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语实践法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6-12-06

长江丛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归纳法俄语言语

刘 宇

言语实践法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

刘 宇

言语实践法是吉林俄语学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法,是对教育学中教学法的总结与发展,是适合于吉林俄语学院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法,本论文阐述了言语实践法的内涵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言语实践 俄语教学 应用

一、言语实践法的内涵

言语实践法主要强调交际性原则,“讲练结合,以练为主,以练习口语为主”。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所谓的交际性,就是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懂得如何运用外语说话,把说话人的意思以更好更快更准确的方式传达给听话者,双方通过口头或书面语言的交流达到交际目的。语言实践法更多应用于口头语言的交际中。借此,笔者将以俄语精读课为例,谈语言实践法的具体课堂应用。

二、语言实践法在俄语中应用

(一)言语实践法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言语实践法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相对于词汇与课文讲解中的较鲜见。语法教学的方法不外乎有两种:演绎法与归纳法。所谓演绎就是先将语法规则呈现给学生,使其接受、理解语法规则而后运用规则辨别语法现象,解决语法问题,而归纳法正好相反,它是先将语法现象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产生认知矛盾,在心中形成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语法规则。从哲学的角度讲,演绎法是从一般到现象,而归纳法则是从现象中总结一般。从知识呈现上来说,规律性较大且理解的语法现象适宜采用归纳法,较难的语法现象教师在讲解时一般选用演绎法。而从加强学生的理解力来说,归纳法更容易将语法规则有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所以教师在讲解语法时要更多地考虑一下是不是可以用归纳法,或者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在语法的讲解上,语言实践法更多强调使用归纳法。如:黑大第三册第四课主动形动词(дeйcтвитeльнoe пpичacтиe)变化和用法的讲解。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开始就讲解形动词的变化,然后讲它的用法,接着做练习。事实上教师可以利用互动的形式先讲形动词用法,再讲变化。教师可以先把带有主动形动词的词组呈现给学生让其翻译。如,呈现cтoящий мaльчик,之后把мaльчик换成 дeвoчкa, cтoящaя дeвoчкa学生自己就会把形动词变成阴性,再替换成一个复数名词,学生也会把其变成复数。这样,在其头脑中就已经呈现了一个概念——形动词跟随名词的性数变。接着在呈现下面的词组мaльчик, cтoявщий y oкнa пoдoйти к мaльчикy ,cтoявщий y oкнa, 接下来依然把 мaльчик 换成 дeвoчкa ,呈现这样的词组 дeвoчкa cтoявщaя y oкнa,пoдoйти к дeвoчкe, cтoявщeй y oкнa,接着再呈现带有中性、复数形动词的词组。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总结形动词的用法。这样学生心中自然就有了这样的概念——形动词与所修饰的名词在性数格上保持一致,而且本身还带有接格关系。接着学生就会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形动词的变化。再讲形动词的变化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程度好的班的同学而言完全可以用演绎法,对于程度一般的学生,最好用归纳法。如:现在时主动形动читaть-читaютчтaющий, нaxoдитьcя-нaxoдитcя-нaxoдящийя 教师在选举事例的时候要注意具有代表性,列出事例后引导学生说出现在时主动形动词是在未完成体单数第三人称的基础上变来的过去时主动形动词жить-жил-живший, yвлeчьcяyвлёкcя-yвлёкшийcя教师列完示例后要引导学生说出过去时主动形动词是在动词过去时阳性的基础上变来的。过去时正常变化的怎么变。然后说出不同的动词让学生大量的练习。

(二)语言实践法在词汇、课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般的教师在词汇和课文的讲解中,能引导学生,实现师生互动。可在笔者认为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词汇和课文讲解的内涵,学生的互动也比较单一。尤其是在低年级教师的词汇和课文的讲解不当,导致很多学生一开始就觉得俄语难,从而生成厌学情绪。比如说,有的教师在讲解单词юбкa时,给学生补充一系列衣物的单词。处于初学阶段不宜补充太多的生词,这在无形中把未来的困难提前。这样学生自然会觉得单词多,难记忆。而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学过了名词变复数教师应先让领读一遍单词,然后让学生读,接着引导学生说出名词变复数юбки然后用物主代词及形容词组词组提问学生:我的裙子(мaя юбкa),您的裙子(вaшa юбкa),红裙子(кpacивaя юбкa)等,然后造句:这是我的裙子。这是您的红裙子。我的一些红裙子在柜子里。这些都要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来说,这样一个单词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并使用了。语言实践法也贯穿于课文的讲解中。

低年级的课文大都要求学生背诵,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但这样并不意味着教师领学生读几遍课文,翻译一下,让学生回去背下来就可以了。笔者认为,低年级的课文应该是教师领读一遍,然后让学生大声地诵读,接着让学生分段朗读,有朗读的学生指派其他学生逐句翻译,若翻译的有误可以有其他同学挑错并改正。如读有误可以待同学读完整段后由教师指派其他同学纠正错误。整篇课文朗读并翻译后学生重新看一遍课文,教师针对课文顺序提问。接下来学生不看书,由教师按课文顺序主句说汉语学生翻译成俄语,一段重复一遍后,让学生把同学翻译出来的句子串联起来,依次把整篇课文重复完后学生基本能够全文背诵下来,接着由老师朗读俄语,学生听写下来锻炼学生的听力并检查其单词拼写是否正确。这样课堂上学生基本上已经能整篇课文消化掉,不需要课后花大力气背诵。

高年级的课文讲解,不需要领读只需让学生快速朗读,教师针对课文提出问题,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好坏,回答不同层次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段落大意,同时指出课文中重要的语言点,让学生列句造句。

(三)言语实践法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复习课,也就是练习课,练习的目的是检验学生是否对前面学习过的内容是否都牢固掌握了。练习课基本都是学生练习,个别需要教师讲解,语言实践法在复习课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需说明一点是,有的复习课上成了词汇讲解课,这是不可取的,也是没有效果的。

第一课有这样的一道题用мoй,твoй,нaш,eгo,eё,иx选择与其相匹配的名词,教师只需提问学生回答。这样加强了学生对名词词性的掌握,无需花大力气讲解单词的性,提问的方式也最好不要全体同学一起回答,应采取逐个检查的方式。

三、总结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的有效性,为了让学生在固定时间内掌握语言知识,又得到相对多的语言技能训练,我们强调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二者以后者为主,同时也说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应要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使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有的放矢的完成语言技能训练,不能随便地毫无目的的练习。练习要真对授课的需要、也就是针对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这一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层次加以把握。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3.

[2]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31):207.

猜你喜欢

归纳法俄语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数学归纳法学习直通车
浅议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俄语教学质量
信息时代背景下关于针对本科生的俄语学习APP的思考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用“不完全归纳法”解两道物理高考题
用“不完全归纳法”解两道物理高考题
数学归纳法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改进俄语教学方法 提高俄语教学质量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