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2016-12-06
公益
NGO发起民间减贫交流平台
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当天,社会资源研究所(SRI)在北京举办“减贫、走出去与发展工作者的代际传承”交流会。
活动邀请多家NGO共同回顾30年来民间减贫事业的发展历程,共同探讨未来发展工作者如何接力减贫事业发展。同期,SRI发布《寻——发展行动的本质与力量》一书,书中收录了13篇根植于云南发展领域的专家访谈。活动期间,SRI还发起成立了“减贫与发展工作者网络”,以期促进民间减贫工作者及NGO间交流与联系。
(冯应馨)
区域联动推动黄渤海湿地保护
“保护黄渤海的滨海湿地和水鸟需要不同部门和不同行政管辖区的合作。”10月19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河北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和保尔森基金会,在秦皇岛北戴河共同举办“北戴河滨海湿地及水鸟保护国际研讨会”,旨在更好地推动中国黄渤海滨海湿地及水鸟的保护工作,促进“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项目部分政策建议的落实。国内外有关研究机构、保护组织的专家、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黄渤海地区部分省市政府的代表等参加了研讨会。
黄渤海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泥质滩涂湿地。这些湿地不仅为中国和周边其他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各类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也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EAAF)上数百万只的候鸟提供了关键的停歇地和栖息地,具有极其重要的国际意义。
《全球风电发展展望2016》在京发布
10月18日,《全球风电发展展望2016》在京发布。报告指出,到2030年,风电有望满足全球20%电力需求量。根据报告评估情景,届时,将会创造240万个就业机会,每年减排33亿吨二氧化碳,吸引投资两千亿欧元。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设备价格的下降,电力行业低碳化不仅具备技术上的可行性,也具备了经济上的可行性。全球风能理事会秘书长Steve Sawyer表示,巴黎协议目标的达成意味着到2050年全球电力系统完全低碳化,这就需要用风电、太阳能、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替代化石燃料发电技术。这种替代是电力系统中最困难的变革,各国政府需要拿出决心和更大的行动力来推动这一变革。
“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水利行动”项目启动
10月19日,“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水利行动”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全球环境基金(GEF)提供支持,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作为执行单位,联合中国水利部、云南省水利厅、重庆市水利局以及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共同开展。
项目选择云南普洱市的恩乐河和川河,重庆的五步河和塘河共四个试点地区,针对各个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特点开展不同的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试点示范,为将最佳做法和经验有针对性地推广到其他区域打下基础。
在该项目中,TNC将作为技术支持方,与相关专家一起总结国际先进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引进国际先进的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技术和理念,帮助建立生物多样性信息化管理系统。
(张可佳)
关注全球气候治理 探寻中国绿色发展新机遇
10月18日,由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BTC)承办的凤凰国际论坛——“气候治理与中国绿色发展机遇”气候分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赵笠钧等嘉宾参加对话。
李俊峰指出,走绿色发展道路,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选择绿色生产消费方式等,才能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赵笠钧认为,当前中国严格的环保制度倒逼着产业绿色转型,催生着环保产业的发展,广大公众应该积极践行绿色的消费方式,追求有品质的生活。
(黄春桥)
未来城市论坛 聚焦海绵城市建设
10月22日,未来城市论坛在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博览会期间召开。本次论坛以“创新海绵城市,绿色循环发展”为主题,探讨海绵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享国际国内海绵城市建设经验,探讨如何加强政策支持、投融资激励、技术创新和标准规则的完善。本届论坛由世界未来委员会、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城市研究中心共同组织,来自美国、德国、荷兰、瑞典、韩国、印度及国内多个试点城市的百余名政府代表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研讨会从水的角度讨论海绵城市,专家指出海绵城市相关指标需要与政府政绩评估挂钩,从而激励城市把绿水青山量化为金山银山,建立市场化通道,让社会资本看到市场价值,解决基础设施运营与城市受益的问题,同时吸引社会资本的广泛参与。与会专家建议进一步加强海绵城市的生态环境效益、公共服务效益的量化评估研究,并将这种量化价值化,真正纳入海绵城市的投融资决策中。
(周颖)
环保联合招聘会走进高校
10月27日,第二届国内环保组织联合招聘会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顺利举行。本次联合招聘会由专业环保公益行业发展支持机构合一绿学院和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共同举办,是支持环保组织发展的成蹊计划的一部分。
本次招聘会上,环保组织与环保企业同台“竞技”,吸引高校学子前来求职。此次招聘会,环保组织通过现场展示和在公益行业门户网站NGOCN的线上参与两种方式进行招聘。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长沙等地的11家环保组织参与,共提供包括运营总监、项目官员、实习生等近三十个岗位。包括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在内的南京等地高校院系学生参加了此次招聘会的应聘交流。
(董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