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与PPP关联性:跨国面板数据研究
2016-12-06陈梦根胡雪梅
陈梦根,胡雪梅
CPI与PPP关联性:跨国面板数据研究
陈梦根,胡雪梅
理论上,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购买力平价(PPP)都属于价格测度指标。居民消费支出调查在全球国际比较项目(ICP)项目调查范围内的占比高达70%以上,构成ICP规格品目录的主体部分,而ICP在消费品调查上与CPI有很高比例的重叠性。同时,CPI和PPP指标编制方法类似,统计原理、数据调查和编制过程等非常接近。通过对世界范围内178个经济体2000—2013年的样本研究表明,CPI与PPP呈显著正相关,二者存在密切的长期关联性,短期内CPI可能会使PPP偏离均衡状态,但误差修正机制的存在使这种偏离逐渐向均衡状态回归。同时,PPP对CPI存在价格传递效应,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这种效应都与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有关。CPI和PPP之间紧密的内在关联性为CPI统计和ICP项目的整合提供了有力支持。
消费者价格指数;购买力平价;关联性;面板协整分析;面板误差修正模型
当前,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等于1968年倡导实施的国际比较项目(ICP)已成为一项最大的全球性统计合作活动。该项目旨在测算一国或地区的货币购买力平价(PPP),即比较国单位货币与基准国(如美国)货币之间的购买力平价,以此作为货币折算系数,用于各国实际经济规模与结构的比较分析。①World Bank, Measuring the Real Size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 Framework, Methodology, and Result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 (ICP), Washington, D. C., 2012, pp.3-5.全球ICP项目自创建以来先后实施八轮,早期我国一直对ICP项目持不参与姿态,1993年我国有部分地区参与ICP项目,2011年首次全面参加最新一轮ICP项目。随着ICP理论方法不断走向成熟规范,该项目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从影响上看,ICP项目成果在经济社会管理决策中应用日益广泛,除经济规模与结构比较外,还包括人均收入、生活水平与综合国力比较,以及反倾销和减贫政策制定等诸多领域。从覆盖范围上看,参与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多,已由1970年首轮的8个国家迅速增至2011年第八轮的199个经济体。
ICP项目采用不同经济体中购买一篮子同质等量商品的支出之比来测度购买力平价,要求各参加国收集155项GDP基本支出分类下若干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数据,划分为七种主要类型:居民消费支出、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消费支出、政府为居民服务的消费支出、政府公共消费支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变化及贵重物品获得减处置、净出口。其中,居民消费支出项目共计110项,占比高达70.97%,可见ICP项目和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统计存在密切联系。理论上,CPI也是采用一篮子消费品价格之比来反映一国或地区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PPP反映两个对比国货币对于一篮子货物和服务的购买能力之比,即两种货币购买相同产品时的价格之比。本质上看,CPI和PPP都是价格测度指标,前者是时间价格指数(Time price index),后者是空间价格指数(Spatial price index),均属于价格指数的范畴。由此,许多学者提出应该整合CPI统计与ICP项目,以节约统计资源,提高CPI和PPP的数据质量。*D. S. Prasada Rao, “Integration of CPI and PPP: Methodological Issues, Feasibility and Recommendations,” Joint World Bank-OECD Seminar on PPP, Washington, D. C., January 2001, pp.1-26; L. Biggeri and T. Laureti, “Are Integration and Comparison Between CPIs and PPPs Feasible?” in L. Biggeri and G. Ferrari, eds., Price Indexes in Time and Space: Methods and Practice, Berlin Heidelberg: Physica-Verlag, A Springer Company, 2010, pp.3-24.
理论上,CPI衡量的是一揽子货物和服务在一国或地区的实际交易价格随时间的涨跌情况。PPP是为比较一揽子标准的货物和服务在各国或地区的平均价格而设计,作为货币折算系数可将以本币标价的商品价格折算成以一种基准货币(如美元)标示的“真实价格”。*World Bank, Global 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 and Real Expenditures: 2005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 Washington, D. C., 2008, pp.3-9.目前,Rao、孙振、Biggeri和Laureti等学者从理论基础、调查范围和体系、数据关系等角度对PPP与CPI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二者既有差别又有内在联系。*Rao, “Integration of CPI and PPP,” pp.1-26; 孙振:《对CPI与PPP进行有效整合》,《中国统计》2005年第9期; Biggeri and Laureti, “Are Integration and Comparison Between CPIs and PPPs Feasible?” pp.3-24。Munnsad提出,从价格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角度考虑将ICP与CPI相结合,能够增强一国统计能力建设,改进ICP所用价格数据和经济核算数据的质量。*Kantilal Munnsad, “ICP Africa 2005: Integration of ICP with Country CPI's and National Accounts,” The African Statistical Journal, Vol.5, November 2007, pp.105-116.Nsowah-Nuamah和Afram收集了加纳ICP与CPI匹配的149种规格品及93种与ICP不匹配的CPI规格品月度价格资料,计算二者整合后的通胀率,并与官方公布的通胀率(即CPI)比较后发现,长期来看两种方法计算的年均通胀率可能相同。*Nicholas N.N. Nsowah-Nuamah and E. Asuo Afram, “Can We Collect Prices on the ICP Products and Integrate with CPI Prices to Compute Infl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Conference Jointly Organized by UNECE and ILO, Geneva, May 7-9, 2008.余芳东在分析金砖国家价格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时亦发现,CPI是PLI(PPP与汇率之比)与PPP的正向影响因素。*余芳东:《金砖国家价格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比较研究——基于世界银行2011年国际比较项目结果的分析》,《调研世界》2015年第7期。Rawlins分析了与南非有贸易往来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五个发达国家的汇率与CPI之间的关系,发现南非与其他各国的PPP会受到国内外物价的影响。*G. Rawlins, “Inflation and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in South Africa,” 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and Economics, Vol.15, No.3, 2013, pp.11-18.Yahaya考察了长期购买力平价理论在非洲各国的有效性,证实国内价格水平对PPP具有决定性作用。*Auwal Yahaya, “Panel Unit Root and Cointegration Test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A Study of Selected African Countries,”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Othman Yeop Abdullah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Utara Malaysia, 2015, pp.31-55.总的来看,现有研究多从统计思想和理论方法上探讨ICP和CPI关系及二者整合问题,从实证角度研究的文献很少。本文选取全球178个经济体为样本,对CPI与PPP数据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改进价格统计和推动ICP与CPI整合提供理论支持。
一、理论基础
广义而言,PPP与CPI都属于价格统计的范畴。CPI测度的是特定篮子货物和服务的相对价格,而PPP测度的是不同货币的相对价格。ICP中价格和数量本身没有时间属性,而CPI作为时间序列指标,其价格观测就是时间的自然排序。若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价格水平在不同时点的差异,PPP是先空间对比再时间对比,而CPI是先时间对比再空间对比。
ICP与CPI在代表规格品清单上有着高度的匹配性,根据2011年最新一轮ICP项目文件,155项GDP基本支出分类中含有居民消费支出调查110项,占比高达70.97%,构成ICP项目价格调查的主体。*World Bank, Measuring the Real Size of the World Economy, p.25.从分类标准上看,ICP依据《按目的划分的个人消费分类》(COICOP),将居民消费品分为13大类,*ICP项目按COICOP对居民消费品进行分类,除此之外,还包括居民境外净购买项。43中类,90小类,110项基本分类,约1117种代表规格品。反观CPI,以中国为例,CPI消费支出调查分类标准从2012年开始进行改革试点,统一原有的城镇住户调查和农村住户调查,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住户调查消费支出分类。CPI新调查制度仍将居民消费支出分为8大类,仅在基本分类上做了增减变化。
表1 ICP中居民消费分类与CPI支出分类匹配结果分析
注:1.本表依据《中国2011年国际比较项目(ICP)调查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国际比较项目实用手册(修订版)》(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2010)和《2011年轮国际比较项目主要课题报告汇编》(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2015)整理而成;2.除“合计”和“编号”外,表中数字表示相应类别中ICP与CPI原始数据匹配或不匹配的基本分类数,括号内数字表示每一居民消费大类包括的基本分类数。
如表1所示,一体化住户调查消费支出分类与ICP基本分类之间存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等情况。*这里的分析以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例,其他国家CPI分类可能会有所差异。从ICP中居民消费基本分类看,ICP与CPI价格调查数据能够匹配的有103项,占比高达93.6%。其中,不需要进行调整,完全自动匹配的有20项;在CPI调查指标分类较细时,通过合并相同分类可得到ICP基本分类数据的有17项;在指标对应关系不明显或指标口径不同时,通过拆分重组CPI数据可得到ICP基本分类数据的有66项。除此之外,还有7个ICP基本分类的数据不能从现有CPI调查数据库中获取,需要采用补充调查的方式进行补足。可见,二者在分类方法上略有不同,ICP的调查口径比CPI更宽,但在居民消费调查内容上基本相同,ICP调查中的110项居民消费基本分类数据一般都可以通过一定方式从现有CPI价格调查中获取,由此奠定了ICP与CPI关联的数据基础。
(1)
购买力平价理论将汇率与商品价格联系在一起,认为物价是决定汇率的依据,在市场汇率偏离均衡汇率时,新的均衡汇率将在原均衡汇率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两国相对价格变化得到。*George J. Gilboy、钟宁桦:《度量中国经济:购买力平价的适当应用》,《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实际上,GDP缩减指数是对一国或地区总体价格水平最综合的测度指标,假定A、B两国GDP价格缩减指数分别为PGDPA和PGDPB,支出法GDP表示的所有产品支出总额记为TG=P1Q1+P2Q2+…+PNQN,则有
(2)
(3)
于是有
(4)
PGDPA和PGDPB的计算基础比较广泛,既包括消费品又包括投资品,综合反映一般物价走向,是一国或地区价格水平最宏观的测度。鉴于其产品覆盖面较宽,CPI作为“有代表性”篮子消费品的价格衡量尺度,涉及的产品范围更窄,篮子消费品支出TE可视为TG的一部分,若考虑用CPI替代GDP缩减指数来衡量一般物价水平的走势,则有
(5)
可见,一国购买力平价可粗略地通过用相对CPI变化对上年PPP作调整而得到,即比较期PPP可以表示为上期PPP与当期两国物价指数之比的乘积形式。*上式成立需满足两国CPI比较基期相同的条件。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说明
面板数据综合了时间序列和截面序列的双重特性,能够提供更多信息,近年来在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研究中较为常用。本文将采用面板协整检验方法(Panel cointegration test)对CPI与PPP是否存在长期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学术界一般认为购买力平价理论在短期内难以成立,而长期内成立的案例则较多。*George J. Gilboy、钟宁桦:《度量中国经济:购买力平价的适当应用》,《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因此研究中尽可能选择时间跨度长的样本,基于数据可得性,共收集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78个经济体作为研究对象,样本期为2000—2013年。同时,采用世界银行标准将所有经济体分为四组,*世界银行是依据人均国民总收入(GNI per capita)对世界各国进行分组的,该收入标准随着经济发展每年都有所调整。其中低收入组27个,下中等收入组48个,上中等收入组46个,高收入组57个。
研究变量为各经济体的CPI和PPP,作为宏观经济价格指数,二者分别测度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化和货币的(相对)价格。前者选取的代表性指标是CPI定基指数(基期为2000年,CPI2000=100),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后者为各经济体基准年和非基准年PPP,基准年PPP是在全球、区域和国家的分工协作下,*ICP全球机构包括:(1)联合国ICP执行委员会,负责制定方针政策;(2)世界银行ICP全球办公室,负责将区域ICP统计结果合并成全球性的结果;(3)ICP技术咨询小组,负责为各方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ICP区域协调机构主要负责区域内的项目执行,ICP项目参与国负责组织收集价格数据。由单个产品PPP、基本分类PPP和综合PPP,逐层往上汇总和递推而得,从世界银行各轮ICP报告文件可以获得;非基准年PPP由世界银行采用总量外推法估算而得,可从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在线数据库”(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Online)中获得。初步分析发现,二者在1%的水平下呈显著的正相关。
(二)面板单位根检验
为避免伪回归问题,先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Panel unit root test)。根据截面参数的不同,目前常用的面板单位根检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同质面板数据,如LLC检验;另一类是针对异质面板数据,如IPS检验、Fisher-ADF和Fisher-PP检验。这些检验的零假设均为存在单位根,通常认为Fisher-ADF和Fisher-PP检验优于其他方法。*G. S. Maddala and S. Wu, “A Comparative Study of Unit Root Tests with Panel Data and a New Sample Test,”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61, No.S1, 1999, pp.631-652.为保证结论的可靠性和稳健性,这里同时采用两类方法检验。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CPI和PPP水平值均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二者都是非平稳过程;而一阶差分序列检验结果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零假设,即为平稳过程。因此,CPI和PPP都是一阶单整过程,*低收入组、下中等收入组、上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的单位根检验与所有经济体的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一致,此处不再全部列示。可以对其进行面板数据回归。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各收入组进行单位根检验时,上中等收入组的PPP水平序列在LLC方法下拒绝“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对上中等收入组的PPP水平序列进行LLC检验时,p值为0.0002。而在IPS、Fisher-ADF和Fisher-PP法下不能拒绝零假设。Harris和Tzavalis已证明在时间跨度较小时,LLC法的检验能力较差,*R. D. Harris and F. E. Tzavalis, “Inference for Unit Roots in Dynamic Panels Where the Time Dimension is Fixed,”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Vol.91, No.2, 1999, pp.201-226.因此舍去该检验结果,认为上中等收入组中PPP水平值也是非平稳过程。
表2 所有经济体CPI和PPP单位根检验
注:1.Fisher检验假设统计量服从渐近卡方分布,其他检验都假设服从渐近正态分布;2.“Δ”表示一阶差分项(下同);3.滞后阶数根据SIC准则自动确定;4.检验形式包含截距项;5.括号内数据为p值。
(三)面板协整分析
面板协整关系分析可以采用Pedroni检验,也可以运用Johansen-Fisher检验。其中,Pedroni检验是在残差回归基础上,构建7个面板协整统计量,即panel ν、panel ρ、panel pp、panel t等4个组内统计量和groupρ、grouppp、groupt等3个组间统计量。*P. Pedroni, “Critical Values for Cointegration Tests in Heterogeneous Panels with Multiple Regressions,”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61, No.S1, 1999, pp.653-670.7个统计量中,除了panelν为右尾检验外,其余均为左尾检验。Johansen-Fisher检验是在极大似然比基础上,对异质面板数据进行协整关系检验的方法。*Maddala and Wu, “A Comparative Study of Unit Root Tests with Panel Data and a New Sample Test,” pp.631-652.这些检验的零假设都是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基于稳健性的考虑,本文同时采用Pedroni检验和Johansen-Fisher检验,对所有经济体、低收入组、下中等收入组、上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中CPI与PPP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研究。当样本期较长时(T>100),7个统计量的检验偏误都很小且效能都较高,而在时间跨度较短时(T20),只有panel t和group t具有较好的效能,panel ν和group ρ的效果最差,其他统计量的效果居中。*Pedroni, “Critical Values for Cointegration Tests in Heterogeneous Panels with Multiple Regressions,” pp.653-670.考虑到panel t和group t具有较好的小样本性质,而本文的样本期为2000—2013(T=14),故Pedroni检验只观察panel t和group t检验。结果见表3,不管是所有经济体还是各收入组的CPI和PPP,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的零假设,说明CPI与PPP序列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表3 面板协整检验结果
注:1.滞后阶数根据SIC准则确定;2.Pedroni检验包括截距项和趋势项;3.括号内数据为p值。
面板协整检验揭示样本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关联性但不能估计面板方程的参数,目前面板参数估计主要有传统的OLS法、完全修正OLS(FMOLS)和动态OLS(DOLS)。在CPI与PPP的协整关系确立后,若直接采用OLS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则结果是有偏的。*P. Phillips and B. Hansen, “Statistical Inference in Instrumental Variables Regression with I(1) Processe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57, No.1, 1990, pp.99-125; C. Kao and M. H. Chiang, “On the Estimation and Inference of a Cointegrated Regression in Panel Data,” Advances in Econometrics, Vol.15, No.1, 1997, pp.109-141.以面板方程(6)对各方法的参数估值做简要说明:
(6)
式中i表示截面个数,t表示观察期,μi,t和εi,t是随机扰动项。FMOLS和DOLS是在OLS的基础上,对ωi,t序列相关引起的偏差进行修正,得到更加有效的估计值,其中FMOLS是通过使用非参数进行回归来消除内生性和误差项的序列相关性,而DOLS是通过引入自变量的超前项和滞后项来解决该问题。假设yi,t和xi,t是同阶单整过程,则协整系数β的OLS、FMOLS估计分别如下:
(8)
βi,DOLS可通过对(9)式进行回归得到:
(9)
因此,本文选择DOLS方法估计协整方程,*Phillips和Hansen、Stock和Watson分别提出了时间序列协整关系估计的FMOLS方法和DOLS方法,在此基础上,Pedroni提出了面板协整系数估计的FMOLS方法和DOLS方法。参见Phillips and Hansen, “Statistical Inference in Instrumental Variables Regression with I(1) Processes,” pp.99-125; J. H. Stock and M.W. Watson, “A Simple Estimator of Cointegrating Vectors in Higher Order Integrated Systems,” Econometrica Journ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Vol.61, No.4, 1993, pp.783-820; P. Pedroni,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ests in Cointegrated Panel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83, No.4, 2001, pp.727-731.为了使系数的经济含义更加丰富,数据处理时先对CPI和PPP做对数化,估计结果见表4。所有观测对象的系数在5%的水平下显著且都为正,表明一国物价上涨对本国购买力平价起正向促进作用,购买力平价上升对物价水平有传递效应,换言之,CPI与PPP之间存在密切的长期关联性。若将广义汇率传递效应*汇率传递效应(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effect)也称为汇率传递弹性(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elasticity),是指汇率每变动1%所带来的以进口国货币标价的进口价格变化的百分比,这是《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界定的狭义汇率传递效应。界定为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水平产生的影响,则PPP对CPI影响可以界定为“购买力平价的价格传递效应”。这一结果与余芳东的研究结论一致,该研究利用因素分解法计算出2005—2011年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等国家的通胀率对价格水平指数(Price level index,PLI)的贡献率分别为52%、53%、34.9%、34.7%和32%,认为一国通胀率越高则购买力平价上升幅度越大。*余芳东:《金砖国家价格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比较研究——基于世界银行2011年国际比较项目结果的分析》,《调研世界》2015年第7期。
表4 面板协整估计结果
注:1.根据AIC准则确定滞后阶数、Bartlett核和Newey-West带宽;2.括号内数据为p值。
从DOLS回归结果看,以lnPPP为因变量的弹性系数均低于以lnCPI为因变量的弹性系数,说明在影响程度上一国购买力平价衡量的汇率变化对价格水平带来的影响大于消费价格变动对购买力平价汇率造成的影响。这可能源于ICP项目的调查范围比CPI宽泛得多,除了包括居民消费还包括投资、政府职务工资、进出口等项目,因此与ICP价格变化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相比,CPI规格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要小得多。分组来看,PPP对CPI作用的弹性系数随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呈下降趋势,即PPP对CPI的价格传递效应是人均GNI的减函数。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国外价格水平相对稳定时本币升值可以抑制国内价格上升。因此可以说,一国货币升值(或贬值)*即购买力平价(PPP)下降或上升。对本国物价产生的抑制(或促进)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呈现边际效应递减趋势。从表4还可看出,CPI对PPP影响的弹性系数基本在0.75左右,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明显。
图1 PLI与人均GNI相对数的散点图
基于稳健性的考虑,本研究还以价格水平指数(PLI)替代PPP进行检验。*该部分采用了与上述实证相同的面板单位根检验和面板协整关系检验方法。为了增强可比性,PLI调整为以2000年为基准的固定基期价格指数(PLI2000=100),数据取自“世界发展指标在线数据库”,共收集173个经济体*在CPI和PPP关系研究中,共收集178个经济体数据;与其相比,在稳健性研究中,因为阿根廷、马尔代夫、缅甸、叙利亚和台湾等5个经济体的PLI数据不可得,共收集173个经济体的数据信息。从2000年到2013年的数据。一般地,PLI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由图1可知,PLI与人均GNI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且通常在越贫穷的国家,PLI取值越低;在经济不断发展时,PLI趋向于1,即所谓的“宾大效应”(Penn effect)。
面板协整检验表明,PLI和CPI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表明,PLI和CPI均为非平稳I(1)过程,结果不再详细列示。表5给出了PLI与CPI面板协整方程参数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所有观测对象的协整关系依然存在,且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从系数大小来看,替换关键变量后,5组观测对象中PLI对CPI影响的弹性系数均大于CPI对PPP的影响,且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呈递减趋势,但不论是PLI对CPI还是CPI对PLI的影响程度都小于PPP与CPI之间的影响程度。由此可见,前面对CPI与PPP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是稳健的。
表5 面板协整估计结果
注:1.根据AIC准则确定滞后阶数、Bartlett核和Newey-West带宽;2.括号内数据为p值。
(四)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检验与DOLS回归证实CPI和PPP之间存在长期关联,并给出了确切的回归关系,但大部分以残差为基础的协整检验都不能拒绝协整关系,可能造成检验功效降低。*A. Banerjee, “Panel Data Unit Roots and Cointegration: An Overview,”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61, No.61, 1999, pp.607-629; 王志刚:《面板数据模型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95-112页。基于结构而非残差序列的误差修正模型不受任何共同因素的限制,通过考察面板向量误差修正模型(Panel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PVECM)中误差项系数是否显著异于零,可以判别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短期因果关系。为此,在E-G两步法的基础上构造如下面板误差修正模型:
(10)
(11)
面板向量误差修正模型(PVECM)估计结果见表6,先看以ΔPPP为因变量的模型即(10)式,在5组观测样本内误差修正因子λ1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购买力平价存在误差修正机制。尽管短期内CPI可能会使PPP偏离均衡状态,但误差修正机制的存在使这种偏离逐渐向均衡状态回归。在针对所有经济体的误差修正模型中,误差修正因子的系数是-0.042,说明长期PPP与短期PPP的偏离在一年内有4.2%得到修正,进一步证实了CPI对PPP的长期影响。类似的修正在低收入、下中等收入、上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组经济体中同样成立,误差修正系数分别为-0.139、-0.229、-0.002和0.083。所有经济体、低收入组和高收入组中变量ΔCPIt-1的系数均为正,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短期内CPI对PPP起正向促进作用;而下中等收入组和上中等收入组中这种短期作用不明显。再来看PPP对五组样本CPI的长、短期传导效应,即(11)式,结果发现PPP仅对低收入组和高收入组中CPI具有修正作用,其中对低收入组是负向调节,对高收入组是正向调节。这种双向调节效应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随着一国物价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当一国CPI过高时汇率对物价具有正向作用,即通过货币升值来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汇率对物价水平主要是负向影响。短期内,在所有经济体、低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内变量ΔPPPt-1的系数均为正,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说明PPP上升对CPI有短期促进作用。
表6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估计
注:1.括号内为t值;2.*、**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3.根据协整检验中Schwarz准则确定的最优滞后阶段是2。
此外,Granger因果检验进一步表明,五组样本中CPI都是PPP的长期Granger原因,而低收入组、高收入组和所有经济体中CPI是PPP的短期Granger原因,但下中等收入组和上中等收入组中CPI并非PPP的短期Granger原因(见表7)。此外,在低收入组、高收入组中PPP既是CPI的短期Granger原因,也是长期Granger原因,下中等收入组和上中等收入组中PPP既不是CPI变化的长期Granger原因,也不是短期Granger原因,但对所有经济体而言PPP仅在短期对CPI有引导作用。
表7 CPI和PPP的因果关系方向
注:1.“→”表示一个变量到另一变量的Granger因果关系;2.“≠”表示变量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3.显著性水平统一为5%。
三、政策建议
本文选取世界范围内178个国家或地区2000—2013年间的定基CPI年度指数和基准年、非基准年PPP指标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CPI与PPP在统计上显著正相关,面板协整检验和DOLS估计证明二者存在密切的长期关联性,一国物价上涨对本国购买力平价起正向促进作用,购买力平价上升对物价水平有传递效应。以PLI代替PPP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这种长期关联性依然存在,只是影响力稍微减弱。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表明,短期内CPI可能会使PPP偏离均衡状态,但误差修正机制的存在使这种偏离逐渐向均衡状态收敛。PPP对CPI存在价格传递效应,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这种效应都与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有关。同时,CPI是PPP变化的长期Granger原因,短期内二者关系可能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不同收入组CPI对PPP的影响并不相同。
世界银行ICP项目中居民消费支出调查占比超过70%,而ICP的110项居民消费支出调查中能够通过不同方式与CPI价格数据调查相匹配的基本分类有103项,占比达93.6%。同时,二者在统计原理、调查体系和编制过程等方面也非常类似,CPI与PPP/ICP之间的密切内在关联性为推动ICP与CPI两大统计体系的整合提供了有力支持。一个可行的策略是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对CPI调查体系加以调整、优化,提高ICP与CPI在居民消费品基本支出分类上的直接匹配度,在此基础上对非居民消费品项目开展补充调查,形成ICP调查方案的总体框架。为此,提出四点具体建议:
一是积极采纳《按目的划分的个人消费分类》(COICOP),调整CPI居民消费品分类标准。COICOP是ICP基本分类核算所依据的四个国际统计标准分类之一,也是国民账户体系(SNA)支出的一种功能分类。发达国家大部分基本支出分类数据可以直接从其现有的国民核算资料中获取,而在我国,ICP与CPI作为两大统计体系目前还基本处于独立状态。近年来实施的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体系,一定程度上缩小了CPI与ICP在支出分类上的差异,但ICP中基本分类数据大多并不能直接从现有CPI调查数据库中获取,需要通过合并、拆分甚至补充调查的方式补足。如果能够结合我国实情,平衡好规格品选择中可比性与代表性的矛盾,扩大ICP调查数据在现有CPI数据库中的映射范围,将有助于推进ICP与CPI的数据共享。
二是积极采纳结构化产品描述法(SPD),改进我国价格统计。SPD法对代表品的规格说明更准确、详细,能够确保规格品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同质可比性,扩大产品覆盖范围,对支出分类的代表性增强。*余芳东:《当前全球国际比较项目(ICP)的进展及其基本方法》,《统计研究》2007年第1期。从国际实践来看,已有很多国家计划将SPD的规格品说明应用到本国CPI编制中,但ICP强调产品在地域之间的可比性,而CPI更关注产品在时间上的一致性,这是SPD法应用的难点之一。对此,可以先从ICP与CPI概念相同的基本分类入手,逐步扩大两者调查规格品的重叠程度。考虑到ICP调查中可贸易品的国际可比性和价格稳定性都比非贸易品高,因此可以从规格品是否可贸易出发,先由可贸易品着手进行ICP与CPI规格品价格调查的整合,再考虑非贸易品的整合问题。
三是探索和实施CPI质量变化偏差调整,提高CPI和PPP数据质量。目前,国际上很多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典等)都已经在CPI编制中运用Hedonic法进行质量变化偏差调整,*J. Wells and A. Restieaux, “Review of Hedonic Quality Adjustment in UK Consumer Price Statistics and Internationally,”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http:∥www.ons.gov.uk/ons/rel/cpi/review-of-hedonic-quality- adjustment-in-uk-consumer-price-statistics-and-internationally/2014/ index.html, 2014.而我国CPI编制中尚未开展这方面的实践,由此可能造成CPI数据不能反映纯价格变化。ICP项目在PPP测算中同样需要对发生质量变化的规格品进行质量调整,方法与CPI质量调整类似。基于此,在大数据时代的海量信息支撑下,我国CPI计算中应积极开展质量变化偏差调整工作,这不但有助于提高CPI数据质量,而且有助于为ICP统计中进行质量调整提供实践经验,同时还能提高ICP与CPI相匹配的消费品基本分类原始数据质量,间接提高PPP数据质量。
四是借鉴Eurostat-OECD的PPP项目经验做法,逐步推进ICP统计调查活动的常规化。目前,ICP项目每隔5年左右开展一次,一些国际组织或机构虽对非基准年PPP进行推算,但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欧元区成员国编制的调和消费者价格指数(HICP)与COICOP分类一致,ICP项目与HICP统计相结合,已发展成为常规统计工作之一。各国CPI统计已经具备成熟的理论方法和操作体系,如在调查网点分布上比较兼顾城乡价格差异的事实,而ICP价格调查中存在严重的地区抽样误差,尤其体现在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因为城市化率相对较低,农村人口占比较高,城乡价格差异非常明显。目前,我国CPI是将县和城关镇作为农村调查网点,而ICP是直接将被抽选的城市网点的边缘地区作为农村网点,缺乏代表性,影响PPP的可靠性。因此,统计部门可先以现有CPI调查网点为依托,通过拓宽CPI调查范围,增强CPI规格品的地域可比性和数据兼容性,然后将ICP与CPI产品分类中不对应的部分纳入常规调查体系,逐步实现二者的整合。
(责任编辑:李慧宇)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PI and PPP:An International Panel Data Study
Chen Menggen, Hu Xuemei
Theoretically, both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and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are the indexes for price measuring. The consumer expenditure items account for more than 70% in the survey coverage of the global ICP projects, which constitutes the main part of the catalog of ICP specifications. Furthermore, the ICP and CPI have a high proportion of overlap in price survey of consumer expenditures. Besides, the CPI and PPP are remarkably similar in terms of statistical principles, data investigation as well as compilation methodology. According to the sample of 178 economies in the world ranging from the year of 2000 to 2013, the empirical study finds out that the CPI and PPP are significantly in a positive and long-term correlation with each other. Although the former one may lead a deviation from the equilibrium state to the later in the short run, the error-correction mechanism will stop the deviation gradually. Meanwhile, the PPP has a price pass-through effect on the CPI, and the effect is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sidents' income in short or long term. The inhere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PI and PPP provides a strong support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PI statistical system and the global ICP project.
Consumer Price Index,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Relevance, Panel Co-integration Analysis, Panel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陈梦根,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北京 100875);胡雪梅,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实施国际比较项目(ICP)的技术难点与创新研究”(13AZD08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研究”(14ZDA047)、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国际标准的政府债务统计与预警管理体系研究”(13YJA630005)
F726.1,C812
A
1006-0766(2016)06-0049-11
§经济增长与制度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