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设计伦理实践的内在路径探析
2016-12-06王以梁秦雷雷
王以梁+秦雷雷
[摘要]技术并非外在于人类社会,而是与人类社会协同进化的,因此创造技术的设计过程并不单纯是追求对自然的理性控制和实现技术的功能效率,人类的价值理念也应该内化于技术设计成果之中,即技术设计并非单纯的理性实践,也是伦理实践。然而,技术伦理实践的外在进路关注的是技术应用以及应用技术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解决方案是从技术外部的社会文化层面着眼,期望对技术的社会后果进行批判的考察并予以规范,这样的方案因其外在性而缺乏有效性。技术伦理需要走出这种外在进路,走出单纯的学科化的倾向,通过建构性技术评估和道德化设计等内在进路,真正实现技术设计的伦理介入。
[关键词]技术设计 伦理实践 建构性评估 内在路径 伦理介入
国际技术哲学学会创始人之一的杜尔宾教授认为技术哲学需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是阐明技术社会的合理样子,因此,从技术哲学的角度考察技术设计,其伦理道德属性不能被忽视,需要从伦理学的维度分析技术设计,对其进行规范性评价。也就是说,技术哲学并不仅是对技术进行抽象的哲学反思,伦理实践也是技术实践的维度之一。从人文视角对技术进行的批判性定位中包含了一个共同的理论前提——现代社会中的技术对社会的冲击可归结为技术对社会伦理关系的冲击。技术设计效率理性之外的人类目的、它所蕴含的意义及所需要承担的伦理责任应成为关注的重点,技术设计要遵循什么样的价值规范,人类怎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技术活动成为人类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伦理介入技术设计的必要性
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使对技术设计的哲学分析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经验转向要求在明确技术的本质、价值和发展之前,对技术设计过程进行深入的洞察和充分的经验描述。可以看出,这一要求将对技术设计进行整体和抽象的研究转向考察具体的技术设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即考察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技术设计的出现,技术设计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它该如何进行等问题。显然,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是历史的,也是具体的和实践的,它超越了传统哲学纯粹从概念上构建和解释技术的本质。“现代技术既不是人类的奴隶,也不是不可变异的铁笼,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框架,其间存在着种种矛盾,并且是可以改变的。”创造技术的设计过程并不单纯是追求对自然的理性控制和实现技术的功能效率,人类的价值理念通过设计过程内化于技术设计成果之中,直接影响技术使用的效果。因此,技术与人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外在的,而是一体的,技术既不是外在于人类而又无法逃离的“天命”,也不是与人类无涉的“工具”,更不是仅仅具有绝对效率的“方法总体”,而是与人类、与社会协同进化的。“我们在从事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与发展或运用传统技术之前,必须反思我们的目的和价值,必须有效地控制技术。”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张扬技术设计的伦理维度。
二、外在进路的技术伦理实践缺乏有效性
传统技术伦理主要沿着两条路径研究技术的伦理维度:其一,应用伦理学对技术问题的关注,将伦理学的概念框架和基本原理用于具体的技术案例分析,从学理的角度对其中所包含的伦理问题进行反思;其二,传统技术哲学的外在进路,将技术看作一个整体,从人文主义的视角出发,期望运用相应的伦理原则规范约束技术应用所造成的影响。基于这两条路径形成的传统技术伦理学在内容上也形成了两个维度:一是以技术工作者为对象,将伦理原则纳入技术工作者的职业活动中,构成“职业伦理学”,关注技术工作者“个体对于职业守则中伦理要求的理解和承诺,往往是用案例教学或情境教学‘训练学生,使其能够按照既定伦理原则与道德规范解决工程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二是运用伦理原则解释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使用所造成的伦理困境,如针对网络信息技术大规模应用所形成的网络伦理,建立在基因和医疗技术基础上的生命伦理等。显然,这是将技术与伦理分立的二元进路,将伦理原则看作在技术之外的要求使得传统技术伦理缺乏实践的有效性,并不能实现其目的,面临着被孤立和边缘化的危险。
传统技术伦理并不关注技术的形成过程,也不关注技术的形成、发展机制,关注的仅是技术的社会应用所造成的对传统观念的冲击,并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这种冲击进行规范和批判。但是这种批判和规范局限于从抽象的社会文化角度对伦理原则做“高级”的探讨,并不能提出具体的行为规范,大多数使用的是“众所周知”这类的套话,不能在实践中发挥实际作用,因为在实践中出现得更多的并不是伦理原则与技术活动之间的冲突,而是伦理原则之间的对抗与冲突。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外在进路对现实问题的回应依然停留在学科划分的体系之内,学者们“谈论”更多的是应用伦理学,而非真正地“应用”伦理学。这种学科化研究的“向心力”使得学者们走出书斋关注外部世界的目的只在于了解足够的现实问题,以将这些问题带回到专业领域的哲学探讨当中,在学术群体内部进行交流。因此,这种学科化研究范式缺乏实践维度,无法应对新技术条件下涌现出的各种伦理问题和突发状况。
现代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性变革使囿于学科化发展模式的外在进路更加无法适应当前研究的需要。“应当超越工程技术伦理学中的外在主义观察,致力于以内在主义的进路对技术发展进行经验性考察,考虑设计过程的动态性并探讨该语境下产生的伦理问题。”一方面,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技术后果的预测和控制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科林格里奇困境。对此,外在进路不仅无法将理论分析框架与现实问题对应起来,而且后思式的伦理研究很难在实践中发挥对技术开发应用的规范性影响。另一方面,现代技术在设计阶段体现出的价值诉求使技术的设计情境成为开展伦理研究的实践领域。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发现,技术物并不只是存在于某一情境中,它由设计情境转向使用情境,二者共同构成技术物的现实存在场域,同时,技术物还被置于大的技术——社会系统中,这就要求技术伦理深入到技术内部,延伸到技术设计的情境中,使技术伦理的规范和批判不再是事后的补救,而是应该在技术设计的过程中去积极地建构。技术的设计情境可以看作是交叉学科及跨学科实践的集合,它不仅指学术群体内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更指最广泛意义上的与非学术群体——决策者、公众、公共或私营部门的交叉与合作,从而使得技术物成为汇聚不同利益群体价值诉求的集合。经验转向的描述性旨趣在于准确阐明技术设计的过程所涉及的诸多利益相关者,进而使技术物通过设计过程负载起利益相关者的诸多价值。
在技术物的设计情境、使用情境及整个技术社会系统当中,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设计者、使用者、技术政策制定者、公私营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因而,技术物的设计过程涵盖了两个层面的交叉活动。对于学术群体内部的学科交叉而言,技术物的设计过程涉及了技术专家与伦理学家之间研究范式,语言、信念的沟通与整合问题,此时的伦理学家承担着辅助性角色,利用概念分析、方法论支撑等方式帮助来自不同学科的参与者澄清问题背后隐藏的前提假定或价值立场;而对于在更广泛意义上的与非学术群体的交叉与合作,伦理学家所开展的实践是沟通学术一公众分界的基本方法,试图通过在技术设计与其他社会领域之间建立联系,将技术伦理学的视野整合到现实问题的改善和解决之中。因而,在技术设计的实践情境中,技术伦理学家主要以技术物设计及使用当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运用伦理学的视野分析其中蕴含的未被发觉的问题,澄清概念,提供分析框架,为设计者改善技术设计方案以及为各方利益相关者达成一致提供理论支撑。
三、伦理介入技术设计实践的内在路径
如上所述,在技术的设计阶段进行伦理介入,旨在将技术物在不同情境下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考虑进去,并以影响技术设计方案的方式实现或者改善技术物的伦理维度。以介入的程度为标准,伦理介入技术设计的类型可以划分为两种:一是建构性技术评估,即在设计阶段就对方案进行评估,其中的“建构性”旨在表明这种评估对技术设计发生的作用是建构性的;二是道德化设计,即在设计阶段将某些必要的伦理要求赋予技术功能,实现技术物的道德化,在使用过程中发挥其道德调解作用。
(一)建构性技术评估
建构性技术评估与当下的预警性评估不同,预警性评估的重点是要预测技术可能的后果,建构性技术评估则是在设计开发过程中评估各种因素对技术的作用和影响。建构性技术评估认为技术进步以进化的方式进行,受社会环境中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现有的技术基础、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法规以及社会文化氛围等。建构性技术评估就是要把握对技术产生作用的不同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还有就是它们是如何制约技术发展的,对这些问题的澄清有助于明确技术的演进路径。同时,建构性技术评估受技术的社会建构论的影响,关注不同社会群体、价值观念对技术的构建作用。社会对技术的建构作用是在技术与社会交织而成的“无缝网”中持续进行的,因此,对技术的评估不仅要关注其动态过程,更应该扩展技术设计的程序,以支持更多的社会环境因素能够持续参与到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实现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
可见,建构性技术评估关注的重点是参与到设计过程的相关社会因素,因而影响设计过程的主体是多元的,也就是说,参与技术设计的主体不仅包括技术工作者,而且包括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当然,依据在技术设计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可以将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区分为三种类型的行动者:一是与技术设计直接联系的行动者,即技术行动者,如设计者、开发企业等;二是技术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即社会行动者,如直接使用相应技术物的个人和组织,通过对技术物的实际使用对设计进行反馈,以此对技术设计施加社会影响;三是技术行动者与社会行动者之间的沟通者,即元层面的行动者,如技术评估机构等组织,他们通过建立某种协商机制和平台,不仅要确保技术行动者和社会行动者都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价值诉求,更要保证他们之间的价值协商结果体现于技术设计的成果中,以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关切。
鉴于不同类型主体对技术有着不同的价值诉求,因为一般情况下,技术行动者主要关注的是技术物的功能性和先进性,认为功能越强、技术越先进就越好;而社会行动者虽然也会关注技术物的功能和先进性,但这并不是重点,社会行动者关注的重点是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观念,以及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元层面的行动者的主要职责是沟通和协调,所采取的价值立场更多表现为全面、折中和妥协。可见,不同类型主体的不同价值诉求会在建构性技术评估的实际操作中引发价值冲突。面对这样的价值冲突,建构性技术评估要想实现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避免使技术发展沦为唯权力或私人利益马首是瞻,关键就在于发挥元层面行动者的沟通作用,协调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扩展技术设计决策中的民主性。这就要求伦理学家将自己放在元层面的行动者之中,发挥专业特长,与其他元层面行动者一起构建起某种机制或者平台,既能保证不同利益相关者表达其价值诉求,也能搭建展开充分对话的平台,以实现不同价值诉求之间的转译,并随时澄清误解、消除信息不对称等障碍。伦理学家的主要职责一方面是将社会行动者的价值诉求转译为设计情境下的具体体现,让技术行动者明白;另一方面将技术设计的相关背景融入个人的道德生活体验,帮助社会行动者为接纳新技术物并与之进行有效对话做准备。
(二)道德化设计
建构性技术评估所关注的重点是沟通和协调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冲突。与此不同,道德化设计是指直接将特定的伦理规范写入技术物,并成为其功能的一部分.使其在使用情境中能够发挥道德调解功能。对技术道德化的探讨最早是由拉图尔脚本理论中的“授权”概念开启的:如何通过对技术人工物的“授权”,使其对使用者的行为发挥道德规范作用。这种“授权”具体体现为道德规范的“写入”过程,即通过将具体的道德规范作为行动脚本设计到技术物当中而实现技术物的道德化。阿赫特胡斯受这一理论的启发,提出了“物化伦理”的概念和“技术道德化”的明确诉求。在《器具的道德化》一文中阿赫特胡斯指出不仅要实现人自身的道德化,还要使人们所处的物质环境同样实现道德化。例如.在浴室节水的问题上,除了凭借洗浴者自身的节水意识和自觉性等外在因素之外,还可以寻求某些内在路径,如采用具有节水功能的淋浴喷头一——将节水的任务交给浴室的相关设施;为了避免地铁逃票行为,一贯的措施是对乘客进行外在的教育,然而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显然是完善地铁入口的基础设施——设立自动回转门以确保乘客只有凭票才能进站乘车。维贝克沿着这一方向继续深入,在《技术道德化:物道德的理解与设计》一书中提出了系统的技术道德化理论体系。维贝克不仅阐释了技术道德化的理论根据,即技术物能够在行动和知觉两个层面对使用者产生道德影响,还介绍了技术道德化的实现路径,包括技术物道德调解作用的预测、评估以及整合性设计。
在伦理介入技术设计的内在路径当中,技术伦理学家与技术工作者共同构成了设计共同体,参与技术设计方案的形成及完善。这种技术的道德化存在两个实践难点:一是有效性问题,也就是说,在设计情境中被纳入技术物的特定伦理要求能否有效地在使用情境中发挥其道德调解功能,这个问题是存疑的;二是民主性问题,即一旦技术物中被纳入了特定的道德规范,而道德规范的纳入是由技术工作者实现的,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获得了干涉他人的权力,这种权力的获得是否合法也是存疑的。如何解决这两个实践难点,技术的道德化设计还需要进一步深入。针对有效性问题中不同情境之间的错位和转译,只能尽力将使用情境中的多种价值诉求转译为设计情境中的价值目标,以便技术工作者能够理解和采纳。针对民主性问题,需要将技术设计的过程打开,纳入更多的主体,使得被纳入技术物的道德规范不只是来自于技术工作者,而且来自于所有利益相关者,保证技术的道德化设计是以民主的方式展开的。
四、价值敏感性设计:
技术设计伦理实践内在路径的案例分析
“价值敏感性设计”是要将人类的某些价值理念贯穿于设计过程,使得技术物在实现其效用功能的同时,实现它的价值导向功能,比如美好生活、人类整体的福祉、社会的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对价值敏感性设计而言,技术物的这种价值导向功能的重要性甚至超越了其效用功能,成为最重要的关注点。价值敏感性设计在当前主要应用于信息及计算机系统设计,这一设计领域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参与其中的设计者不仅仅是计算机科学和数学这些直接相关的技术工作者,而且包括政治学、伦理学等其他看似非直接相关领域的社会工作者,甚至还包括独立视频艺术家等非学术群体。设计的过程中,不同学科的工作者从各自的专业背景出发,阐述各自的价值诉求,同样,非学术群体也会表达其价值诉求,并在共同的平台上展开合作与对话,以期在技术物的价值导向上达成某种妥协。
价值敏感性设计的设计方法被称作“三重方法论”,包括概念研究、经验研究与技术研究,通过这三个环节的反复迭代运用,最终将期望的价值诉求纳入技术物之中。而技术伦理学家的介入也贯穿这三个环节始终。概念研究是指在理论层面上分析所要纳入的伦理价值,阐明这些具体的价值诉求“如何在制度安排、基础架构、人工物及系统中能够被成功地予以贯彻和表达,从而能够在现实世界中引起积极的道德变化”。在这一阶段,伦理学家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利益相关者,并明确表达他们的价值诉求,然后阐释不同类型伦理诉求的道德意义,为了保证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之间能够有效对话,还需要建立起一个共同的语词系统。经验研究首先是为概念研究中所涉及的价值诉求寻找经验支持,因此需要关注技术物未来所处的人类语境,这种对价值实现语境的关注所获得的认知和数据也会反馈给具体设计者,如对利益相关者如何理解这种价值进行分析、对技术工作者的设计意图与使用者的实际应用之间的差异,以及差异的表现方式等进行探讨。技术设计还需要进一步关注技术物在不同使用情境下的价值适用性,“通过研究具体的技术设计细节与因素,从而能够在具体的技术设计语境下促进或者阻碍既定的价值”。这种技术层面的研究不仅要关注现存技术物已经形成的价值影响,在设计环节也要采取积极的态度,使得设计成果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支持事先所要肯定的价值理念。
目前,价值敏感性设计在某些领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如要实现网络浏览器应用过程中的“知情同意”,就需要采用这一设计方式。首先,在概念层面,技术伦理学家对“知情同意”这一概念中的“知情”与“同意”要素分别进行意义阐释,“知情”中包含着所需信息的“公开”、对相关信息的确切理解,而“同意”则涉及进行知情同意的“能力”,包括接受或拒绝双向选择的公平“协议”以及行为不受强迫的“自愿”。其次,在概念分析之后,技术专家以Netscape Navigator及Internet Explore两种软件为例,在技术研究层面分析了现存浏览器对“知情同意”原则的实现或阻碍。他们发现这两种浏览器的某些cookie技术对实现“知情同意”有所帮助,例如“增加了cookies的可视度,增加了接受或拒绝cookie的选项,增加了了解cookie内容的入口”等,但也存在着一些妨碍因素,例如浏览器在所公开的cookies信息中回避了涉及用户利益的关键问题、浏览器不提醒用户所浏览网站试图保存cookie的行为等。对此,技术专家对Mozilla浏览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开发了浏览器的内置管理工具Cookie-Watcher,以协助用户对cookie信息进行及时了解和实时管理。随后,设计共同体面向非学术群体通过经验研究对技术的重新设计进行了考察,以确保设计意图与使用实践之间的协调一致。经验层面的分析可以被看作是这种三重方法论进行迭代运用的重复机制,它一方面探讨概念层面提出的伦理价值如何在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达成协商,另一方面对技术的重新设计进行用户反馈,以保证设计意图的顺利实现。
结论
近年来,技术伦理领域对实践维度越来越重视,这主要是由于技术哲学经验转向与伦理转向的结合要求技术伦理在现实问题的分析当中恢复其规范性维度。为此,技术伦理学家要承担社会责任,就必须突破学科化发展的模式,走出书斋,面向实际问题进行研究,采用交叉学科的模式,在具体的项目层面上与其他学术专家、非学术群体开展合作。
在伦理学家介入具体的技术设计过程时,切忌因先在的理论分析框架或价值观限定了问题的界定和利益相关者价值诉求的表达,不管是在建构性技术评估还是在技术伦理设计中,技术伦理学家要注意在辅助者身份和参与者身份之间找到平衡,真正实现技术设计的伦理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