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佛山园林考

2016-12-06霍艳虹韩健

风景园林 2016年6期
关键词:忠义佛山民国

霍艳虹 韩健

明清佛山园林考

霍艳虹 韩健

通过对佛山史志类文献的考证,对明清佛山文人园林的发展脉络及其特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佛山园林大部分是由回乡士族、文人雅士建造的文人园。明清时期佛山经济发达、文风丕盛,其园林注重文化氛围及闲情逸致的营造,再加之佛山具有独特的水乡特点,在融合全国园林的特色并结合自身客观环境的基础上,佛山文人园林形成了以水为主、崇尚自然、喜建亭台、注重实用的特点。

风景园林;岭南园林;文人园林;近代公园;佛山;史志考证

佛山是岭南园林的发祥地之一。明清时期,佛山镇经济发达,士民富庶,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①。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佛山的教育、文化、娱乐等多个方面也随之兴盛,推动了造园活动的开展。《道光佛山忠义乡志》、《民国佛山忠义乡志》中都特辟“园林”一栏来记录佛山园林的盛况,随着社会变迁和城市发展,许多名园如今已难寻踪迹,仅余梁园为世人所知,被称为岭南“四大名园”之一,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和研究②。因硕果仅存,梁园也被误解为佛山园林艺术的全部。依作者之见,明清时期的佛山城园事高度繁荣,造园手法丰富多样,远非一园所能概括。从某种程度来看,佛山园林是岭南园林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地方史志出发,廓清其发展全貌,对地方园林史乃至岭南园林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明清佛山园林发展大背景

明清佛山园林的发展是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与社会风尚共同推动的结果。“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构成了佛山园林发展的社会条件与背景。

在“天时”方面,佛山在明清时期逐渐成为岭南地区的商业巨镇,因当时其地“控羊城上游,当西北之冲要”,北江流域的南雄、韶关、连州、英德、清远、三水等地,西江流域的肇庆、封开、梧州、桂平、贵县、南宁等地均与佛山有直接的贸易关系,“七省货物皆取道佛山,然后运出各省”。可以说以佛山为中心,已形成了遍布岭南,辐射全国的商业网络。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所载,

截止清末,佛山工商行业共有250余种,涉及衣服、居住、饮食、五金、竹木工、纸业、文具、杂工、银业、杂货等十个大类。而正因为此,佛山被时人列为全国四大镇(其他三镇为河南朱仙镇、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和四大聚(其他三聚为北京、汉口、苏州)之一[1]249-250。繁盛的商贸往来除了带动经济的发展,也促成了有闲阶级的诞生。明清时期,佛山镇先后孕育了冼氏、陈氏、李氏、吴氏、梁氏等富家大族,他们或通过冶铁、或通过业盐、或通过海外贸易,集聚了大量财富。这为他们在此后的岁月中兴土木、筑园林,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在“地利”方面,发达的水系为明清佛山园林的景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北宋之后,随着三水芦苞涌及西南涌的淤浅,北江之流佛山涌成为西、北江通往广州的重要水道,而佛山也随即成为岭南的重要交通枢纽③,这既为明清时期佛山经济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佛山水系网络的发达。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明清时期佛山共有11条涌(西、北江之流水系)贯穿于佛山全镇④,同时又有旗带水、灵应祠渠道、七铺渠道、舍人十三街渠道、正仁里渠道、模冈里渠道、观音堂大坑渠道、三界渠道、松桂里渠道等9条主要渠道布满各主要街区。这些渠道为人工修建,其主要目的为排泄佛山市镇的雨水,以防止街巷路面积水。同时,这些渠道又大都通过佛山的大户宅院,如舍人十三街渠道通过骆家花园(清代名臣骆秉章的宅邸)、正仁里渠道通过春草园、观音堂大坑渠道通过吴氏大树堂(清代著名书法家、书画鉴赏家吴荣光宅邸),其他渠道也大都通过当地名门望族的祠堂、家塾等地⑤,其作用除排水外,更能为其宅院提供景观用水。因此,以江、涌、渠、池为主要元素的水系,不仅使佛山成为名副其实的水乡,更为明清时期佛山园林景观的布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

在“人和”方面,明清文人团体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佛山园林的建设和发展。明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南海一带的士人阶层也逐步形成,其中的佼佼者已跻身国家高层,如梁储、方献夫、霍韬,被后世学者称为“南海士大夫集团”[1]。而在同一时期,佛山一地的冼桂奇、李陞问及其宗族成员也相继考取功名,文风丕盛。及至清代,佛山文人团体的力量更加壮大,乾隆年间,陈炎宗与李因斋、吴竹屏、左肖轩结社汾江,称“懒圈四子”,他们“流连文酒无虚日”,并与当时广东知名文士何梦瑶、罗天尺、苏珥、劳效舆等诗酒唱和⑥,开创了佛山诗风之滥觞。其后的嘉庆、道光年间,以吴荣光为首的吴氏家族更是“一门之内甲第联翩,群从兄弟几于人人有集,不愧簪缨之族、诗礼之家矣”⑦。特别是吴荣光,他集书法家、诗人、金石书画鉴定家、封疆大吏于一身,成为佛山文化的中坚。而稍后的梁九图,在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方面颇有造诣,撰写了《十二石斋诗话》、《十二石斋诗集》、《岭表诗传》(与佛山文人吴炳南合作编写)、《紫藤馆诗抄》等多部诗歌及诗歌理论著作⑧,俨然成为佛山诗坛领袖。直至清末民初时期,佛山诗风依然不衰,吴光荣侄孙吴荃选于民国三年(1914)创立龙塘诗社,与当地士子霍小芙、张少图、陈铁遒等四十余人唱和期间,“亦一时嘉会”⑨。

兴盛的文风与诗风造就了一代代的文人团体,影响了明清佛山造园的文化趣味。尤其是在清乾隆之后,这些文人或为志仕归隐,或为不乐仕进,其情怀与志趣都掺杂了不少“魏晋风度”,即“虽处城市之中,辄作山林之想”。追求一种“大隐隐于市”或者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境界。而园林正是这种“隐逸文化”的最重要载体[2]210-264。同时,这些文人、诗人为了雅集、会文和唱和,也亟需一个具有浪漫情趣与山林韵味的佳地,于是他们纷纷在喧闹的佛山市镇中建立自己的一片净土,而这正是明清时期佛山园林发展的最直接原因。

2 明清佛山园林的缘起、发展与近代转型

有关明清佛山园林的史料多集中于《道光佛山忠义乡志·乡俗·园林》、《民国佛山忠义乡志·风土二·园林》及地方文人著作中,虽有乡志编纂者的初步整理,但还是存在历史年代不明、前后颠倒、记载不详等问题。为此,经相关史料考证,现将明清佛山园林尤其是文人园林的发展脉络进行初步梳理。

佛山最早的文人园林当属冼灏通所建的鹤园。冼灏通为佛山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因在明正统己巳年(1449)抗击黄萧养,保卫佛山而有功于当地,被朝廷封为忠义官。其人生卒年史载不详,只知正统己巳年时,他已为佛山乡长⑩,年纪当处中年,由此推算其所筑鹤园也当在宣德、正统年间(1426-1449)。后由其后人、明工部主事冼桂奇増拓,“园名益著”。冼桂奇嘉靖乙未(1535)中进士,授工部主事,后与权臣不和,即以“迎母就养”为辞,于嘉靖十九年南下入罗浮山静修,从理学大师湛若水游。逾年归里,“筑室古洛(佛山河流之名)之滨,屏迹城市”⑪。可见其回乡筑园也当在嘉靖二十年(1541)。在冼灏通时期,鹤园大概有50亩(3.33hm2),至冼桂奇时有所增加,其内部景致可以从湛若水《鹤园记》中有所管窥:

“冼子居之有楼焉,曰鸣鹤之楼,以安亲也。楼之前有内堂焉,曰荣养之堂,以善养也。其前为广居之堂,以体仁也。……广居之堂前为两厢,又前为牌坊,又前为浴鹤池,

又前为自然池,池中为无极墪。前之右为祖祠,左为望樵阁。故兄古洛子治之,遂为兄祠。”⑫

整个园林以鹤为重点,前有浴鹤池(为冼桂奇养鹤之所),后有鸣鹤楼。主人视鹤为“天下之至静至洁者也”⑬,以鹤为榜样,清净身心。同时园林景观的名称也多含理学思想,使整个园林少了几许性情,多了几分庄重。

鹤园到清乾隆时期已不复往日风光。虽还具园林规模,但只能称为“鹤园遗址”⑭。至清末,面积更为缩小,且较为荒落,只剩“绿野两畦、方塘半亩,森森乔木,上可巢云”⑮。

比鹤园稍后的著名园林为东林园。东林位于佛山东部,原为一片树林,后东头冼氏于南宋理宗八年迁居于此,不断开发,使其地成为著名的佛山八景之一——东林拥翠。作为东头冼氏的祖居地,东林的历史较为悠久,但真正成为典型的私家园林,还是从东头冼氏八世祖冼效开始。冼效(1531-1599),字衍孔,号一吾。少聪颖,后于隆庆丁卯年(1567)中举,先后出任福建罗源县教谕、闽清县知县、广西永安州知州、平乐府知府,多有惠政。后以病告归⑯。冼效是东头冼氏第一位以科举进入仕途的家族成员,其对家族贡献颇多,曾于隆庆年间出资对冼氏宗祠进行了重修,史称“规模增巨、猗歟美哉”。冼效晚年手不释卷,“纵情山水,吟咏甚多”。而东林园正是其“觞咏地”,他曾为此园题写“东林”二字⑰。《民国佛山忠义乡志》中也写明此园为“明知州冼效筑”⑱,可知东林园的最终成型还是在冼效手中完成的,可以说,冼效之前的东林一地还是因祖居地而彰显,冼效之后的东林才真正成为具有文人品味的私家园林。据此推算,东林的真正形成年代是在冼效退居乡里时期,即万历中期。后经冼氏十世祖、知名文士冼士鑑“多所点缀”⑲,东林园的文人趣味更加明显。有记为证:

“林周广约里许,林外柳堤夹岸,堤名试马,旁为射圃,即忠义官东潭公与乡人较猎处也。内有小溪,通大河,引水为湖,湖满萏菡,游鱼可数。湖心为榭,虹桥跨焉。湖之旁,分植芙蓉、桃李、荔枝,四时佳气,可于湖中得之。去湖之南,为集雅堂,宾客游宴之盛,拟于辋川。堂前紫藤数架,琳琅千个,怪石参错于竹林间,曲径通幽。有大院落,老松参天,古榆蔽日。中构书斋,为太守一吾公读书处。斋右有松七株,徵君崑华公复筑精舍其旁,额曰七松轩,因以名其集云。去东培土为山,高楼翼然,旁筑二亭,磴道相接,棋枰石几,绿满苔痕,每当斜阳欲下,微雨初晴,觞咏其中,俯瞰湖光,蔚蓝一色,令人作濠濮间想矣。西去数十步,多竹篱茅舍,黄花满径,枫叶成林,豆棚瓜架,与对坼楼台相掩映。山林趣味,馆阁风流,兼而有之。北则绿野盈畴,湖光灌注,自成汊港,拓草坪槛之为囿,囿外遍植梅树,仙鹤翱翔于上,麀鹿出没于下,桃园仙境不是过也。”⑳

表1 梁氏家族鼎盛时期园林构成一览表(23)Tab. 1 The landscape composition while the Golden age of Liang family

时至明末清初,广东一带战乱频仍,东林园迭遭兵焚,“木颓花谢,风景全非”,后再未恢复其旧景。

进入清代,特别是乾隆之后,佛山园林出现了发展高峰。各大家族纷纷建造园林,佛山大树堂吴氏六世祖吴恒孚购买了鹤园冼氏10亩(0.67hm2)园地,建造大树堂,分给10个儿子居住。堂中房屋70余间,全盛时有200余人,为佛山最有名的园林式宅院[3]。其兄吴思诚筑西华草堂。后诸子孙纷纷在周边筑园,如学为圃(七世吴昇运筑)、鑑帏别墅(七世吴清运筑)、守拙园(七世吴澍运筑)西园(七世吴济运筑)、陆沈园(十世吴荃选筑)等㉑。佛山松桂里梁氏兄弟所筑园林更为著名,有寒香馆(梁九章筑)、群星草堂(梁九华筑)、十二石山斋(梁九图筑)、汾江草庐(梁九图筑),被后人统称为“梁园”(表1),其中以十二石山斋最为著名,与番禺余荫山房、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并称为“广东四大名园”。

清末西风东渐,公园作为一种新的园林形态也出现在佛山。光绪三十二年(1906),

出洋考察归来的端方、戴鸿慈在《陈各国导民善法请次第举办折》中,将图书馆、博物院、万牲园(即动物园)、公园四事看做西方导民的善法,恳请清廷“先就京师首善之区,次第筹办,为天下倡”,从而为各地公园的兴建提供了一个契机[4]。戴鸿慈(1853—1910)字光孺,号少怀,晚号毅庵,广东佛山人,清末出国考察五大臣之一,也是清朝二百余年广东省籍任职最高的官员。其人具有新政思想,出洋考察后撰《列国政要》、《出使九国日记》等书,倡言君主立宪,力主在中国推行新政,是清末具有一定的开放思想和政治眼光的重臣。戴鸿慈一生在外为官,回家乡的机会很少,但与其兄弟戴鸿宪、戴鸿惠一直保持书信往来,并以此传达中央精神。1905年,作为新政举措之一,清政府鼓励各地编纂乡土志,时任户部右侍郎的戴鸿慈就曾致书佛山堂局(大魁堂),认为家乡自道光后久未续志,可启动续修乡志的工作。在其建议下,佛山乡志撰写的筹备工作启动,其弟戴鸿惠就是主事之人㉓。据此推测,以当朝大员的影响力,戴鸿慈向西方学习,创建公园的思想必定最先传播到佛山绅士中,因此,佛山成为全国较早由中国人创建近代公园的地方之一。宣统元年(1909)十月,佛山本地绅士黄棣华、杨占彪、孔广策等人发起成立尊孔会,并积极募捐资金筹建尊孔会堂及尊孔会公园。宣统二年(1910)十二月,黄棣华等人募集款项达1万元,遂破土动工,“开辟道路、修治公园、鸠工庀材,筑会堂于园中,建两亭于岗上。”㉔宣统三年(1911)七月会堂及公园落成,成为佛山有史以来第一所具有近代意义的公园。该园“依山面水,颇占形胜,前引洛水,汇为池沼,环植竹木。左为办事所,右为招待室,迤北有楼翼然,其南建亭岗顶,与楼相望,层峦丛翠,磴道行回,近市不嚣,在野不僿”㉕。从此,佛山园林开始从古典走向现代,从私家走向公共,其面貌与特点随之而变(表2)。

3 明清佛山文人园林的主要特点

佛山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其园林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与其他地区比较起来独具特色。

3.1 以水为主、崇尚自然

由于明清时期佛山水系水网发达,河网密布,地下水位高,是典型的岭南水乡。因此水不再是单一的园林造景要素,而是成为佛山人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园林功能的要求也不断变化着,由最初单纯的“游于园”发展为“娱于园”,进而又向着生活世俗性方向发展,

因此佛山园林开始呈现出水乡田园风韵的园林意境。人们大力发扬亲水生产和亲水生活,“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尽显岭南水乡独特的亚热带休闲型农业风光。

表2 明清佛山园林一览表(24)Tab, 2 Foshan Garden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善用活水是佛山园林的通则。佛山的水渠都为人工修筑,除部分为集体修建外,很大一部分为私人出资修建,其目的一是为了排水,二是在筑园之始引水入园增添园林生气与风水。如洛家花园、春草园、吴氏大树堂等都有水渠穿园而过,吴荃选陆沈园中的石龙塘也由石龙河注入而成,巧于因借,自然天成。而有些园林则直接选址于河涌池塘之畔,借景于大自然。如冼桂奇筑书室于汾江河畔,其兄冼桂魁筑慕洛亭于洛水河畔,隐居其中,桂奇有诗曰:“古洛新成一钓台,石桥流水几人来;相逢莫问行藏事,且看沙鸥往日回。”㉗乾隆九年(1744),佛山同知黄兴礼捐俸建汾江亭于汾江之畔,众人登临,可见“红日一窗,清风满座,阶前绿水,四时映带”㉘。后梁九章筑寒香馆于汾水之畔,南北绅士来往佛山时,常过访此园,眼前之水景又成为其赋诗作画的绝佳素材。

佛山造园者善用活水的同时,更喜欢将自身置于水境中,于是贴水布景又成为佛山园林的一大特点。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曾言“小园用水,有贴水、依水之别。江苏吴江同里汪氏退思园,贴水园也。因同里为水乡,水位高,故该园山石、桥廊、建筑皆贴水面,予人之感如在水中央……以有限之面积化无限之水面,波光若镜,溪源不尽,能引人遐思。”[5]205-206佛山与吴江地理情况相似,佛山造园者也常常营造贴水之意境。汾江第一楼是佛山典型的贴水建筑,整座楼置于水沼之中,名为水楼。高四丈(13.33m)余,登楼便可一览佛山全貌。而从现存的佛山梁园中,也能看到这种贴水布景的方式,梁园的船厅三面环水、荷香水榭悬于水面、石舫置身水中、韵桥驾临水上,可以说处处观景,处处身临水境。

3.2 喜建亭台、便于远望

俗话说“佛山无山、南海无海”。在明清时期,佛山境内确实没有高山,大都为土岗,“高不盈二丈”,如莺岗、塔坡岗。只有一座石云山为石山,也很矮小,但已被当时佛山人所钟爱。清代著名书画家、收藏家吴荣光自号为石云山人,可见其对此山的青睐。正是由于这种平坦低缓少高山的地理特点,再加上中国文人雅士喜登高远望、抒发情怀的文化传统,使得佛山文人雅士特别喜欢建立高楼、高亭,或者在土岗上建亭台,以便远望。如冼桂奇的鸣鹤楼、吴祐官的汾江第一楼,更有黄镛倚洛园中的高楼“可以远眺,石湾诸山宛在目前”,而登临汾江亭则可“肃一镇之观瞻”㉙。目前梁园中的半边亭高丈余,登临其中,远望韵桥、近观池鱼,园林美景尽收眼底。

除在自家庭院中建立高亭外,佛山文士更是利用一些仅有的土岗造亭于上,如位于丰宁铺的莺岗,高五丈(16.67m)许,较其他低矮土岗高。康雍年间,当地人吕淑铭曾平其大半为园,即甡园,高度已大为削减。但即便如此,道光年间,佛山绅士吴弥光、梁九图等人还是在岗顶砌路,种植花草,结“觞咏社”,唱和其中㉚,可见其对此岗上风景的钟爱。而清末绅士建尊孔会公园时,也是将两亭筑于桑岗之上,以便远望。

3.3 由大变小、趋于精致

明清佛山园林的一个最大变化特点即是由大变小、趋于精致。明代鹤园有50亩(3.33hm2),东林园“周广约里许”,面积都不小,而至清代渐趋于小巧,如吴恒孚建大树堂占地10亩(0.67hm2),已属大宅,群星草堂、李文田所筑南园也都仅为数亩,陆沈园“厅事数椽、池塘半亩”㉛。从面积上已有较大差别。造成这种变化主要得自于以下3个原因:

(1)清朝以来,佛山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佛山土地奇缺,形成地少人多的局面,这是造成园林缩小的一大主要原因。古代人口统计一向都为概数,而无确切数字,关于明清佛山人口也是如此,各种版本的乡志及文章对佛山人口数量的记录相差很大,后经学者考证分析,认为清代鸦片战争以前佛山的实际人口不会少于27万人[1]279,这对于一个市镇来说,已属稠密,所以造成清代佛山的侨寓大族、富商、官宦即使有钱也无法随心所欲地买地建宅。吴荣光官至湖南巡抚,位高权重,但回乡建立家庙,也只能利用原来的书塾和寝室改建而成㉜。而佛山居士吕镜云欲构筑玉泉仙馆,“寻觅地段,数载弗获”㉝。可见佛山土地之紧张。在这种客观情况下,能建立与维持一所园林已属不易,更无扩大的可能,而这也是佛山私家园林在近代快速消失的另一个原因。

(2)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气候闷热多雨,日照强烈,夏日更是台风频繁。这就导致佛山本地园林要紧凑,以减少阳光辐射及雨水淋身,同时能更好地抵御台风的侵袭[6]。

(3)明清以后,中国工艺都在追求精巧细致,在园林建筑思想方面也出现了这种趋势。特别是乾隆之后,很多文人雅士都在追求一种“芥子纳须弥”的境界,即在很小的园林中容纳更多的景物建筑,以实现更完备的景观和文化体系[2]164,化有限为无限。这种思想必然影响到佛山绅士,再加之广州府人民务实的文化特点,使他们并不以小为耻,佛山文人吴炳南在评价汾江草庐石舫时有言“舫之小,仅容五六人,观石外,弹琴品茗,谈诗读书皆宜,岂以大为贵哉!”㉞而汾江草

庐的主人梁九图更是实在,他认为:“凤亭水榭本以怡情,即或家少园林亦何处不堪寓目。张船山绝句云‘稻香吹过水声来,野树无行远近载;不费一钱风景足,万金何苦筑楼台。’惜世人不足与语。”㉟足以见佛山园林的主人造园理念,而这与扬州盐商的园林一味追求奢华、借以炫富的造园思想[5]114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注释:

①“四大名镇”是指河南朱仙镇(版画、年画)、湖北汉口镇(商业中心)、广东佛山镇(手工业)、江西景德镇(瓷器)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明清称为天下四大镇。

②相关研究可参见:陈志杰.佛山梁园的历史特色及复原建设经验[J].广东园林.1995,(3);陆衍杰.浅谈佛山梁园的造园艺术[J].中外建筑.1997,(3);叶铭和,彭重华.岭南明清私家园林植物配置艺术及其根源浅析——以佛山梁园为例[J].湖南林业科技.2005,(3);陆琦.佛山梁园[J].广东园林.2006,(6);王其钧,丁山.图解中国园林[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罗哲文.中国名园[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③佛山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佛山市志[Z].1994:176.

④冼宝干纂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一舆地[M].民国十五年刊本:9-13.

⑤冼宝干纂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二水利[M].民国十五年刊本:21-25.

⑥(清)吴荣光纂修.道光佛山忠义乡志,卷十二金石下[M].道光十一年刊本:8.

⑦(清)潘尚楫等修,(清)邓士宪等纂.道光南海县志,卷十三列传[M].同治十一年刊本:21.

⑧冼宝干纂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十四人物四[M].民国十五年刊本:9.

⑨冼宝干纂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五教育二[M].民国十五年刊本:16.

⑩冼宝干纂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十四人物五[M].民国十五年刊本:3.

⑪冼宝干续修.岭南冼氏宗谱,卷四之一[M].宣统二年刊本:14.

⑫冼宝干纂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十风土二[M].民国十五年刊本:17.

⑬冼宝干纂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十风土二[M].民国十五年刊本:17.

⑭(清)吴荣光纂修.道光佛山忠义乡志[M].卷九人物,道光十一年刊本:27.

⑮冼宝干纂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九氏族[M].民国十五年刊本:21.

⑯(清)吴荣光纂修.道光佛山忠义乡志,卷九人物[M].道光十一年刊本:12.

⑰冼宝干续修.岭南冼氏宗谱,卷三之六[M].宣统二年刊本:1.

⑱冼宝干纂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十风土二[M].民国十五年刊本:22.

⑲冼宝干续修.岭南冼氏宗谱,卷三之六[M].宣统二年刊本:4.

⑳冼宝干纂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十四人物五[M].民国十五年刊本:22.

(21)冼宝干纂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十风土二[M].民国十五年刊本:20-21.

(22)表1系参照叶蔚标,韩健.佛山梁园[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相关内容由作者自绘。

(23)(民国)汪宗准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序文一[M].//中国地方志集成编辑工作委员会.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本,第30册:289.

(24)冼宝干纂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八祠祀二[M].民国十五年刊本:6.

(25)冼宝干纂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八祠祀二[M].民国十五年刊本:1.

(26)表2系作者整理自绘。表中这些园林的建造年代多不明确,均系作者根据建造者活动年代及其他旁证,对其年代进行了大致推算,明清佛山园林除表中所列之外,还有黑楼、知津亭、晚翠亭、浴日阁、印月亭、云龙别墅、濠濮山房等,但这些园林的年代、主人经历、园林式样都不可考,故从略,有待进一步考证研究。

(27)冼宝干纂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十风土二[M].民国十五年刊本:18.

(28)冼宝干纂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十风土二[M].民国十五年刊本:20.

(29)冼宝干纂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十风土二[M].民国十五年刊本:19.

(30)(清)梁九图.十二石山斋诗话,卷三[M].道光二十六年刊本:43.

(31)冼宝干纂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十风土二[M].民国十五年刊本:28.

(32)(清)吴荣光.石云山人文集,卷二[M].道光二十一年刊本:49.

(33)冼宝干纂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八祠祀二[M].民国十五年刊本:27.

(34)冼宝干纂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十风土二[M].民国十五年刊本:26.

(35)(清)梁九图.十二石山斋诗话,卷二[M].道光二十六年刊本:25.

[1]罗一星.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Luo Yixing.Fosh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M]. Guangzhou: Guangdong People's Press, 1994.

[2]王毅.中国园林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Wang Yi. Culture History of Chinese Garden[M].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ress,2004.

[3]任百强.佛山大树堂《吴氏族谱》的新发现[J].明清小说研究,2003,68(2):240-248.

Ren Baiqiang. Wu genealogy of Foshan Tree Tang’s New Found[J].The Research o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Novels,2003,68(2):240-248

[4]彭雷霆.娱乐与教化:近代公园的中国变迁[J].江淮论坛,2007,(4):184-188.

Peng Leiting. Recreation and Education: The Change of Modern Park in China[J].Jianghuai Tribune, 2007(4):184-188.

[5]陈从周.梓翁说园[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Chen Congzhou. Zi weng Said the Park[M].Beijing: Beijing Press,2004.

[6]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87.

Zhou Weiquan. History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8:687.

Foshan Garden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UO Yan-hong HAN Jian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literati garden’s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osha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Foshan gardens are mostly built by their hometowns Nobles and literati.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oshan developed economy fast and designers focused on creating a cultural and leisured environment with the unique regional rivers and lakes. Based on the garden features fusion and combined with its natural environment, Foshan literati garden are arranged well in the water and near-water zones. To advocate nature elements, build pavilion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al issue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ingnan Garden; Literator Landscape; Modern Park; Foshan City; Historical Research

TU986

A

1673-1530(2016)06-0024-06

10.14085/j.fjyl.2016.06.0024.06

2016-02-18

霍艳虹/1980年/女/湖南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风景园林遗产保护(天津 300072)

HUO Yan-hong, who was born in 1980 in Hunan, holds a Ph.D. degree i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ianjin University. She majors in Landscape Heritage Protection. (Tianjin 300072)

韩健/1983年/男/河北人/广东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暨南大学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佛山地域历史及文化(广东 528000)

HAN Jian, who was born in 1983 in Tangshan, works in Guangdong Foshan Chancheng Museum. He holds aMaster of history degree from Jinan University and focuses on Foshan Regional History and Culture. (Guangdong 528000)

修回日期:2016-05-24

猜你喜欢

忠义佛山民国
玉米转录因子ZmbHLH91对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应答
《佛山陶瓷》杂志征稿启事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传话游戏
数据挖掘技术在内河航道维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佛山瑞光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民国电影宣传有奇招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