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阵发性房颤40例
2016-12-06陈成陈永忠林秀明陈慧邹襄谷陈比特
陈成,陈永忠,林秀明,陈慧,邹襄谷,陈比特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3;2.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3)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阵发性房颤40例
陈成1,陈永忠1,林秀明1,陈慧1,邹襄谷2,陈比特2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3;2.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阵发性房颤疗效及对血栓弹力图参数的影响。方法将气虚血瘀型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2组均予以西医规范治疗,治疗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口服,每日1剂,疗程30 d。运用动态心电图及中医证候积分评价疗效,同时测量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R、K、Angle、MA参数。结果治疗前后比较,2组疗效及血栓弹力图各参数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2组比较,治疗组以上2个指标亦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能够改善气虚血瘀型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疗效及血栓状态。
阵发性房颤;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血栓弹力图
阵发性房颤,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方案中称之为“促脉证”,其中气虚血瘀型为其常见证型,代表方为补阳还五汤。但其在老年阵发性房颤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少。近几年来,笔者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阵发性房颤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80例均为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科2013年12月—2016年3月住院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均不愿接受华法林及未接受阿司匹林、肝素、低分子肝素、新型口服抗凝药抗栓治疗,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平均(83.57±4.79)岁,空腹血糖(5.64±1.54)mmol/L,收缩压(149.42± 25.37)mmHg,舒张压(72.36±13.25)mmHg,左房内径(3.32±0.34)cm,其中冠心病33例,高血压38例,肺源性心脏病10例,心肌病1例。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平均(84.60±3.78)岁,空腹血糖(5.19±1.27)mmol/L,收缩压(147.43±24.78)mmHg,舒张压(75.48±14.15)mmHg,左房内径(3.29 ±0.37)cm,其中冠心病35例,高血压36例,肺源性心脏病9例,心肌病1例。2组性别、年龄、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左房内径均值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老年人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1)》[1]。
1.2.2 中医辨证标准依据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制定的《脉促证中医诊疗方案》[2]辨为气虚血瘀型:心悸怔忡,气短乏力,胸闷心痛阵发,面色淡白,或面唇紫暗,舌质暗淡或有瘀斑,脉促或结代。
1.3 纳入标准①同时满足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气虚血瘀型辨证标准;②年龄≥70岁。
1.4 排除标准①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Ⅳ级、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冠脉综合征、瓣膜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电解质紊乱者;②合并急慢性脑、肺、肝、肾功能障碍及血液系统严重疾病者;③合并感染者;④甲状腺功能异常及服用胺碘酮史者;⑤需紧急电转复者;⑥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频发房性早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⑦外周血管病变者;⑧不能配合者。
1.5 研究方法2组均参照《老年人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1)》[1]给予常规西医药治疗,如调脂、降压、改善心肌血供、控制心室率治疗,同时予以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5A752],每次75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口服,每日1次。参照《中医内科学》[3]的补阳还五汤组成,组方为:生黄芪30 g,当归尾10 g,川芎12 g,赤芍15 g,桃仁9 g,红花6 g,地龙15 g。我院中药制剂室代煎,每日1剂,每剂煎成2包,每包250 mL,早晚各1包,餐后0.5 h口服,持续口服30 d。
1.6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1.6.1 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参照《脉促证中医诊疗方案》[2]制定,①显效:阵发性房颤偶尔发作(≤2次/月,≤1 h/次)或完全不发作;②有效:阵发性房颤发作减少50%以上(时间和次数);③无效:达不到上述两种情况。
1.6.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2辑)》[4]制定的标准。
1.6.3 血栓性指标治疗前后分别采用TGE血栓弹力图仪(美国唯美血液技术公司,型号:TEG5000)测定血栓弹力图参数R值、K值、Angle、MA。
1.7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通过检验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采用χ2
检验。
2结果
2.1 2组动态心电图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动态心电图疗效比较
2.2 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2.3 2组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参数比较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参数比较(±s)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参数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5,3)P<0.01。
?
3讨论
阵发性房颤发作时血流瘀滞,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内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易形成血栓,一旦脱落可导致动脉栓塞。Framingham的数据表明:非心脏瓣膜病房颤导致脑栓塞是对照组的5.6倍,随着年龄增长,房颤致脑栓塞几率随之增加[5],因而,减少血栓事件发生成为治疗关键。华法林在房颤脑卒中预防中获得最多的证据,但因其与多种药食物存在相互影响及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的繁琐性,使其使用率不高。而氯吡格雷虽也能预防血栓事件,但效果欠佳,且部分人群尚存在抵抗现象。为此从中药寻求治疗房颤的药物成为研究的焦点。
补阳还五汤是益气活血的代表方剂,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其列为“促脉证”气虚血瘀型的主方。本方特点为大剂量益气药配伍少许活血药,使气行则血行,起到活血通络之效。目前已证实该方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临床症状[6],降低血脂、白介素6、白介素8、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7],下调Rho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mRNA的表达,上调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8],抗血小板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原,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9-10]。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规范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对气虚血瘀型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疗效更明显,不仅改善中医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还能改善心电图判定的疗效,表现为发作的频率减少,每次发作的时间缩短。
血栓弹力图近年来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可以检测凝血、血小板聚集、纤溶等血液凝固的动态变化情况[11]。本研究表明:经过治疗后,2组代表凝血因子的R指标及反映纤维蛋白原功能的K值均延长,提示治疗后血液得到稀释,纤维蛋白原的功能受到抑制。而另一反映纤维蛋白原功能的Angle及血小板功能指标MA值均减小,表明治疗后患者纤维蛋白原功能减低,血小板功能得到抑制。因而,对于气虚血瘀型阵发性房颤患者,特别是血栓栓塞高危患者,在无法耐受华法林以及存在氯吡格雷抗栓效果欠佳、抵抗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加用补阳还五汤以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减少房颤血栓导致脑栓塞的风险。其改善血栓弹力图参数的机制可能与本方具有益气活血通络的功效有关[12]。
[1]《老年人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协助组,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老年人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1)[S].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11):894-90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4个专业104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67-69.
[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5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2辑)[S].1995:91-94.
[5]GAGE B F,WATERMAN A D,SHANNON W,et al.Validation of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schemes for predicting stroke: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Registry of Atrial Fibrillation[J].JAMA,2001,285(22):2864-2870.
[6]徐志毅,雷凯君,徐慧妍.补阳还五汤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1):305-307.
[7]张红珍,李丽,焦瑞,等.补阳还五汤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炎症因子调控的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2):152-153.
[8]张红珍,李丽,焦瑞,等.补阳还五汤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主动脉R ho激酶,PAl-1及eNOS 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6):110-114.
[9]翟丽莉,吕建华.补阳还五汤的药理研究与临床新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2):9-10.
[10]李军,王朝阳.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血管新生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2):273-274.
[11]MEL'NIKOV V V,MEL'NIKOVA S L.Changes in the indices of the thrombelastogram at different phases ofmonthly rhythms[J].Fiziol Cheloveka,1994,20(4):171-173.
[12]伍松姣,闭肇龙,邓洪彪.血液流变性检测在冠心病心绞痛分型诊断中的价值[J].微循环学杂志,2007,17(4):35-36.
R514.7
B
1000-338X(2016)04-0016-02
2016-06-10
陈成(1981—),男,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老年心血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