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由“管理手段”向“育人环境”的转变
2016-12-06傅瑜
傅 瑜
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由“管理手段”向“育人环境”的转变
傅 瑜
一直以来,学生寝室育人功能却无法彰显。本文将以寝室文化建设为载体,简述如何将寝室打造成为育人环境,及其意义所在。
寝室文化建设 管理功能 育人环境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的颁布,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环境育人的概念渐渐深入到寝室文化建设。以其为载体,以“创建优雅环境、营造求知氛围、形成团结风气、培养健康情趣”为内容,以培养人才为落脚点,进行专业技能培养、学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安全教育,形成寝室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促进大学生诚信做人、文明做事,构建和谐校园。
一、寝室文化建设
寝室文化建设是1986年首先由上海交通大学提出来的,1997年原国家教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肯定了这一概念,并要求“重视加强社团文化、寝室文化建设,强化社团和宿舍的育人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在高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下,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人文环境以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化的总和。大学生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校园文化的缩影,也是校园文化的延伸。寝室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重要领域。寝室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群体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寝室的管理功能
高校寝室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寝室管理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寝室的管理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常态化和长效性。合理利用寝室进行学生管理是高校寝室文化的主要内容。
三、寝室文化建设的形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明确提出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宿舍”的要求。学生寝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不断得到了国家的广泛重视。
(一)创建美丽温馨寝室布局
寝室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美丽温馨的生活环境可以增强学生的“家”的意识。创建美丽温馨的生活环境,寝室里可以通过张贴《大学生文明公约》和《宿舍文明行为规范》等相关规章制度,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规范个人行为;室友们集思广益设计寝室布局。在这个过程中,促进沟通、优化了人际关系。
(二)创建书香浓郁的寝室氛围
大学里,学习仍然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寝室是大学生交流思想、传播信息、彰显个性的主战场。室友间就专业知识展开专题讨论,攻克专业课堂知识的难点和疑点;就课外书籍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互相探讨以解决各种考试的相关问题,交换意见或提出可行性建议。大量的阅读可以增加知识、开阔眼界,同时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有助于室友们共同提高综合素质。
(三)创建健康环保宿舍环境
随着雾霾的不断猖獗,环保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高校大学生对环保的意识也不断增强。在寝室里,倡导环保节能,让每个学生树立起勤俭节约意识。在整洁基础上,提倡垃圾分类、废物再利用来装饰寝室、利用好课余时间,劳逸结合;合理、安全地使用水、电;倡导大家维护公共设施和卫生,做到合理使用、不浪费。
四、寝室文化建设的目标
(一)美观雅致的物质形态
美观雅致的环境和布局,反映出大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标准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室内各种物品使用和摆放合理化和科学化,体现寝室主体与环境的和谐,这是文化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二)人性长效的制度体系
寝室制度主要是规范行为。合理的制度文化是和谐寝室的重要组成,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以科学合理的设计为基础,有效也人性化,促进各项制度长态实施。
(三)文明理智的行为方式
合理寝室行为主要体现文明理性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室友集体参与室内装饰,集体维护,体现了室友间的和谐,培养文明、健康的行为方式。
五、总结
高校寝室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寝室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学校的特色文化、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等引导下,共同创造符合大学生心理年龄的以人为本的文化制度、积极乐观的精神形态、优雅清新的物质形态和文明合理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即:大学生的寝室文化。
[1]杜燕,沟通——从心开始[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1).[2]王维,高校和谐宿舍文化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2010.
(作者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傅瑜(1980-),女,助教,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四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