辑们的想象。某位参加评选的企业代表称,以往自己参加的奖项评选一般都采取网上投票的方式,而《新能源汽车新闻》这种线上联合线下的审核方式则有效杜绝了暗箱操作等手段,这也使得评选结果颇具含金量。
目前,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达30余万辆,而这一数字有望在年底提升至50万辆。在这之中,私人市场作为主流消费群体贡献最大,与此同时,随着不断发布的新车型续驶里程的增加、产品舒适度的提升,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正逐渐提升。面对市场中数量多达数十种的车型,消费者该如何选择、购车时应考虑哪些参数,又成为一门新的学问。
而“2016年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评选”将专家试驾的环节纳入评分体系,一方面,为了保证评选权威性及严苛程度,另一方面,也通过专家的意见将业内性能出众、技术成熟的新能源车型推荐给市场,为消费者选车、购车提供参考。
专家组评委马童立表示,当下,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仍是安全,这也是评判一款产品时最核心的方面。其次,他还指出,电动汽车的能耗水平以及充电速度,同样是消费者考量车型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说到此,他还表示,“电动汽车的安全碰撞试验,应该按照传统乘用车标准来实行。”
而对于来到试驾现场的微型电动车,沈承鹏表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微电产品的整体水平有较大提升,但仍需在安全方面进一步加强。他还谈道,安全性是电动汽车的必检项目,尤其是电池,电池的安全标准比燃油车的油箱更加严峻,微电车型同样如此。而专家组评委在试驾微电车型时,也严格考量了是否随车配载灭火器、警示牌等工具,作为安全标准的打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