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我国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2016-12-07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近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下简称“中汽学会”)组织上汽集团、江淮汽车、北汽股份、奇瑞汽车、中国汽研、吉林大学等汽车及相关行业30余家单位联合申报的“电动汽车结构轻量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正式列入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新能源汽车”试点专项,并获得5000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中汽学会是成立于1963年的科技社团,推动汽车工业科技进步是其建设宗旨之一。近年来,在协同创新机制探索、产学研项目实施、汽车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经验。“电动汽车结构轻量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轻量化由于可以有效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从而受到全球汽车企业的高度关注。国外近年出现了以全新设计和多种轻量化材料混合应用为特点的新型电动汽车,如宝马汽车公司2013年推出的i3电动汽车应用了大量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特斯拉公司的model s电动汽车则采用了全铝电池框架和非全承载式车身的全新构架。
我国目前在电动汽车结构开发上仍然沿用传统汽车设计理念,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铝合金、镁合金以及高强度钢等轻量化材料的应用方面也明显落后。该项目将以全新架构电动汽车设计,异种材料连接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镁合金、超高强度钢等应用的共性关键技术为研究目标,为我国新一代电动汽车正向设计开发及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的总体目标
该项目将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镁合金、超高强度钢动态性能、典型复杂零部件成形技术、性能评价方法和多材料连接技术等进行深入研究,揭示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与零部件结构不同铺层设计导致的各向异性对零部件性能影响的规律性,建立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钢、铝合金、镁合金连接结构的数学模型及连接性能与疲劳失效的数值分析和评价方法,掌握全新架构电动汽车车体和电池仓框架指标分解、结构优化和性能集成方法,构建全新架构电动汽车结构-材料-性能一体化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和电动汽车整车、典型零部件轻量化评价方法,建立电动汽车轻量化共性技术数据库,制订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标准并实现高强钢与轻合金在两款车型上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一款车型上应用,为新一代全新架构电动汽车结构轻量化正向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与技术基础。
三、项目的研究内容
一是通过一体化设计理论方法及全新架构电动汽车车体仓和底盘车架建模与设计分析研究,建立全新架构电动汽车结构-材料-性能一体化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二是通过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式地板,建立碳纤维复合材料大型车身结构件集成设计及成形与性能评价方法。三是通过开发薄壁压铸铝合金减振器支座、锻造铝合金车轮,突破并掌握复杂薄壁压铸铝合金零部件成形与应用的关键共性技术。四是通过开发耐蚀镁合金锻造车轮、镁合金前端支架,建立耐蚀镁合金汽车零部件设计及成形与评价方法。五是通过开发1.2GPa冷成形车门防撞梁、1.5GPa温成形B柱加强板、1.8GPa热成形B柱加强板,突破并掌握超高强度钢汽车零部件成形与应用的关键共性技术。六是通过研究6种异种材料连接的结构设计、数学模型及静动态性能,建立多材料连接建模分析及疲劳设计与性能评价方法。七是针对全新架构电动汽车结构的不同特点,研究并建立电动汽车整车及车身轻量化的评价方法。八是通过梳理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镁合金和超高强度钢材料的静动态性能数据,制订相关零部件结构设计及成形和性能评价与异种材料连接的技术标准,并建立电动汽车轻量化共性基础数据库。
四、项目的预期效益
项目取得的轻量化材料静动态性能分析、典型零部件成形与异种材料连接等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全新构架电动汽车结构一材料一性能一体化设计关键技术,能够增补国内空白,改变我国当前电动汽车的开发理念。
项目建立的电动汽车轻量化数据库和技术标准,将服务于全行业电动汽车产品的研发;建立的电动汽车轻量化评价体系,能够用于电动汽车轻量化水平的评价;形成的电动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报告,将为政府和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由中汽学会牵头实施,突破的电动汽车轻量化共性关键技术,将首先在本项目参与单位的目标车型上获得应用,之后将在这些企业的其他电动汽车上推广应用,并通过参与项目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在行业中进一步扩大应用,从而实现创新效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