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小学生作文之难
2016-12-06李焕
李焕
摘 要: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尤其体现在学生的写作能力上。而当下小学生作文教学难点颇多:内容相似,假、空、套话连篇,词语贫乏,无真情实感。本文就结合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关键词:积累;储存;衔接;体验
小学生对作文已经普遍存在恐惧心理,每逢作文课,学生们总是如山镇首、双目迷茫。不仅如此,随着教育的改革,对作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就处于被动的学生作文,如今更是步入泥潭。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新课标对语文提出的要求更加适合学生的情况,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工作中又该如何进行创新教育,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使学生易于动笔,快乐作文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厚积才可薄发,引导学生平时积累“源”材料
1.通过阅读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正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主观臆想,空中楼阁”。新课标做出了要求:“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万字,每学生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就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这还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除把课堂还给学生外,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博览群书,做好阅读笔记,吸收语言精华。让他们从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途径。
2.通过写日记储存素材
一切创作的素材都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人物、事件、景物等等一切都可以成为学生笔下的话题,但生活又是瞬息万变的,闪光的素材要捕捉,否则就会失之交臂,自己还茫然不觉。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坚持课外练笔,每周四篇日记,定期交收,及时反馈信息,将好的日记进行全班交流。这样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学生就会养成观察的好习惯。观察对作文而言是智慧能力的重要来源。平时,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看各种各样的事物。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中,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下来。如观察大自然的草木盛枯,日出日落,河流沃野、瓜果梨桃等等,并尽可能让学生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有一天遇到一场雾霾,整个校园灰茫茫的一片,远处的东西全都看不清楚。我就领着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去进行观察、体会。让学生先站在室内观察,然后走进雾霾中体会。上课了,学生仍不时地谈论着,滔滔不绝地发表演说,争先恐后地叙述他们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不适。这种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头头是道的说话训练已在无形中达到了水到渠成的功效,然后,我就让学生把刚才所说的话整理一下写下来,结果一篇精彩的小作文诞生了。总之,要培养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二、深挖课程资源,衔接教学与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掘教学资源,让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语文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教师积极的诱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又可以让孩子们在亲情体验中学习交流,懂得关心和爱,从而积累活生生的写作素材,写出能触动人心灵的作文来。这样的活动作业能给孩子们带来成功的体验,更能让孩子们在爱的交流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1.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
学生学会了阅读,也就学会了习作。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力求把文章的写作同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相结合,让学生从中有所借鉴,然后有意识地用于他们的习作实践。
2.培养学生的活动体验
比如精心地组织了一次跳绳比赛后,布置学生写片段作文,然后来一个“跳绳比赛精彩回放”,让“热心观众”、“啦啦队”和“主力队员”从不同角度进行展示,多方位立体地再现了拔河赛的动人情景。教师择机点评,进行鼓励和写作指导。学生一般都能在课堂上很短的时间内写出几百字的精美作文,写出了自己的独特人生感悟,写出了童真童趣。
3.有效整合多种课程
在发掘题材的过程中,将作文教学和劳动课、实验课等多学科进行了整合,精选了教材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利于学生动手操作的有关内容,让他们自己阅读,理清步骤,在家长的指导督促下实际操作,再将其随笔,互相交流、评点。学生非常感兴趣,这样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劳动观念,又增加了生活体验,积累了写作素材,可谓一举多得。
4.多种评价相结合,激励学生
以往,对学生作文采用的是等级评比,效果并不好,因此,我尝试采取自评、小组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方式,作文态度和作文水平综合考虑。以激励为主,动态评价,有进步可以追加星星。这种民主评价的方法深受学生的欢迎。
5.引导学生掌握多种方法
因为文章并非生活的全部,而是饱含着激情的那部分,应让学生在深入熟悉生活的基础上,依据自身的体验感悟选材谋篇。学生一旦养成了想好再写的习惯,动笔行文便达到一种“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三、用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
写作的快乐源于对作文发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多数情况下取决于教师,学生需要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教师、家长引导、培养、启发,源头往往得益于教师的鼓励。每一次成功的体验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些不爱学习或严重厌学的孩子,肯定是没有或者很少体验过成功快乐的。没有快乐的体验,就失去了对学习过程的期待,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地创造机会和条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可以给学生提供发表作文、参与比赛、沟通交流的机会,给他们提供获得情感体验的机会,使他们参与活动,感受成功,享受与人交流和合作的乐趣,从而体会到作文是人生存发展的一种需要,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一种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主动习作的习惯,实现学习观念上的根本转变,使他们增强自信,喜欢作文,乐于起笔,经过多次实践活动和写作交流,同学们就会获得写作成功的快乐,提高对作文的兴趣,从而消除对作文的畏惧情绪。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项重要而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教学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实践、创新,时刻反思自己作文教学的得失,总结经验,摈弃失误,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寻找学生的作文新途径,促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就能克服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情绪,作出一篇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