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建筑的建筑”到“城市的建筑”
——再读东京国际会议中心

2016-12-06刘晨阳辽宁朝阳122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国际会议中心建筑师空间

文/ 刘晨阳 辽宁朝阳 122000

李秉璋 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

从“建筑的建筑”到“城市的建筑”
——再读东京国际会议中心

文/ 刘晨阳 辽宁朝阳 122000

李秉璋 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

随着当代城市中建筑密度的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筑对周边环境乃至行人体验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本文通过解读东京国际会议中心,从建筑设计策略﹑建筑与城市的“对话”以及建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等角度浅析了“建筑的建筑”与“城市的建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得出结论: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是互相交融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城市设计;建筑的建筑;城市的建筑;东京国际会议中心

1、城市设计的涵义

在生活中,任何人都在感知和体验着一定的城市物质形态和空间环境,而与之相对应的主要城市建设专业领域,我们称之为城市设计。今天的城市设计已经远远超出了最基本的功能需求和单纯的美学问题,而越来越多的扩展到其他方面,并以改善人们生存空间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为主要目标。

城市设计不仅需要体现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共生与结合,而且还要反映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的融合,设计者不再仅仅着重于城市空间的功能处理和艺术效果,而是以“人——社会——环境”为核心的城市设计的新理念为标准,综合考虑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强调多维复合空间环境的塑造,最终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2、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近年来,广大建筑师对城市设计日趋认同,城市设计已成为当前建筑界的热门话题。日本建筑师田村明提出了“城市的建筑”这一概念,此理论阐明了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那些只存在于城市中但丝毫不去考虑城市空间的建筑,不能算是一种“建筑”,或者只能称之为依照自己的主张完成的“建筑的建筑”。而“城市的建筑”则与城市设计相配合而形成了城市空间,进而塑造更完善的城市空间。[1]

日本建筑师槙文彦对建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公共空间作为集群形态的媒介,与建筑实体构成了一个弹性的整体,街区的图底关系相互交织并非相互割裂。芦原义信的《街道的美学》一书中也不乏对城市街道﹑空间﹑建筑等内在关联的阐述。故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个独立的建筑都可视为一个微缩的城市,而每一座城市也可看做一个庞大的建筑,建筑师张永和的《小城市》一文中就辩证了建筑与城市之间这样一种微妙的关系。

3、东京国际会议中心项目概况

东京国际会议中心,1989年国际竞标中由美国拉斐尔·维诺里(Rafeal Vinoly) 建筑师事务所获得方案第一名,这座建筑造价非常昂贵,耗资1650亿日元,建设期间又遇上日本国内泡沫经济﹑金融风暴,直至1996年底终于建成。虽然已建成近20年,建筑依然充满生机活力﹑广受瞩目,它的精美细致更是耐人寻味。

东京国际会议中心坐落在东京都千代田区原东京市政大厦旧址,千代田区是一个繁华的商业﹑文化信息区,地面及地下交通系统完善﹑发达。该建筑占地面积 27375 平方米,建筑面积145076 平方米。这是一座大型国际会议中心,设有5012席的剧场式大会堂﹑1502席的剧场式中会堂﹑1400平方米和340平方米的平地面会议厅﹑600平方米的招待厅﹑34个会议室以及5000平方米的展厅﹑信息中心﹑地下停车场等。[2]

在东京国际会议中心的设计中,主要面临着三大问题: 建筑与周围各种交通系统的衔接,建筑内外人流车流路线的处理问题(提供地铁有乐町站与东京站之间便捷换乘的步行通道);如何有效地利用周围便利的交通,商业及文化设施活跃这个建筑;高度与周边街道建筑协调,不能建成高层建筑。[3]

4、东京国际会议中心之“建筑的建筑”

4.1 功能分区

在设计中,建筑顺应了地形,呼应了周边环境。建筑分为两大部分:梭形的玻璃厅,主要用于展览﹑接待和信息咨询,其轻盈而通透,有利于视线的流通,成为了城市的“客厅”;四个方形厅整齐而有韵律,主要用于报告,会议,接待。两部分之间夹着城市广场,而三层的地下空间则连接了这两部分。

图(1)建筑鸟瞰图

4.2 交通流线

三层的地下空间是一个过渡空间,它联系了玻璃厅与四个方形厅,也是建筑与地下交通系统的联系通道。从各种地下交通进入这个建筑的行人以这个空间为过渡通道,被引导至地上室外广场,再分流至其他地方。此外,在五﹑六层处还有三条玻璃天桥,在满足使用的同时又没有破坏玻璃厅的完整性。

5、东京国际会议中心之“城市的建筑”

5.1 建筑与城市的对话关系

人是城市各种活动的主体。城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满足人的需求,创造一个令人身心愉悦的环境。因而,衡量城市设计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做到了“以人为本”。

东京国际会议中心运用巧妙的设计,通过 “行人”元素的引入,将建筑内部﹑外部空间连接在一起,使得公共空间能够更多地延伸至建筑内,并在活跃了建筑内部的空间的同时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压力。而且以独特的造型顺应了城市天际线。

图(2)城市天际线

5.2 在原有城市肌理上继续生长

在方案设计中,明确体现了其对城市轴线和原有肌理的尊重并加以呼应,结合轴线设置建筑功能布局,使轴线得到延续。梭形的圆弧平行于旁边的道路,四个方形厅渐变而整齐,直边呼应了纵横向的肌理,斜边呼应了梭形玻璃厅以及弯曲的道路。

图(3)城市肌理

5.3 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

对东京国际会议中心周边进行交通流分析,通过图(4)可以看出:它的东面与新干线及日本地铁干线擦肩而过,并在东南端有一个铁路站点;它的北面则是东京的城市干道。基地所处的环境交通密集,车流量和人流量都很大,处于乐町站与东京站之间并且在3个商业区及1个文化区的包围之中。

图(4)交通分析图

而建筑师在设计中不仅顺应了环境,巧妙地连接起两个地铁站,而且将行人引入建筑内部空间,一方面活跃了建筑内部的空间,使建筑看上去生机勃勃,另一方面也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压力,有效避免了人﹑车拥挤的道路状况,且在安全性和舒适性上使原有空间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5.4 营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

在与外部环境连接及空间关系处理上,建筑师选择了类似庭院的设计手法,在建筑的两部分中间设计了广场,成为一个过渡空间,有效地避开了基地周围的繁杂和喧闹,为路人提供了休息的驿站,也为行经的路人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同时为报告厅大量的人流及由地下交通带来的人流提供了疏散﹑分流平台。

图(5)城市景观分析

结论:

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蒂认为:“城市是一座大建筑,而每栋建筑则是一个过渡型的城市。”后现代建筑派建筑师文丘里也曾指出:“建筑就产生于功能与空间要求的室内与室外交接之处。”也就是说,建筑立面是建筑的外壳和表皮,但又是城市空间的“内壁”,建筑设计绝不仅仅是在设计一个孤立的建筑,而是紧密地关联到它周围乃至城市空间。[4]

当代建筑内部空间的社会化及其外部空间的延伸正使之趋于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是互相交融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1]杜娟.“城市的建筑”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建筑,2014,(6):37-44.

[2]李德田.日本东京国际会议中心[J].艺术科技.2006,(1):33-37.

[3]董巧巧.对地铁站点及周边综合体建筑的设计思索[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7):1185-1121.

[4]黄艳雁.建筑师与城市设计[J].中国水运,2006,4(11):88-89.

刘晨阳,1989年10月,女,辽宁朝阳市,硕士,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李秉璋,1992年03月,男,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硕士,研究方向:建筑技术及其理论。

From "Single Building "to"Building in the City"——Interpretation of TOKOY INTERNATIONAL FORUM

LiuChenyang LiBingzhang

With the increasing building density in contemporary city, people began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ding and its surroundings, while building’s influence to surrounding and even pedestrian’s feeling catched more and more social attention.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contacts between "Single Building" and "Building in the City"by reading TOKOY INTERNATIONAL FORUM from the view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ategy, "dialogue" of building and city and building’s impacts of city traffic, finally obtains a conclusion that architectural space and city space blend with each other, whil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urban design are inseparable.

Urban design; Single building; Building in the city; TOKOY INTERNATIONAL FORUM

猜你喜欢

国际会议中心建筑师空间
胖胖的“建筑师”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高景一号山东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及周边影像
夏季达沃斯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对某国际会议中心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探讨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