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与评论的互动互补
2016-12-06杨晓敏
杨晓敏
高军生活在沂蒙山区的沂南境内,故乡是革命老区,发生过闻名中外的孟良崮战役及九子峰战斗等,这里留下了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先烈战斗的足迹,涌现出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据高军自己讲,他在孩提时,曾多次在流萤飞舞的夏秋之夜,和大家伙儿围坐在一退休老人的场院里,听他讲那引人入胜的故事。有次听到老人讲了一段小马的故事后,感到意犹未尽,回家后显得焦虑不安。父亲问他怎么了,他说想知道那件事以后怎么样了。父亲笑笑,踩着凳子从屋墙处拿下了4本书:《儿女风尘记》、《新儿女英雄传》、《苦菜花》、《战斗的青春》,说答案都在书本上写着。他如获至宝,竟磕磕绊绊地读了起来。原来小马的故事就出自张孟良的小说《儿女风尘记》一书。从此他便到处找小说读,甚至边读边胡思乱想,将来也要写这样的书。
1996年,高军的第一篇小小说《神药》寄给了一家报纸得以发表,《小小说选刊》随即选载。此后一发而不可收,至今他出版了小小说集《紫桑葚》、《一辈子也不说》、《红唇印》和文学评论集《小小说内外》、《山东小小说作家研究》、《对话或漫游》《在纸上的诗意游走》等十五本著作。作品入选了《中国新文学大系》、《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小小说300篇》等权威选本,小小说《紫桑葚》收入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通用小学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在全国十多个省区广泛使用。
《紫桑葚》是高军的小小说代表作。这个战争故事没有硝烟弥漫、刀光剑影两军搏杀的残酷场景,而是“闹中取静”,从战事中的一间空空的农舍里编织出一个片断。农舍的主人为了躲避战乱一时弃家而去。部队行军至此,把农舍做了临时指挥所,指挥官在农舍中意外发现了一个大秫秸箔箩,箔箩里面养着已长到一寸左右的蚕宝宝。于是指挥官的目光聚焦在了蚕宝宝身上——很显然这是即将吐丝的蚕宝宝。它应该是农户一家生活生存的维系和希望。
“回到正房的指挥所,他问了一下25、26、27师所在的具体位置,命令道:‘不许从任何人手下漏掉一个敌人!”
“他严肃地看了他俩一眼:我命令你俩,马上去给我采一筐桑树叶子来,要干净,要肥实。”
这是两条截然不同的命令。指挥官在果断下达歼敌命令的同时,一而再地命令警卫员去寻找桑叶,找回桑叶又亲自喂蚕宝宝,并将桑叶枝上的紫桑葚留给了农户家的孩子。通篇阅读,残酷战争中的一刻温暖柔情和指挥官的人文情怀形象悄然树立。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犹如神来之笔的细节,闪烁着人性之美,体现着作者的审美情感,其实也暗喻了人心向背和战争胜负。
《水》的故事颇有意思。两军对垒的战斗间隙中,一个国民党士兵不耐干渴,提着水桶去泉子取水。这个士兵明知泉子早已被我军控制在有效射程之内,他却没带任何武器,而且显得很无所谓,渴极了的他竟摆出一副被打死就拉倒的姿态。生命与水,在特定环境里,一瞬间变得如此凡俗而纯粹。解放军持枪打桶不打人,其仁智得以升华,敌兵幡然醒悟,主动带路招降同伙投诚。这篇作品的构思提纲挈领,立意高远,有举重若轻之效。
高军的众多小小说作品,主要分为战争题材系列、传奇人物系列、阳都系列、教育题材系列等,涉及题材宽泛,皆有可圈可点之作。
山东是孔孟之乡,数以百名计的小小说写作者各领风骚,修祥明、宗利华、魏永贵、刘黎莹、邢庆杰、周海亮、高军、聂兰峰、宋以柱等都是代表性人物。仅如沂南的一个区域内,就活跃着一支小小说写作群。这与高军的示范带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高军不仅是一个作家,还是一个颇有建树的评论家。
高军认为,30年来,作为民间性的小小说创作,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小小说作品和独具特色的标志性小小说作家,小小说事业有了举世瞩目的繁荣发展。但也不可否认,小小说业界也一直呈现着参差不齐、泥沙俱下的杂芜现象。小小说也是小说,要坚持小说元素的不可缺失性。小小说篇幅短小,要努力锻造个性的语言,营构曲折的故事,选择独特的细节,塑造鲜明的人物。小说的核心是人物,小说家的根本任务是写出生动活泼、个性鲜明的人物,其它一切都是围绕人物来运转和展开的。细节是塑造人物最有力的构件,缺少独特精彩细节,人物就很难有骨有肉地站立起来。
小小说写作者不能把自己降格为一个仅仅会讲故事的人,满足于完成了一个小纪实、小幽默、小寓言等,写出的作品不能只见小趣味不见大思想,只见物不见人。要提升小小说的艺术品位,对现实进行冒险的想象,要由平庸的叙事过渡到精妙的叙事,要用文字的力量激活人们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高军对小小说的大众文化意义和产业化意义,也有自己的深度见解。可以说,这种集小小说创作与小小说评论于一身的人,在文学的道路上,一定会走得坚实而长远。
(篇幅关系,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