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香山 共话亚太安全
2016-12-06本刊评论员
本刊评论员
十载香山 共话亚太安全
本刊评论员
编者按:经过十年发展,香山论坛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亚太地区重要的安全和防务对话平台——
金秋十月,第七届香山论坛在北京军事科学院举行。来自6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400余名代表出席本届论坛,共同探讨国际安全合作问题。本届论坛恰逢香山论坛举办十周年,十年光阴,香山论坛从两年一次发展为一年一次,从“二轨平台”升级为“一轨半平台”,完成了由国际防务智库间学术交流向“官方+智库”高层论坛的转换。
在10月11日上午的开幕式上,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在致辞中说,当今世界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之中。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另一方面,人类和平与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新威胁新挑战。习近平主席在G20杭州峰会上指出,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没有稳定就没有繁荣。各国安全紧密相关,抛弃过时的冷战思维,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是当务之急。各国都应该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多边主义,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和争端,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常万全强调,习主席的重要论述,切中当前国际安全的要害,提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中国主张,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各国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世界和平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他表示,中国防务部门和军队愿与各方一道努力,加强对话、增进安全互信,深化合作、携手应对挑战,管控分歧、维护安全环境,共同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议题设置稳中求进
十年来,香山论坛日臻成熟。在历届香山论坛的议题中,“亚太”“安全”是始终没有消失的词汇。可以说,对亚太安全问题的持续关注顺应了当今国际形势的发展与变化。这些年来,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也不断产生新的问题,需要香山论坛发挥重要的沟通平台作用,增加互信,减少误判,改善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为亚太地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本届论坛主题为“加强安全对话合作,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设有“合作应对亚太安全挑战”“军队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海上安全合作”“国际恐怖主义威胁及应对”4个大会议题,以及“大国关系与全球战略格局”“全球治理: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对国际安全的影响”“恐怖主义新动向与合作应对新思路”“海上危机管理与地区稳定”4个分会议题。
香山论坛关注亚太安全问题,但并不局限于其中,从“军事现代化与军事互信”到“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从“太空安全与网络安全”到本届论坛的“军队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海上安全合作”和“国际恐怖主义威胁及应对”,全球性的安全问题也是香山论坛关注的重点议题。这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交流互鉴平台,共商解决全球性安全问题之大计,同时也能够在全球性安全问题的解决中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体现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
十年来,香山论坛在具体议题上一直保持与时俱进,与亚太地区和全球的安全形势发展紧密相关。在议题的设置上,体现了对当前重要安全问题的重视。这使得论坛的讨论和交流更具针对性,对于各国合作解决安全问题以及学界的研究起到积极的作用,形成的成果也能更快地发挥作用。
聚同化异加强合作
在两天会议中,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各种观点的交流和碰撞中,本届香山论坛达成了一系列共识。
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会长、军事科学院院长蔡英挺在11日全体会议的总结发言中就指出,本届论坛最希望最愿意听到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并将代表们达成的共识概括为五大要点,得到了会议代表的一致认同。
一是维护亚太和平稳定是大家的共同责任。和平稳定是大势所趋,发展繁荣是民心所向。当前,亚太形势总体稳定,与此同时,传统安全问题时有升温,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隐忧犹存,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任重道远。应对亚太地区安全挑战,需要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运用相互尊重、协调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的亚洲方式,加强地区各项安全机制协调,推动构建具有亚太特色的安全治理模式,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太安全之路。只有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共同维护亚太和平稳定,共同促进亚太繁荣发展,亚太梦、世界梦才能变成真正的美好现实。
二是维护海上安全需各国通力合作。当前,亚太海上安全是有保障的,航行自由不存在问题。与此同时,地区海上安全面临的风险呈上升之势,特别是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应当遵守《联合国宪章》,根据国际法,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坚持直接当事方谈判磋商处理海上争议问题;在地区多边安全框架下加强海上行为规范和危机管控;在护航、人道主义援助、打击海盗和海上反恐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维护亚太和谐稳定的海上秩序。海上安全关乎各方利益,海上风险绝非一国可以掌控,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共迎挑战,共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三是恐怖主义是人类公敌。当前,恐怖势力正在向世界各地扩散,宗教极端思想借助网络手段加速蔓延,全球恐怖活动频度和烈度上升,恐怖主义威胁日趋常态化。国际社会必须携起手来,进一步加强反恐合作,在联合国发挥中心协调作用下、不设前提条件地建立打击恐怖主义的“统一战线”;应当共同防范和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双重标准”;不把恐怖主义同特定民族和宗教挂钩;应当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为彻底根除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创造条件。为使各国人民能够在安宁、祥和的土地上幸福生活,必须加强国际和地区反恐合作,加大打击恐怖主义力度,铲除恐怖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
四是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时代的要求。国际社会对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日益增多的重大跨国性和全球性挑战,加强全球安全治理刻不容缓。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大家的事,应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定推进全球安全治理。各国军队在全球治理特别是安全治理体系中,应当成为维护和平的柱石、增进互信的使者、推进合作的动力,加强对话,管控危机,遏制战争,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作贡献。军队是加强全球安全治理的重要力量,在加强合作、共护和平、共同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中,是大有可为的。
军事科学院院长蔡英挺作总结发言,将代表们达成的共识概括为五大要点
五是共同推动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当今时代,世界各国的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各国安全紧密相关,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包打天下。各国应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互信包容、共担责任,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各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在维护本国安全时尊重各国安全,打造休戚与共、安危共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社会应当抛弃偏见和战争,各国应当平等相待、和谐相处,共铸世界大同、共建美好地球。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女士在主持11日上午的会议期间,对新西兰国防部长支持南海仲裁的表态进行了回应,表示中方希望与争议无关的国家尊重那些有争端的国家自行解决问题。
在12日的平行分组会议现场,观点的交流和碰撞则更为激烈。相比主会场的宏大,分会场拉近了发言人员与参会代表的距离。同时,平行分组会议的议题涉及更多的实际问题,也更容易讨论。在第四分组会议上,来自中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和瑞典的代表在发言中就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东海防空识别区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他参会代表也积极提问,表明不同观点。虽然交锋很激烈,但交流探讨的态度都比较诚恳。各参会代表都极为重视香山论坛这一重要的沟通平台,肯定了论坛不回避分歧的学术原则。分组会议主持人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东亚和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亚历山大·卢金在第一节会议开始前,还“威胁”即将发言的代表,说参加论坛的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安东诺夫告诉他,应当对发言超过规定时间的人进行制裁,引来善意的笑声。
可以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和而不同是历届香山论坛的特点,共识和分歧都是香山论坛所欢迎和支持的,共识能够积聚力量,增进信任,分歧可以加强沟通,促进理解。通过论坛上的思想交流、观点碰撞,实现了增进信任、扩大共识、凝聚智慧、促进合作的预计目标。
安全论坛面向世界
相比去年,本届论坛受邀代表虽然有所减少,但参与面更广,参与的国家更多。
很多亚洲国家的防务部门首脑和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柬埔寨副首相兼国防大臣迪班和老挝国防部长占沙蒙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发表了演讲,强调了合作在维护亚太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东帝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阿富汗等亚洲众多参会国家代表也在各个会议中发言。这些无不体现着香山论坛是亚洲人自己的安全论坛,是亚洲自己的安全对话平台。同时,众多发展中国家及第三世界国家可以与大国强国平等讨论问题,交换意见,论坛为他们提供了表达不同观点的重要平台和机会。
除亚洲国家积极参与之外,欧洲、非洲以及南太平洋地区的国家也积极参与进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没有利益牵涉的其他国家可能会为一些亚太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如瑞典安全和发展政策研究所所长施万通就提出,南海问题当事各方应当暂时回避宏大结构,从小问题着手,采取务实做法,通过短期机制来解决问题。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无论是亚太安全问题还是全球性安全问题,都需要各国协商合作才能够有效解决。本届香山论坛参与面的扩大,使得更多国家的代表可以充分交流意见,彼此借鉴经验,完善各自政策,这对亚太和全球安全问题的解决都是十分有利的。
形式丰富增进交流
在本届论坛中,全体会议和平行分组会议组织了很多参会国家的防务部门首脑和学者进行发言,对各个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11日下午举行的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前院长杨洁勉主持的题为“海上安全合作”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印尼国防部秘书长维多多分别从各自国家的角度,阐述了对南海问题的态度以及加强海上安全合作的看法。欧盟军事参谋部情报局局长科内柳松准将介绍了欧盟打击印度洋海盗的亚特兰大计划和在地中海打击贩卖人口的索菲亚行动计划,使与会代表对海上安全合作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本届论坛的会议除了代表发言外,还设置了其他形式的交流方式。在提问环节,其他代表可以向发言代表提问,平等交流,促进在安全问题上的沟通和理解。在11日上午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中,来自军事科学院的赵小卓研究员与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安东诺夫就美俄联合打击“伊斯兰国”和叙利亚未来的局势通过问答方式进行充分交流。
12日下午,论坛设置了题为“亚太安全合作的未来:合作还是对抗”的中央电视台电视论坛,以及题为“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青年专家视角”的研讨活动。中央电视台电视论坛采取对话问答的形式进行,台上嘉宾和台下观众围绕亚太安全热点问题各抒己见、积极互动,由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现场录制、播出。青年专家研讨由著名防务专家、退役少将姚云竹主持会议,来自中外知名智库和研究单位的23位青年专家围绕亚太安全问题各抒己见,气氛轻松而热烈,凝聚了青年学者智慧,为亚太安全建言献策。
会议间隙,各国代表充分交流,不同肤色、不同面孔、不同着装的与会代表聚在一起畅所欲言,诸多政要、学者忙于接受记者的采访。
为期两天的论坛虽然时间短暂,却在加强各方交流沟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于维护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安全来说,这种沟通和交流越多越好。
(图片摄影:田春磊)
(责任编辑:何 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