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问渠那得清如许”探究“渠”与“那”
2016-12-06华琼
华 琼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14)
由“问渠那得清如许”探究“渠”与“那”
华 琼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14)
本文以朱熹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研究对象,进而探究“渠”与“那”的词义和用法。
渠;人称代词;那;疑问代词
南宋朱熹《观书有感二首》之一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七言绝句写得非常好,堪称经典。诗句的后两联更是尽人皆知,常被人们引用。可是对于“问渠那得清如许”这一句中“渠”和“那”的理解,还存在难点和疑点。所以我们不妨来探究一下“渠”“那”二字。
1 “渠”的词义、来源和历史发展过程
首先,很多人会对这首诗的原意把握不准,望文生义,把“渠”理解成“水渠”或“渠水”,问渠中之水为何之清,因源头活水不断而来。其实不然,联系前两句看,首联和颔联是在写“半亩方塘”,后两句笔锋急转去写“渠”,没有铺垫、过渡,让人不免生疑。其实作者并不是写“渠水”,而是在写“塘水”。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的陈才在他的文章《宋以后第三人称代词“伊”、“渠”的演化——兼与王力先生<汉语语法史>商榷》中写到“曾去武夷山天游峰考察,亲见那个地方的确只有一个小池塘,而并没有水渠”。这就证明了“渠”并非“水渠”或“渠水”之义。
很多学者都提出“渠”是古代汉语中的代词——它。朱熹这首诗中,“渠”就指代前面的“半亩方塘”,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地理解作者的所写和所感。
上文既然提到代词“渠”,那么我们就简单探究一下代词“渠”这个字的来源和历史发展过程。
中古时期,也就是公元4世纪到19世纪(南宋前半)这段漫长时期内,“渠”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出现并且被使用,王力在《汉语语法史》中提出:中古时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新出现了“伊”“渠”“他”。
检索文献,我们发现,“渠”字用作代词最早是在《三国志·吴志·赵达传》中出现。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说:“‘渠’字始见于《三国志·吴志·赵达传》:‘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渠’字应该认为是从‘其’字变来的。”王力先生认为代词“渠”来源于代词“其”,针对这一点,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并加以阐释,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刘海波博士在一篇文章中专门论述了这个问题,他对差不多同时代的《寒山诗》和《游仙窟》中出现的“渠”做了语法分析,得到的结论是“第三人称代词‘渠’和‘其’在语法功能上存在一个很大的差别,那就是‘渠’能充当动词后的宾语,而‘其’不能充当”,此外“渠”和“其”在语音上还有一定的区别,“渠”字在上古属于鱼部,“其”字在上古属于之部。所以,刘海波认为“渠”从历史来源上看一直是个南方方言词。
“渠”是南方方言词吗?在现代汉语方言的粤、赣、吴、客家方言中,“渠”还是一个很常用的第三人称代词,这几个地区的方言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古音,在语法上也可以找到古汉语的痕迹。比如粤语中的“渠”,作为人称代词的这个意义至今还在使用。
自从在《三国志》中出现以后,我们可以发现,代词“渠”散见于一些古诗词中,比如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有“虽与府吏要,渠会用无缘”,寒山《诗》之六三:“ 烧香请佛力,礼拜求僧助。蚊子叮铁牛,无渠下觜处”,杨万里《插秧歌》中有“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插秧只不答”等。
至于“渠”作为人称代词首次出现以后,它的历史发展过程又是怎样的呢?王力先生在谈及作为第三人称代词的“渠”的演化过程中说到:“‘伊’、‘渠’在六朝、唐代的时候很重要。到了宋代,由于‘他’字在口语里更普遍地使用,‘伊’‘渠’已经很少见了。到了现代,除普通话用‘他’外,‘伊’、‘渠’仍在一些方言中使用着。”
针对以上王力先生说的“伊”“渠”在宋代很少见的这个说法,有学者表示质疑,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的陈才博士则认为第三人称代词“渠”在南宋时期还是比较广泛使用的。陈才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是从官方文件中所使用的正式语体找出来的,包括朱熹的诗,授课笔记,致他人的书信以及与朱熹同生活在南宋中期的吕祖谦、张栻的诗歌和书信。接着,陈才又从各个朝代正式语体的语料中得出结论:大约在明代中期,浅近文言中的“他”完全取代了“伊”“渠”的语法地位,口语中这个替代的完成应该更早。而在正式书面语言中,“渠”字作为更规范的用字一直使用到明代,清代由“伊”字来取代“渠”字。
经过后来人的不断努力,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渠”字的渊源和历史发展过程才最终补充完整。
2 “那”的用法
我们通常把“那”当作指示代词用,殊不知,“那”还有反诘疑问代词的用法。在这句诗里,“那”就表示反诘,译作“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
我们知道,“那”和“哪”的分化是从“五四”运动以后才开始的,在这之前,只用一个“那”字。也就是说“五四”之前“那”字身兼二职,既是指示代词,又是疑问代词。表示指示的“那”字读去声,表示疑问的“那”字读上声。“哪”字本来是一个助词,后来被借用作表示询问处所的疑问代词,“哪”字也是身兼二职,只有语气助词和询问处所的疑问代词这两种用法。所以,“哪”作为一个后起字,南宋朱熹创作的诗中就没有出现“哪”字的可能,更不会用“哪”字来表示反诘。
关于反诘疑问代词“那”,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说:“实际上,在中古时代,疑问代词“那”字比指示代词“那”字常见。依现有史料看来,(表示)疑问的‘那’的产生时代早于(表示)指示的‘那’”,“大约在汉末就产生了”。例如《孔雀东南飞》:“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总之,关于“渠”与“那”的探究还存在各种不足,值得我们去研究。
[1] 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 刘海波.关于第三人称代词“渠”的几个问题[J].安阳学院学报,2014,(1)
[3] 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4] 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3.
华琼(1990-),女,山东济宁人,文学硕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方向:训诂学与词汇学。
G633
A
1672-5832(2016)05-0010-01